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第1786章 粮食飞上天了
南郭合说出冰河时代的瞬间,岳川就做出了决定。
救人,肯定是要救的。
但是香火的问题让岳川明白,有些人值得救,有些人不值得救。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仙家也一样。
岳川需要香火,更多的香火。
如果自己不能快速积攒实力,当天神降临时,自己根本扛不住。
今天的一念之仁,势必会造成未来的无尽伤痛。
众人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多想。
全都按部就班的执行去了。
岳川离开南郭小院,来到稷下饭庄。
地下密室中,岳川与胡一相对而坐。
旁边,灰东风、灰西风等四只小老鼠捏肩的捏肩,捶腿的捶腿。
“师父,我有绝密消息告诉您。”
“师父,我也有。”
岳川摆了摆手,“一个一个说,东风,你先。”
四只小老鼠分别汇报。
基本上都是跟粮食相关的。
所有的线索汇成一句话就是——粮价涨了。
岳川给四只小老鼠的任务就是联络全天下的老鼠精怪,建成一张情报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实时掌控各地的粮食收成、储备等情况。
也正是靠着这些消息,供奉灰家四仙的梁满仓才能占尽先机,成为最大的粮商。
这世上从来不缺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更不缺少投机倒把的商人。
这两种人结合到一起,会爆发出非常恐怖的杀伤力。
岳川上辈子的世界里,国家明令禁止通过玄学测算彩票、股市等。
大周世界里肯定有人看出“小冰河”来临了。
或许不叫这个名字,但差不了多少。
大灾来临,粮价飞涨。
各地都闻风而动,开始收购粮食,秘密转运。
只是,他们仅仅预测到灾年,却不了解这个灾年的恐怖程度。
岳川说道:“告诉梁满仓,让他全力收粮,市面上所有的粮食,都要收购。出高价!”
小老鼠们连忙点头。
这种情况,肯定得高价收粮。
可是岳川话锋一转,“把动静搞大点,但是只打雷不下雨,少收一点,装装样子就行,咱们吃肉,也要给其他人留点汤。”
他没有把话说的太直白。
不过已经足够了。
梁满仓供奉了灰家四仙之后,在粮食生意上无往不利。
但这也使得很多人望风使舵。
他们基本不收集信息、分析市场了。
梁满仓大力买粮,他们也跟着买,梁满仓急着出粮,他们也跟着出。
反正赚多赔少。
这次梁满仓刚放出购粮的风声,还没来得及动手,那些人就先下手为强。
梁满仓只收到一点点,其他的基本都被抢空了。
而且,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抢粮的风波迅速蔓延开来。
各地的粮价也一波波攀升。
从最开始一斤粗粮半个姜钱,慢慢变成一斤0.6个、0.7个。
有些地方是按斤算钱,有些地方是按照一个姜钱多少斤。
各地的度量衡各不相同。
但出奇的都是用姜钱作为计量单位。
否则,光是各地粮价的换算都能烧干脑汁。
刚开始一天一个价。
后来一天三个价,五个价。
价格涨得比快马还快。
到最后,各国粮商也不“再探再报”了,直接给下面的管事最大权限。
只要不低于五个钱,统统买入。
面对高涨的粮价,很多平民百姓经不起诱惑,慢慢出售家里的存粮。
卖掉一小部分换点油、盐,或者其他生活用品。
对小老百姓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只是,小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
他们不知道保留多少粮食才能吃饱。
但他们知道,保留多少粮食才不会被饿死。
任凭外界粮价如何高涨,他们都紧守着最后的底线。
或者说生死线。
一些小地主、小粮商感觉机会来了。
他们感觉粮价已经到顶了,于是纷纷卖掉了手中的粮食。
原本都是佃农交的租子,或者粮价低的时候买入的。
从一斤0.3个姜钱,涨到三个姜钱。
翻了十倍。
对于动辄囤积十万斤、百万斤粮食的粮商来说。
这一波已经赚麻了。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粮价还在上涨。
六个钱、七个钱。
似乎破十个钱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各种流言传播开来,进一步制造恐慌。
什么来年有大旱,十年不下雨,来年有大水,十年不见晴。
还有蝗灾说、疫病说、战乱说。
等等等等。
这种情形下,各国也纷纷开始控制粮食外流。
尤其吴国的商船。
以往从来都不查船上装什么货物。
这次也火速成立了关口,禁止出国的货船携带粮食,一经查出全部罚没。
吴国,一直都是中原诸国的粮食出口国、运输国。
他们禁止出粮,中原的粮价继续攀升。
同时,秋天的第一场雪降临。
这种反常的天气,击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家中没有足够存粮的人都慌了。
才秋天就下雪了,冬天岂不是更冷?
