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隆万盛世 > 第1071章 御敌于国门之外

隆万盛世 第1071章 御敌于国门之外

    善贷,让我说你什么好,东番岛还没有完全纳入治下,你怎么又把眼睛盯向吕宋?

    我已经收到福建方面一些奏疏,说南海水师长期驻守东番岛,已经和岛上百姓,好像是叫什么高山族的部族发生过一些冲突,他们要求调回水师。

    这时候你还要把触手伸向吕宋,要是消息传开,你就不怕被百官弹劾?」

    张居正不客气的话语,让魏广德心中略有不快,但他也知道,若不是来自后世,自然不知道此时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儿。

    大航海时代的末期,该发现的地理大发现已经差不多了,就剩下疯狂殖民掠夺财富。

    这个时候若是大明不上船,那就永远没有上船的机会。

    但是,张居正的担忧,貌似也没错。

    「叔大兄,你应该都看过刘守有那边收集到的,来自南洋的消息,现在夷人从西面和东面过来,而在他们所经之处,都会抢占大大小小的地盘建立所谓的统治。

    这说明什么?

    我看,此事没那么简单。

    现在,夷人已经先后在马六甲、马尼拉建立了城池,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夷人飘洋过海来此。

    狼子野心,从他们强占马六甲、马尼拉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我大明也就是仗着有强大的军力,夷人才不敢放肆。

    但是周边藩属,已经成为他们眼中的肥肉。

    我可以这么说,周边藩属那些土地,若大明不插手进去,单靠番邦根本就保不住。」

    魏广德开口提醒道,「可若是我大明介入其中,自然会让夷人投鼠忌器,因为如果他们再胆敢对我大明周围藩属出手,那里可都住着我大明的军队。

    你不能指望单靠朝廷的一纸文书,就让夷人退避三舍。

    已经得到的好处,若不是经过战争,人家根本就不会吐出来。

    说到安南,难道叔大兄就没有触动,若不是安南人反抗激烈,我大明会从那里撤兵吗?

    这个道理,用到夷人身上也是一样的。

    在我想来,为了保证我大明周边藩属国安全,大明水师应该在藩属国寻找一处良港建立营寨,驻扎一支兵马。

    至于兵马的供给,就让藩属国承担,而我大明则保障他们的安全。」

    说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起身,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拟好措辞才继续说道:「当初缅甸东吁王朝攻略周边,比如暹罗的时候,我大明若是在暹罗拥有一处水寨,驻扎我大明将士,那莽应龙敢对暹罗发动攻击吗?

    同理,在周边藩属国寻觅一处良港驻扎军队,其实更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由此也才会更加拥护我们大明为宗主国。

    看看南洋,还有西南疆域那些宣慰司,若不是在他们遭遇侵略时,朝廷没有强有力的干预,他们又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和我大明离心离德,甚至都已经不把我宗主国放在眼中。」

    其实,魏广德在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在南洋诸国因为都是公认大明为宗主国,那么为他们提供安全保护,似乎也是大明的职责之一。

    完全可以效仿后世漂亮国的经验,在敏感地区建立军事基地。

    这样,外域国家想要侵略这里,首先就得考虑遭遇大明的反击。

    大明可以不把南洋诸国变成殖民地,但强有力的影响必须确保,大明皇帝的旨意也必须能在这里传播和执行。

    「可是吕宋.」

    张居正张嘴就说道,却被魏广德开口打断道:「吕宋不同。

    吕宋过去以为是一个番邦,但从锦衣卫刺探回来的情报看,那里

    似乎和东番岛一样,当地百姓都是以部族形式聚居,如同散沙一般。

    既如此,我大明若不插手这里,那吕宋必将全部落入夷人之手。

    距离我大明如此之近的地方出现有强烈侵略本质的一人,这是很可怕的。

    掌控吕宋部分土地,也能够就近牵制夷人,至少我们能随时掌控他们的动向。

    若是有机会,将吕宋全盘纳入手中,也未必不能做到。

    我们可以让夷人来我大明通商,但若是要把军事力量布置在我大明左近,就绝对不答应。

    有一个北方蒙古的威胁就已经足够了,大明不能再在南洋还存在绝大的隐患。」

    「就是说,藩属国那里的驻军,要求藩属国提供粮饷,我大明提供军事保护?」

    张居正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只不过这样的建议以前没人做过,通过建立军事基地的方式,保护藩属国不至于让他们沦为夷人的殖民地。

