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非正常音乐家 > 第385章 世界巡演的筹备!

非正常音乐家 第385章 世界巡演的筹备!

    新作品的设计已然搞完了一半。

    所以,李少杰也会开始想一下首演相关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次,李少杰不打算在国内首演,更不打算只面向国内。

    想成为世界顶级演奏家?

    相对来说,其实并不是十分依靠“走出去”。

    因为,你只要能力达到,自然就是了,如果开心,甚至可以完全不出国,虽然或许会有一些来自民间的非议与舆论,但实力就是实力,演奏成什么样,是有目共睹的,跟你在什么地方发展,什么地方演奏,是没关系的。

    可是如果想成为世界顶级的作曲家,音乐家,或者说......艺术家。

    就必须要“走出去”。

    走出国门,来到世界,积极沟通世界。

    因为,这涉及到了“文化”的问题。

    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

    作为历史悠久的华夏,从不能高傲自大的看世界,自诩天朝上国而不交流,更不能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对自己文化没有信心,一味吹捧他人。

    零点看书

    以自己的文化自度,藏骄傲于骨子里。

    对世界文化谦虚接纳,对他族文化认可,取长补短。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艺术家。

    很明显。

    李少杰在国外的活动,有些不足了。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实际上,放在世界角度来看,以古典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国人对外界认知足够,但外界对国内认知.......远远不够。

    不过,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很难。

    得一点一点来。

    西洋的古典音乐,通过几百年的发展。

    走向世界的时间超乎想象。

    几乎是两个世纪的世界性交流与世界范围的广泛学习,方才达成如今的效果。

    大家都听过,一些大师大家也都认识。

    喜好者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的跟你讲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名人,名作。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中国本土的音乐,相对来说,风格更多,范围更大,历史更加悠久,受到各种文化,哲学的影响更大,包含的民族更多。

    这也注定了想要走向世界的工程量变的极其巨大。

    时间,必然也会更久。

    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哪怕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出身的人,也未必能够了解整个中国传统音乐的脉络。

    那tm是压根就理不清的。

    有人说,凭借一个两个大作就能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李少杰觉得,可以先给这人赏一个白日做梦的大嘴巴子。

    所以,现代的中国音乐家,在此道的努力,简直是玩出花了。

    要么,搞西洋古典音乐的时候,暗戳戳的加点中国元素。

    慢慢的去渗透。

    要么,就是将西洋古典音乐汉化,去表达中国文化。

    去做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西方古典音乐。

    而在文化输出的表述上,也只能以单个点的方式去表达------在无尽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故事中,截取那么一小节,一小段,以及一小种风格。

    进行创作。

    就比如李少杰的《敦煌·慈悲颂》,或是一些敦煌舞,敦煌题材的其他作品。

    敦煌。

    就已经足够人研究一辈子了。

    可面对整个华夏的文化与历史,却又显得微不足道。

    所以,种种方面考虑,李少杰认为,自己必须要抓紧时间,尽可能的更多,更大量的去走向世界。

    在这种考虑之下,李少杰便开始筹备观望起来。

    这一趟国外之旅,最后一站,自然便是拜访自己的老师。

    讲真。

    弗雷德里克这老头,能处。

    有事儿他是真上啊!

    首演的一些麻烦事,甚至都不需要李少杰自己去搞。

    老头就给安排明白了。

    之后的世界性巡演,更是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从柏林歌剧院,到丹麦哥本哈根蒂沃利公园,再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米兰,希腊,随后便转战美洲,澳洲。

    最后的两站才是京城与鹏城。

    要知道,搞巡演可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需要沟通的各个方面也很多。

    特别的忙碌。

    可有了弗雷德里克的人脉帮助,联系这么一圈,预约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李少杰业内影响力的原因。

    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想要搞作品的世界巡回演出,是很少有人会拒绝。

    不仅是艺术方面,文化方面的影响。

    经济上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当然,这件事并不仅仅只有民间的背景。

    各个官方虽然没有明面做什么,但实际上暗地里也是非常的关注。

    这玩意,牵一发动全身。

    说小点,那就是李少杰整了部作品,要世界巡演。

    说大点,这就算是文化交流。

    再大一点,那就算是民间外交。

    这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比如,有时候,外交上,对某个国家开始热情起来后,那就是从经济,文化,艺术等全方位的沟通交流,有时候,国家甚至会鼓励民间的一些行动。

    .......