只是,等他们去粮店买粮的时候,只有“售罄”两个字。
农村百姓还好,家家户户都有储备。
城市中的居民就惨了。
他们根本没有存粮的习惯。
即便存,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量。
这一波粮价飞涨,第一波被洗劫的就是他们。
姜国!
往日繁华的街道冷清了许多。
轻快悠闲的脚步也变得急躁起来。
梁满仓的粮店前排起了长队。
姜大郎两口子也在排队。
他们家中倒是有余粮的,只是平日里卖炊饼、煎饼等小吃,存粮消耗得飞快。
姜大郎脖子上挂着个布包,包里是一年来积攒下来的钱。
他的心在滴血。
辛辛苦苦一整年,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天都不休息。
好不容易攒了些钱财,可是转眼间就得全交出去。
粮食!
粮食!
谁都离不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粮店都售罄。
有钱也买不到。
梁家的粮店只开门不到一刻钟,也一样售罄。
即便如此,排队的人还得千恩万谢,说一声梁家仁慈。
姜氏低头说道:“夫君,这样排下去不知道得排多久,就算排到咱们,也不一定有粮。要不,我去问问大丫,看看她有没有法子……”
“不行!”姜大郎断然拒绝。
姜二郎是姜大郎的弟弟,姜二丫是姜氏的女儿。
这俩孩子差不多同岁,而且都因为天赋出众拜入姜国学堂,跟着龙阳、龙葵学艺。
这俩孩子肯定有办法。
可姜大郎拒绝了。
“娘子,咱们身份卑贱,二郎和大丫却前途光明,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与他俩往来。”
“他俩是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咱们不能再去污了他们啊。”
“就是饿死,也不行啊。”
姜氏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倒是不怕饿死,可是咱们的孩子,他们还小,还小啊。”
一说到两人生的孩子,姜大郎也流泪了。
是啊,他们可以饿死,但孩子无辜。
沉默了半晌,姜大郎说道:“那好,咱们去找二郎吧,不过说好了,只能找这一次。”
两人刚走没多远,前面传来一声欢呼。
“放榜了,国君开仓放粮了。”
听到这话,姜大郎瞬间横移五步。
“这是我的位,我刚才在这站着!什么叫没看到?我不就是长得矮点么!”
救人,肯定是要救的。
但是香火的问题让岳川明白,有些人值得救,有些人不值得救。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仙家也一样。
岳川需要香火,更多的香火。
如果自己不能快速积攒实力,当天神降临时,自己根本扛不住。
今天的一念之仁,势必会造成未来的无尽伤痛。
众人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多想。
全都按部就班的执行去了。
岳川离开南郭小院,来到稷下饭庄。
地下密室中,岳川与胡一相对而坐。
旁边,灰东风、灰西风等四只小老鼠捏肩的捏肩,捶腿的捶腿。
“师父,我有绝密消息告诉您。”
“师父,我也有。”
岳川摆了摆手,“一个一个说,东风,你先。”
四只小老鼠分别汇报。
基本上都是跟粮食相关的。
所有的线索汇成一句话就是——粮价涨了。
岳川给四只小老鼠的任务就是联络全天下的老鼠精怪,建成一张情报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实时掌控各地的粮食收成、储备等情况。
也正是靠着这些消息,供奉灰家四仙的梁满仓才能占尽先机,成为最大的粮商。
这世上从来不缺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更不缺少投机倒把的商人。
这两种人结合到一起,会爆发出非常恐怖的杀伤力。
岳川上辈子的世界里,国家明令禁止通过玄学测算彩票、股市等。
大周世界里肯定有人看出“小冰河”来临了。
或许不叫这个名字,但差不了多少。
大灾来临,粮价飞涨。
各地都闻风而动,开始收购粮食,秘密转运。
只是,他们仅仅预测到灾年,却不了解这个灾年的恐怖程度。
岳川说道:“告诉梁满仓,让他全力收粮,市面上所有的粮食,都要收购。出高价!”
