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越女剑开始 第四十九章 武学真意
杜兴武文武全才,对科技之事颇感好奇,不由多问了几句。
多说多错,王良瑜糊弄几句后,将话题又拉了回来,总结道:“所以,一时半会儿,我还是会以拜访各门各派为主,尽量收集汇总劲力修行之法。”
“你志向远大,我倒也不好拘着你了!”孙禄堂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顿了顿,又道,“京城有好些老朋友,这些时日,我便带你去拜见拜见!”
“拜访完京城这边的朋友,再去津门,那边武林昌盛,还有国术馆,能人辈出。”杜兴武跟着附和道,用心提议道,“金陵、上沪也要可以走一遭,武当、少林、峨眉也不能缺了!”
孙禄堂捻须点头,非常赞同:“华夏神州浩大,山野之间多高人,你若是有心,可学我当年,云游天下,定有收获!”
“正有此意!”王良瑜笑着应下。
接下来,数月时间,王良瑜便一直待在京城,跟着孙禄堂、杜兴武一起,拜访各位武林名宿。
有孙禄堂和杜兴武两位引荐,王良瑜的名声瞬间传遍京城武林,再加上王良瑜灭日神箭的威名,几乎所有武林名宿对王良瑜都是赞许有加。
于是乎,水到渠成。
当然,也不乏一些门派固执己见,不愿泄露传承隐秘。
对此情况,先由孙禄堂和杜兴武出面,两人若是不成,再由王良瑜以兵家聚气和白猿剑法作礼物,交换传承。
两手下来无往不利。
其中就包括,李尧臣留信的刘德胜。
这位甚至都没看信,在得知王良瑜灭日神箭的身份后,当场化作粉丝,若非门人亲故阻拦,他都要拉着王良瑜结拜。
不知不觉,入冬了。
一场雪下来,北平城染上了一层白,多了几分庄严肃穆。
此时,孙家,正忙着搬家。
因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孙禄堂便欲返乡,落叶归根。
孙家众人劝说不过,只能听之任之,跟随其一起返乡。
孙禄堂自不必帮忙,闲坐在院子里喝着茶。
王良瑜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舍,略显不甘地问道:“师父,白猿剑法您也没练出真气吗?”
自拜师孙禄堂后,王良瑜便将兵家修行法和白猿剑法一并教给孙禄堂。
兵家修行法,以孙禄堂如今的身体,肯定是不能练,白猿剑法倒是无碍。
只是,和其他一样,纵是天资卓绝如孙禄堂,就算将三套剑法练的滚瓜烂熟,却仍旧无法练出真气。
孙禄堂捧起茶杯喝了口,脸色淡然道:“你的白猿剑法确实神妙,之所以,迟迟不能练出真气,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天地之气不足,真气武功我也曾接触修习过,却始终练不出真气。”
王良瑜闻言有些错愕,指着自己,问道:“那为什么我现在修炼白猿剑法,还能增进真气?”
“你修炼白猿剑法,增进的真气并非来自天地之气,而是你自己体内的精气。”孙禄堂抚着长须,看着王良瑜说道,“难道你没有意识到,你的食量越来越大?每天需要吞服的人参也越来越多吗?”
王良瑜一愣,旋即又错愕道:“我以为,是聚气的缘故!”
孙禄堂摇摇头,脸色凝重地看着王良瑜,告诫道:“你每次练完白猿剑法,一身精气神便会有些萎靡,起初倒是影响不大,补些人参也能不回来。但越到后来,精气损耗便会越来越大,加之兵家聚气,哪怕你把人参当饭吃,恐怕都不足以弥补精气亏空!”
“修炼太过,伤身!”
王良瑜连忙应下,心中却是不禁忧伤起来。
天地之气不足,白猿剑法修炼消耗的是体内精气,这不是坑自己吗?这要是回到现世,自己怕不是真的要天天吃人参,才能维持修炼。
在这里,王良瑜可以吃着宫若梅的软饭,不介意人参的消耗。
可回到现世,以自己那点积蓄,人参可吃不起啊!
