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魏王 第五百八十四章 槐水之畔
热门推荐:
花少5!我是天选娱乐圈之子
机甲只是限制器?肌因锁,开!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续
如懿传:我要的岂止是中宫之位
江澄一世唤长安
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
害我家破人亡,那我就抢你未婚夫
开局成兽:主人竟是重生女帝!
兽世基建:恋游攻略兽夫成神了
“将军,魏军杀过来了!”
魏国与中山国的边境之上,一名斥候策马而来,将魏军的消息传递给了自己的同袍。
顺着斥候前来的方向看过去,中山军将领的双眼之中一面面赤色的军旗逐渐变得清晰。
熊熊的怒火在胸中不断燃烧,昔日同袍战死的画面不断浮现在这名中山军将领的眼前。
牙齿被咬得紧紧碰撞在一起,左手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剑柄,中山军将领的目光转向近前。
伴随着滔滔的流水之声,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水从他的身旁滚滚向西。
槐水,这条如今魏国与中山的界河,今日便将成为他阻拦魏军继续北上的利器。
回想起数日之前主将司马喜的命令,一抹畅快却是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同袍们,我为你们复仇了。”
心中暗道一声,望着不远处逐渐逼近的赤潮,他那带着几分冷意的目光看向了麾下的士卒。
“开掘!”
“杀……”
只是令这位中山军将领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的命令刚刚下达,麾下士卒还来不及执行的时候,一阵喊杀声却是从他们的后方传来。
“出什么事了?”
“报,有魏军出现在我军后方。”
“报,魏军攻势凶猛,我军实在难以阻挡。”
“报……”
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让原本胜券在握的中山军将领一时有些茫然无措。
不过久经战阵的他只是经过了短暂的慌乱,很快便意识到了眼下的关键。
掘开堤坝!
只有开了堤坝,他就完成了司马喜交给他的任务。
只有掘开了堤坝,汹涌而下的槐水将化为一把威力强大的武器,它将不费吹灰之力给予魏军以重创。
只有掘开了堤坝,大敌当前、情势紧迫的中山国,才能争取到那最为关键的喘息之机。
伴随着一道清脆剑鸣之声,闪烁着寒光的长剑出现在了这名中山军将领的手中。
“亲卫何在,随我一道……”
长剑前指,中山军将领率领着自己的亲卫加入了战场,竭尽全力为那一丝扭转战局的关键争取时间。
可惜的是,魏军如何会让他们如愿。
早在大军主力抵达槐水之畔前,魏军主将龙贾便已经秘密派遣数支精锐提前从上游秘密渡过槐水。
他可是没有忘记中山军就曾经掘开槐水,让昔日的赵军在这槐水之畔栽了一个大跟头。
如今追兵将至,中山军又如何不会故技重施,再来一次以水为兵?
如今槐水之畔所上演的这一幕幕,清楚地证明龙贾此前的安排确实是料敌先机。
那些提前渡过槐水的魏军先锋,正在将中山军的希望一点一点地破碎。
“杀……”
喊杀声在槐水之畔响起,中山军将领一马当先,手持长剑冲入了魏军阵中。
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劈砍几下,一柄闪烁着寒光的长矛犹如毒蛇一般来到了他的身侧。
“啊……”
槐水之畔的一场激战,以中山军的惨败而宣告终结。
虽然竭尽全力,但终究未能阻挡魏军的兵锋,掘开槐水、以水为兵的图谋也宣告失败。
当槐水之畔的战斗渐渐落幕,在确认了前方已经没有了威胁之后,魏军主将龙贾这才率领麾下士卒从容渡过了槐水。
顺利渡过槐水的魏军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趁着刚刚取胜的威势,槐水以北的坚城鄗邑很快也被他们收入囊中。
“将军,中山军主力已然北上,我军是否……”
站在鄗邑的城墙之上,魏军主将龙贾默然矗立,眺望着远方那条滚滚而过的槐水。
身旁的副将肃然而立,向他禀报着他们的目标,中山军主力的动向。
“不必。”
“大军一路以来日夜兼程,将士们半点不敢松懈。如今既然已经顺利渡过槐水、夺取了鄗邑,也是时候该休整一番了。”
将目光从远处的槐水之上收回,龙贾当即下令道:“大军在鄗邑休整三日。”
“喏。”
等到副将躬身领命离开之后,龙贾又重新将目光看向了远方。
“至于中山军主力,此刻已然并不是我军的主要目标,也用不着追得那么紧了。”
就在魏军顺利攻破鄗邑之后不久,位于鄗邑百里之外的沮阳城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
“将军,我军未能阻魏军于槐水以南,他们已经顺利北上并攻占了鄗邑。”
“失败了吗?”
