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隆万盛世 > 第459章 考评

隆万盛世 第459章 考评

    “实不相瞒,宣府乃是京师西北门户,殿下对宣府可是关注的紧。”

    说道这里,魏广德仿佛发现自己失言似的,急忙道:“学生惶恐,这些本该是大人关心的公务。”

    “殿下也有宣府副总兵人选吗?”

    杨博确实微微皱眉问道。

    实际上,兵部确实在推了马芳上位后,经过武选司多次评议才定出人选接替副总兵位置,可现在看情况,似乎裕王府对此位置也势在必得的意思,着实让杨博有些为难。

    他哪里不知道,所谓裕王看重的人,其实就是他魏广德看中的将领。

    不过显然,裕王应该是知道此事,否则断不会还有个太监在场的情况下说出这话来。

    魏广德并不担心裕王知道此事。

    冯保,如果以前他在司礼监的时候,杨博还要让他一些,现在冯保在宫中犯事被派到裕王府,自然他也就不怎么关注他了。

    所以,今日全程,他都和魏广德说话,都不怎么正眼瞧冯保。

    “宣府参将董一奎,镇守宣府东路多年,些许寸功随不足,可毕竟有苦劳,何况还是功臣之后。”

    魏广德点出看好的将官名字,杨博自然一下就知道他话里所说的是谁。

    “董一奎,老夫在宣府的时候和他有过接触,算是个能做事的人。”

    杨博微一犹豫就点头说道:“不过,此次宣府副总兵一职,兵部内部多有讨论”

    魏广德听到这里,知道董一奎的投效晚了点,兵部已经有计划,要强行捧他上位,别说他,就是裕王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虽然有些可惜,魏广德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努力过了,回头给董一元去信把情况说明就好了。

    既然董一奎愿意靠拢,那下次边镇有了空缺,还怕没他的升迁。

    不过随着杨博的述说,魏广德心里就暗暗心惊。

    原来这次虽然调整的是宣府副总兵的职位,可实际上却是朝廷对边镇将领控制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九边军镇中除总兵官外,大多都会有一次调整。

    许多积功的将领,虽然职位得不到升迁,可是却可以从次一级的兵镇上调到高一级的兵镇中,有的时间到了散阶也会被提升,也算是升迁了。

    有了杨博这话,魏广德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兵部已经有了计划,虽然出自杨博口中还未成形,但大的方向已经定下来了,自然就不便继续插手,因为最终杨博会以密奏的形式恭请御览。

    “其实马芳的职位,最初也是定的调蓟镇任副总兵。”

    说完话,杨道。

    这事儿,最初还是魏广德向兵部递的话,想要把马芳调到蓟镇。

    不过相对于蓟镇,宣府面临的鞑子威胁更大,所以兵部一直没有同意,不过也计划在换职时考虑。

    “是因为”

    魏广德只说了三个字,手指却是指向上面。

    杨博微微点头。

    魏广德会意,上次马芳就是升品级不赏赐财物,看来那个时候嘉靖皇帝就已经给兵部示意此事了。

    “董一奎的事情,老夫记住了,如果有机会会提一下他的名字。”

    到最后,杨博如是说道。

    向魏广德吐露的已经够多了,继续说下去也不好。

    魏广德也知道了想要知道的东西,自然也不好继续久留,于是起身告辞,带着冯保出了杨府。

    “冯公公,劳烦你回去说一声,明日广德要先去都察院一趟才能回王府听差。”

    在魏广德上马车前忽然想起一事,转身走到冯保身边说道。

    “魏大人自去,我一定把话带到。”

    冯保急忙答道。

    魏广德冲冯保拱拱手,目送他上了马车,自己这才回到自己的马车上。

    冯保回裕王府,魏广德则是直接回家,想到今日收到的消息,魏广德咂咂嘴,打定主意明日去都察院就是走走过场,看看就是了,自己也不用说话。

    时值年末,京师各大衙门开始了最后的总结工作,对一年所办公务梳理,最后要用奏疏的形式送入宫中交天子预览。

    户部,自然是对整个嘉靖四十年所有的赋役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总结,但是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亏空,之前的赤字都没法弥补,还在继续扩大。

