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饭店 第264章
第二天一早,我们四个人就找铁柱他娘办了退房。所谓的退房无非就是除了房费之外再给饭费,毕竟人家这里都是自己大锅灶做饭,一天到晚有酒有肉的,不留点钱总觉得过意不去。结果铁柱他爹又要拦着,得亏哈姆博格仗义出手,才结束了春节期间亲戚互塞红包一般的“战斗”。
开车出了村口,一路直接到了军营。这次连门口的卫兵都认识我们了,给让到接待室之后,直接就给张副连长打了电话。
时间不长,张副连长和李波来到了休息室。两天时间过去了,李波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至少看上去不像刚从地下出来那种惊惶的感觉了。毛八宝拿出几张新写的符咒交给他,让他叠成小块偷偷贴身放着,驱驱阴气,这也算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而我则有意无意的说我们走之前要绕到镇上看一下那个传说中距离张养浩祖籍近千公里的坟地,看看到底是真坟还是衣冠冢,回去之后也好大吹特吹一番。
我发现只要一提起那个张公坟,这位张副连长的脸色就不大对,甚至都有点刻意回避这个话题,我就猜到他在这中间必然有事,说不得还真有点什么狗血八卦的事情在里面。
不过任我怎么说,这位张副连长都不接茬,最后看实在没什么话快说,他干脆下了逐客令,以中午还要开电话会议为名把我们几个赶了出来。
车子刚开出营地,哈姆博格这粗线条都觉出了有事“四老板,那个张连长一听你说张公坟就不自在,里面有事啊。”
我没回头的嘿嘿一笑,问坐在副驾的周岚“怎么样?回家之前咱拐个弯看看景?”
周岚虽然魂魄受损能力下降,但她那心眼可没见少,歪头冲我一笑“正好我最近无聊,也想听听八卦了。”
沿着三四米宽的“村级公路”开了差不多俩小时,拐过一座桥之后,眼前豁然开朗,路面变成了二十米宽的四车道,两旁绿树成荫,就连一直蜿蜒的小河在这里都足有三十多米宽。我索性直接把车停在了路边超市门口,趁着活动一下筋骨的功夫也看看这座镇子。
毛八宝指了指我们刚过来的桥下的河面“你看那边变窄的地方,就没有拦污网,河道又是直接变窄。这边河面宽,县城的位置也高,赶上个水大的时候,冲点东西过去太容易了。”
我挠着下巴想了想“那铁柱他们村算是山窝里了,水也不深,估计也是能存住东西的原因咯?”
俩人正说着,周岚也凑了过来“可这县城都差不多是附近海拔最高的地方了,哪来的这么宽的河?”
我只得把昨天午饭之后打听到的情况又说了一遍,这附近有个不大的天然湖,这小河是从那湖里分出来的一支。后来开始围湖建坝,既解决了时不时发一下的小山洪,还方便了灌溉,于是就这么一代代的的传了下来。
说到这里,毛八宝伸手指了一下远处的一座小塔“如果那里就是张公坟的话,那没准这建坝的事情就是他干的。”
顺着毛八宝的手指往北看,有个灰色的小塔矗立在那里,不过说实话,不仔细看的话真是不容易发现。张养浩那是做过大官的人,如果当初治理山洪也是他的功劳,这么个两三层的小塔楼确实配不上他的身份。
我喊过哈姆博格,一行人直接开车奔向那小塔去一探究竟。
小塔在镇广场西北角的角落里,实在算不上起眼,如果不是广场附近没什么大建筑,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现的。小塔外面是个院子,院墙是青砖的,院门上的红漆已经掉落的不成样子,门梁上面空空的,也没个牌匾什么的。虽然整体有修缮的痕迹,但看得出这地方平时也不怎么受重视,纯粹就是应付事,如果不是有点历史价值,估计早就被拆了改商业用地了。
两扇大门半开着,偶尔有人进出,大多都是拿着手机相机拍个照就走。我们四个人溜溜达达往里走,哈姆博格这老外吸引的眼球倒是比这破庙一般的地方还多。
进门往里是一条石甬道,甬道两侧有石路引,尽头则是个大屋子,中间摆着个早已经凉了不知道多久的香炉,屋子两头开门,一眼能直接看到最深处的那个小塔。
穿过摆着香炉的堂屋,石甬道两侧的石头路引换成了石人,八名威风凛凛的高大武将肃立两侧,腰悬利剑手握钢鞭,虽然数百年风吹日晒,但还是能看得出当年刚刚雕刻好之后的那股威猛劲头。
离近看的话,这石塔倒是有些气派了,灰砖黑瓦,四角八楞的很是有些气派,猛地一看跟那四门塔倒是有些相仿,不过这石塔有门无窗,总感觉有些阴气森森的。
“四老板,我没记错的话,这张养浩是文官吧?”毛八宝问道
我点点头“元代的文学大家,不过就算不是文官,这跟前放着八个武将干啥?如果文武分列,似乎又不大合规矩。”
哈姆博格突然回头问了一句“四老板,你看这塔,如果只有一层的话,像不像槐树村祠堂后面那个屋子?”
