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293章 廷杖
热门推荐:
玄幻:我有一本死人经
我的每个分身都是最强异能者
长生之死亡就会变强
四合院:夭寿,我哥竟是李怀德
我在修仙世界挖方块
凶兽入侵,我能听见万兽心声!
嫡女掌家后,国公府又兴旺了
我死后渣男抱着我的头骨疯了
工具人是怎样练成的
万历年间围绕张居正“夺情”事件,无疑是对大明朝廷影响极为深远的大事件。
特别是许多人都发现,张居正在夺情事件发生后,与之前相比判若两人。
其实到目前为止,就魏广德所知,张居正的首辅生活其实还是很简朴,并没有后世传闻的什么骄奢淫逸。
至于传说中喜好美色,魏广德也没有发觉。
最起码,所谓喜好美色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抗倭名将戚继光已经不大可能给他府上送美女了。
这半月时间里,张居正也是在府中守灵。
不过,随着昨日圣旨下发,张居正也连夜赶写了一篇谢恩奏疏。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派人直接送到宫门。
作为大明朝内阁首辅,他的奏疏是可以通过司礼监直接送到皇帝御前的。
魏广德还在内阁处理政务的时候,门外芦布拿着一张小纸条快步走了进来。
“老爷,这是陈公公叫人送来的条子。”
芦布恭敬的把纸条送到魏广德面前,弯着腰就退出了值房。
魏广德看了眼纸条上的字迹,是陈矩所写。
不过纸条内容,却也没出乎他的意料。
原来,半个时辰前,小皇帝在乾清宫看到了冯保专门送过去的谢恩奏疏,知道张居正已经答应留下来辅政,还很是高兴。
不管这么说,张居正对于朱翊钧来说都很重要。
他不仅是朝廷的首辅,为他治理着这个国家,还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圣贤之道、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博学还是很推崇的,对他也很是尊敬。
虽然说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可是现如今的大明朝,如果真的忽然换了一个首辅,朝政多少还是会受影响的。
朱翊钧也知道自己未成年,虽然比高拱说自己是“稚童”已经过去好些年,自己长大了不少,可依旧没有靠自己能力治理好这个国家的信心。
在此之前张居正处理朝政很好,朝廷各方面被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也有了复苏的迹象,特别是一向拮据的朝廷财政,明显有了起色。
所以,无论如何,朱翊钧对张居正还是更加信任。
而对于魏广德,朱翊钧虽然也有信心,但能不动自然最好,维持现在的大好局面比什么都重要。
小皇帝很高兴,他能留下张先生继续为他打理朝政,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冯保拿出了吴中行、赵用贤等人的反对奏疏。
原来,魏广德以为是被留中的奏疏,却是被冯保大胆的压在手里没有递上去。
小皇帝朱翊钧正在高兴头上,转眼就看到他们反对自己觉得的奏疏,顿时脸就垮了下来。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朱翊钧,因为腿疾的原因,虽然身为九五之尊,但因为走路一瘸一拐很不雅观,本身心理多少都有些自卑。
不说其他,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仪容都极为注重,所以才有选进士都要挑人,长的奇奇怪怪的人,身体有残疾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有好名次。
就算有幸考过了会试,也会被降级。
这个降级,不是剥夺你参加殿试的资格,而是名次会很靠后,基本上不会让皇帝看到你。
所以,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人,不说都是像貌堂堂,一表人才,但至少不能丑陋。
被一群姑且称之为“美男子”的官员环绕,朱翊钧自然感觉相形见绌,即便他是皇帝,也是如此。