听到了这一则失败的战报,中山军主将司马喜只是苦笑了几声。
实在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耳畔已经响起了太多的噩耗。
“攻占鄗邑之后,魏军是否继续北上……”
“并没有。”副将接下来的禀报却是让司马喜轻轻松了一口气,“魏军正在鄗邑休整,似乎并没有继续追击我军的打算。”
“天助我也。”
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地图面前,司马喜目光锐利,“沮阳继续北上五十里便是我中山重镇东垣。”
“我军下一步便在短暂东垣休整兵备、补充粮草辎重,之后沿着滹沱水北上、解灵寿之危。”
“至于即将来袭的魏军……”
两害相权取其轻。
若论危险程度来说,魏军无论从战力亦或是兵力上来说,都要远超刚刚加入战场的赵军。
只不过赵军兵临国都城下、直接威胁中山国的要害,这让司马喜不得不抛下一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驰援灵寿。
在解除了迫在眉睫的灵寿之危后,中山国才可以腾出手来应对来势汹汹的魏军。
“将军放心,末将立刻前去传令。”
当匆匆的脚步声消失在耳畔,司马喜的目光重新落在了地图之上,一直到许久之后也没有移开。
之后,在司马喜一声令下,中山军主力继续北上,赶往中山国重镇东垣城。
至于先前还紧追不舍的魏军龙贾所部,此时却是不慌不忙地向北攻略着中山国的城邑。
当上原、元氏、栾城等中山国城邑纷纷插上赤色的魏旗之际,一则消息却是从北方的中山国都灵寿城传来。
顺着滹沱水而上的司马喜军顺利抵达了灵寿,主力回援再加上城内原本的守军近六万中山军,与三万赵军在灵寿城展开了对峙。
……
魏国与中山国的边境之上,一名斥候策马而来,将魏军的消息传递给了自己的同袍。
顺着斥候前来的方向看过去,中山军将领的双眼之中一面面赤色的军旗逐渐变得清晰。
熊熊的怒火在胸中不断燃烧,昔日同袍战死的画面不断浮现在这名中山军将领的眼前。
牙齿被咬得紧紧碰撞在一起,左手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剑柄,中山军将领的目光转向近前。
伴随着滔滔的流水之声,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水从他的身旁滚滚向西。
槐水,这条如今魏国与中山的界河,今日便将成为他阻拦魏军继续北上的利器。
回想起数日之前主将司马喜的命令,一抹畅快却是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同袍们,我为你们复仇了。”
心中暗道一声,望着不远处逐渐逼近的赤潮,他那带着几分冷意的目光看向了麾下的士卒。
“开掘!”
“杀……”
只是令这位中山军将领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的命令刚刚下达,麾下士卒还来不及执行的时候,一阵喊杀声却是从他们的后方传来。
“出什么事了?”
“报,有魏军出现在我军后方。”
“报,魏军攻势凶猛,我军实在难以阻挡。”
“报……”
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让原本胜券在握的中山军将领一时有些茫然无措。
不过久经战阵的他只是经过了短暂的慌乱,很快便意识到了眼下的关键。
掘开堤坝!
