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九百一十四章 气息
热门推荐:
外面最高9级,女帝徒儿999级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苍天不负修真人
系统逼我炸了女主的鱼塘
末世:假装奶妈,复制美女异能
苦刀
绝境:假如你能复活战神
心动信号请注意查收
笑我华夏无神?我开局觉醒亿万神
卢四在青城渡过了一段很悠闲和幸福的时光,到了夏至过后,卢四接到了军司的最新命令,他的婚假结束了,卢四将和一个中队的枪骑兵一起,到尚义堡和开平之间的几百里长的线路上去剿匪。
入夏前不久,赵、荣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主持了孙女和卢四的婚礼。
赵、荣他在这几次蒙古对和裕升的战争中判断失误,使赵家失了先机,损失极大,比起张子铭等青城汉商趁势而起,趁机扩大家族产业的决断相比,赵、荣的决定使赵家几乎完全失去了在草原汉商中的影响力,同时家产也缩水了接近一半……这是纳产免祸,赵家在交割产业的事情上做的还是很爽快的,因为关系到整个家族的性命,是生死存亡的要事。
经过几个月的沉淀分化,汉商们重新找回定位,张子铭等汉商负责和裕升在草原上的贸易买卖,不论是汉人还是北虏,仍然要过日子买东西,和裕升已经完成了在草原上的垄断商家的布局,以前有马市时,沿边几十个大小军堡都向北虏做买卖,一次马市的规模可能就是十几万两白银,现在马市断绝,北虏在与和裕升的战事中损失十分惨重,但战争停止了,大小部落都要舔着伤口继续生活下去,牧民们还是需要内地运过来的茶砖,布匹,药材,各种杂货,还有最重要的粮食。
和裕升在草原上有好几个行分司,每个分司下都有商务分司,由各个理事负责大片的北虏区域,其实就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各处的买卖也没有彻底停掉,当战事基本结束后,那些被枪骑兵祸害的妻离子散的牧民们重新聚集起来,以草原民族特有的坚韧重新收拾家园,伤口可能要好多年才痊愈,但生活仍然得继续下去,各地的商队又重新出现在了草原各处。
当然和几年前相比,草原上已经没有哪股势力敢于公开针对和裕升的商队了,包括大明边境各个原本走私异常泛滥的地方,大型商行和中等商人走私的口子被完全扎死了,只有那种货郎式的最小规模的底层走私商人,在张瀚的授意默许下,仍有凭辛苦赚取微薄利润维持生活的机会。
各处的马贼原本已经被剿的差不多了,在连续多次的大战之后,不少牧民家园被毁,他们成为新马贼的主要来源。
九边的汉人也是草原马贼的来源之一,特别是这几年陕北甘肃一带的灾害严重,朝廷不仅没有赈济,还加大了辽饷的征收,军饷也时发时停,大量的汉民逃亡塞上,其中有一些好勇斗狠的逃犯,也有一些边军中的逃亡军人,这些人到草原上当然不可能是打猎放牧为生,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抢劫。
马贼是不害怕强权的,他们原本就是强权的挑战者,入夏之后,各地的马贼闹腾的越发厉害了,军司并没有过多的调动前方战兵,而是把后方的轮值辎兵和休假的战兵集结起来,组成一个个临时的中队和骑兵连,分散开来,在划定成方格状的草原上四处剿匪。
接到军令后卢四并不敢怠慢,军司限定是七天内报道,从青城到尚义堡策马疾驰的话也得四天左右功夫,也就是说他不能耽搁一点时间,路上遇到意外的话,很可能就会使他失期不至,罪虽不至于如秦法那样失期而斩,但也绝对会影响到卢四在军中的前程。
“张兄。”
“卢兄。”
两个枪骑兵都在马上行着军礼问好,两张脸都是二十不到的年龄,都是一样的英姿勃发。
不同的就是卢四眼神深处有一些抹不掉的倔强,而张彦升则多了一些精明。
两人中卢四是中队级军士长,他已经是枪骑兵中的老兵了,而且立过大功,受到最高等级的卓越级别的勋章奖励,这一点来说是是给卢四不小的仕途加成,他能成为军士长,并且得到了秋季过后到官校学习的入门券,当然是得益于那枚勋章不小的助力。
张彦升则已经是枪骑兵中队长了。
他年纪小,但入伍很早,而且也经历了多场大战,并且在侍从司干过一段时间,由于文化底子极好,在官校主要学习军事学和军官的技能,几个月就毕业出来,直接授给枪骑兵中队长的职务。
也有很多人说张彦升的提拔是因为其父的地位,这些流言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张彦升的耳朵里头,为着证明自己,他也是提前结束了假期,正好轮到这一次的剿匪任务。
“希望我们配合愉快。”张彦升对卢四道:“我对卢兄是久闻大名了。”
卢四道:“我们应该还有连指挥,到时候我等听命行事,中队事务,当然是以张中队长下达军令,我身为军士长,负责执行,这一点上请张兄放心。”
两个不到二十的青年人都已经是经验老到,两人一本正经的商议军中事务时,态度都是十分严谨了。
张彦升闻言稍有不满,心道:都说这卢四的那块军中最高的勋章是捡来的,我看也差不多,一点儿锐气没有,上来就想着听命行事。我辈军人,服从当然是要的,但如果能自己作主,在草原上建立功业,岂不是更好吗?