有了这个的心态,在小皇帝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才成功挽留张先生之后,还有这些人跳出来反对,心情可想而知。
适时地,那些支持皇帝“夺情”的奏疏,也被冯保一股脑拿了出来。
鲜明对比之下,小皇帝朱翊钧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他认为自己被这些人轻视了。
不过终究受到过张居正、魏广德悉心教导,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朱翊钧还是耐着性子把所有奏疏都看了一遍。
“居正每自言圣贤义理,祖宗法度。祖宗之制何如也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销变之道无逾此者。”
当朱翊钧念起吴中行的奏疏,嘴角不住冷笑,“夺情既不近人伦情理,也不合义理法度,那祖宗定下夺情制度难道是错的他还敢非议祖制。”
听到小皇帝的气话,冯保心里是乐开了花,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只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实在止不住笑脸,就果断低头佯装生气的样子。
这一幕,被御前伺候的陈矩看的真真的,心里只能佩服冯保的大胆妄为。
这段时间朝局变化,他也是看在眼里,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敢揭穿。
一是他前日已经收到魏广德的小纸条,知道他无心掺和此事。
二是陈矩也没信心能扳倒冯保,他可是从小伺候小皇帝长大的太监,现在皇帝还叫他“大伴”。
不止于此,就算是宫里的两位娘娘,对冯保也是信任有加。
也不知道是造的什么孽,嘉靖皇帝起子嗣不兴,就没几个孩子能顺利长大,到了隆庆皇帝的时候也是如此。
冯保伺候长大的小皇帝,算是嘉靖帝一脉留下来的独苗。
当然,朱翊钧还有个亲弟弟,不过不管怎么说,冯保伺候小皇帝长大,这功劳就足够大了,这也是两宫太后放心他的原因。
有太后看好,宫里还真没人能动摇冯保的地位。
最起码,有冯保在乾清宫伺候皇帝,她们放心。
更何况,就算他扳倒冯保,对他其实也没太多好处。
宫里,可还有张宏等太监的地位在他之上。
他现在也算是宫里有名号的大太监了,实在犯不着为此事得罪冯保。
不过得空,陈矩还是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传递给魏广德,让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儿。
魏广德这边刚把纸条揉成团,大白天的也没个火星,想把纸条烧掉都很困难,也只能一会儿吃饭那会儿处理掉。
门外,就有脚步声响起,传来低语之声。
没一会儿,芦布就进屋,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耳语道:“老爷,刚收到宫里的消息,皇帝派人捉拿吴中行、赵用贤、艾穆和沈思孝,要廷杖他们,还要罢官去职。”
魏广德闻言,也只是缓缓点头。
这些处罚,其实刚才陈矩的条子里就已经说了。
小皇帝朱翊钧龙颜大怒,他觉得吴中行四人的矛头不只是对着张先生“夺情”问题,也是对自己权威的藐视。
因此,他决定效法列祖列宗对直言犯谏的建言大臣所惯用的手法,对此四人执行廷杖。
吴中行和赵用贤各杖六十,逐出京城,发回原籍为民,永不叙用;艾穆和沈思孝各杖八十发配边地,不在大赦之列。
毫无疑问,看到艾穆和沈思孝联名奏疏说“居正独非人子而方寸不乱耶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后世奏请令张居正回籍守耕”,让小皇帝很生气,非常生气。
不过,魏广德看了也就看了,他并没打算做什么。
毕竟,他早就打定主意,在“夺情”一事上装鸵鸟,什么也不做。
“去拿人了吗”
魏广德只是淡淡问了句。
“去了,宫里值守锦衣卫已经去翰林院和刑部拿人了。”
芦布急忙说道。
“知道了,下去吧。”
魏广德挥挥手,示意芦布出去。
宫里派人出去了,说明廷杖这个事儿,已经得到了两宫太后的同意。