“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个当倒爷的机会呢?”王良瑜默默叹息,心中忧愤交加。
就在这是,王良瑜耳边响起孙剑云的声音。
小姑娘不知何时瞅了过来,她也学会了白猿剑法,听着孙禄堂和王良瑜的对话,不由好奇地问道:“爹,那良瑜师弟是怎么练出真气的?”
天地之气既然不足,照理说,王良瑜连真气也不应该练出才对。
孙禄堂瞥了眼自己的小女儿,并没驱赶,解释道:“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理由,你的剑法无神,旁人学只能学到其中精妙的剑招剑式,并不能领会其中真意。”顿了顿,扭头看向王良瑜,眼神中透着几分不确定,“你学剑时,有高人亲授,得其神髓,神意相合,故而能练出真气。”
“你传于我们的剑法,空有神妙剑招,却无剑法神意,差了不止一筹,想要照猫画虎练出真气,自然是不可能。”
听着孙禄堂的话,王良瑜半信半疑,越想越觉得可能,自己连一套剑招都尚未练会,便轻松练出真气,想来还要多亏白猿亲身传授。
心下百转千结,王良瑜面上却是纹丝不露,只是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找个机会验证一下。
“师父,这真意,真的有这么玄妙吗?”王良瑜心下打定注意,又看向孙禄堂,好奇地询问道。
孙禄堂看着王良瑜,眼中失望之色一闪而逝,转而道:“武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悟了自会明白其中的玄妙。”顿了顿,又补充道,“真意乃武之真谛,领悟之后武学自通,克臻至空、至虚之化境,能有不闻不见之知觉,虽骤临不测,亦能从容应变、感而遂通!”
王良瑜听着,心下似有所悟,孙禄堂的武学真意与自己预想中的武道意境似乎有些差别。
孙禄堂的武学真意,更倾向于武学义理的深入,是对武学真谛的研究和探讨。而王良瑜预想的武道意境,则是武学与天地间的体悟。
一个是对武学本身的入微,一个是对武学天地的探求。
“想要达成武学与天地间的体悟,前提条件是对武学本身有着极高的领悟。”王良瑜暗自思索,突然发现,孙禄堂的武学真意,岂不就是武道意境的前提吗?
没有对武学本身入微的领悟,又怎么可能将武学与天地相融,达到武道境界的升华,臻至武道意境呢?
多说多错,王良瑜糊弄几句后,将话题又拉了回来,总结道:“所以,一时半会儿,我还是会以拜访各门各派为主,尽量收集汇总劲力修行之法。”
“你志向远大,我倒也不好拘着你了!”孙禄堂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顿了顿,又道,“京城有好些老朋友,这些时日,我便带你去拜见拜见!”
“拜访完京城这边的朋友,再去津门,那边武林昌盛,还有国术馆,能人辈出。”杜兴武跟着附和道,用心提议道,“金陵、上沪也要可以走一遭,武当、少林、峨眉也不能缺了!”
孙禄堂捻须点头,非常赞同:“华夏神州浩大,山野之间多高人,你若是有心,可学我当年,云游天下,定有收获!”
“正有此意!”王良瑜笑着应下。
接下来,数月时间,王良瑜便一直待在京城,跟着孙禄堂、杜兴武一起,拜访各位武林名宿。
有孙禄堂和杜兴武两位引荐,王良瑜的名声瞬间传遍京城武林,再加上王良瑜灭日神箭的威名,几乎所有武林名宿对王良瑜都是赞许有加。
于是乎,水到渠成。
当然,也不乏一些门派固执己见,不愿泄露传承隐秘。
对此情况,先由孙禄堂和杜兴武出面,两人若是不成,再由王良瑜以兵家聚气和白猿剑法作礼物,交换传承。
两手下来无往不利。
其中就包括,李尧臣留信的刘德胜。
这位甚至都没看信,在得知王良瑜灭日神箭的身份后,当场化作粉丝,若非门人亲故阻拦,他都要拉着王良瑜结拜。
不知不觉,入冬了。
一场雪下来,北平城染上了一层白,多了几分庄严肃穆。
此时,孙家,正忙着搬家。
因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孙禄堂便欲返乡,落叶归根。
孙家众人劝说不过,只能听之任之,跟随其一起返乡。
孙禄堂自不必帮忙,闲坐在院子里喝着茶。
王良瑜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舍,略显不甘地问道:“师父,白猿剑法您也没练出真气吗?”
