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吾妻甚妙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宁都

吾妻甚妙 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宁都

    锦王忍不住掀开车帘,有春风徐徐而来,轻拂他的面颊,他忍不住轻笑道:“这时节,若是能骑马跑上一段,那是何等的恣意畅快!”

    “殿下,待回了宁都,等您身体好了,您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小有子笑着安慰道。

    锦王没看他,只是淡淡道:“那可未必!”

    小有子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话安慰殿下,却不知该说什么好,在宫中待了许多年,见了许多事,他自然明白殿下的意思,回去之后,会面临着什么呢?

    “茂山,你呢?”锦王忽然出声问道,他声音虽然并不大,但是以杨倾墨的耳力,自然听到了。

    他拉了拉缰绳,靠近马车,“殿下说什么?”

    “我说,你回去之后做什么?”

    “当差、看书、陪伴父母,还有……写话本子!”杨倾墨想了想,觉得这最后一件事得要纳入日程管理,否则拖着拖着就不想写了,这不想写便无法交差。

    至于交差的对象是谁,那自然不用说了。

    锦王先是“噗嗤”笑了出来,然后又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伸手点了点杨倾墨,止住笑,“你这安排挺不错的,那话本子写好本王可是要做那第一批阅看的人。”

    锦王还算知趣,没说要第一个看。

    杨倾墨拱手,“殿下有兴趣,自然可以。”

    “你以前的那些写的,我可是都看了,那《云山记》还看了两遍,是你的忠实读者。”锦王道。

    “多谢殿下厚爱!”杨倾墨拱手。

    锦王摆摆手,“应该的应该的。”

    杨倾墨无语。

    “对了,聂安怎么样了?祝将军看他顺眼些了吗?”锦王觉得这两句话的功夫,他心情好了许多。

    上天着实不公,长得好看的人,就像这春山春风春水春景一般,让人看着就舒心畅心。

    在从北地出发之前,聂安和杨倾墨的师父聂长空便亲自去找了祝岳,目的是为聂安提亲。

    当然,提亲归提亲,祝将军若是不同意,自然可以一口拒绝,就连聂长空自己都说,“我那大徒儿是个大老粗,我原本想着他要么打光棍,要么就在江湖中找个练武的女子,这样二人也算是鱼配虾,猫配狗,莽汉配虎女,门当户对,他配贵府小姐,着实算是高攀,他自己敢想,他师父我是不敢提啊!”

    当时祝越岳祝深父子二人看着这位江湖上数一数二的高手,听着他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相视一眼,默默无言。

    他是说不敢提,但是还是提了。

    “那小子昨天跟我说的,我想了一夜,觉得他也挺可怜的,从小没了爹娘,跟在我这个万事不操心的师父身边长大,很小就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管家,等长得大了一些,就开始练武,寒来暑往,从不懈怠,再大一些就走镖,每次走镖回来,其他镖师要么拿着银子去喝酒,要么去逛花楼,只有他除了练武还是练武。

    后来我收了小墨……茂山做徒儿,他又跟着茂山读书习字,他的才学自然不能和茂山比,但是跟在他后面,也读了很多书,茂山曾经说过,以他师兄的才学,若参加科考,取个秀才功名不在话下,举人也是可以争一争的,再后来,他又入了军营,从普通兵士到现在的六品镇抚,官职虽不高,但是这一步步走来,挺不容易的,所以我想来想去,既然是他师父,这么多年他也只向我提过这么一个请求,老夫便舔着脸来了。

    当然,我来提亲是我作为师父对徒儿的关心和责任,但是祝将军若是觉得聂安那小子丝毫入不了您的眼,自可一口回绝,千万不要看老夫的面子勉强应承,毕竟这成亲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敢误了祝大姑娘的终身,但是若将军觉得我那大徒儿还有可以调教的余地,也无需一口应承,可以仔细考虑斟酌一番,我们不着急,可以等,等多久都没关系。”

    聂长空虽未在朝中任职,但是他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为人正直坦荡,侠肝义胆,声名显赫,这般人物,即便是簪缨世族出身,又身担要职的镇国公世子祝岳,面对他时,也是客气且恭敬的。

    他来为自己的长徒提亲,且话又说的如此谦逊,祝岳虽觉得不太合礼数,却也没有一口回绝。

    再一想到那一向大大咧咧的聂安,自从走了一趟大漠,救了他闺女之后,时不时跑到自己面前刷存在感,不仅自己,还有他的儿子祝深,也是聂安的攻略对象。

    一开始父子俩并不知道他为何如此,不过那时战事紧张,他们没有太管这事,离开苍城之前,祝岳见了一次女儿,祝颜不经意之间提起过至少三次聂安的名字,那时祝岳心里便有了些联想。