虽然朱翊钧是皇帝,但是宫里宫外的权利,他其实并没有多少。
或许,他只是乾清宫里的皇帝。
内廷的权利,还是掌握在两宫太后手里。
而外朝大权,则是内廷和内阁共同掌握。
太后都已经同意了,还能说什么
而此时,锦衣卫直接闯进了翰林院。
虽然是清贵之地,但是一群翰林拿凶神恶煞闯进来的锦衣卫也是丝毫没有办法,根本不能阻挡。
领头的锦衣卫百户手里,高高举着天子金牌,那是皇权象征,他们除了跪倒叩头还能做什么
至于刑部,虽然也有身手矫捷的衙役,但是面对锦衣卫,自然也没人敢造次。
敢造次的,也只有那些官员,他们是进士,算是天子门生。
不过在天子金牌面前,他们也什么都不敢做,也不能做。
“魏次辅,魏次辅。”
就在魏广德打算袖手旁观的时候,门外传来张四维的喊声。
“快,请张阁老进来。”
魏广德急忙起身,对芦布吩咐道。
很快,张四维进屋,直接对着魏广德说道:“魏次辅,宫里要廷杖大臣,我们得去求情啊。”
“嗯”
魏广德愣了愣,也反应过来,好像一般是要这样。
虽然嘉靖朝廷杖比较多,但也大多集中在前四十年里,刚毅的大臣几乎都被打了一遍。
结果就是,剩下的都是韬光养晦的软骨头,如他这般,不愿意触怒皇帝,只能私底下使力的。
而嘉靖四十年以后,到隆庆朝,廷杖就少了。
就算有,也是内廷的事儿,皇帝打太监,比如李芳就挨过打。
也是因此,魏广德都忘记外朝的潜规则,那就是有人挨打,内阁阁臣都要去求情,即便什么用也没有,也要去做做样子。
“险些忘记了此事。”
魏广德一拍额头,马上就站起来说道。
和张四维一起,两个人急急忙忙往乾清宫走,路过文华殿的时候还往里面看了眼。
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内侍在里面,今天小皇帝没课。
就在他们匆忙去见小皇帝朱翊钧,为那四个倒霉蛋求情的时候,外朝这会儿也炸了锅。
锦衣卫出动捉拿吴中行等人廷杖,一部分官员就急急忙忙往宫里跑,想要去面见皇帝,求个情,把人放出来。
而另一群人,则是匆忙往张府赶去,想要请张居正出面救人。
不管怎么说,这次挨打的不是他张居正的门生就是老乡,求情的话,他出面的效果比任何人都好。
只是可惜,张府灵堂外站了二十多人,却一个也进不了里面,见不到张居正。
这两天,张居正已经用身体原因闭门谢客。
他实在无法忍受和这些官员交流,见面都会劝他回乡守制。
张居正心里已经很清楚,一旦他离朝,魏广德肯定不会继续坚持新政,只要下面反应稍微强大些,魏广德就会顺势把考成法等国策变回去。
从“夺情”事件中他也看出来了,反对力量太强大。
只是,云集张府的人都失望了,张居正避而不见,让他们自认满腹经纶却找不到人述说。
“走,进宫吧。”
一群人在张府守候半天,也没有看到张居正出来,终于有人还是开口说道。
“张江陵是丝毫不顾及师生、同乡情分了,继续留在此地也是无用,不如进宫向陛下求情。
想来魏次辅他们应该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么多人,陛下应该会顾念一丝情分吧。”
“好,我们进宫求见皇帝去。”
“对,向皇帝求情,也好过求张江陵。”
张府外,一群官员一阵议论,随后纷纷上轿坐车往皇宫赶去。
而在乾清宫里,魏广德和张四维站在御阶之下,小皇帝朱翊钧正在发着脾气。
其他官员都被拦在宫城外,皇帝根本不想见他们。
“魏师傅,朕已经下旨挽留张先生,可这些人还不依不饶,坚持要赶张先生走,这是为何
那个吴中行,居然指责高祖定下的夺情不近人伦情理,不合义理法度,你说该不该打”
听到这话,魏广德和张四维都不好接话。
说实话,文官有的是真的很不要脸。
需要的时候,就扯祖制不可动反对一切变革。
不需要的时候,直接就怀疑祖制,质疑其合理性。
其实,如果大明这个时候是风雨飘摇的环境,也没什么理由拒绝夺情。
但偏偏这两年风调雨顺,虽有战事,但大明早早就垫定了胜局,也没啥可担心的。
要说张居正该不该夺情,按照原则是不应该的。
不过张居正夺情特殊在他正在推进的改革,除了他以外,没人愿意蹚浑水,只能是他来做这个事儿。
若皇帝要继续改革,自然就夺情。
但要是犹豫,自然就不必夺情了。
但这个道理,小皇帝懂吗
“你们先前讲的大道理,朕懂,但这次必须处罚他们,就不要再说了。”
朱翊钧很是坚持,要打这四个人出气,还有就是让外朝知道内廷的态度。
