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第一百八十二章 化肥工业的发展(科普章 谨慎订阅,求月票)
要是化肥能供得上更多的农业生产所需该多好!这不仅是当时农民们的普遍心声,也是化工人士的愿望。
在王保京和村民们的玉米丰收的同时,这一年的9月26日,华夏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老在第一届全国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农民增加生产最需要的是化学肥料。他建议国家在建设中相应地增设化学肥料工厂,如氮气肥料工厂、磷酸肥料工厂等。
“为了加强工农联盟,我们不单必须大量生产化学肥料,供给农民,并且必须大大减低制造成本,提高技术效能,廉价售给农民,使农民能够普遍地使用。”侯老当时说到。
新华夏农业要养活更多人口的历史使命,也要靠年轻的华夏化肥工业的助力。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对新华夏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1957年,咱们从苏联引进的3套氮肥装置之一的吉省化肥厂建成试生产。同时引进的兰州和太原两厂于1958年、1961年相继投产。兰州化肥厂产品为硝铵等,太原化肥厂产品为硝铵和尿素。
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是合成氨工业,其实不复杂:通过空气得到氮气,水裂解得到氢气,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合成氨,以合成氨作为核心原料,人类生产出含氮化肥,比如尿素。合成氨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设备与管路承受巨大的高温高压,要合金钢无缝管生产为基础的。你觉得随便焊一下就能把特种钢材焊接成一个整体?那你造的不是合成塔,哪天一道裂缝出现,那个大铁疙瘩就爆炸了,所以要求非常严格,在没有大型合成氨技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土办法。
在大力发展大中型化肥厂的同时,一个个小型土化肥厂也如星星之火在各地形成燎原之势。1958年8月29日,国家发出关于肥料问题的指示,指出化学肥料在最近几年内还不能满足需要,各地除了积极努力增产化学肥料以外,都很注意发展土法制造的化肥。
这份指示还强调,农家积肥、造肥,还是最主要、最大量的肥源。人畜粪尿、绿肥、河泥、塘泥等等,都是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中外的经验都已经证明,必须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避免土壤恶化,因此,绝不要因为化肥特别是土化肥的增产,而放松了农家积肥造肥。
在化肥工业还没有兴起、化肥进口数量也相当有限的当时,为了尽快解决人们温饱问题,造肥运动的确较好满足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对肥料的需求。现在,化肥工业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了。
1957年,大连化工厂的技术人员用石灰窑气和氨反应造出碳酸氢铵。侯老迅速前往考察,并提出以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的技术路线:以无烟煤为原料,先制造半水煤气,把氮、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进入碳化塔,在此二氧化碳与浓度为17%左右的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
两年后,1959年11月,当时的化工部在旅大召开了一次小型合成氨厂现场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多位会议代表,在参观大连化工厂建设的一个简陋的小型合成氨厂后,却一致认为这个厂是成功的、有前途的,小型合成氨厂既好建又好用。
这时已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的侯老,是推动各地大建小型合成氨厂的关键人物。在这次会上他说,普遍推广以后小型合成氨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氮肥,支援农业生产。如果在最近期间全国每个县建设一座,生产的氮肥便够肥几亿亩土地,对于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有巨大作用。
当年年末,皖省就决定兴建第一批20个年产800吨的合成氨厂。省里和各个专区都成立了“化肥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亲自挂帅,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大建化肥“小洋群”高潮,不到半年就建成了11个。
随着全国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的深入贯彻,化肥成为工业支援农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全国化工生产战线掀起一场为粮备“粮”、增产化肥支援农业的运动。
1962年,苏省丹阳化肥厂首先试验成功了用侯老提出的新流程生产碳酸氢铵,为各地办好小氮肥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根据丹阳化肥厂的经验,建设一个年产五千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一般只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投资七百万元,比按老流程建厂投资节省一半左右。这种新型化肥厂投入生产后,动力、原料的消耗,也比老流程低得多。
这一年,国产化第一套年产2.5万吨合成氨装置在魔都吴泾化工厂投产,此后又经技术改造,最终达到年产12万吨,这是化肥工业的旗舰。
从1958年到1962年的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共新建了7个大型氮肥厂。除了魔都吴泾化工厂,其它则分布在广省、皖省、豫省、冀省等地,都是我国着名的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距离电源和原料基地也比较近。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同时建设7个大型氮肥厂,在新华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时期,化肥工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小化肥厂齐头并进。到了1964年,全国已有11个省市的农村用上了一种新型的铵态氮肥——碳酸氢铵。这是14个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生产的,农民们称它是经济实惠的“增产粉”“丰收肥”。
这些小化肥厂采用符合国情的独创的生产工艺流程,所用成套设备都是自行设计、制造,就地生产、就地供应附近农村,运费和周转环节少,产量占全国氮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从此,小化肥厂遍地开花,华夏也从此成为唯一大量生产碳酸氢铵肥料的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大化肥生产线之前,这些小化肥厂就是满足农业用肥需求的主力军。
王洛现在的任务是结合当前前辈们的经验教训,争取独立自主的设计出华夏的大型肥料生产线,以便在未来的国家农业布局中,节约外汇,使国家更早的摆脱外汇依赖,并提前结束粮食不足的状况。
