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 第59章 太子薨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第59章 太子薨

    用完膳,王猛便回去了。

    先前所言在此留宿只是戏言,李常笑早就知道了。

    毕竟王猛不像他,生下来就是含着金钥匙。

    只因取悦了天命帝,便早早获封郡王,这是勋贵们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日后便是什么也不做,光是名下的食邑,朝廷的俸禄,宗室的奉养就足以荣华一生。

    王猛却不行,出身普通,只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一途。

    现在所拥有的的一切,都是拿命换来的。

    心底纵是不愿,喜怒哀乐却从不由心,一大家子都指着他,任性不得。

    李常笑看着面前跑来跑去的小闺女,又笑了起来。

    伸手往怀里一掏,取出了王夫子《松溪礼》的临摹本,那是李常笑自己誊抄的,默默翻阅了起来。

    大道怡然,兀自养性。

    ……

    立冬过后一月,又是大雪。

    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飞雪纷纷扬扬地落下。

    光秃的老树被积雪压得更老了。

    李常笑披着身袄,手里捧了一壶热茶,站在屋檐。

    面前隐隐有一层白气升腾,不知是茶的温热,还是人的轻叹。

    应该是轻叹吧。

    宫里刚刚递来消息,太子薨了。

    太医院的老太医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没把太子留住。

    久病成疾,已入膏肓,大罗在世也无医。

    他到底是撑过了三军犒宴,若是再早些,全国缟素,喜便成悲了。

    大病缠身,每一日都是煎熬,太子多熬这几月,算是最后向天命帝尽孝了。

    天命帝听到这个消息后病倒了。

    太医们再次出动,这次倒是立功了。

    天命帝的身体没什么问题,老皇帝平素注意养生,还算健康。

    威临朝堂四十载,帝王心术更是手到擒来,能让他情绪波动的事情不多。

    眼下太子薨逝,便是其中一件。

    帝王无情,这只是旁人说的。

    至少天命帝自己是不认同这句话的。

    只要不威胁社稷,天命帝觉得自己还是能当好一个父亲的。

    相伴五十余载的长子走在了前头,这份哀痛仅次于发妻逝世。

    帝大悲,追谥先太子李庆炎为“元德”。

    元德意为大德,出自“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朝廷昭告万民,太子薨殁。

    举国缟素十三日。

    天命帝成服上朝。

    皇室宗亲,文武大臣皆摘冠素服,家中奠三日。

    民间倒是没有多少限制,秦廷素来不在这方面折腾百姓,但是这半月不可办喜事。

    太子金棺迁到东宫,停七日后下葬。

    当日下了朝,皇室族老,还有一众亲王前去东宫祭奠。

    天命帝本想亲临,却被朝臣劝阻。

    一来是与礼不合,二来担心他睹物思人,旧病复发。

    眼下近入年关,太子薨逝已人心惶惶,若天命帝再出事,国朝必动荡。

    届时,这个年就不好过了。

    天命帝自知这个道理,只得作罢。

    在大秦面前,即便是他这个圣皇,也得退让。

    第二日,一众皇孙,以及郡王爵的宗亲前去祭奠。

    李常笑成服出府。

    严格来说,李洛安身为宗室县主,也得前往。

    太子薨逝,教习的嬷嬷纷纷告假还家,是要在家里另设灵堂。

    他们是先皇后身边的人,从小看着太子长大,如今太子薨了,不论礼法,哪怕是出于故主情谊,也得祭奠。

    李洛安偷了闲,她也没见过太子,自然没有悲伤可言。

    这十三日权当给她歇息了。

    马车很快抵达东宫。

    看着门口高悬着的白布,李常笑心底有些复杂。

    云王和太子同胞,按这样算,太子其实是他的亲大伯。

    换作现代的说法,那就是“大爷”。

    若是寻常家,大伯肯定是亲厚的。

    可在皇家,关系就没有那么密切了。

    除去必要的礼仪往来,两家其实没有多少交集。

    先皇后还在时,倒是可以作为枢纽,可是日子久了,关系总会淡的。

    加上先前栽赃云王的那一桩事,两家的关系算是彻底差了。

    入府后,放眼所见全白,空气中还有焚香留的灰。

    皇长孙李常威身披缟素垂立在前,面色肃然,眼中回转着悲伤。

    即使见了李常笑,也只是微微一拱,并没有多余的动作。

    李常笑亦如是,神色郑重地回了一礼,然后走入大殿。

    并不是泯恩仇,只是不想以阳间的纠葛牵累阴间。

    斯人已逝,死者为大。

    既是安息了,便不再打扰。

    双膝跪地,手握焚香,对着面前的金棺郑重行了一礼。

    抬头,清气升沉,隐隐有呓语萦绕,似梦似幻。

    似是这一双耳朵也能横越阴阳,直达九幽。

    李常笑一直都知道,自己身上是有神异的。

    又或许,亡者还能听到他的声音。

    若是如此,说不得他才是唯一能替李庆炎送别之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常笑两手合十,双目垂闭。

    既是亡灵,定然是能读懂他的内心的,那便在心里说一遍吧。

    “太子皇伯,皇侄李常笑替您践行。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尘世忧尽散,他日早登极乐。此行孤苦,须着深袄,黄泉之路,且行且远。”

    李常笑知道,自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真叫他抒发情感,那只是污人两耳,俗上加俗。

    此番行事,就是希望让太子此行不那么孤苦。

    若是孤苦了,想起李常笑,再骂他两句,指不定就热闹了。

    晌午,东宫设筵,略清淡。

    李常笑还见着了宁王叔家的李常洵。

    神貌英武,胸有沟壑,依稀之间真正有了王侯的气度。

    二人一并出了府,没上马车,相伴步于街角。

    待走开了数百步,李常洵才小声道。

    “云王叔不要紧吧。”

    太子是云王的胞兄,除了东宫一系和天命帝,最难过的就是云王了。

    李常笑摇了摇头。

    “父王重情,自有心伤。不过有母妃看着,倒也无碍。”

    “云王叔节哀。”

    “不说这些,听闻我那小侄儿刚出生,倒是我这王叔欠妥了,未曾备礼”

    李常洵连忙说道。

    “兄长正值兵伐,兹事体大。我那小儿新生,当不得。”

    “既是喜事,无需推脱。明日我遣人补一礼,莫辞。”

    见李常笑都这么说了,李常洵哪敢反驳。

    二人又聊了些琐碎,便各自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