下书看 > 老婆是大将军 > 爱喝酒的李清照

老婆是大将军 爱喝酒的李清照

    众所周知,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被称为"一代词宗"的,这个"词宗"主要指她是婉约词的词宗。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最善于写婉约词的女词人,居然这么喜欢喝酒。

    根据粗略统计现,在李清照所有的传世作品中,提到过喝酒的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中国人,尤其是古代,可不像西方人一样喜欢有事没事儿拿着杯葡萄酒当饮料喝。有人的会说了,诗人嘛,酒助诗兴,喝点酒也是正常的。

    但要知道,李清照的喝酒可不是附庸风雅的浅尝辄止,她可真的是喜欢喝,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甚至是刚起床一大早,她都有可能喝上两杯。她经常喝醉,而且很容易喝醉。所以在她的词里会经常提到"醉"这个字。

    李清照喜欢喝酒,还经常喝醉,这从她的少女时代开始,一直到她的老年,一贯如此。那么有人就会奇怪了,李清照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呢?是患了一种病吗--嗜酒症?还是她天生性格内向,精神压力大,喜欢借酒销愁?要不一个女同志,怎么能这么个喝法呢?

    李清照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我想,只有透过她自己的词,我们才能解答清楚。

    我们选取了她人生不同阶段的四词,来看看这个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和酒之间到底是个怎样的关系。

    这四词都是她的名作。两《如梦令》是写她少女时代的生活,《醉花阴》是写她的婚后生活,而著名的《声声慢》则是写她亡夫之后的晚年生活。四词是这样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识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于第一《如梦令》,大概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有过很多的模仿之作。

    一般人解读这词,都赞它白描手法的高妙,以及最后对"争渡"瞬间的精彩刻画。但我觉得不然,这些只是小小的艺术技巧,只是小道。我觉得这词真正的奥妙应该在于这些美妙的瞬间是怎样生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生的?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瞬间都是美妙的,只要你能把那个瞬间从时间的模块里给抠出来。所以哪怕只是呆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你只要抠得出来,它也可以上升到"思想者"的高度,雕塑大师罗丹不就干过这个事儿吗?所以李清照这样的才女能描摹出"争渡"这个瞬间并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让人奇怪的是,这一切竟是在酒醉后生的,而且作者记载的还不是一个人醉酒,而是一群人的"酒后驾船"行为。

    "争渡",也就是不只一艘船,就算是一艘船上有两三个人(因为她们前面在边划船边喝酒,一艘船上一个人那喝个什么劲啊?),那么两三艘船至少也有六七个人。

    既然说"沉醉不知归路"也就是说她们都有些醉了,但凡有一两个清醒的,也不会"误入藕花深处"啊!

    要知道,这可是一帮十四五岁的少女。女孩子结伴出来游玩是正常的,尤其是唱着《采莲曲》泛舟在荷塘里,那是非常经典的"江南可采莲"的景象。

    《神雕侠侣》的开篇就写少年时期的程瑛与6无双在荷塘里划船,她们也边唱边笑,边剥着莲篷、吃着莲子,就跟李清照她们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没喝酒。

    事实上,这也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让这个经典的荷塘场景变得不寻常的关键。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李清照这个大家闺秀,她的成长历程从小就是无拘无束的,从小就是非常健康的、自由的,甚至是自主的。

    你看都"溪亭日暮"了,还在疯玩,还不回家,而且还是一群女伴儿喝了酒在外玩。家里人也不着急?她老爹就允许一个女孩儿家这么随意?

    事实上,《如梦令》描写的情景在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那应该是一种常态,这正说明他爹李格非的家庭是教育是非常宽松的,非常人性的。

    要不李格非也就不会是著名的"苏门六学士"之一了,这种性情,这种人性化的家庭教育正和他的老师苏东坡有几分相似。

    有人会说,那不一定啊,说不定是李清照偷着在外面喝酒,家里大人们并不知情啊!这么说,好像李清照就应该属于不良少年了。

    事实上,李清照不仅在外面玩的时候喝,在家里也经常喝。你看第二《如梦令》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就是说前一晚上喝得实在是太多了点,睡了一夜这酒劲儿还没过去呢!所以这时候日上三竿了。

    丫环来卷帘了,李清照才突然会问,后花园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丫环说没什么变化,李清照说不对,有变化,应是"绿肥红瘦"。也就是下了一夜的雨,绿叶固然肥美了,但花瓣也一定被"雨打风吹去"了。

    这种问答的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已经睡了一夜、睡到日上三竿的李清照这时候还是带着几分酒意的。也就是说她昨晚上实在是喝得太多了。

    在家里也喝这么多,为什么呢?其实和她早上和丫头对答的初衷一样,一定是在昨夜的风雨中慨叹着青春年华的易逝,慨叹着时光荏冉的蹉跎,才使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这说明:第一,她在家中也是常喝酒的;第二,她的喝酒是她情绪挥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这两《如梦令》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成长的少女时代的健康与活泼,是酒体现了她独立自主的个性,体现了她丰富而敏锐的情感特性。

    婚后的李清照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喝酒,幸好,她找了一个和她情投意合、和她一样爱喝酒的丈夫。

    有一段时间,李清照作为元佑党人的后代被朝廷明令不准住在京城,她只得孤身回到老家山东明水。夫妻分居两地,她分外思念自己的丈夫,就写了这《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

    赵明诚一读之下,感觉写得真是太好了。老婆大人太有才了,而自己作为一个太学生,怎么也不能比老婆差啊。就起了好胜之心,关起门来"闭门造诗",一口气写了五十多诗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醉花阴》也夹杂在其中拿给朋友6德夫请他品鉴。m.