    时间慢慢度过。

    如无数粉丝们所料的一样。

    在英雄联盟的联动合作后.......

    杰哥......

    又双叒叕不见了!

    现在的杰粉,对于杰哥的行踪已然是佛系的不能再佛系了。

    就很离谱。

    人不见踪影的时候,即使你是再铁杆的粉丝,再强大的关注力。

    也不知道杰哥在干什么。

    但如果人一旦有了消息,那必定不小,不说热搜,也不说多火爆,但起码知道消息是没问题的。

    所以......

    我关注个屁啊?

    消停呆着算了。

    等杰哥开心的时候,那必然会冒泡。

    讲道理,有这追人消息的功夫,真不如跑去联盟打几盘。

    就这,偶遇杰哥的概率都比找消息要靠谱的多。

    .......

    从德国回来后,李少杰两口子便来到了京城。

    在中芭这边,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编舞工作。

    为了之后定稿,练舞,乐团排练,以及集训做准备。

    日子过去了一周。

    这一周里,李少杰与中芭的编舞师几乎一直在吵架。

    “阿杰!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你为什么不把中国元素表达的浓烈一点呢?!”

    中芭的编舞师名为陶紫,今年近四十。

    也是曾经的首席。

    退下来后,便专攻芭蕾舞的编舞。

    本来,和李少杰合作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但陶紫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李少杰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你作品中,明明有中国文化元素。

    但为什么表达的却那么抽象模糊?

    有,但只有一点点。

    甚至有点听不出来。

    只能感到那么一丢丢的感觉。

    你完全可以做出来更加精髓,更加传统的中国元素片段啊!!

    “陶紫老师,我说了,很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的!!”

    李少杰寸步不让,皱着眉头,和陶紫争执着。

    “我知道你们想在芭蕾方面,在音乐方面,在作品方面,更多的去展示中国文化,但你要知道,有时候,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不可取,甚至会适得其反!!”

    “怎么就急功近利了?!既然有中国文化元素,那就展示啊!!”

    “因为这是欧洲的童话故事!!而且,是要区别于西欧风格的!!”

    李少杰皱眉。

    “中国的意向内容并不多,而且,为了作品本身考虑,要更加尝试去切换到以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的感觉!!”

    “而且,我本意就是在保留一丁点特色意像的同时,尽可能淡化各民族的政Z存在感,不要什么东西都那么偏执!!”

    李少杰很愁。

    要知道,西方人实际上对东方的了解,就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点偏见的。

    能够拿出来的正面印象,并且是无数人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正面印象......

    很少。

    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李少杰觉得,在这种西方故事中,绝对不能太过于强调中国风格,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就像是两个不同语言国家的人沟通一样。

    你是非要上去安利本国语言,逼着对方读本国语言,这样效果好。

    还是你上去用他们的语言去讲述他们的故事,然后在其中给出一点自己国家与语言的印象与小彩蛋,然后逐渐深入呢?

    李少杰这么多作品走过来,真的是深有感触。

    就好像敦煌文化的作品一样。

    虽然同样走出世界,并且评价相当高。

    但那些老外,真的能感受到作品中最为深邃的中国文化吗?

    其实并不是的。

    他们只是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了东方的那种厚重文化底蕴与神秘。

    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感。

    至于里面的东西......尤其是最为影响人的思想。

    即使是学识再高的,也真的很难get。

    虽然,严肃音乐难懂是常态。

    但李少杰觉得,起码你得能让那些能懂的人懂。

    就好像你跟人家外国人讲故事。

    中国《广虞初新志》中,黄之隽的《虎媪传》。

    保管tm说出第一句话,外国人都得当场懵逼。

    哪怕是有兴趣,也会太过难懂。

    但这个“虎姑婆”的故事,是流传于湾湾省的一个非常大众的民间故事。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影响。

    但是,你如果换个角度呢?

    讲一下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小红帽》?

