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吊打关二爷 > 第215章 华雄受封晋公

三国开局吊打关二爷 第215章 华雄受封晋公

    六月二十五日,华雄留朱文正、魏延坐镇虎牢关,然后带着杨修、太史慈、马岱、马休等文武班师回长安。

    华雄只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粉碎了由曹操、华雄、牛辅、于夫罗等人组成的反华联盟,还将并州夺取。

    这个消息传回长安,太尉府属官无不欢喜,朝堂上的百官则是敬畏有加。

    董昭顺势提出封赏之事,上表请封华雄为“晋公”,并授予诸多特权。

    这并不是巧合。

    在演义之中,就是董昭首先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以彰显功德,显示和其他臣子不同的身份,现在董昭只提封晋公,没有加九锡已经够意思了。

    群臣除了少数几人低头不语之外,大部分人都表态赞同。

    如今朝堂上这些官员,非华雄一系以及中立派的数量不在少数。

    但由于之前华雄借着吕布攻入长安城,将以王允、士孙瑞为首的一些顽固派血洗了一遍。

    加上华雄借着关中四大世家作乱狠狠一番震慑,如今的朝臣即便对华雄心有不满,也不敢随便表露出来。

    倒是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荀彧。

    董昭等臣子提出封华雄为晋公时,荀彧虽然没有在朝堂上提反对意见,但私下里却写信给华雄劝谏他不要这样做。

    华雄在班师途中收到了荀彧的来信,阅读之后,华雄久久沉思不语。

    荀彧在演义之中就曾劝阻曹操自封魏公,现在荀彧劝阻华雄自封晋公,也在情理之中。

    华雄前世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就觉得荀彧这个人有些奇怪。

    你说他忠于皇帝,他又尽心竭力为曹操做事,在汉献帝认刘备做皇叔的时候还向曹操打小报告,劝曹操多做提防。

    可要说他忠于曹操,偏偏又在曹操自封魏公时多加阻挠,甚至以死相逼。

    总而言之,荀彧是一个挺矛盾的人。

    不过细想一下又不觉得奇怪,荀彧并不是忠于皇帝,也不是忠于曹操,他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荀彧的理想辅佐曹操\/华雄成为大汉的伊尹、周公,他作为曹操\/华雄的属官也可以名垂青史。

    当现实和理想冲突的时候,荀彧不会委曲求全,所以才酿成了演义中的悲剧。

    演义之中,曹操给了荀彧一个空食盒。

    荀彧心中绝望,选择了服毒自杀。

    现在华雄面临同样的处境,又该如何对待荀彧呢?

    华雄是舍不得杀荀彧的,但他也不能迁就荀彧的意志。

    因为今后华雄还要称帝,封公、封王是必备的前戏。

    华雄深思熟虑后,对于荀彧的来信他选择冷处理,即用“拖”字诀不予理会。

    另外,华雄派遣使者回长安,赏赐董昭白璧一对。

    董昭明白了华雄的真意,自是联络群臣催迫汉献帝。

    华雄回到长安之时,汉献帝乘銮驾率领百官出长安城迎接,并下诏书封华雄为晋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本来董昭等臣子一开始想为华雄请封秦公,但考虑到汉室曾取秦而代之,如果封以秦号,会有大秦复辟之意,这样多有不妥,最后便改封号为“晋”。

    后面三项特权,也各有说法。

    古代大臣入朝觐见皇帝,为了表示尊敬,要低头小步快走入朝,这就是“趋”。

    “入朝不趋”,就是不需要快步,可以大摇大摆地登上朝堂。

    觐见皇帝时也有一套程序,司仪官会喊出“太尉华雄参见陛下”,要带上姓名,古代直呼姓名,只有当其中一方是上级\/长辈时才能这么做。

    现在诏命“赞拜不名”,就是不再带上姓名,只以官职称呼,虽然看上去很微小的改变,但却折射出皇帝和大臣之间隐隐有了平起平坐的意思。

    最后一个“剑履上殿”,就是可以穿鞋佩剑,这样上殿见天子也同样是一种优待和殊荣。

    当然,华雄享受了煊赫的权势,自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比如汉献帝以及百官彻底看透了华雄的真面目,又比如荀彧主动请辞尚书仆射的职务。

    华雄只能到荀府拜访荀彧,这次见到荀彧,华雄不禁吓了一跳。

    比起上一次见面,荀彧消瘦了许多,有种形销骨立的感觉。

    “文若为何清减至此?”华雄关切问道。

    “食不甘味,睡不安枕,所以消瘦。”荀彧幽幽一叹。

    华雄没有继续往发问,只是温言说道:“文若平日里处理诸多事务,着实辛苦,既然你请辞尚书仆射之职,那孤就封你为并州刺史,专管并州的民政事务。”

    以荀彧现在的心态,他确实应该远离朝堂中枢,专心地方事务,这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荀彧见华雄不跟着他的套路说话,便直接说道:“太尉大人,天子诏书封太尉大人为晋公之前,属下曾给太尉大人写信,但没有得到回信。”

    华雄点了点头:“当时孤忙于班师,已经到了关中地界就没有回信。”

    荀彧躬身拜道:“太尉大人受陛下重用,更应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应当如此僭越,属下恳请太尉大人自撤晋公尊号,如此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华雄咳嗽了一声,回道:“文若的意思孤明白了,你且退下吧。”

    荀彧告退之后,华雄上表请辞晋公尊号。

    汉献帝心中生出了一丝希冀,在朝会之上问道:“晋公说自己才德浅薄,不敢接受尊号,众卿以为如何?”

    新任光禄卿、尚书仆射董昭出班奏道:“此乃晋公谦逊守礼,陛下应再下诏书不许晋公辞去,以免臣民失望。”

    身后众臣再拜,山呼道:“请陛下下诏,以免臣民失望!”

    原来董昭早已暗中勾连大部分朝臣,才有这种山呼海应的景象。

    汉献帝脸色大变,只能再次下诏。

    这一次华雄没有再推辞,直接领受。

    荀彧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卧病在床。

    董昭前往拜访荀彧,说道:“文若,我听说你屡次劝谏主公不受晋公尊位,若是换做一个猜忌刻薄之主,恐怕早已不能容你,主公更任用你为并州刺史,恩宠至极,你又何必逆势而行得罪天下?”

    荀彧咳嗽,口不能言,用手指门瞪视董昭。

    董昭叹息道:“文若,我受你举荐之恩,方才得遇明主一展抱负,这一番相劝乃是为了文若你的身家性命着想,既然你不喜,今后我便不再登门以免污了你的眼睛。”

    华雄被朝廷尊为“晋公”,大封属官,勾连朝臣,权势更为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