    工部,则是对三大殿等大型国家工程进行总结,给出大致竣工时间,还有就是工部收入及支出的数据。

    兵部

    礼部

    而都察院内,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也正在议论着手里一份名录,旁边书案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名册。

    这是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员的记录,对官员的工作成绩做出评价。

    明日,都察院会首先拿出这份公文交给在京御史观看,确认无误后就会作为都察院的题本和吏部进行最后的对接,只等年后上奏嘉靖皇帝,对其中人员进行升迁奖惩。

    “潘大人,我看也差不多了,之前我已经和各道御史有过沟通,大家觉得可信。”

    右都御史对潘恩说道。

    “既如此,那就这样吧,明日院会让所有御史都再看看,确认无误后就抄送一份到吏部去,年后也好和他们一起上奏此事。”

    潘恩笑着点头,每年的考察其实在他们这些官场老油条看来,就是一个形式。

    只要一年下来,治下没有闹出乱子,最差也会是中等评价,虽然不至于得到升迁,可保留官职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那些要被淘汰的官员,要么是年龄偏大已不适合继续担任官职,要么就是得罪上面的人了,有心要罢黜。

    “应该说其他地方考察都还算合适,就是浙闽两地稍显匆忙。”

    右都御史这时候还是提醒了潘恩一句。

    “浙闽官场,很多时候吏部说了也不算,还得那位定夺。”

    潘恩却是摇头道,“不管怎么说都是南京派出的巡按御史给出的考评,京城的御史都不愿意过去,想来他们对这些考评也说不出什么来。”

    第二日,魏广德准时出现在都察院大门前,在卯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就和几个御史一起走进了都察院。

    一路走来,魏广德也大致清楚了今日之事,就是公布都察院今年对天下官员考评的结果,有要弹劾的可以事先和院里沟通,免得出现这头给某官员打优等评价,回头就有御史上奏弹劾的情况发生。

    “今年按旨考评两千余人,要罢黜处置的就有近百人?”

    听到几人的谈论,魏广德觉得天雷滚滚。

    之前两年,魏广德也参与过这样的会议,他印象里不过是罢黜寥寥十数人就完事了,今年怎么这么多?

    “善贷,你们福建道上名册的不多,现在那边大多是吏部新选任的官员,还没那么快就被考评。”

    有人看到魏广德惊讶的脸就笑道。

    魏广德不好意思笑笑,他自然知道,他们这几个福建道御史,要说院里派人去京师周边州府巡查的话,那是一个个抢着去,而一旦到了派员去福建担任巡按御史的话,一个个就推三阻四,最后也只能把差事推给南京都察院那边派人。

    魏广德还算好,怎么说都只是在都察院挂名,人家现在拍潜邸龙屁都来不及,谁还愿意被发配到福建做官,可福建的其他几位就太不像话了。

    魏广德随着众人进入都察院大堂,此时巨大的会堂上已经有无数早到的御史们,他们各自聚拢在一起谈论着今日的院会。

    魏广德在人群中寻觅一阵,找到了几个福建御史所在的地方,他就挤了过去。

    和在路上听到的消息类似,这次考评还真和福建道关系不大,这也就意味着他接下来的时间了只需要坐下来,一直到院会结束就可以离开了,顺便拿走都察院为全体同僚准备的一份年礼。

    “今年院里又会送什么?和去年一样吗?”