“对了魏师傅,西南可有新战报送来”
就在僵持的时候,小皇帝忽然问起缅甸战事。
魏广德知道,这是小皇帝想转移注意力才抛出的话题,只好马上接上,把之前兵部战报说了出来。
特别是许多人都发现,张居正在夺情事件发生后,与之前相比判若两人。
其实到目前为止,就魏广德所知,张居正的首辅生活其实还是很简朴,并没有后世传闻的什么骄奢淫逸。
至于传说中喜好美色,魏广德也没有发觉。
最起码,所谓喜好美色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抗倭名将戚继光已经不大可能给他府上送美女了。
这半月时间里,张居正也是在府中守灵。
不过,随着昨日圣旨下发,张居正也连夜赶写了一篇谢恩奏疏。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派人直接送到宫门。
作为大明朝内阁首辅,他的奏疏是可以通过司礼监直接送到皇帝御前的。
魏广德还在内阁处理政务的时候,门外芦布拿着一张小纸条快步走了进来。
“老爷,这是陈公公叫人送来的条子。”
芦布恭敬的把纸条送到魏广德面前,弯着腰就退出了值房。
魏广德看了眼纸条上的字迹,是陈矩所写。
不过纸条内容,却也没出乎他的意料。
原来,半个时辰前,小皇帝在乾清宫看到了冯保专门送过去的谢恩奏疏,知道张居正已经答应留下来辅政,还很是高兴。
不管这么说,张居正对于朱翊钧来说都很重要。
他不仅是朝廷的首辅,为他治理着这个国家,还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圣贤之道、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博学还是很推崇的,对他也很是尊敬。
虽然说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可是现如今的大明朝,如果真的忽然换了一个首辅,朝政多少还是会受影响的。
朱翊钧也知道自己未成年,虽然比高拱说自己是“稚童”已经过去好些年,自己长大了不少,可依旧没有靠自己能力治理好这个国家的信心。
在此之前张居正处理朝政很好,朝廷各方面被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也有了复苏的迹象,特别是一向拮据的朝廷财政,明显有了起色。
所以,无论如何,朱翊钧对张居正还是更加信任。
而对于魏广德,朱翊钧虽然也有信心,但能不动自然最好,维持现在的大好局面比什么都重要。
小皇帝很高兴,他能留下张先生继续为他打理朝政,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冯保拿出了吴中行、赵用贤等人的反对奏疏。
原来,魏广德以为是被留中的奏疏,却是被冯保大胆的压在手里没有递上去。
小皇帝朱翊钧正在高兴头上,转眼就看到他们反对自己觉得的奏疏,顿时脸就垮了下来。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朱翊钧,因为腿疾的原因,虽然身为九五之尊,但因为走路一瘸一拐很不雅观,本身心理多少都有些自卑。
不说其他,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仪容都极为注重,所以才有选进士都要挑人,长的奇奇怪怪的人,身体有残疾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有好名次。
就算有幸考过了会试,也会被降级。
这个降级,不是剥夺你参加殿试的资格,而是名次会很靠后,基本上不会让皇帝看到你。
所以,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人,不说都是像貌堂堂,一表人才,但至少不能丑陋。
被一群姑且称之为“美男子”的官员环绕,朱翊钧自然感觉相形见绌,即便他是皇帝,也是如此。
有了这个的心态,在小皇帝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才成功挽留张先生之后,还有这些人跳出来反对,心情可想而知。
适时地,那些支持皇帝“夺情”的奏疏,也被冯保一股脑拿了出来。