    后来去攻打高丰,这些事自然先放到一边,只是他委实没有想到,聂安竟然会说动他师父聂大侠亲自来向他提亲,他以为他会等到回宁都城,找官媒上门说亲的。

    不过眼下这般,祝岳心里是受用的,起码代表了聂长空师徒对他女儿的重视。

    但是……即便猜到聂安和祝颜是流水有情落花也有意,他又哪会这般轻易就同意这门亲事。

    对于聂安,他满意的地方有,不满意的地方更多。

    所以……锦王觉得,自己没能在为聂安说亲这件事上出力,却不能再耽误他在未来岳丈面前表现了。

    因此,直接表明不用聂安护卫,指了让杨倾墨带兵护在自己马车左右。

    对于锦王的问题,杨倾墨有些不好回答。

    祝岳对聂安的态度,有些不好说,似乎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这一路,他们是由冬天走到了春天,但是对于聂安来说,是时而身处寒风凛冽的严冬,时而身处烈阳高照的炙夏,可谓冰火两重天。

    “师兄他……祝将军正在磨炼他!”想了一下,杨倾墨给了这么一个答案。

    锦王“噗嗤”笑了出来,“哎,这是娶媳妇的必经之路,你啊,就是占了先机,亲事早早定了,否则你和他一般无二。”

    锦王嘴里虽然这般说着,但是心里却明白,安平伯府不能和镇国公府相比,耿大老爷更不能与祝将军相比,而以外人眼光和外在条件来看,杨倾墨比聂安更容易得未来岳丈的欢心。

    所以锦王也就这么一说,纯粹太过无聊,随口调侃罢了。

    杨倾墨却是回想了一下自己和耿星霜说定了亲事后,这些年耿温和阮氏对自己的态度,自己似乎从未被为难过,但是……他的日子却也并不像锦王说的那般舒适,未来岳父岳母虽然不为难他,但是他未来媳妇儿似乎觉得他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时不时会给他出一个难题。

    不过……杨倾墨嘴角微微上扬,他其实挺愿意解这些难题的,在看到她因为他完成了她的要求后,露出欢喜而灿烂的笑,他的心也随之飞扬起来,这种感觉令人很舒畅,且回味无穷。

    杨倾墨将心中涌起的情感压下去,对上锦王颇有些幸灾乐祸的神色,他缓缓道:“殿下喜欢什么礼物?我可以提前准备,待殿下成亲时,送予殿下!”

    锦王瞪了一眼杨倾墨,缩回了马车中。

    他年纪比杨倾墨还要大一些,这次回去,父皇应该会给他指婚,只是……他似乎并没有想要成亲的对象。

    既没有青梅竹马,也没有一见钟情的对象,日久生情……他觉得以他的身份和现下的处境来说,也有些难。

    其实他就不应该想这些,这些对于他来说,是自寻烦恼,更是奢望。

    他的亲事,应该是无关情感的。

    小有子看到殿下被杨大人一句话问的缩回了马车,忍不住偷笑,锦王瞪了他一眼,吓得他立刻往后退,这一退只听到“砰”的一声,他脑门撞到了车壁上。

    “殿下?”陈峦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无事,继续走。”锦王声音平淡,陈峦却看了面色如常的杨倾墨一眼,刚刚杨倾墨和锦王说的话他也听到了,他神色有些复杂,按理来说,他应该是王爷最看重和亲近的人才是,但是在王爷面前,他始终做不到如杨倾墨这般进退有度。

    既可以和王爷拉着家常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又不会让王爷觉得冒犯,这着实有些困难。

    三月初五,大军到达宁都城外,平王、纯王、六皇子、七皇子率领百官在城外迎接大军回朝。

    祝将军带领着一众将士叩谢皇恩,接下来便是进宫面圣。

    而耿星霜和祝颜等人自然是各回各家。

    至于同样跟随大军一起回来的祝霓和章可心,祝霓是定国公府的儿媳,定国公府众人已然获罪,章可心是章家人,章家虽然因为大皇子之事落魄了,但是家族还在,不过章可心勾结贼匪,掳走祝颜,此事祝岳如何能放过,所以这二人暂时被押解着一起往皇城去,由皇上圣裁。

    和她们二人一起的,还有北地的几位官员以及家眷,其中便包括鼗县县令何俊钶。

    当然,被押解进城的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垚幕四皇子戈逻。

    这段时间,戈逻曾多次试图自绝,但不知是守卫森严,还是自己下手不够狠,竟然没有一次成功。

    其实祝岳对戈逻的生死不是那么关心,他最有用处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在以后和垚幕的交涉中还能不能发挥作用,尚不得而知。

    耿星霜和祝颜坐在马车中,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几乎可以想象外面有多热闹。

    祝颜想要伸手撩开车帘看看外面,但是伸了几次手,又顿住了。

    在北地这几个月,她们很忙,所以渐渐忘了,应该说忽略了自己是被掳走的,这种事很难瞒的过去的,想必早已传遍大街小巷。

    现在回来了,她们将会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很多人口中,她们将会被议论,甚至被指责。

    祝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平静的接受众人看向她的目光,那会是什么样的目光,同情、审视、鄙视、不屑,甚至是厌恶?

    耿星霜听着外面的动静,深吸了几口气,仔细嗅了嗅,忽然有些兴奋的道:“外面好像是老张羊肉汤店,金宝,快去,买五张,不,去买十张羊肉饼,我在苍城时,就想着这一口,没想到竟然走了这条街,一回来就能吃到热乎的,运气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