两人披着灰色的斗篷来遮住阳光,骑马开始先往南方赶路。
沿途都是不再是荒芜枯寂的草原,而是大片大片的棉田,几乎是一眼看不到边,洁白的棉花几乎都垂在垄上,大量的被俘牧民和从内地招募来的民夫正在采摘棉花。
接近小黑河口的地方,两人都停住战马,看着当日的战场很久。
人们感觉战事已经过去很久,但在渡口处的战场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战事留下来的痕迹,炮弹打出来的弹坑最为明显,虽然已经长满了野草,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坑还是十分显眼。
有一些废弃的北虏甲仗直接丢在地上,策马经过的时候,可以看到废弃的刀和铁矛,已经腐朽的不合格的铁盔,在齐膝的草从之中,还可以偶见战马的遗骸。
靠近河边的地方种植了大量的粮田,多半是番薯和豆类为主,农田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时不时的有军司的人带着大队的人手经过,多半是去棉田采摘棉花的人手,各处都开辟了一些简易的道路,人们都走在垄上,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两个路过的青年骑兵。
渡过河口很方便了,夏天这个时候是涨水的季节,水流湍急,在岸边可以看到河中泛起的白色水花,有明显的游鱼在河中游弋着。
军司在渡口搭了好几座浮桥,张彦升和卢四从坐骑上下来,牵着战马经过颤巍巍的浮桥。
他们在五天后抵达尚义堡,并且和自己的部下们汇合。
到了尚义堡才知道,因为整个中队都是从休假或是各部中抽调过来的,他们将在堡中驻守一周时间,等骑兵们熟悉了各级军官,军官们也大体认得和初步了解自己的部下之后再出战。
第二天,张彦升就和卢四商量互相了解和熟悉的办法。
整个中队有五十六人,四个小队,中队长,副中队长,中队军士,军令司书,军政和军法,军需等诸官,在张彦升的召集下,整个中队开始在尚义堡附近打猎。
到第三天时,整个中队的情形张彦升就感觉摸的差不多了。
副中队长三十来岁,但作战经验并不丰富,这人是从马贼中选调出来,干了一阵子骑兵后就回李庄当了骑术教官,然后进官校学习,刚毕业不久就被调到这个中队来,当马贼的经验很足,成为军官带兵打仗的经验不行。
其余的军政和军法官倒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不过成为军官的时间也并不久。
这也是和裕升商团军的现状……新鲜血液多,升职的空间大,只要愿意出人头地,便是有机会往上走。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阶层还没有固化,每个人都有机会。
最年轻的当然就是张彦升和卢四两个,不过张彦升对卢四的感觉并不好,他觉得卢四有些过于拘谨和保守。
中队约在堡外的一个小型佛寺中见面,牧民和民夫包括军队中都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为了巩固佛教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军司对兴修佛寺还是舍得花本钱的,寺庙不大,到午时整个中队都聚集在佛寺内外,有几个牧民在庭院中跪拜佛像,另外几个人正在给马铲草料,这是军司配给牧民养的一群母马,都是精中选精的良驹,配种也是尽可能找到的优良的公马来配,这是农政司一系列的改良马种的行为之一,只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见效。
佛寺院落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马匹多半是吃精料,但青草和苜蓿喂养也必不可少。
几匹小马驹刚刚出生不久,咴咴的叫着,挣扎着在吃母马的奶、水。
照料马匹的多半是被俘的牧民,他们也是拘管期很短的一群人,干到秋天就能回家了。不过很多人都表示要留下来,做这些照料马匹的活计对牧人来说很轻松,而这里待遇又好的叫牧人感觉象做梦一样,多数的人都愿意留下来。
在骑兵进来的时候,这些牧人柱着木叉子站在一边,有人情不自禁的躬下腰身。
此前的战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对这些牧人来说仍然象是一场恶梦。
院子里充斥着和裕升的军人们,他们穿着灰色的戎服,后背上背负着火铳,马鞍两侧放着火药和装着子弹的皮囊,另一侧则是长短不一的武器或是水囊等物,马尾处绑着行军被。他们把小小的庭院挤的满满当当的,坐骑呼吸发出阵阵热气,让佛寺中充满着特别的马臭和马粪气息。