    夷人抢占殖民地,一般是先来后到,后来者只能在附近,隔出一段距离再抢占地盘。

    当开发的疆域遭遇后,双方要么是和谈,按照经纬线划分边界,要么就是通过战争进行划分。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他们进行殖民地扩张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对手的强大与否。

    东亚地区,貌似也只有大明有能力压制夷人。

    通过几次海战,魏广德相信夷人应该已经领教过大明的实力,知道不好惹。

    这还是在明军使用劣势装备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足够震慑他们了。

    而现在,南海水师在俞大猷的带领下,正在快速追赶夷人舰队的实力,到时候再交手,大明或许也不需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获得海战的胜利。

    明代是东西方军事技术开始拉开差距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西学比较兴盛的时代。

    嘉靖朝以降,倭寇、海盗、欧洲势力持续侵扰,为应对海防需要,明朝水师经历了两次技术和战术的变革。

    第一次是嘉靖万历朝,以引入佛郎机为中心;第二次是天启崇祯朝,以引入红夷大炮为中心,两次变革也都带来了相应的战术调整。

    不过因为魏广德的介入,所以第二次变革来的更早,也进行的更加顺利。

    第二次变革前,中国水师在海战战术的重要性次序,仍是以火烧船,以船冲犁最重要,海战以冲沉贼船为首功,而斩级擒俘则次之,而以炮伤人,以炮毁船的情况,并不多见。

    17世纪初,荷兰人东来,其船铳数量与威力比之葡萄牙船更多更大。

    几场冲突使得明朝认识了其性能特点,并且专以「红夷」大炮称之。

    海防问题严峻的东南沿海,迅速把红夷大炮应用于海防战船,并且突破大型火炮装备战船的数量限制,并出现专门化的熕船,衍生出舷侧炮技术,已与欧洲船舶的炮击战术十分接近。

    而现在才是万历初期,大明水师就已经开始掌握红夷大炮,并将熕船搞出来。

    虽然俞大猷设计的大明炮船存在一些缺陷,但确实发展起来了,拉近了大明和欧洲人战舰的技术差距。

    要知道,那时大明的熕船,打的是称霸海洋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那时候的荷兰海军实力已经超过了西班牙,通过贸易赚取巨额利益。

    荷兰当时的海军战舰战力,也是远超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战舰战力。

    当然,当初那支和荷兰人作战的军队主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明水师,而是招安的郑芝龙海盗集团。

    1633年明荷料罗湾海战,明军的大型战船,分别装备16门、20门、36门大炮。

    荷兰台湾长官汉斯·

    蒲陀曼也有这样的记载:郑芝龙战船「按荷兰模式建造,庞大精致,装备精良的帆船及舰队,还在船上装配了一部分能被拖动、带有环栓、置于双层甲板的大炮」。

    1635年在剿灭刘香的战役中,郑芝龙的战船「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炮声一发,裂云穿浪,卒成馘阵之功」。

    如今的大明,虽然依旧病入膏肓之像,可是有张居正的改革,还有魏广德有意无意的影响,明军战力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原本这个时空,明军还在大量生产装备佛朗机炮,而魏广德则已经把视线瞄向了欧洲人最新式的红夷大炮上。

    不过,红夷大炮暂时还只是在海洋上发挥威力,对于陆师,依旧还是大量使用佛朗机炮,因为在大明的陆上对手中,暂时并没有发现可匹敌的对手,自然不需要装备机动不易的红夷大炮。