只有开了堤坝,他就完成了司马喜交给他的任务。
只有掘开了堤坝,汹涌而下的槐水将化为一把威力强大的武器,它将不费吹灰之力给予魏军以重创。
只有掘开了堤坝,大敌当前、情势紧迫的中山国,才能争取到那最为关键的喘息之机。
伴随着一道清脆剑鸣之声,闪烁着寒光的长剑出现在了这名中山军将领的手中。
“亲卫何在,随我一道……”
长剑前指,中山军将领率领着自己的亲卫加入了战场,竭尽全力为那一丝扭转战局的关键争取时间。
可惜的是,魏军如何会让他们如愿。
早在大军主力抵达槐水之畔前,魏军主将龙贾便已经秘密派遣数支精锐提前从上游秘密渡过槐水。
他可是没有忘记中山军就曾经掘开槐水,让昔日的赵军在这槐水之畔栽了一个大跟头。
如今追兵将至,中山军又如何不会故技重施,再来一次以水为兵?
如今槐水之畔所上演的这一幕幕,清楚地证明龙贾此前的安排确实是料敌先机。
那些提前渡过槐水的魏军先锋,正在将中山军的希望一点一点地破碎。
“杀……”
喊杀声在槐水之畔响起,中山军将领一马当先,手持长剑冲入了魏军阵中。
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劈砍几下,一柄闪烁着寒光的长矛犹如毒蛇一般来到了他的身侧。
“啊……”
槐水之畔的一场激战,以中山军的惨败而宣告终结。
虽然竭尽全力,但终究未能阻挡魏军的兵锋,掘开槐水、以水为兵的图谋也宣告失败。
当槐水之畔的战斗渐渐落幕,在确认了前方已经没有了威胁之后,魏军主将龙贾这才率领麾下士卒从容渡过了槐水。
顺利渡过槐水的魏军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趁着刚刚取胜的威势,槐水以北的坚城鄗邑很快也被他们收入囊中。
“将军,中山军主力已然北上,我军是否……”
站在鄗邑的城墙之上,魏军主将龙贾默然矗立,眺望着远方那条滚滚而过的槐水。
身旁的副将肃然而立,向他禀报着他们的目标,中山军主力的动向。
“不必。”
“大军一路以来日夜兼程,将士们半点不敢松懈。如今既然已经顺利渡过槐水、夺取了鄗邑,也是时候该休整一番了。”
将目光从远处的槐水之上收回,龙贾当即下令道:“大军在鄗邑休整三日。”
“喏。”
等到副将躬身领命离开之后,龙贾又重新将目光看向了远方。
“至于中山军主力,此刻已然并不是我军的主要目标,也用不着追得那么紧了。”
就在魏军顺利攻破鄗邑之后不久,位于鄗邑百里之外的沮阳城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
“将军,我军未能阻魏军于槐水以南,他们已经顺利北上并攻占了鄗邑。”
“失败了吗?”
听到了这一则失败的战报,中山军主将司马喜只是苦笑了几声。
实在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耳畔已经响起了太多的噩耗。
“攻占鄗邑之后,魏军是否继续北上……”
“并没有。”副将接下来的禀报却是让司马喜轻轻松了一口气,“魏军正在鄗邑休整,似乎并没有继续追击我军的打算。”
“天助我也。”
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地图面前,司马喜目光锐利,“沮阳继续北上五十里便是我中山重镇东垣。”
“我军下一步便在短暂东垣休整兵备、补充粮草辎重,之后沿着滹沱水北上、解灵寿之危。”
“至于即将来袭的魏军……”
两害相权取其轻。
若论危险程度来说,魏军无论从战力亦或是兵力上来说,都要远超刚刚加入战场的赵军。
只不过赵军兵临国都城下、直接威胁中山国的要害,这让司马喜不得不抛下一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驰援灵寿。
在解除了迫在眉睫的灵寿之危后,中山国才可以腾出手来应对来势汹汹的魏军。
“将军放心,末将立刻前去传令。”
当匆匆的脚步声消失在耳畔,司马喜的目光重新落在了地图之上,一直到许久之后也没有移开。
之后,在司马喜一声令下,中山军主力继续北上,赶往中山国重镇东垣城。
至于先前还紧追不舍的魏军龙贾所部,此时却是不慌不忙地向北攻略着中山国的城邑。
当上原、元氏、栾城等中山国城邑纷纷插上赤色的魏旗之际,一则消息却是从北方的中山国都灵寿城传来。
顺着滹沱水而上的司马喜军顺利抵达了灵寿,主力回援再加上城内原本的守军近六万中山军,与三万赵军在灵寿城展开了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