经他这么一说,我和毛八宝都连连点头,怎么看怎么像,只不过那个是一层,这个是三层而已。一想到这里,我们几个又不由自主的把眼光投向了周岚,那槐树村的那位,可是正经的吴家人啊。
周岚一脸茫然“你们看我看什么?周家开枝散叶这么多年,我又不是什么事都知道~~~~”
听她说的也有道理,我点了点头便没再多说,在小院里溜达着到处看,不过说实话,这地方实在不大,一眼就能看完。哈姆博格扒着小门往塔里看,也看不出个什么,里面只有青砖地面和一张供桌,再无他物了。
倒是毛八宝在塔身侧面找到了一块嵌进去的石碑,上面刻着“文忠公治水于此”寥寥几个字,再无其他。文忠公是张养浩的别号,这倒是没毛病,可至于此地为什么有这个塔,张公坟这地名怎么来的,却一字未提。
“这地方是怎么叫张公坟的呢?”我们几个大眼瞪小眼,个顶个的迷糊,可这地方连个游客都少见,更何况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人了。
眼看已经到了中午,,四个人无奈之下退出院子,决定先找个饭店吃饭,如果真的没什么线索,吃完饭我们就动身回家了。
镇广场周围的几条街就算是镇子的中心区了,正对广场的就是镇政府,后面一条街上便满是各种酒店宾馆。我们几个车也没开,就这么溜达着看,没想到这地方还真的跟这位张公联系极大,十家饭店门口到有八家写着“张公鱼。”虽然没什么大门头,都是些外面摆着展示缸里面炒菜的夫妻店,但总的来说还算干净。不过那鱼感觉就是普通的鲫鱼,实在想不出怎么有的“张公鱼”这个名字。
随便找了一家带包间的坐下,瘦巴巴的老板乐呵呵的进来点菜,他一看就是老生意人,我们这种几个人一起还专坐包间的外地人,肯定少点不了。
我随手就点了个张公鱼让老板先做上,然后又点三四个菜,挑了瓶不错的酒,乐的老板不行。上完菜开了酒,还专门过来发烟给我。趁着点烟的功夫,我指着桌上的鱼问他“老板,你们这里叫张公镇,这鱼叫张公鱼,可我们转了一上午也没发现跟那位张公有啥关系,能给我们讲讲不?”
这老板估计也是没少被问这个,笑呵呵的对我说“这位老板,你还真问着了。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就叫张公坟,后来才改的张公镇。”
毛八宝插话“这个我们知道,就是问你这张公鱼是怎么回事,再说张公坟张公坟的,这坟在哪里呢?”
老板拿起酒瓶,挨个给满了点酒,敬了一下,这才慢悠悠开口“你们肯定去看过广场角上那个塔了吧?那个就是张公坟。”
他这一开口,我们几个都不说话了,由着他说,反正这事就是真真假假一听一乐,万一真有点什么有意思的,也算是个线索。
按照老板所说,这张公坟只是个衣冠冢,当年张养浩重新出仕为官赈济灾民的时候,路过这个地方,恰好赶上山洪暴发被拦住了去路。文忠公那是体恤爱民的好官,一边吩咐手下官兵抢救民众,一边亲自带人去看了那山洪的来源。
文忠公发现是山上的小湖作怪,便带领官兵和当地民众,一起动手造了个堤坝,这就是后来不断围湖造堤的开始。不但如此,他还派快马找来鱼苗放进湖中,这样既解决了山洪,还给当地添了个特色,让一些灾民有了生计。而他当初屯兵驻扎的地方,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小镇。
后来文忠公离开此地继续赈灾,没过几个月便因为过度操劳病死在任上。那些在山洪之中受过他帮助的山民,便在他当初屯兵之处建了个塔,里面供了一些之前文忠公留下的旧衣服和笔墨纸砚之类的用品,并将此地命名为张公坟,而那条堤坝和他放养进去的鱼也就随之改名为张公坝和张公鱼。这名字一直沿用数百年,直到解放以后才从张公坟改成了张公镇。
“原来是这样~~~~”我们几个人恍然大悟,共同举杯和店老板对碰一下,表示对他答疑解惑的谢意。
“不过老板,再多问一句,你们本地人没感觉那个塔的地方有点偏么?总感觉里面阴气森森的。一般来说,祭奠这种大人物,就算不是气派堂皇,也该通透敞亮吧?”我伸手递给他一根烟,接着问道。
店老板皱了皱眉头“这个塔,其实还有点蹊跷,有人说当初这塔其实是张公让建的。”
开车出了村口,一路直接到了军营。这次连门口的卫兵都认识我们了,给让到接待室之后,直接就给张副连长打了电话。