    都是告诉孩子们不要相信陌生人,小心上当受骗的故事。

    只不过,一个灰狼,一个老虎而已。

    好家伙,大同小异,非常类似的这个故事。

    瞬间,老外就能懂。

    然后,再去跟人说,我们也有类似的故事,xxx,早了百年。

    人家当时就会惊呼“wow!厉害厉害!神奇!”

    如果你跟外国人直接就聊武夷山的大红袍,雨前龙井和明前龙井的区别。

    人家懂吗?

    甚至会有不少人直接失去兴趣。

    但如果你从英国贵族饮用红茶的习惯中,去逐渐的切入到正统的中国茶文化......

    这聊起来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这一次,李少杰并不想强行的去搞什么传统正统中国文化。

    “加入了一点中国元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作品的整体风格是中国风格的,我可以有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品不是!!”

    李少杰一副吵急眼的样子。

    “我这次,就是想用外国人的视角,去描绘一个更加正面的中国意向,而且只是个短暂的片段!!”

    舞剧的合作,并不只是单纯的舞蹈家,或者音乐家,能够完成的。

    李少杰只是有一个初步的安排与作品,故事与背景。

    但实际上,作品内部细节的选择与编排,是通过音乐家与编舞师共同来完成的。

    有时候,或许会因为舞蹈动作的改变,去改变变奏风格。

    李少杰是主导。

    但并不能做一言堂。

    如果不去听取一些真正编舞师,舞者的意见,那么自己作品的整体,只能是一坨屎。

    音乐有音乐的想法。

    舞蹈有舞蹈的想法。

    舞者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果不能发挥出三者的长处,反而互相掣肘,那么作品单点再妙,整体看来......

    就是屎。

    这就是音乐与舞蹈结合中,需要衡量的两个片段。

    陶紫的想法实际上没什么错的。

    在陶紫看来,你有这么好的巡演机会,目标本来也是让作品走向世界的同时,能够带有一点中国特色。

    那为什么,在舞蹈的编排,在音乐的选择上,不能更中国呢?

    而李少杰的想法,则是......

    这部作品,实际上算是一个过渡的实验。

    目标并不想只是局限于“中国风格”内部,而是尽可能的以世界的视角去进行。

    推广中国文化固然重要,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也重要。

    但绝对不能做中国风魔怔人。

    一切为作品服务,不能牵强。

    我可以有很纯正,很新颖,很有创造力的中国作品。

    但不能代表我只能有中国作品。

    而且,这一次,作品内部的中国元素片段,就是一种试验,一种“不以浓厚中国风元素去勾勒一种模糊的中国印象”的实验。

    陶紫觉得,应该在表达中国元素的时候,尽可能的以中式的芭蕾风格,音乐风格,甚至一些乐器点缀,让印象明朗化。

    但李少杰却想的是给出一个模糊的印象,尽可能还是以西式为主,不然,太过突兀的反馈会让作品整体的质感产生割裂。

    所以,两人在编排的思路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题外话------

    并不是虐主哦,也不是找个白痴和主角对着干。

    实际上,在艺术合作中,有各自的出发点与想法是很正常的。

    舞剧的设计也并非是一人可以完成的。

    我写的是音乐家,不是艺术全能。

    所以,在和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合作中,对碰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分歧,然后解决,搞出不一样质感的作品,我觉得才是最美妙的事情。

    而且......多少也是想接着这个机会吐槽一下。

    吐槽吐槽那些中国风魔怔人吧。

    实际上读者大大们也知道,剑仙属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级舔狗了。

    不敢说研究的多深,但肯定也学过不少。

    也是属于认为“中华文化最Nb”的人。

    但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急功近利不可取。

    一味的去在任何作品中搞中国文化,反而成为魔怔人。

    你喜欢香油,但也不可能所有菜里都加香油。

    你喜欢香菜,但也不可能吃米饭都拌香菜。

    在合适的时候加入合适的东西,我觉得才更好。

    就算再喜欢吃辣的,但也还是要懂的品味甜食,对吧~

    如果成为辣椒魔怔人,冰淇淋都是红油辣椒味的......

    那就成黑暗料理了,而并不能有效的去推广辣味,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