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81章 如此江山,你不动心吗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81章 如此江山,你不动心吗

    王忠和李远倒是有当御史的潜质,三言两语,把李诚也说得没有了火气,“我早就说,这仗没法打,你们也不听,城楼上不是白白死了人,还是怎么的!”

    “这事也怪您,不早把话说清楚,我等也不知道,燕军的兵器装备这么强,您说兵部到底是做什么吃的,这么好的装备,怎么全装备到燕军上头去了?”

    这事儿李诚自己也不知道,他一身牢服都来不及换,与两人一块儿出去,开了城门。

    朱高煦等人正准备再发射一枚炮弹,结果,对方城门就大敞八开了。

    身穿牢服,头发散乱,胡子拉碴的李诚和两个叫花子一样的人从城里走了出来,老远就喊,“李诚举城来降!”

    朱棣陪着儿子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他手里拿着望远镜,看清城里出来的三人,将望远镜给了朱高燨,“你看看!”

    朱高燨接过了望远镜,往里头一看,打了个呵欠,“爹,没啥看头了,以后您与南军交战,就这么回事,儿子也不用为您操心了。”

    “兔崽子,谁要你为老子操心了?”朱棣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凑到他耳边低声问道,“儿子,如此江山,你不动心吗?”

    朱高燨没防备他爹突然来这么一句,两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了,他抱住爹的腰,才稳住了身子,带着哭腔问道,“爹,咱们不是‘靖国难,清君侧’吗?”

    “兔崽子,这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既然做了,咱们就要把事做绝,你大哥多病……”

    朱高燨没想到,这辈子,他爹居然选择了要坑他,他忙截断了爹的话,“爹,大哥挺好的,大哥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这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朱棣一脚朝儿子踹过去,“你敷衍你爹是吧?你个小兔崽子,老子就知道你懒,图安逸,除了一颗脑子有用,哪哪都懒抽筋了!”

    朱高燨跳起来躲开,拍了拍屁股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跟在老爹的后面朝营地走去。

    朱能等已经将李诚等人领了过来,给朱棣见过礼后,李诚便道,“殿下,末将等举城来降!”

    朱棣扫了一眼王忠和李远,戏谑道,“怎么,两位将军不打算再试一试本王的炮火了?”

    王忠和李远羞愧不已,王忠道,“不知王爷下一战准备打哪里?忠愿为王爷马前卒,为王爷冲锋陷阵!”

    “远亦愿意!请王爷差遣!”李远不甘落后。

    朱棣见二人如此上道,便道,“也好,给尔等一日时间,选精锐,一同开拔!“

    “末将听令!”

    之后,朱棣授李诚北平都司都指挥使,李远和王忠为指挥佥事,又安排人将李诚的家人追回,与李远、王忠等人的家人一同送往北平安置。

    大军快行至大同时,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剌帖木儿自沙漠率众来归,朱棣将其骑兵进行了整编,一时间,骑兵的兵力越发强大。

    行不多时,北元余孽突然进犯边关,边防传来急讯,朱棣连夜给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写信,一番威逼利诱后,又给瓦剌王猛哥帖木儿写信,晓以祸福,又有边防那边狂轰猛炸,胡寇损失惨重,只好败走。

    李景隆得知朱棣攻大同,一路浩浩荡荡地过去,他大惊不已。此时,朝中已经传来消息,朝廷对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以燕王上疏的罪名进行了罢免。

    黄子澄可不是别人,正是举荐李景隆的人,他岂能不怕?他本就败了一仗,事情闹大了,可没人帮他,李景隆忙领大军奔赴大同以援。

    九条金龙护体,终于还是在京城酿出了大风暴。

    明间的议论声如洪流一般涌向朝堂,不知何时,也不知是何人,将皇帝外家吕家置于了风尖浪口之中,说吕家身为外戚,想要专政,又忌惮皇帝的叔叔们,这才在背后操纵,闹出了削藩之事。

    一旦削藩成功,皇太后吕氏垂帘听政,许是下一个武则天。

    甚至,有人以讹传讹将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氏,懿文太子元妃之死也归结到了吕氏的头上,当年懿文太子宠妾灭妻,吕氏恃宠而骄,不把常氏放在眼里,以至于常氏产后抑郁而终。

    更是有人说得绘声绘色,也有理有据。吕氏进东宫之后,懿文太子明显就宠爱吕氏,吕氏效仿武则天,头胎生下一女,很快夭折,宫里就传出是元妃做了手脚,时间长了,懿文太子对常氏便极为不满。

    待吕氏第二胎生下了朱允炆,十一个月后,常氏产子,同月暴毙而亡。听说死因是吕氏在常氏每日服用的汤药里动了手脚,要不然怎么好好的,生产的时候没有出事,快满月了,居然大出血丢了性命。

    吕氏的动机是,自己有了儿子,将来要争这皇位,唯有常氏死了,她才能够被扶正,唯有被扶正,其儿子才能由庶子转为嫡子。

    从古至今,侧室转正的还真不多,嫡庶尊卑,千差万别,多少人死了妻子之后,都是续娶,极少有扶正一说。

    吕氏能够被扶正,已经是够惊悚人了。常氏死后,没两年,碍事的嫡长子朱雄英暴毙,嫡次子朱允熥被养废,上不得台面,说话唯唯诺诺,不讨太祖皇帝的喜欢。

    相反,一直得吕家重点培养的朱允炆脱颖而出,以会背书,聪颖好学而得到了朝中文臣们的一致交口称赞,引起了太祖皇帝的注意,而进入了太祖皇帝的视线。

    懿文太子病重期间,朱允熥都无缘谋面于懿文太子,而朱允炆能够衣不解带地在懿文太子跟前服侍,太祖皇帝每探病,都能看到因侍疾而日渐消瘦的朱允炆。

    五月,懿文太子病死,朱允炆因过度哀伤都快病倒了,太祖皇帝既感念其孝顺,又同情不已,再加上朝中文臣在太祖皇帝面前的百般称颂,刚刚失去了爱子的太祖皇帝将满腔哀思都寄托在了朱允炆身上。

    九月,太祖皇帝不顾臣强主弱,将年不过十五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之后,为了皇太孙,大开杀戒,将一干功臣良将以各种罪名,全部诛杀,只留下文官集团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