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 第十二章 年代特色

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第十二章 年代特色

    易中海两口子相对两无言啊,咋养个老就这么难呢。

    其实王洛在前世看电视剧的时候,还真考虑到这个问题,这个年代家家户户孩子都不少,加上又是饥荒的时候,很多孩子由于吃不饱饭啥的都跑了出来,不但小孩,还有不少大姑娘都为了活命,为了一口吃的流浪到城里来了,这种情况还不少。

    网上比较有名的电影《牧马人》女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要我就直接给你领进家里来,”这句话就是对这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不少人就这样结婚生子的过了一辈子,没有所谓的爱情,见第一面就领证,两口子只能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的把日子过下去,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爱情了。

    易中海完全可以收养几个孩子,只是不知道他们两口子一直没有领养,只想等现成的,贾东旭,傻柱,棒梗都是他们的养老人选,“生恩没有养恩大,”这个浅显的道理他们难道不明白,只是电视剧没有交代清楚,王洛也不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王洛站在傻柱的立场上,他是不可能给易中海养老的,就是以普通邻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顶多有事情帮帮忙的情分,凭什么给他们养老,又没吃他们的饭,穿他们的衣,花他们的钱,住他们的房子。

    王洛越来越觉得傻柱是为了一个面子,被他们的邻居们给道德绑架了,按照傻柱为人处世的方式,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的。

    反正他该说的,不该说的今晚上全都跟傻柱讲明白了,就看傻柱自己的了,实在不行,他就想办法把傻柱调离出去,跟他老爹混去,以他老爹的能耐,给傻柱重新找个工作,或者换套房子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干不过你,我还不会跑吗,就看这几天院里是个什么想法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王洛特意没出去,就在院里观察,傻柱跟其他人也特意请了假过来帮忙处理贾东旭的丧事。

    院子里灵棚早就扎起来了,这时候的葬礼还是老风俗,虽然国家开始治理起来,但也没有强制禁止,普通老百姓还是按照老规矩办,只不过节俭了不少,最起码和尚,道士念经这一块没有了,人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需要这些啊,也就是贾东旭属于工死,一切有轧钢厂出钱操办,要不然早就下葬了。

    忙忙活活的一上午,吃了午饭以后,也就起灵了,这个院子的,加上贾东旭生前的同事帮忙,抬着棺材去把人一埋,葬礼也就结束了,作为傻柱的师弟,王洛还给了五毛钱的礼钱,再怎么着昨天也打过招呼的,再说以后还要经常过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面子上说不过去。

    或许有读者会问,怎么不是火葬,还是土葬啊?

    咱们国家是1956年4月27日兴起火葬的。

    建国后,出于保护耕地、节省土地资源等原因,一贯倡导火葬。1956年4月27日,咱们的老一辈领导人,共151名高级领导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

    只是倡导,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主要考虑到当时的民俗民情,华夏人一直讲究的是入土为安的,火葬还得不到很多人的认可的。

    但是从1985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就开始强行实施火葬。

    为此,我国在1997年还专门颁布了一条《殡葬管理条例》,条例正式实施之后,火葬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根据条例规定,对于一些人口比较多,且耕地面积非常少,交通又十分方便的地区,必须实行火葬。

    如果该地区不具备火葬条件,可以不实行火葬,允许土葬。

    不过依然有很多人冒着违反法律的风险,实行土葬,这种情况还不少,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地区依然延续着这一古老的传统。

    院里的一帮老娘们还在贾家安慰着贾张氏和秦淮茹,傻柱刚开始也想过去看看,不过被王洛一把拉回了家,在王洛没注意到是,这一幕正好被刚出家门口的易中海看到了。

    本来易中海还想着找傻柱一块过去看看贾家有需要什么帮忙的,能帮一把是一把的,但看到王洛把傻柱拉走后,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屋。

    易中海又不傻,王洛马上就是大学生了,出来以后就是国家干部,再加上人家老爹还是在部队里工作的,战友满天下,即使他的技术再厉害,也就是个普通工人,王洛他得罪不起的,孰轻孰重他还是分的清楚地,至于一些小说上强行降智的行为,那是谁也干不出来的。

    就连今天,在院子里碰到了大家心目中的官迷,二大爷刘海中那也是对王洛客客气气的,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用到,对傻柱在昨天王洛出现的时候,大家也逐渐对他客气了起来。

    不要以为这是院里对王洛过分热情,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那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可不是后世扩招的的大学生,这个年代走出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人才,想去大学混日子,那根本就不可能的。

    国家对高级知识分子可是非常重视的,上学有人民助学金,最高是17.50元,其次是15.50元,12.50元,10.50元,8.50元,一般家庭收入少、人口多的学生都能享受,本人申请,领导审批。

    伙食费是0.50元一天,正好够用,学校发给就餐券,按日历每天早中晚,过期作废,生活很不错,中午晚餐顿顿有肉,即使这时候很多地方吃不饱饭,但还是没少了大学生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后来才改成分桌就餐,8人一桌,再后来改成饭菜票,节约归己。

    除助学金以外,还有不少同学有棉衣补发,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南方同学,在家里,不用棉衣,来学校以后,发了棉衣,棉裤,棉鞋,棉被和褥子,根据实际需要发放,发的衣物,一律不收费。北方同学,特殊困难的,也给与了需要的补发。

    还没有学费书本费,还有全免费的公费医疗,所以费用不高,生活很好。

    至于这个年代大学生的娱乐活动,经常有露天电影,也在大食堂放映,都是不收费的,1962年以前,还经常组织舞会,也有系里的小型舞会,都不收费,62年以后,大学禁舞,就没有舞会了。在60年的时候,受******影响,在61年底以前,停了一段时间的重体力的体育锻炼,像游泳,滑冰,长跑等,62年以后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