自拜师孙禄堂后,王良瑜便将兵家修行法和白猿剑法一并教给孙禄堂。
兵家修行法,以孙禄堂如今的身体,肯定是不能练,白猿剑法倒是无碍。
只是,和其他一样,纵是天资卓绝如孙禄堂,就算将三套剑法练的滚瓜烂熟,却仍旧无法练出真气。
孙禄堂捧起茶杯喝了口,脸色淡然道:“你的白猿剑法确实神妙,之所以,迟迟不能练出真气,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天地之气不足,真气武功我也曾接触修习过,却始终练不出真气。”
王良瑜闻言有些错愕,指着自己,问道:“那为什么我现在修炼白猿剑法,还能增进真气?”
“你修炼白猿剑法,增进的真气并非来自天地之气,而是你自己体内的精气。”孙禄堂抚着长须,看着王良瑜说道,“难道你没有意识到,你的食量越来越大?每天需要吞服的人参也越来越多吗?”
王良瑜一愣,旋即又错愕道:“我以为,是聚气的缘故!”
孙禄堂摇摇头,脸色凝重地看着王良瑜,告诫道:“你每次练完白猿剑法,一身精气神便会有些萎靡,起初倒是影响不大,补些人参也能不回来。但越到后来,精气损耗便会越来越大,加之兵家聚气,哪怕你把人参当饭吃,恐怕都不足以弥补精气亏空!”
“修炼太过,伤身!”
王良瑜连忙应下,心中却是不禁忧伤起来。
天地之气不足,白猿剑法修炼消耗的是体内精气,这不是坑自己吗?这要是回到现世,自己怕不是真的要天天吃人参,才能维持修炼。
在这里,王良瑜可以吃着宫若梅的软饭,不介意人参的消耗。
可回到现世,以自己那点积蓄,人参可吃不起啊!
“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个当倒爷的机会呢?”王良瑜默默叹息,心中忧愤交加。
就在这是,王良瑜耳边响起孙剑云的声音。
小姑娘不知何时瞅了过来,她也学会了白猿剑法,听着孙禄堂和王良瑜的对话,不由好奇地问道:“爹,那良瑜师弟是怎么练出真气的?”
天地之气既然不足,照理说,王良瑜连真气也不应该练出才对。
孙禄堂瞥了眼自己的小女儿,并没驱赶,解释道:“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理由,你的剑法无神,旁人学只能学到其中精妙的剑招剑式,并不能领会其中真意。”顿了顿,扭头看向王良瑜,眼神中透着几分不确定,“你学剑时,有高人亲授,得其神髓,神意相合,故而能练出真气。”
“你传于我们的剑法,空有神妙剑招,却无剑法神意,差了不止一筹,想要照猫画虎练出真气,自然是不可能。”
听着孙禄堂的话,王良瑜半信半疑,越想越觉得可能,自己连一套剑招都尚未练会,便轻松练出真气,想来还要多亏白猿亲身传授。
心下百转千结,王良瑜面上却是纹丝不露,只是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找个机会验证一下。
“师父,这真意,真的有这么玄妙吗?”王良瑜心下打定注意,又看向孙禄堂,好奇地询问道。
孙禄堂看着王良瑜,眼中失望之色一闪而逝,转而道:“武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悟了自会明白其中的玄妙。”顿了顿,又补充道,“真意乃武之真谛,领悟之后武学自通,克臻至空、至虚之化境,能有不闻不见之知觉,虽骤临不测,亦能从容应变、感而遂通!”
王良瑜听着,心下似有所悟,孙禄堂的武学真意与自己预想中的武道意境似乎有些差别。
孙禄堂的武学真意,更倾向于武学义理的深入,是对武学真谛的研究和探讨。而王良瑜预想的武道意境,则是武学与天地间的体悟。
一个是对武学本身的入微,一个是对武学天地的探求。
“想要达成武学与天地间的体悟,前提条件是对武学本身有着极高的领悟。”王良瑜暗自思索,突然发现,孙禄堂的武学真意,岂不就是武道意境的前提吗?
没有对武学本身入微的领悟,又怎么可能将武学与天地相融,达到武道境界的升华,臻至武道意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