小老鼠们连忙点头。
这种情况,肯定得高价收粮。
可是岳川话锋一转,“把动静搞大点,但是只打雷不下雨,少收一点,装装样子就行,咱们吃肉,也要给其他人留点汤。”
他没有把话说的太直白。
不过已经足够了。
梁满仓供奉了灰家四仙之后,在粮食生意上无往不利。
但这也使得很多人望风使舵。
他们基本不收集信息、分析市场了。
梁满仓大力买粮,他们也跟着买,梁满仓急着出粮,他们也跟着出。
反正赚多赔少。
这次梁满仓刚放出购粮的风声,还没来得及动手,那些人就先下手为强。
梁满仓只收到一点点,其他的基本都被抢空了。
而且,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抢粮的风波迅速蔓延开来。
各地的粮价也一波波攀升。
从最开始一斤粗粮半个姜钱,慢慢变成一斤0.6个、0.7个。
有些地方是按斤算钱,有些地方是按照一个姜钱多少斤。
各地的度量衡各不相同。
但出奇的都是用姜钱作为计量单位。
否则,光是各地粮价的换算都能烧干脑汁。
刚开始一天一个价。
后来一天三个价,五个价。
价格涨得比快马还快。
到最后,各国粮商也不“再探再报”了,直接给下面的管事最大权限。
只要不低于五个钱,统统买入。
面对高涨的粮价,很多平民百姓经不起诱惑,慢慢出售家里的存粮。
卖掉一小部分换点油、盐,或者其他生活用品。
对小老百姓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只是,小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
他们不知道保留多少粮食才能吃饱。
但他们知道,保留多少粮食才不会被饿死。
任凭外界粮价如何高涨,他们都紧守着最后的底线。
或者说生死线。
一些小地主、小粮商感觉机会来了。
他们感觉粮价已经到顶了,于是纷纷卖掉了手中的粮食。
原本都是佃农交的租子,或者粮价低的时候买入的。
从一斤0.3个姜钱,涨到三个姜钱。
翻了十倍。
对于动辄囤积十万斤、百万斤粮食的粮商来说。
这一波已经赚麻了。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粮价还在上涨。
六个钱、七个钱。
似乎破十个钱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各种流言传播开来,进一步制造恐慌。
什么来年有大旱,十年不下雨,来年有大水,十年不见晴。
还有蝗灾说、疫病说、战乱说。
等等等等。
这种情形下,各国也纷纷开始控制粮食外流。
尤其吴国的商船。
以往从来都不查船上装什么货物。
这次也火速成立了关口,禁止出国的货船携带粮食,一经查出全部罚没。
吴国,一直都是中原诸国的粮食出口国、运输国。
他们禁止出粮,中原的粮价继续攀升。
同时,秋天的第一场雪降临。
这种反常的天气,击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家中没有足够存粮的人都慌了。
才秋天就下雪了,冬天岂不是更冷?
只是,等他们去粮店买粮的时候,只有“售罄”两个字。
农村百姓还好,家家户户都有储备。
城市中的居民就惨了。
他们根本没有存粮的习惯。
即便存,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量。
这一波粮价飞涨,第一波被洗劫的就是他们。
姜国!
往日繁华的街道冷清了许多。
轻快悠闲的脚步也变得急躁起来。
梁满仓的粮店前排起了长队。
姜大郎两口子也在排队。
他们家中倒是有余粮的,只是平日里卖炊饼、煎饼等小吃,存粮消耗得飞快。
姜大郎脖子上挂着个布包,包里是一年来积攒下来的钱。
他的心在滴血。
辛辛苦苦一整年,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天都不休息。
好不容易攒了些钱财,可是转眼间就得全交出去。
粮食!
粮食!
谁都离不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粮店都售罄。
有钱也买不到。
梁家的粮店只开门不到一刻钟,也一样售罄。
即便如此,排队的人还得千恩万谢,说一声梁家仁慈。
姜氏低头说道:“夫君,这样排下去不知道得排多久,就算排到咱们,也不一定有粮。要不,我去问问大丫,看看她有没有法子……”
“不行!”姜大郎断然拒绝。
姜二郎是姜大郎的弟弟,姜二丫是姜氏的女儿。
这俩孩子差不多同岁,而且都因为天赋出众拜入姜国学堂,跟着龙阳、龙葵学艺。
这俩孩子肯定有办法。
可姜大郎拒绝了。
“娘子,咱们身份卑贱,二郎和大丫却前途光明,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与他俩往来。”
“他俩是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咱们不能再去污了他们啊。”
“就是饿死,也不行啊。”
姜氏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倒是不怕饿死,可是咱们的孩子,他们还小,还小啊。”
一说到两人生的孩子,姜大郎也流泪了。
是啊,他们可以饿死,但孩子无辜。
沉默了半晌,姜大郎说道:“那好,咱们去找二郎吧,不过说好了,只能找这一次。”
两人刚走没多远,前面传来一声欢呼。
“放榜了,国君开仓放粮了。”
听到这话,姜大郎瞬间横移五步。
“这是我的位,我刚才在这站着!什么叫没看到?我不就是长得矮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