在王保京和村民们的玉米丰收的同时,这一年的9月26日,华夏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老在第一届全国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农民增加生产最需要的是化学肥料。他建议国家在建设中相应地增设化学肥料工厂,如氮气肥料工厂、磷酸肥料工厂等。
“为了加强工农联盟,我们不单必须大量生产化学肥料,供给农民,并且必须大大减低制造成本,提高技术效能,廉价售给农民,使农民能够普遍地使用。”侯老当时说到。
新华夏农业要养活更多人口的历史使命,也要靠年轻的华夏化肥工业的助力。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对新华夏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1957年,咱们从苏联引进的3套氮肥装置之一的吉省化肥厂建成试生产。同时引进的兰州和太原两厂于1958年、1961年相继投产。兰州化肥厂产品为硝铵等,太原化肥厂产品为硝铵和尿素。
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是合成氨工业,其实不复杂:通过空气得到氮气,水裂解得到氢气,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合成氨,以合成氨作为核心原料,人类生产出含氮化肥,比如尿素。合成氨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设备与管路承受巨大的高温高压,要合金钢无缝管生产为基础的。你觉得随便焊一下就能把特种钢材焊接成一个整体?那你造的不是合成塔,哪天一道裂缝出现,那个大铁疙瘩就爆炸了,所以要求非常严格,在没有大型合成氨技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土办法。
在大力发展大中型化肥厂的同时,一个个小型土化肥厂也如星星之火在各地形成燎原之势。1958年8月29日,国家发出关于肥料问题的指示,指出化学肥料在最近几年内还不能满足需要,各地除了积极努力增产化学肥料以外,都很注意发展土法制造的化肥。
这份指示还强调,农家积肥、造肥,还是最主要、最大量的肥源。人畜粪尿、绿肥、河泥、塘泥等等,都是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中外的经验都已经证明,必须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避免土壤恶化,因此,绝不要因为化肥特别是土化肥的增产,而放松了农家积肥造肥。
在化肥工业还没有兴起、化肥进口数量也相当有限的当时,为了尽快解决人们温饱问题,造肥运动的确较好满足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对肥料的需求。现在,化肥工业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了。
1957年,大连化工厂的技术人员用石灰窑气和氨反应造出碳酸氢铵。侯老迅速前往考察,并提出以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的技术路线:以无烟煤为原料,先制造半水煤气,把氮、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进入碳化塔,在此二氧化碳与浓度为17%左右的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
两年后,1959年11月,当时的化工部在旅大召开了一次小型合成氨厂现场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多位会议代表,在参观大连化工厂建设的一个简陋的小型合成氨厂后,却一致认为这个厂是成功的、有前途的,小型合成氨厂既好建又好用。
这时已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的侯老,是推动各地大建小型合成氨厂的关键人物。在这次会上他说,普遍推广以后小型合成氨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氮肥,支援农业生产。如果在最近期间全国每个县建设一座,生产的氮肥便够肥几亿亩土地,对于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有巨大作用。
当年年末,皖省就决定兴建第一批20个年产800吨的合成氨厂。省里和各个专区都成立了“化肥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亲自挂帅,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大建化肥“小洋群”高潮,不到半年就建成了11个。
随着全国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的深入贯彻,化肥成为工业支援农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全国化工生产战线掀起一场为粮备“粮”、增产化肥支援农业的运动。
1962年,苏省丹阳化肥厂首先试验成功了用侯老提出的新流程生产碳酸氢铵,为各地办好小氮肥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根据丹阳化肥厂的经验,建设一个年产五千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一般只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投资七百万元,比按老流程建厂投资节省一半左右。这种新型化肥厂投入生产后,动力、原料的消耗,也比老流程低得多。
这一年,国产化第一套年产2.5万吨合成氨装置在魔都吴泾化工厂投产,此后又经技术改造,最终达到年产12万吨,这是化肥工业的旗舰。
从1958年到1962年的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共新建了7个大型氮肥厂。除了魔都吴泾化工厂,其它则分布在广省、皖省、豫省、冀省等地,都是我国着名的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距离电源和原料基地也比较近。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同时建设7个大型氮肥厂,在新华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时期,化肥工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小化肥厂齐头并进。到了1964年,全国已有11个省市的农村用上了一种新型的铵态氮肥——碳酸氢铵。这是14个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生产的,农民们称它是经济实惠的“增产粉”“丰收肥”。
这些小化肥厂采用符合国情的独创的生产工艺流程,所用成套设备都是自行设计、制造,就地生产、就地供应附近农村,运费和周转环节少,产量占全国氮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从此,小化肥厂遍地开花,华夏也从此成为唯一大量生产碳酸氢铵肥料的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大化肥生产线之前,这些小化肥厂就是满足农业用肥需求的主力军。
王洛现在的任务是结合当前前辈们的经验教训,争取独立自主的设计出华夏的大型肥料生产线,以便在未来的国家农业布局中,节约外汇,使国家更早的摆脱外汇依赖,并提前结束粮食不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