    6德夫跟赵明诚夫妇都是好朋友,细细品鉴之后,向赵明诚表示祝贺,说这一回你写的诗词绝对不比你老婆差,终于可以过你们家那位大才女了。

    其中最好的三句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了这话,很高兴。为什么呢?一是彻底佩服了李清照的才学,二是为拥有这样有才气的老婆而庆幸。作一个甘拜下风的丈夫,这也可以看出赵明诚这个男人的可爱之处的。

    后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就成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中的经典。但我以为,这三句话固然经典,但若没有前两句的铺垫,境界也不会如此绝妙。为什么"人比黄花瘦"呢?是因为"消魂";那为什么会"消魂"呢?是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又喝酒了!

    这词上片是写快到重阳的这一天,因为思念自己的丈夫,李清照昼夜难眠,而在重阳这一天,闷锁屋中的李清照终于到院子里来了,要按重阳的风俗把酒赏菊。

    可一直百无聊赖地坐到黄昏,那些淡淡地花香渗满了衣袖,酒意渐浓风渐起,思念便如一种病,足以让人**了。

    也就是说思念并不一定让人**,而当"思念是一种病"时候,那就足以**了。而让思念成为一种病的过程,正是"东篱把酒黄昏后"的过程。

    是酒,让李清照情志渐笃,用情弥深!

    当国破家亡之后,当深爱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而欺骗过她的那个张汝舟也终于离开她之后,李清照的晚景陷入了孤独、清冷的氛围之中,这时候的李清照就更离不开酒了。

    不过在李清照,这时的饮酒倒未必是种借酒浇愁,这时候她饮酒倒不太多了。尤其是不太醉酒了,就像《声声慢》里说的那样,她饮的是"三杯两盏淡酒",虽不敌"晓来风急",但却是"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时候的唯一的精神伴侣。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这个地方到底是"晓来风急"还是"晚来风急"?一般人认为应该是"晚来风急",你看后面写了"到黄昏、点点滴滴"嘛!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应该是"晓来风急",因为这样更能表现出李清照一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情态。

    另外,宋人也有一个早晨卯时喝酒的习惯,叫做"扶头卯酒",而这也是符合李清照的饮酒习惯的。还有,只有是从早上开始喝酒的,看到天空中飞过旧时相识的大雁,才显得比较合理。至于后面为什么又写的"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面酒的作用就比较关键了。

    我们一般认为这里一绝对哀婉断肠的婉约词,尤其是最后有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让后世很多人评价这是宋词人最能打动人心的一词。但正是因为其中的"三杯两盏淡酒",让我读出了这词中哀婉、凄切之外的味道。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年华逝去的女子独自坐在窗前,饮着"三杯两盏淡酒",从早晨一直到黄昏,枯坐终日,独自得黑。这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吗?

    不论她多么伤心,多么哀婉,多么忧愁!换了是薛宝钗,那肯定是伤心一会儿,就坚定的抹去眼泪,展开笑颜面对明天的生活了!

    换了是林黛玉,那坐这一天下来,估计就要一命呜呼了,她那身子骨,只适合在哭哭啼啼中断断续续,怎么可能这么坚定地与一杯酒、与从早晨到黄昏的漫长时光坐在一起呢?

    能这么坐一天下来的女子,应该具有怎样的性格啊!只有李清照,虽然她毫不掩饰地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可她在"乍暖还寒"的这一天里,与"三杯两盏淡酒"一起,寻觅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冷冷清清的院落,甚至直面"凄凄惨惨戚戚"的情绪,虽然她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但她还是就这样"守着窗儿,独自得黑"了下去。

    我以为见证了这个漫长过程的"三杯两盏淡酒",就特别能体现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曾经爱过、恨过、创作过、生活过的女子的人性之美。她的生命历程就如一杯沉酿,在人生的终点处尽显其醇厚之美!

    那么从酒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李清照:她有着高尚而健康的生活情趣;她有着丰富而独立的人格魅力;她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有着惊撼世人的才情;她有着举世浊浊我独清的品性,也有着洞穿世情、可以写炼达文章的思想力。所以她才叫李清照,可以"朗朗清辉照古今"的一位奇女子!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著有《郦波评说千古爱情——宋元明清那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