    而且,水师完全掌握了红夷大炮的特性后,发展到陆师其实并不难。

    而且,制约明末军事力量发展最大的障碍,因为张居正在位的关系,未来几年在张居正改革持续进行中,朝廷财政获得极大宽裕的前提下,也将不复存在。

    不过,在张居正值房里,也不容魏广德想这些,他现在需要的还是说服张居正支持他,让大明向外扩张武力。

    现在要是不在欧洲人大规模到来前,把大明在南洋的基本盘稳住,那以后只会更加麻烦。

    「我是这么计划的,南海水师在南洋的扩张,先是通过来往商船获得最佳良港的位置。

    朝廷再联系藩属国,商议将良港转给我大明的可能性,重点是让他们明白,当初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西洋,导致这些年来南洋诸国之间战争不断,纷争纠缠。

    现在我大明发现南洋诸国正在遭遇外来威胁,所以以宗主国的身份,需要保护藩属国的安全,让他们不受外域国家的军事威胁。

    租借良港驻军,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有我大明水师存在,夷人就算想用武力统治他们,我大明也会有所反应。

    相应的,大明承担这笔军饷开支,自然需要藩属国来提供。

    这么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

    在以马六甲、暹罗举例,我相信南洋诸国应该会接受我朝的要求。

    试想,如果当时在马六甲、暹罗,有我大明军队驻扎,夷人敢攻打马六甲吗?

    东吁王朝又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暹罗,还俘虏暹罗国主。」

    魏广德把自己对周边藩属国威逼利诱的想法一说,张居正自然觉得可行性似乎极大。

    当然,其中肯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出现问题不怕,出了问题再商议解决就是了。

    比如港口范围的画界,还有水师在藩属国的政治地位,这些,其实都还需要朝廷和他们谈。

    「到时候让礼部和行人司那边,选择一批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洋诸国商议此事。

    在外驻军,不是小事儿。

    当初安南之事,若成祖不是要将安南划入版图,建立宣慰司,也不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民变。

    而且,在那里驻军好处也是多多。

    要影响他们,其实这就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南洋,所以我朝的影响力就小了,他们自以为没了我朝掣肘,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攻打他国。

    毕竟,天高皇帝远,我大明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们,还派兵进行干预。

    就好像锦衣卫送回情报中所说,外藩之主现在多不把我朝放在眼中,就是因为我朝对外多只是一纸空文,说起来实在让朝廷蒙羞。

    可若是就近驻扎大明水师,则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我朝可以快速干预,自然就没人再敢犯天子威严。」

    魏广德说完话,就静静坐在一边,等待张居正的决断。

    好一会儿,张居正终于开口说道:「兹事体大,还是召开部议,大家商量着来,然后在禀告宫中为好。

    善贷,你接下来就把刚才所说,拟一份章程,然后拿到会上咱们再讨论。

    你,意下如何?」

    听到张居正的话,魏广德心中多少就有底了。

    张居正,应该是被自己说动了心,只不过事儿太大,当然不能是由他们两个说了算的事儿。

    六部尚书也参与此事的讨论,以后就算朝野有不同的声音,也能聚拢更多的人支持他们的决定。

    而且,通过更多人的讨论,也能听到其他不同的看法。

    张居正可不认为自己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或许旁人就会发现。

    确实,魏广德的提议非常吸引人。

    实际上,早前看到锦衣卫送来南洋的情报以后,他就已经对夷人的消息变得极为敏感。

    他们的侵略性太强了。

    从南洋得到的只言片语中就可以知道,夷人已经控制了东方一块巨大广袤的土地,物产富饶。

    虽然大明地大物博,并没有前往那里的意思,但获得这样的土地以后,夷人依旧在向大明这边扩张势力,这就不得不引起高度关注了。

    在海外驻兵,御敌于国门之外,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免费阅读.

    dengbidmxswqqxs> shuyueepz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