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 第1172章 雪藏侯君集!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第1172章 雪藏侯君集!

    说到底,不还是庆修想把他放在长安城雪藏。

    这对于侯君集来说,和要他半条命没啥区别了。

    “这侯君集不是庆国公一手提拔的,怎么如今庆国公反而要雪藏他?”

    “必然是某些事得罪了,还用问?”

    “话说回来,你们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庆国公让薛仁贵暂时接管他在西域的职位?”

    “还真是!”

    “对呗,咱就说,那侯君集能忍得了薛仁贵这么一个毛头小子莫名其妙成了他上司?那薛仁贵的年龄还没他长子大!”

    众人议论声不断,侯君集一开始还面无表情,但最后还是无奈的附和庆修的话, “确实如此,微臣最近觉得身体疲乏,或许真的要休整一段时间。”

    李二看着二者,他比任何人都迅速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深知庆修不可能毫无道理的让侯君集卸任,他比任何人都看重大局。

    既然他认为不能用,那就说明若是要强行用下去必定会出事。

    “好,侯将军这段时间也是劳苦功高,朕过段时间,命御医去为你照看病情。”

    “多谢陛下。”

    侯君集谢了一声,神色变得极其落寞。

    他现在当真是有些后悔,自己明知道薛仁贵是庆修的人,却还非得处处与他为难作对。

    随后李二当庭让人点了一遍册封名单。

    功劳最大者,当然非庆修莫属,而功劳居第二者则是王玄策。

    李二给王玄策的功劳册封倒是出奇的高,显然他也十分看好此人。

    册封完毕后,李二又对庆修问出了自己此次最为关心的问题:

    吐蕃何解?

    李二作为一个极其优秀的治国者,大致了解过吐蕃的情况后,直接在心中做了一个判定:

    吐蕃比草原还难消化治理。

    那里的物资产出虽然比草原好上一些,但是环境的恶劣程度远超草原十倍。

    军队能够驻扎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只是吐蕃国都,继续深入其环境根本不是中原人能够承受得起。

    而且考虑到后勤的物资运输,那沿途的消耗只怕是超出吐蕃的产能数倍有余。

    如果不是考虑到其在后方的威胁性,李二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庆修攻打此地。

    庆修早就料到李二会有这一问,而且这也是他在返回的途中一直在反复琢磨的问题。

    “陛下,无需多问,且看这个。”

    庆修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转交给李二。

    后者兴冲冲捧过来,只见其有一定厚度,乍一看内容不少,显然庆修已经写了一大堆对策在其中。

    这也正是李二如今想要的,写的越详细越好。

    考虑到早朝已经开了很久,各处政务机关还急需运作,李二便遣散群臣,只让庆修在退朝之后随他一同去太极殿 。

    这事情他自然要和庆修一同好好商量。

    原本王玄策正要离去,恰好庆修喊住他。

    “一会你陪我一起去一趟太极殿,见见陛下。”

    王玄策当场大惊,“陛下也没有宣我,我这去一趟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庆修淡淡道:“没什么好不好的,陛下只看中有能力的人,把事情办妥,比你说一万遍漂亮话都重要!”

    “那,容我回去准备一下……”

    “不用准备了,你我一会儿先去吃个早饭,饿死了!”

    庆修忍不住抱怨一句,“最烦上早朝,起的那么早,连口饭都来不及吃。”

    ……

    李二回了太极殿后,第一时间就打开庆修带给他的那封册子,仔细审阅里面的内容。

    他这才发现庆修想的远比他更加周到。

    他在这册子中第一件事就是提出来,以如今的情况,想要治理吐蕃全境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在这封奏书中,把吐蕃细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褶皱山一带,此处是吐蕃最为肥沃的膏腴之地,可耕作也可放牧,并且还是黄河源头,必须要以唐朝本土的重视程度来管理。

    第二部分是大非川至国都一带,这片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作放牧,也有一定区域可耕作,能养活吐蕃的大半人,但环境恶劣,中原人在此地必然会有高原反应。

    以庆修的看法,这片区域有少量的唐军士兵驻扎,但必须安插官员管理,缓慢将吐蕃人同化为汉人。

    第三部分,则是吐蕃更西方向的雪域高原,这一带堪称是死亡地界,生活的牧民极其贫苦。

    这一代庆修的建议是直接放弃,把那里的所有吐蕃民全都迁移到第二区域来管理。

    那些茫茫雪原地带,便从吐蕃本地招募士兵去管理巡逻。

    也不必担心这片区域会丢失,与其接壤的天竺或者尼泊尔,都不可能有能力争夺。

    虽然庆修知道这一代的战略意义,但那至少是要等到工业时代才能将其变现。

    以如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而言,在那里长期驻扎不过是痴心妄想。

    就在李二这边刚把册子看完,庆修和王玄策也适时赶来。

    二人刚坐定,李二打量了一下王玄策,有些惊讶道:“爱卿,刚才在朝堂上朕没看清楚,如今一看你和当初出使时的样子,差距有些大啊。”

    虽然时隔较久,但李二还仍然记得当初王玄策出发前,至少模样还正常。

    现在一看,他满脸通红,皮肤有些粗糙,甚至满头的黑发都掺了不少白丝。

    相比于之前,他仿佛是老了十岁,果然吐蕃高原上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

    王玄策苦笑一声,“我不过一身一躯,哪里值得陛下关心,反而是那些战死在高原上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可惜。”

    李二没想到王玄策竟然会这么说,顿时对此人刮目相看。

    倒也难怪庆修能够看重此人。

    “好,朕记住你了,日后且看你表现,若是足够亮眼,朕不会亏待于你!”

    庆修清咳了一声,他示意李二该说正事了。

    “所以,陛下应该把我的那份奏章都看完了,不知有什么想法?”庆修问道。

    李二想了片刻,突然问:“你能确保,朕若是派遣官员前往此地,能够管理的了当地的刁民?”

    “当然可以,不过需要预先做好准备。”

    庆修眉头舒展,他脑海中早就想好了一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