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 第14章 皇孙刘懿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第14章 皇孙刘懿

    天汉二十六年,四月。

    在宗学进修一年后,皇孙们各自选定先生拜其门下。

    拜师的抉择同样是对皇孙天性的一种外显。

    道家平淡修性,鲜以礼束之,那些生无大志只想富贵一生的皇孙自然投入李敦门下。

    相比之下,博士董天以编造百家祸乱闻名,在皇孙们眼中就成了策谋与心计的代表。

    他们若想再进一步以获得皇祖重视,董天及其身后的儒家朝臣可以起到相当作用。

    咸阳,未央宫。

    天汉帝听了宫人的禀奏后,面上没有多少波动。

    他同样不知未来大汉将驶向何方,这掌舵者和载舟客的选取尤为重要。

    昔日大汉羸弱,休养生息所图不过自保。

    待国力充足,这国策定是要变的。

    想到这,天汉帝背负着手走到殿外,俯瞰咸阳汉宫的光景,顾自道。

    “李夫子,这机会朕可是给了你道家,莫要叫朕失望。”

    ……

    宗学。

    迎面有三人走来,为首者一身上好的月白色衣衫,头戴玉冠,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跳脱。

    他左右两人皆身穿锦袍,若细细观察,就能发现三人眉宇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许久之后,他们在一座院子前停住。

    其中一位锦袍青年有些担忧,出声道,“大哥,你真决定好了,要去受那董夫子的约束?”

    闻言,白衫男子淡然一笑,解释道,“三弟。此番皇祖要我等拜师,定存其用意。虽未言明,可若只从心意,怕是会惹恼皇祖。”

    “兄长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弟愿往。”

    “弟愿同往!”

    而后,两名锦袍男子就地争论了起来。

    “行了。愚兄身为景王世子,自当忧济王府。你二人若有心,可常来别院,替为兄解解闷乏。”

    说完白衫男子径直走进院中。

    他的两位胞弟依旧在呼唤,可随着脚步远去,声音愈发迷糊。

    进了堂内,除他之外并无一人。

    见此,白衫男子伸了个懒腰,整个身体向后倒去,整个人显得懒散无比。

    他两眼紧闭,好似睡着了。

    堂中的某处角落,一名蒙面男子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手中的纸笔正快速记录。

    白衫皇孙浑然不知,他心里想着自家两个蠢弟弟。

    “两个笨小子,真以为皇祖那等人物会心血来潮不成……”

    ……

    不知过了多久。

    白衫男子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摇动。

    他悠悠睁开眼,正好与面前那位白面夫子对上。

    一时间,大眼对小眼。

    场面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白衫男子悻悻然,起身行礼,“刘懿拜见董夫子。”

    那白面夫子还蓄着长须,通身散发出一股阴暗的气息。

    他微微颔首,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

    下一秒,在场的其余皇孙笑出了声,毫不掩饰对自家堂兄弟的嘲讽。

    刘懿状若未闻,仿佛早已习惯。

    他父王景王是皇后的遗腹子。

    因丧母的缘故,没有享受到作为嫡子的尊贵,反而收获了胞兄和陛下的厌恶,连带着景王一脉都被孤立。

    董天将这一切看在眼底,他当然没有错过刘懿眼底的一闪而过冷意,心下赞许。

    “果然这天家子嗣,就没一个简单的。”

    不过这是他的弟子,心思多点是好事,不然怎么指望他去争这帝位。

    大势的帷幕已然拉开,身处风暴的中心点,董天并没有多少担忧。

    一切的结果,在天子将儒家拉出来与道家打擂时就已注定。

    若非天子心有想法,何必动摇道家的地位。

    董天自认资质平凡,唯一所长是洞察人心。

    人心有异,则事备变。

    只消讨好天子,日后大汉就是他们儒者的时代。

    ……

    天汉二十六年,八月。

    匈奴草原。

    暮日单于在即位二十年以后,同样迎来了大限的关头。

    他吸取了前代单于的教训,事先将大萨满请来,由大萨满亲自见证新单于继任。

    左贤王伊邪早就领着亲卫还有一众心腹等在帐外。

    待单于彻底归天,他会立即进帐。

    伊邪左右分别立着两人。

    居左的是伊邪妻弟,须卜氏的族长须卜王。

    居右的便是若禾,以他左大都尉的身份本不配在这,多是亏了左贤王抬举。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左贤王心里的激动难以按捺,他即将成为这草原的主人。

    一刻钟后。

    暮日单于的营帐中走出一人,正是大萨满。

    只见大萨满神情严肃,手中捧着神鼓,快速拍打了起来。

    “迎新单于即位。”

    伊邪面露喜意,忙不迭上前。

    ……

    三日后。

    伊邪单于即位,彻底接掌暮日单于的一众美妾,还有匈奴王庭的十万控弦之士。

    由此,左贤王部需得交由旁人执掌。

    为了稳妥起见,伊邪单于命其长子继任左贤王。

    同时,还有一道单独针对若禾的命令。

    “册封左大都尉若禾为左大将。”

    左大将作为左贤王部仅次于左贤王的人物,意味着若禾完全踏入了匈奴核心人物的行列。

    消息传回折兰王部,族中的骑兵自发动了起来。

    他们随时准备出征,接掌名义上隶属左大将的部族,再度扩大自身的实力。

    听到帐外的动静,李常笑走出。

    眼前的匈奴骑兵由于训练得当,再不像从前那般无序,反而有了些许兵法的味道。

    李常笑微微惊讶,倒是没想到若禾这么快就能训练成军。

    观这架势,骑兵战阵的威力定然猛于从前。

    真要扩散开来,日后对中原王朝又是一场浩劫。

    不过如今的规模尚在李常笑的容忍范围。

    其一,若禾部的骑兵战法只在入侵乌桓的时候演练过,并没有向外传播。

    其二,李常笑清楚,自己这位异族弟子是个野心家,定然不敢人下,未来或与匈奴王庭会起争端。

    为了保护这好不容易扶植起来的农耕派,李常笑可以容忍。

    可若禾要是破了这些界线,李常笑只得斩草除根了。

    ……

    一月后。

    若禾部消化完左大都尉部的积累,麾下的族人数达到了六万。

    在这时,只要若禾一声令下,就能拉起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队伍。

    李常笑同样走出营帐,前往新收的部族。

    明面上,这是替若禾稳定人心。

    可事实上,不过是李常笑维持自身地位的需要。

    他需要让自己“比肩神明”的地位深植若禾部,这样才能开展日后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