鲜明对比之下,小皇帝朱翊钧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他认为自己被这些人轻视了。
不过终究受到过张居正、魏广德悉心教导,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朱翊钧还是耐着性子把所有奏疏都看了一遍。
“居正每自言圣贤义理,祖宗法度。祖宗之制何如也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销变之道无逾此者。”
当朱翊钧念起吴中行的奏疏,嘴角不住冷笑,“夺情既不近人伦情理,也不合义理法度,那祖宗定下夺情制度难道是错的他还敢非议祖制。”
听到小皇帝的气话,冯保心里是乐开了花,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只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实在止不住笑脸,就果断低头佯装生气的样子。
这一幕,被御前伺候的陈矩看的真真的,心里只能佩服冯保的大胆妄为。
这段时间朝局变化,他也是看在眼里,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敢揭穿。
一是他前日已经收到魏广德的小纸条,知道他无心掺和此事。
二是陈矩也没信心能扳倒冯保,他可是从小伺候小皇帝长大的太监,现在皇帝还叫他“大伴”。
不止于此,就算是宫里的两位娘娘,对冯保也是信任有加。
也不知道是造的什么孽,嘉靖皇帝起子嗣不兴,就没几个孩子能顺利长大,到了隆庆皇帝的时候也是如此。
冯保伺候长大的小皇帝,算是嘉靖帝一脉留下来的独苗。
当然,朱翊钧还有个亲弟弟,不过不管怎么说,冯保伺候小皇帝长大,这功劳就足够大了,这也是两宫太后放心他的原因。
有太后看好,宫里还真没人能动摇冯保的地位。
最起码,有冯保在乾清宫伺候皇帝,她们放心。
更何况,就算他扳倒冯保,对他其实也没太多好处。
宫里,可还有张宏等太监的地位在他之上。
他现在也算是宫里有名号的大太监了,实在犯不着为此事得罪冯保。
不过得空,陈矩还是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传递给魏广德,让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儿。
魏广德这边刚把纸条揉成团,大白天的也没个火星,想把纸条烧掉都很困难,也只能一会儿吃饭那会儿处理掉。
门外,就有脚步声响起,传来低语之声。
没一会儿,芦布就进屋,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耳语道:“老爷,刚收到宫里的消息,皇帝派人捉拿吴中行、赵用贤、艾穆和沈思孝,要廷杖他们,还要罢官去职。”
魏广德闻言,也只是缓缓点头。
这些处罚,其实刚才陈矩的条子里就已经说了。
小皇帝朱翊钧龙颜大怒,他觉得吴中行四人的矛头不只是对着张先生“夺情”问题,也是对自己权威的藐视。
因此,他决定效法列祖列宗对直言犯谏的建言大臣所惯用的手法,对此四人执行廷杖。
吴中行和赵用贤各杖六十,逐出京城,发回原籍为民,永不叙用;艾穆和沈思孝各杖八十发配边地,不在大赦之列。
毫无疑问,看到艾穆和沈思孝联名奏疏说“居正独非人子而方寸不乱耶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后世奏请令张居正回籍守耕”,让小皇帝很生气,非常生气。
不过,魏广德看了也就看了,他并没打算做什么。
毕竟,他早就打定主意,在“夺情”一事上装鸵鸟,什么也不做。
“去拿人了吗”
魏广德只是淡淡问了句。
“去了,宫里值守锦衣卫已经去翰林院和刑部拿人了。”
芦布急忙说道。
“知道了,下去吧。”
魏广德挥挥手,示意芦布出去。
宫里派人出去了,说明廷杖这个事儿,已经得到了两宫太后的同意。
虽然朱翊钧是皇帝,但是宫里宫外的权利,他其实并没有多少。
或许,他只是乾清宫里的皇帝。
内廷的权利,还是掌握在两宫太后手里。
而外朝大权,则是内廷和内阁共同掌握。
太后都已经同意了,还能说什么
而此时,锦衣卫直接闯进了翰林院。
