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诺亚之光 > 第629章 抢修和改进

诺亚之光 第629章 抢修和改进

    雨妖妖亲自钻进了机器人那略显狭窄且弥漫着焦糊味的内部通道,她手中紧握着精密的检测工具,眼神却无比专注。

    她小心翼翼地排查着每一处细微的线路连接,发现几处关键线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熔断现象,烧焦的痕迹触目惊心。

    宋涵则在外部指挥着技术人员将大型的能量补充装置缓缓推进机器人。“大家注意,能量对接时一定要精准,稍有偏差都可能引发二次故障。”

    她大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场地回荡。技术人员们屏住呼吸,缓慢而又谨慎地操作着机械臂,使能量传输管道与机器人的能源舱入口逐渐对接。

    在核心控制系统的检测区域,几位资深技术专家围聚在一起,他们紧盯着仪器上不断闪烁的数据和复杂的代码图形,眉头紧皱。

    “这里的程序逻辑似乎出现了混乱,可能是能量过载导致部分指令集被改写。”其中一位专家指着屏幕说道。

    于是,他们迅速开始重新编写修复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一行行代码如流水般出现在屏幕上。

    随着抢修工作的深入,一些棘手的问题逐渐浮现。备用零件与机器人现有的部分结构存在微小的兼容性差异,技术人员们不得不现场进行精细的打磨和调试,金属与金属碰撞的火花在昏暗的抢修区域内闪烁。

    雨妖妖从机器人内部钻了出来,满脸油污,她喘着粗气说道:“内部线路修复得差不多了,但还需要进行整体的能量校准和系统重启测试。”宋涵点了点头,“先进行初步的能量注入,看看各系统的反应。”

    当能量缓缓注入机器人的机体,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机器人的各个部位,观察着它的变化。

    起初,机器人只是微微颤动,随后一些指示灯开始闪烁微弱的光芒,预示着修复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核心控制系统的重启却遭遇了短暂的卡顿,屏幕上出现了一串令人揪心的错误提示。

    技术人员们没有慌乱,他们根据之前的检测结果迅速调整修复策略,再次对程序进行优化和重新加载。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机器人的关节处终于重新灵活转动起来,能源舱的光芒也恢复了稳定而强劲的亮度。

    它缓缓站起身来,虽然外表还残留着一些抢修后的痕迹,但整体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运行状态。

    雨妖妖和宋涵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围的技术人员们也纷纷欢呼起来,庆祝这场艰难的抢修之战取得了胜利。

    系统重启后,机器人的基础动力功能率先恢复,原本卡顿且颤抖不已的关节部位如今活动自如,能够流畅地做出各种动作指令,行走与转向都不再有阻碍,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

    其能源舱的能量转换与传输功能也恢复正常,能量监测系统准确地显示着各项数据,能源舱光芒稳定而持续,为机器人的持续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视觉识别系统重新上线,高清摄像头清晰地捕捉着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快速地分析与识别出各种物体、人物以及场景布局,为后续的行动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内部通讯模块也恢复了正常运转,能够与实验室的主控系统以及其他相关设备进行稳定、高效的信息交互,接收和传达各种指令与数据,仿复一位大兵初愈却迅速恢复活力的战士,重新具备了战斗与执行复杂任务的基本能力。

    雨妖妖兴奋地对宋涵说:“太好了,它的关键功能都开始恢复正常,看来我们的抢修有了显着成效。”

    宋涵微微点头,脸上也露出一丝欣慰,但仍保持着谨慎:“先别松懈,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没有潜在的隐患。”

    于是,技术人员们开始对机器人进行更为精细的检测与调试。武器系统的自检程序启动,能量武器的充能装置开始正常运作,模拟射击测试中,激光束精准地击中远处的目标靶,威力与精度都符合预期。

    防御护盾系统也逐步恢复,护盾发生器在受到攻击模拟时迅速启动,将能量护盾撑开,成功抵挡了高强度的能量冲击,护盾的强度和稳定性经过仪器检测,均达到了设计标准。

    此外,机器人的智能交互系统也重新焕发生机,它能够准确理解人类的语音指令,并以清晰流畅的语音进行回应。

    当雨妖妖询问它的状态时,机器人用沉稳的声音回答:“我已恢复大部分功能,各项系统运行良好,感谢你们的修复。”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喜不已。

    在完成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后,雨妖妖和宋涵终于松了一口气。宋涵看着重新恢复生机的机器人说:“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更加了解它的构造与性能,未来的量产计划可以更顺利地推进了。”

    雨妖妖表示赞同:“没错,我们也可以根据这次的这次修复与测试中得到的经验,对后续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

    宋涵首先提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算法优化方向。他认为当前的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效率仍有待提高,于是计划引入更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

    让机器人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学习并适应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在城市救援任务中,面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坍塌和受灾人群分布,机器人能够迅速规划出最优救援路径并合理分配救援力量。

    在硬件与软件的协调方面,雨妖妖强调要重新设计硬件架构以更好地适配软件算法。她发现之前系统重启时的一些故障源于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比如数据传输的延迟导致指令执行的卡顿。

    因此,她打算采用高速数据总线来连接机器人的各个关键组件,如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器,确保数据能够在瞬间完成传输,让机器人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为了实现完美控制人工智能战斗机器人,宋涵开始研究开发一套全新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支持传统的语音指令和手动操作,还将引入脑机接口技术的雏形。

    通过特殊的头盔设备,操控者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意图直接传达给机器人,减少中间指令转换的时间损耗。

    例如在战斗场景中,操控者能够瞬间让机器人做出躲避、攻击或防御的动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之所想,行之所至”。

    雨妖妖则专注于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作战算法研究。在大规模战斗或救援行动中,单个机器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机器人的协同作战至关重要。

    她通过模拟蜂群算法,让机器人之间能够自动分工、相互配合。比如一部分机器人负责火力压制,

    一部分机器人负责救援伤员,还有一部分机器人负责修复受损设施,并且它们能够根据战场形势实时调整任务分配,确保整个行动的高效进行。

    在后续的几天内,雨妖妖和宋涵带领团队不眠不休奋战。他们不断地测试新的算法和硬件架构,在一次次的试验与失败中总结经验。

    每一次机器人的系统崩溃都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契机,每一次的成功运行都是他们迈向完美控制的一步。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迭代优化,全新的人工智能战斗机器人诞生了。在最后的实战演练中,机器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它在复杂的模拟城市环境中,面对各种突发的灾难和敌人的攻击,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反应。

    多机器人协同作战时,它们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任务。操控者通过新的人机交互系统,能够轻松地驾驭机器人,仿佛机器人就是自己身体的延伸。

    雨妖妖和宋涵看着眼前的成果,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们知道,这一成果将为人类在未来的安全保障、救援行动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