时间不长,张副连长和李波来到了休息室。两天时间过去了,李波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至少看上去不像刚从地下出来那种惊惶的感觉了。毛八宝拿出几张新写的符咒交给他,让他叠成小块偷偷贴身放着,驱驱阴气,这也算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而我则有意无意的说我们走之前要绕到镇上看一下那个传说中距离张养浩祖籍近千公里的坟地,看看到底是真坟还是衣冠冢,回去之后也好大吹特吹一番。
我发现只要一提起那个张公坟,这位张副连长的脸色就不大对,甚至都有点刻意回避这个话题,我就猜到他在这中间必然有事,说不得还真有点什么狗血八卦的事情在里面。
不过任我怎么说,这位张副连长都不接茬,最后看实在没什么话快说,他干脆下了逐客令,以中午还要开电话会议为名把我们几个赶了出来。
车子刚开出营地,哈姆博格这粗线条都觉出了有事“四老板,那个张连长一听你说张公坟就不自在,里面有事啊。”
我没回头的嘿嘿一笑,问坐在副驾的周岚“怎么样?回家之前咱拐个弯看看景?”
周岚虽然魂魄受损能力下降,但她那心眼可没见少,歪头冲我一笑“正好我最近无聊,也想听听八卦了。”
沿着三四米宽的“村级公路”开了差不多俩小时,拐过一座桥之后,眼前豁然开朗,路面变成了二十米宽的四车道,两旁绿树成荫,就连一直蜿蜒的小河在这里都足有三十多米宽。我索性直接把车停在了路边超市门口,趁着活动一下筋骨的功夫也看看这座镇子。
毛八宝指了指我们刚过来的桥下的河面“你看那边变窄的地方,就没有拦污网,河道又是直接变窄。这边河面宽,县城的位置也高,赶上个水大的时候,冲点东西过去太容易了。”
我挠着下巴想了想“那铁柱他们村算是山窝里了,水也不深,估计也是能存住东西的原因咯?”
俩人正说着,周岚也凑了过来“可这县城都差不多是附近海拔最高的地方了,哪来的这么宽的河?”
我只得把昨天午饭之后打听到的情况又说了一遍,这附近有个不大的天然湖,这小河是从那湖里分出来的一支。后来开始围湖建坝,既解决了时不时发一下的小山洪,还方便了灌溉,于是就这么一代代的的传了下来。
说到这里,毛八宝伸手指了一下远处的一座小塔“如果那里就是张公坟的话,那没准这建坝的事情就是他干的。”
顺着毛八宝的手指往北看,有个灰色的小塔矗立在那里,不过说实话,不仔细看的话真是不容易发现。张养浩那是做过大官的人,如果当初治理山洪也是他的功劳,这么个两三层的小塔楼确实配不上他的身份。
我喊过哈姆博格,一行人直接开车奔向那小塔去一探究竟。
小塔在镇广场西北角的角落里,实在算不上起眼,如果不是广场附近没什么大建筑,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现的。小塔外面是个院子,院墙是青砖的,院门上的红漆已经掉落的不成样子,门梁上面空空的,也没个牌匾什么的。虽然整体有修缮的痕迹,但看得出这地方平时也不怎么受重视,纯粹就是应付事,如果不是有点历史价值,估计早就被拆了改商业用地了。
两扇大门半开着,偶尔有人进出,大多都是拿着手机相机拍个照就走。我们四个人溜溜达达往里走,哈姆博格这老外吸引的眼球倒是比这破庙一般的地方还多。
进门往里是一条石甬道,甬道两侧有石路引,尽头则是个大屋子,中间摆着个早已经凉了不知道多久的香炉,屋子两头开门,一眼能直接看到最深处的那个小塔。
穿过摆着香炉的堂屋,石甬道两侧的石头路引换成了石人,八名威风凛凛的高大武将肃立两侧,腰悬利剑手握钢鞭,虽然数百年风吹日晒,但还是能看得出当年刚刚雕刻好之后的那股威猛劲头。
离近看的话,这石塔倒是有些气派了,灰砖黑瓦,四角八楞的很是有些气派,猛地一看跟那四门塔倒是有些相仿,不过这石塔有门无窗,总感觉有些阴气森森的。
“四老板,我没记错的话,这张养浩是文官吧?”毛八宝问道
我点点头“元代的文学大家,不过就算不是文官,这跟前放着八个武将干啥?如果文武分列,似乎又不大合规矩。”
哈姆博格突然回头问了一句“四老板,你看这塔,如果只有一层的话,像不像槐树村祠堂后面那个屋子?”
