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苍山烬,道魔启世录 > 第144章 夜半莲灯,法家学说

苍山烬,道魔启世录 第144章 夜半莲灯,法家学说

    皓月当空,寒风凛凛,只是这里的风,却有着淡淡的河水味道。

    东溪村,一间颇为别致的院子,苍浩辰一行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朴素的食物。

    “诸位贵客,老婆子只有一些粗茶淡饭,就委屈大家了。”

    院内,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妪,佝偻着身躯。

    深邃的眼眸,老态龙钟,精气十足。

    身后,还跟着一位白衣青年,颇为羞涩。

    “这位公子,是前往帝都赶考?”

    “果然是人中龙凤,器宇不凡。”

    老妪眼眸闪烁金光,看着满脸书生之气的苍浩辰,心中惊喜。

    只是,随后却是一声叹息。

    “唉,咱家这不成器的儿子,连个乡试都考不上。”

    “十年寒窗,算是白读了。”

    瞥了一眼呆愣的青年,有些埋怨。

    苍浩辰看向青年略微惭愧的眼神,却不知如何安慰。

    “老婆婆,何必在意,依小生看,您儿子有福相,以后您一定会有好日子的。”

    “如今世道纷乱,平平安安的活着,也是不错的选择。”

    苍浩辰感受到了青年心中的惭愧,耐心劝解道。

    “公子果然是读书人,说话在理,老婆子也无甚大志,罢了罢了。”

    “读也读不明白,老婆子只得舔着脸去往隔壁村,给你说上一门亲事,入赘做个农户罢了。”

    一声叹息,颇为不舍。

    “母亲,孩儿……”

    白衣青年面色悲痛,看向母亲,欲言又止。

    “孩子,认命吧,只是以后你只得自己照顾自己了。”

    “母亲……”

    老婆婆摇头一叹,显得颇为无奈。

    慢慢转身,带着青年回房去了。

    几人感到奇怪,为何考不上乡试,就得入赘临村?

    这是何意?

    苍浩辰本想询问,可看着两人泪眼婆娑的模样,实在不忍打扰。

    夜色渐临,古老的村落却变得异常诡异。

    清冷的小河上,几叶扁舟正在随波逐流。

    只是,扁舟之上却空无一人。

    河中,漂浮着几朵七彩莲灯,摇曳着微弱的烛火。

    岸边,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怔怔的看着河中,手中正捧着一朵莲花灯。

    沧桑的老脸上,噙着几许泪水。

    “这么些年了,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双手颤抖,又放下一盏莲花灯。

    月光照射在老者的面庞上,映照出缕缕泪痕,却是白天的村长。

    沙哑的声音,有着忧愁,一声叹息。

    “唉,不知今年的乡试,咱们村的这些少年,能不能脱颖而出。”

    “要是再没人过乡试,怕是我们也会和西岸村一般,永无翻身之日!”

    深邃的眼眸中,有些担忧。

    “不知今日那位书生的才华如何?”

    面色凝重,寒风拂过,掀起银白发丝。

    河中,扁舟随波逐流,缓缓飘向下游,渐渐消失在了尽头。

    宁静的湖面上,泛起了浓浓的雾霭。

    苍浩辰几人静静的盯着眼前的玄光镜。

    正是河面上诡异的一幕。

    银环秀眉紧蹙,眼露嗔怪。

    “哼,这老家伙果然有古怪?”

    幽绿的眼眸,如蛇一般阴冷,浑身冰寒。

    “这座村子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苍浩辰心中暗凛,始终觉得事情古怪。

    一个村子,却人人饱读诗书,本就不正常。

    四周荒芜,可这个村子,却如此独具风格。

    村中的人仿佛不用为生计发愁。

    不种地,不织布,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读书?

    只是,苍浩辰始终想不明白,这里并没有妖魔的痕迹?

    这老妪话中有话,似乎被什么给束缚着?

    这一切,都让众人深感疑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浩辰兄,咱们该当如何?”

    净空双手合十,清秀的面庞上,有些凝重。

    他总觉心神不宁,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

    他的佛心乱了,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刚刚一直默念真经,却毫无用处。

    众人无不看向苍浩辰,等着他拿主意。

    “额……”

    苍浩辰一阵无言。

    “贫道也不知道啊?”

    略微沉思,一声哀叹。

    “唉,贫道本无心插柳,奈何事事皆入心,随缘吧!”

    只是心中却盘算着,如何探查一番。

    翌日清晨,古老的东溪村,近百书生,又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朗朗读书声,响彻在村落。

    “以人言善我,比以人言罪我。”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古老晦涩的古言,倒是让这座宁静安详的村落,添了几分人气。

    苍浩辰手拿书卷,闲庭信步,穿梭在书生之中。

    郎朗的读书声,倒是特立独行。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只是,这学说却和众书生的截然不同。

    苍浩辰眉头微皱,眼眸闪烁着精芒,看向四周的书生,总感觉有些怪异。

    “为何这里凭空多了一人,他们却毫无反应?”

    更绝有异的是,他们读的书不是法家学说吗?

    这都是上古大秦时期的学说了,早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这些怎能参加朝廷科考?

    而且,这些书生的脸上,为何毫无表情,一脸呆滞?

    只是眼下,他却不能有所异样,只得继续读书。

    银环和七朵金花暗地探查去了。

    今早,村长看他真诚,乃读书之人,答应在村中逗留三日。

    这里,宁静安详。

    书中徜徉,苍浩辰身心放松,渐渐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仿佛沉浸到了一个书香世界。

    体内的道心散发着光芒,一缕缕清气,流向五脏六腑,颇为玄妙。

    “咦,读书还有如此效用?”

    苍浩辰顿感异样,心中惊诧。

    “福生无量,道心自然,贫道读书去了!”

    心中畅快,浑然忘了此行的目的。

    一个古老的房间,古朴的桌案上,一名白衣书生,正在伏案苦读。

    浑身有着书香之气,圣洁,庄严,颇为神秘。

    微弱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映照在书生身上,泛起淡淡霞光。

    书生静静放下书,微微抬头,显露出一张清秀俊俏的面庞。

    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明亮的眼眸看向窗外。

    “呵呵,有意思!”

    淡然一笑,并未言语,而是继续看起了手中书本。

    只是他身后的墙壁上,却有一张古老画卷,微微闪烁着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