-----------
这几日有好多位朋友的打赏,月票,红票,真心的感谢,上回要过月票后从四十多涨到三十多,咱一天一章到这个排名很满意了,多谢大家了。
还有如果有朋友没点收藏的话,记得来点一下收藏,本书好歹也快过万收藏了,真是唏嘘啊。
入夏前不久,赵、荣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主持了孙女和卢四的婚礼。
赵、荣他在这几次蒙古对和裕升的战争中判断失误,使赵家失了先机,损失极大,比起张子铭等青城汉商趁势而起,趁机扩大家族产业的决断相比,赵、荣的决定使赵家几乎完全失去了在草原汉商中的影响力,同时家产也缩水了接近一半……这是纳产免祸,赵家在交割产业的事情上做的还是很爽快的,因为关系到整个家族的性命,是生死存亡的要事。
经过几个月的沉淀分化,汉商们重新找回定位,张子铭等汉商负责和裕升在草原上的贸易买卖,不论是汉人还是北虏,仍然要过日子买东西,和裕升已经完成了在草原上的垄断商家的布局,以前有马市时,沿边几十个大小军堡都向北虏做买卖,一次马市的规模可能就是十几万两白银,现在马市断绝,北虏在与和裕升的战事中损失十分惨重,但战争停止了,大小部落都要舔着伤口继续生活下去,牧民们还是需要内地运过来的茶砖,布匹,药材,各种杂货,还有最重要的粮食。
和裕升在草原上有好几个行分司,每个分司下都有商务分司,由各个理事负责大片的北虏区域,其实就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各处的买卖也没有彻底停掉,当战事基本结束后,那些被枪骑兵祸害的妻离子散的牧民们重新聚集起来,以草原民族特有的坚韧重新收拾家园,伤口可能要好多年才痊愈,但生活仍然得继续下去,各地的商队又重新出现在了草原各处。
当然和几年前相比,草原上已经没有哪股势力敢于公开针对和裕升的商队了,包括大明边境各个原本走私异常泛滥的地方,大型商行和中等商人走私的口子被完全扎死了,只有那种货郎式的最小规模的底层走私商人,在张瀚的授意默许下,仍有凭辛苦赚取微薄利润维持生活的机会。
各处的马贼原本已经被剿的差不多了,在连续多次的大战之后,不少牧民家园被毁,他们成为新马贼的主要来源。
九边的汉人也是草原马贼的来源之一,特别是这几年陕北甘肃一带的灾害严重,朝廷不仅没有赈济,还加大了辽饷的征收,军饷也时发时停,大量的汉民逃亡塞上,其中有一些好勇斗狠的逃犯,也有一些边军中的逃亡军人,这些人到草原上当然不可能是打猎放牧为生,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抢劫。
马贼是不害怕强权的,他们原本就是强权的挑战者,入夏之后,各地的马贼闹腾的越发厉害了,军司并没有过多的调动前方战兵,而是把后方的轮值辎兵和休假的战兵集结起来,组成一个个临时的中队和骑兵连,分散开来,在划定成方格状的草原上四处剿匪。
接到军令后卢四并不敢怠慢,军司限定是七天内报道,从青城到尚义堡策马疾驰的话也得四天左右功夫,也就是说他不能耽搁一点时间,路上遇到意外的话,很可能就会使他失期不至,罪虽不至于如秦法那样失期而斩,但也绝对会影响到卢四在军中的前程。
“张兄。”
“卢兄。”
两个枪骑兵都在马上行着军礼问好,两张脸都是二十不到的年龄,都是一样的英姿勃发。
不同的就是卢四眼神深处有一些抹不掉的倔强,而张彦升则多了一些精明。
两人中卢四是中队级军士长,他已经是枪骑兵中的老兵了,而且立过大功,受到最高等级的卓越级别的勋章奖励,这一点来说是是给卢四不小的仕途加成,他能成为军士长,并且得到了秋季过后到官校学习的入门券,当然是得益于那枚勋章不小的助力。
张彦升则已经是枪骑兵中队长了。
他年纪小,但入伍很早,而且也经历了多场大战,并且在侍从司干过一段时间,由于文化底子极好,在官校主要学习军事学和军官的技能,几个月就毕业出来,直接授给枪骑兵中队长的职务。
也有很多人说张彦升的提拔是因为其父的地位,这些流言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张彦升的耳朵里头,为着证明自己,他也是提前结束了假期,正好轮到这一次的剿匪任务。
“希望我们配合愉快。”张彦升对卢四道:“我对卢兄是久闻大名了。”
卢四道:“我们应该还有连指挥,到时候我等听命行事,中队事务,当然是以张中队长下达军令,我身为军士长,负责执行,这一点上请张兄放心。”
两个不到二十的青年人都已经是经验老到,两人一本正经的商议军中事务时,态度都是十分严谨了。
张彦升闻言稍有不满,心道:都说这卢四的那块军中最高的勋章是捡来的,我看也差不多,一点儿锐气没有,上来就想着听命行事。我辈军人,服从当然是要的,但如果能自己作主,在草原上建立功业,岂不是更好吗?