    魏广德好奇问道,他不常出现在这里,所以消息自然不灵通。

    去年的例会,魏广德南下办差就未到,不过都察院还是派人把东西送到家里。

    魏广德回京城后才从家里知道,送的就是一些粮食和肉,还有布帛和一个红包,只是布帛和红包其中一份是岁赐,红包里面是二两银子和一些宝钞。

    宝钞,当然是嘉靖皇帝岁赐之物,皇宫里能发放的也就是江南织造送来的布帛和内廷印制的宝钞。

    “年年都如此,听说可能宝钞会多一些,呵呵”

    有同僚对魏广德笑道。

    谁都知道宝钞无用,可是就是这个无用的东西,随着大量无节制的印发而又没有回收机制,导致现在市面上早已不在流通宝钞,可是宝钞的印制却从未停止。

    “今年云南进献铜料,制作了一批铜钱,估计会作为岁赐放在红包里。”

    又有人喜滋滋开口说道。

    魏广德第一时间就知道那是什么,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

    嘉靖通宝钱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技术在其中。

    魏广德到大明朝,手上进进出出不少铜钱,但是真正让他感觉是“铜钱”的也就是嘉靖通宝了。

    不管怎么说,嘉靖通宝拿在手里黄澄澄的,可不像其他通宝那样,要么发黑,要么泛绿。

    等潘恩进入大堂的时候,所有正在交谈的御史都自觉停下谈话,起身向进门的左、右都御史行注目礼。

    御史这个群体,纪律性还是很强的,这个时候大堂上可没有大会中常听到的嗡嗡声,虽说落针可闻有些夸张,可却是没人说话。

    潘恩不是多话之人,只是简单总结了都察院这一年来的成绩后,又勉力了大家就开始说起今日之事。

    却是都察院的成绩就是今年弹劾了多少人,成功弹劾了多少,然后就是让大家再接再厉,接着弹劾,还要提高弹劾的成功率,美其名曰监督百官。

    魏广德心里觉得好笑,不过还是和其他人一样,一脸严肃的听完潘恩的训诫,之后开始宣读《考察天下诸司官文》。

    “老疾按察司副使顾翀等八人.罢副使浦之浩等六人.不谨布政使王国祯等五十四人.才力不及参政王惟恕等二十六人贪酷副使李景萃等四人”

    考察官员大多都是各地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吏,不断读出人名还是让魏广德察觉到一丝和往常不一样的味道来。

    嘉靖四十年,朝堂上尚书、侍郎换了不少,这就是皇帝意志的体现,而现在,在今日的都察院院会上,魏广德感觉似乎这股风潮已经从中央吹到了地方。

    一个个人名背后都被都察院定下了罢职理由,或老迈疾病,或贪酷,或持身不谨等。

    念完要罢黜的名单,接下来又是考评优等建议升迁的官员.

    院会开完已经是下午,中午都察院还组织了一次会餐,魏广德离开都察院的时候时间尚早,他也先回了一趟裕王府。

    裕王府在京城和地方上的关系,统共就是百多人,大多不是在京城就是在南京,所以这次院会中官员的升迁和裕王府关系不大,不过魏广德回到裕王府后第一时间还是找到了李芳,从他手中要过名录看了看。

    仔细看完后,魏广德把名录交还给李芳。

    “都察院那边定下来了?”

    李芳收好名录后才开口问道。

    “定下来了,要撤换不少人。”

    魏广德答道。

    “应该和这里没太大关系,若是真有人被抓到把柄,他们老早就联系王府求助了。”

    李芳淡笑着对魏广德说道。

    只要罢黜的人名没有出现在册子上,其实和魏广德就关系不大。

    其实这些,魏广德心里还是知道的,不过他还是要这么做,这就是一个态度。

    不多时,魏广德见到裕王,把昨日在杨博府上的对话和裕王说了说,又把今日都察院里院会内容大致提了一嘴。

    “大司马那里,昨儿冯保回来和我说了说,到时候看情况吧,毕竟兵部有自己的考量。”

    裕王听完魏广德的话后才说道。

    “正该如此。”

    魏广德点头道,“隔两日我打算回信董一元,殿下可否赐副墨宝让他们沾沾喜气。”

    魏广德把第二次董一元送来的礼物捡了一些送到裕王府,说是董氏兄弟的孝敬,裕王不在乎那些东西,可从礼节上也该回点东西。

    “送副字?”

    裕王微一犹豫就点头,惠而不费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