经他这么一说,我和毛八宝都连连点头,怎么看怎么像,只不过那个是一层,这个是三层而已。一想到这里,我们几个又不由自主的把眼光投向了周岚,那槐树村的那位,可是正经的吴家人啊。
周岚一脸茫然“你们看我看什么?周家开枝散叶这么多年,我又不是什么事都知道~~~~”
听她说的也有道理,我点了点头便没再多说,在小院里溜达着到处看,不过说实话,这地方实在不大,一眼就能看完。哈姆博格扒着小门往塔里看,也看不出个什么,里面只有青砖地面和一张供桌,再无他物了。
倒是毛八宝在塔身侧面找到了一块嵌进去的石碑,上面刻着“文忠公治水于此”寥寥几个字,再无其他。文忠公是张养浩的别号,这倒是没毛病,可至于此地为什么有这个塔,张公坟这地名怎么来的,却一字未提。
“这地方是怎么叫张公坟的呢?”我们几个大眼瞪小眼,个顶个的迷糊,可这地方连个游客都少见,更何况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人了。
眼看已经到了中午,,四个人无奈之下退出院子,决定先找个饭店吃饭,如果真的没什么线索,吃完饭我们就动身回家了。
镇广场周围的几条街就算是镇子的中心区了,正对广场的就是镇政府,后面一条街上便满是各种酒店宾馆。我们几个车也没开,就这么溜达着看,没想到这地方还真的跟这位张公联系极大,十家饭店门口到有八家写着“张公鱼。”虽然没什么大门头,都是些外面摆着展示缸里面炒菜的夫妻店,但总的来说还算干净。不过那鱼感觉就是普通的鲫鱼,实在想不出怎么有的“张公鱼”这个名字。
随便找了一家带包间的坐下,瘦巴巴的老板乐呵呵的进来点菜,他一看就是老生意人,我们这种几个人一起还专坐包间的外地人,肯定少点不了。
我随手就点了个张公鱼让老板先做上,然后又点三四个菜,挑了瓶不错的酒,乐的老板不行。上完菜开了酒,还专门过来发烟给我。趁着点烟的功夫,我指着桌上的鱼问他“老板,你们这里叫张公镇,这鱼叫张公鱼,可我们转了一上午也没发现跟那位张公有啥关系,能给我们讲讲不?”
这老板估计也是没少被问这个,笑呵呵的对我说“这位老板,你还真问着了。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就叫张公坟,后来才改的张公镇。”
毛八宝插话“这个我们知道,就是问你这张公鱼是怎么回事,再说张公坟张公坟的,这坟在哪里呢?”
老板拿起酒瓶,挨个给满了点酒,敬了一下,这才慢悠悠开口“你们肯定去看过广场角上那个塔了吧?那个就是张公坟。”
他这一开口,我们几个都不说话了,由着他说,反正这事就是真真假假一听一乐,万一真有点什么有意思的,也算是个线索。
按照老板所说,这张公坟只是个衣冠冢,当年张养浩重新出仕为官赈济灾民的时候,路过这个地方,恰好赶上山洪暴发被拦住了去路。文忠公那是体恤爱民的好官,一边吩咐手下官兵抢救民众,一边亲自带人去看了那山洪的来源。
文忠公发现是山上的小湖作怪,便带领官兵和当地民众,一起动手造了个堤坝,这就是后来不断围湖造堤的开始。不但如此,他还派快马找来鱼苗放进湖中,这样既解决了山洪,还给当地添了个特色,让一些灾民有了生计。而他当初屯兵驻扎的地方,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小镇。
后来文忠公离开此地继续赈灾,没过几个月便因为过度操劳病死在任上。那些在山洪之中受过他帮助的山民,便在他当初屯兵之处建了个塔,里面供了一些之前文忠公留下的旧衣服和笔墨纸砚之类的用品,并将此地命名为张公坟,而那条堤坝和他放养进去的鱼也就随之改名为张公坝和张公鱼。这名字一直沿用数百年,直到解放以后才从张公坟改成了张公镇。
“原来是这样~~~~”我们几个人恍然大悟,共同举杯和店老板对碰一下,表示对他答疑解惑的谢意。
“不过老板,再多问一句,你们本地人没感觉那个塔的地方有点偏么?总感觉里面阴气森森的。一般来说,祭奠这种大人物,就算不是气派堂皇,也该通透敞亮吧?”我伸手递给他一根烟,接着问道。
店老板皱了皱眉头“这个塔,其实还有点蹊跷,有人说当初这塔其实是张公让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