两人披着灰色的斗篷来遮住阳光,骑马开始先往南方赶路。
沿途都是不再是荒芜枯寂的草原,而是大片大片的棉田,几乎是一眼看不到边,洁白的棉花几乎都垂在垄上,大量的被俘牧民和从内地招募来的民夫正在采摘棉花。
接近小黑河口的地方,两人都停住战马,看着当日的战场很久。
人们感觉战事已经过去很久,但在渡口处的战场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战事留下来的痕迹,炮弹打出来的弹坑最为明显,虽然已经长满了野草,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坑还是十分显眼。
有一些废弃的北虏甲仗直接丢在地上,策马经过的时候,可以看到废弃的刀和铁矛,已经腐朽的不合格的铁盔,在齐膝的草从之中,还可以偶见战马的遗骸。
靠近河边的地方种植了大量的粮田,多半是番薯和豆类为主,农田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时不时的有军司的人带着大队的人手经过,多半是去棉田采摘棉花的人手,各处都开辟了一些简易的道路,人们都走在垄上,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两个路过的青年骑兵。
渡过河口很方便了,夏天这个时候是涨水的季节,水流湍急,在岸边可以看到河中泛起的白色水花,有明显的游鱼在河中游弋着。
军司在渡口搭了好几座浮桥,张彦升和卢四从坐骑上下来,牵着战马经过颤巍巍的浮桥。
他们在五天后抵达尚义堡,并且和自己的部下们汇合。
到了尚义堡才知道,因为整个中队都是从休假或是各部中抽调过来的,他们将在堡中驻守一周时间,等骑兵们熟悉了各级军官,军官们也大体认得和初步了解自己的部下之后再出战。
第二天,张彦升就和卢四商量互相了解和熟悉的办法。
整个中队有五十六人,四个小队,中队长,副中队长,中队军士,军令司书,军政和军法,军需等诸官,在张彦升的召集下,整个中队开始在尚义堡附近打猎。
到第三天时,整个中队的情形张彦升就感觉摸的差不多了。
副中队长三十来岁,但作战经验并不丰富,这人是从马贼中选调出来,干了一阵子骑兵后就回李庄当了骑术教官,然后进官校学习,刚毕业不久就被调到这个中队来,当马贼的经验很足,成为军官带兵打仗的经验不行。
其余的军政和军法官倒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不过成为军官的时间也并不久。
这也是和裕升商团军的现状……新鲜血液多,升职的空间大,只要愿意出人头地,便是有机会往上走。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阶层还没有固化,每个人都有机会。
最年轻的当然就是张彦升和卢四两个,不过张彦升对卢四的感觉并不好,他觉得卢四有些过于拘谨和保守。
中队约在堡外的一个小型佛寺中见面,牧民和民夫包括军队中都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为了巩固佛教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军司对兴修佛寺还是舍得花本钱的,寺庙不大,到午时整个中队都聚集在佛寺内外,有几个牧民在庭院中跪拜佛像,另外几个人正在给马铲草料,这是军司配给牧民养的一群母马,都是精中选精的良驹,配种也是尽可能找到的优良的公马来配,这是农政司一系列的改良马种的行为之一,只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见效。
佛寺院落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马匹多半是吃精料,但青草和苜蓿喂养也必不可少。
几匹小马驹刚刚出生不久,咴咴的叫着,挣扎着在吃母马的奶、水。
照料马匹的多半是被俘的牧民,他们也是拘管期很短的一群人,干到秋天就能回家了。不过很多人都表示要留下来,做这些照料马匹的活计对牧人来说很轻松,而这里待遇又好的叫牧人感觉象做梦一样,多数的人都愿意留下来。
在骑兵进来的时候,这些牧人柱着木叉子站在一边,有人情不自禁的躬下腰身。
此前的战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对这些牧人来说仍然象是一场恶梦。
院子里充斥着和裕升的军人们,他们穿着灰色的戎服,后背上背负着火铳,马鞍两侧放着火药和装着子弹的皮囊,另一侧则是长短不一的武器或是水囊等物,马尾处绑着行军被。他们把小小的庭院挤的满满当当的,坐骑呼吸发出阵阵热气,让佛寺中充满着特别的马臭和马粪气息。
-----------
这几日有好多位朋友的打赏,月票,红票,真心的感谢,上回要过月票后从四十多涨到三十多,咱一天一章到这个排名很满意了,多谢大家了。
还有如果有朋友没点收藏的话,记得来点一下收藏,本书好歹也快过万收藏了,真是唏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