虽然是清贵之地,但是一群翰林拿凶神恶煞闯进来的锦衣卫也是丝毫没有办法,根本不能阻挡。
领头的锦衣卫百户手里,高高举着天子金牌,那是皇权象征,他们除了跪倒叩头还能做什么
至于刑部,虽然也有身手矫捷的衙役,但是面对锦衣卫,自然也没人敢造次。
敢造次的,也只有那些官员,他们是进士,算是天子门生。
不过在天子金牌面前,他们也什么都不敢做,也不能做。
“魏次辅,魏次辅。”
就在魏广德打算袖手旁观的时候,门外传来张四维的喊声。
“快,请张阁老进来。”
魏广德急忙起身,对芦布吩咐道。
很快,张四维进屋,直接对着魏广德说道:“魏次辅,宫里要廷杖大臣,我们得去求情啊。”
“嗯”
魏广德愣了愣,也反应过来,好像一般是要这样。
虽然嘉靖朝廷杖比较多,但也大多集中在前四十年里,刚毅的大臣几乎都被打了一遍。
结果就是,剩下的都是韬光养晦的软骨头,如他这般,不愿意触怒皇帝,只能私底下使力的。
而嘉靖四十年以后,到隆庆朝,廷杖就少了。
就算有,也是内廷的事儿,皇帝打太监,比如李芳就挨过打。
也是因此,魏广德都忘记外朝的潜规则,那就是有人挨打,内阁阁臣都要去求情,即便什么用也没有,也要去做做样子。
“险些忘记了此事。”
魏广德一拍额头,马上就站起来说道。
和张四维一起,两个人急急忙忙往乾清宫走,路过文华殿的时候还往里面看了眼。
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内侍在里面,今天小皇帝没课。
就在他们匆忙去见小皇帝朱翊钧,为那四个倒霉蛋求情的时候,外朝这会儿也炸了锅。
锦衣卫出动捉拿吴中行等人廷杖,一部分官员就急急忙忙往宫里跑,想要去面见皇帝,求个情,把人放出来。
而另一群人,则是匆忙往张府赶去,想要请张居正出面救人。
不管怎么说,这次挨打的不是他张居正的门生就是老乡,求情的话,他出面的效果比任何人都好。
只是可惜,张府灵堂外站了二十多人,却一个也进不了里面,见不到张居正。
这两天,张居正已经用身体原因闭门谢客。
他实在无法忍受和这些官员交流,见面都会劝他回乡守制。
张居正心里已经很清楚,一旦他离朝,魏广德肯定不会继续坚持新政,只要下面反应稍微强大些,魏广德就会顺势把考成法等国策变回去。
从“夺情”事件中他也看出来了,反对力量太强大。
只是,云集张府的人都失望了,张居正避而不见,让他们自认满腹经纶却找不到人述说。
“走,进宫吧。”
一群人在张府守候半天,也没有看到张居正出来,终于有人还是开口说道。
“张江陵是丝毫不顾及师生、同乡情分了,继续留在此地也是无用,不如进宫向陛下求情。
想来魏次辅他们应该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么多人,陛下应该会顾念一丝情分吧。”
“好,我们进宫求见皇帝去。”
“对,向皇帝求情,也好过求张江陵。”
张府外,一群官员一阵议论,随后纷纷上轿坐车往皇宫赶去。
而在乾清宫里,魏广德和张四维站在御阶之下,小皇帝朱翊钧正在发着脾气。
其他官员都被拦在宫城外,皇帝根本不想见他们。
“魏师傅,朕已经下旨挽留张先生,可这些人还不依不饶,坚持要赶张先生走,这是为何
那个吴中行,居然指责高祖定下的夺情不近人伦情理,不合义理法度,你说该不该打”
听到这话,魏广德和张四维都不好接话。
说实话,文官有的是真的很不要脸。
需要的时候,就扯祖制不可动反对一切变革。
不需要的时候,直接就怀疑祖制,质疑其合理性。
其实,如果大明这个时候是风雨飘摇的环境,也没什么理由拒绝夺情。
但偏偏这两年风调雨顺,虽有战事,但大明早早就垫定了胜局,也没啥可担心的。
要说张居正该不该夺情,按照原则是不应该的。
不过张居正夺情特殊在他正在推进的改革,除了他以外,没人愿意蹚浑水,只能是他来做这个事儿。
若皇帝要继续改革,自然就夺情。
但要是犹豫,自然就不必夺情了。
但这个道理,小皇帝懂吗
“你们先前讲的大道理,朕懂,但这次必须处罚他们,就不要再说了。”
朱翊钧很是坚持,要打这四个人出气,还有就是让外朝知道内廷的态度。
“对了魏师傅,西南可有新战报送来”
就在僵持的时候,小皇帝忽然问起缅甸战事。
魏广德知道,这是小皇帝想转移注意力才抛出的话题,只好马上接上,把之前兵部战报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