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祖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入主
雒阳。
入冬以来,朝堂为董卓之乱,依旧忧心不已。
连连从河内等地,再遣兵员以援。
十一月中,皇甫嵩在陇县之战中,不幸身中流失,身受重伤,让汉军士气大降。
董卓趁势再度回战,以袁绍援助及时,堪堪抵挡,但随之因补给被截,不得不往后退去。
朝中行做商议,最终选择以袁绍主前方军事,并使议郎荀攸领部,再度前往支援。
十二月初,在荀攸军略下,袁绍、丁原等配合下,董卓与陇关下大败,由此一扫之前的颓废势态,以此战,吕布之名大起。
除过西凉战场,从冬十月以来,尤其到了十二月,其他各地则先后送来捷报。如以荆州之地,荆州牧刘表以将领刘备,先后定荆州数千叛军,收归之后,更定了武陵郡所在的蛮夷之乱。
与司隶校尉属,相邻不远的兖州,东郡太守曹操连番战获大胜,后同南下而来的渤海国相刘祈,斩得卢县大胜,于此一扫兖州近一年来的黄巾之乱阴霾。后其人兵入任城国,再度大破叛军。州府,朝中,皆是以书令大加赞赏。
此外,九江太守袁术,平地方夷人之乱,亦定得寿春一带安宁。益州牧刘焉则联合益州大族,将益州境内的黄巾叛乱之众大破之,甚至以南中的夷人,亦多归附……
地方之战情,得入京师,朝臣自是欢喜。
但真正让人感慨的,却是青州之地的平乱。
短短数月间,渤海国相刘祈,不仅是安定了渤海国,后见临近郡县危急,领部而下,以做救援。
十月之后,其部众以一往无前之势,使叛军溃退。等到卢县之战,渤海国相刘祈亲临之,指挥大战,再破叛军。
后大部人马,北上东平陵,解临淄之危……直到昨日,北海国二十万黄巾军归附投降消息传来,从朝堂到雒阳城内,得闻消息的所有人,莫不震惊。
在隔日的朝议中,尚书令江沛等人,大议此事,并展示了青州州府,含青州别驾刘谙在内的百名州府要员,另有万众地方官吏与百姓所按指印之书——以请渤海国相,而入主青州州府。
在此事上,江沛自是全力支持。于昨夜间,他甚至与一应朝中要员聚会,暗自透漏了今日之朝议。
而在看到长长的卷书,另有州府众员上书后,卢植等人皆是安静下来。大汉立国,数百年来,以州望所归,少有此中人,能得此民意。
考虑到青州地方实情,朝廷经过三日的辩论,最终肯定了青州所呈之事,委任刘祈为青州牧,并兼顾渤海国相。
消息传出,朝野皆有哗然。
刘祈以青年之姿,不足而立,当是大汉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府主官!
天子诏书,向青州而去时,刘祈以妻兄陈登,大将夏侯兰,继续留守营陵。臧霸、许桉之部,则顺势退回琅琊国,其本人则返回到了寿光。
在寿光停留仅仅两日,刘祈便再度回到了益国城,与荀攸得以会面。
青州的两处大叛军得定,而挑选收归的青州军,合计将近四万,也成了刘祈帐下之主力人马。
但他没有忘记同曹操前番诺言,以解老家泰山郡的危急,遂在安青州之事后,结合曹操从兖州来信,下一个战事,便要放在泰山郡。
于此,刘祈的想法,即是分两路行进,一路为本部人马所往,另一路,则为臧霸所领的徐州军而行,进而同曹操一道平之,避免泰山郡的叛军,再度袭扰而上。为了防止相邻的东海郡为叛军南下来犯,许桉等部,当归往徐州,协助好今正戍守与东海郡的方真人马,以做卫之……
每行战事,可谓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营陵时,刘祈同妻兄陈登,即有过大体打探,这次归来,则是同荀攸行更详细的布置。
荀攸对军事,有非常高的敏感,益国城的当夜军议中,他以刘祈所言为大方向,指出了一些问题,后做调整,另有幕僚的补充完善,面向泰山郡,而南下的战事安排,即有了雏形。
整体战略上,诚也需要同曹操之部打好配合。是故在曹操来信道言,以祝贺刘祈得平北海国,安定青州之时,其中书信,也一道送往曹营之内。
待随后收到曹操的回信,并行协同进军之间,雒阳的诏书,终是送到了刘祈手中。
时正好是刘祈带着魏真等人马,北下广县的路上。
于军中得接过诏书,于部将们喜悦的眼神中,刘祈再度阅览了一遍。
青州州府所请,百姓所愿,今再有朝中所任命,又有上次刘谙来信时的婉拒,今次再度推辞的话,便是三次!
常言事不过三,刘祈也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在收到诏令后,他双目闪着泪光,手持诏书,面向雒阳方向,遥遥一拜,叹道:“全赖天子信任,即于朝中所任,为安青州百姓,以其中职责,我刘祈,何以能再度退却之?我必不负天子朝中信任,不负青州官吏信任,更将不负百姓信任,以身作则,于任上,必将竭力施为……”
道完这句话后,同行之部将兵士们,全都欢呼起来,而以送来诏令的官吏,亦多感叹。
正式接受朝廷任命后,以青州政务和军务诸事繁多,更以地区大局,刘祈自不可能再亲往泰山作战,他全权任命魏真领部负责,解乡地之危,同为妻兄陈登,大将臧霸,另有返回徐州的许桉等人去信言明。
同时,召尚留于益国料理军事的荀攸,另在北海国的荀或、田丰等人,而来州府处事,至于太史慈等人,则继续留守渤海国,以处北方诸事。
在途中安排完这些事后,刘祈领亲军人马,归往西北方向州治临淄。
临淄城内的州府要员,实以雒阳诏令时,即知此事,得晓刘祈归来后,以刘谙为首,百余名府员,另有地方大族代表、名士之属,合计千众,出五十里而迎之。
齐国地方百姓,于郡县宣传下,每于刘祈所过之处,亦是自发地夹道欢迎之!
两日后,刘祈携众,再度归来临淄。
入冬以来,朝堂为董卓之乱,依旧忧心不已。
连连从河内等地,再遣兵员以援。
十一月中,皇甫嵩在陇县之战中,不幸身中流失,身受重伤,让汉军士气大降。
董卓趁势再度回战,以袁绍援助及时,堪堪抵挡,但随之因补给被截,不得不往后退去。
朝中行做商议,最终选择以袁绍主前方军事,并使议郎荀攸领部,再度前往支援。
十二月初,在荀攸军略下,袁绍、丁原等配合下,董卓与陇关下大败,由此一扫之前的颓废势态,以此战,吕布之名大起。
除过西凉战场,从冬十月以来,尤其到了十二月,其他各地则先后送来捷报。如以荆州之地,荆州牧刘表以将领刘备,先后定荆州数千叛军,收归之后,更定了武陵郡所在的蛮夷之乱。
与司隶校尉属,相邻不远的兖州,东郡太守曹操连番战获大胜,后同南下而来的渤海国相刘祈,斩得卢县大胜,于此一扫兖州近一年来的黄巾之乱阴霾。后其人兵入任城国,再度大破叛军。州府,朝中,皆是以书令大加赞赏。
此外,九江太守袁术,平地方夷人之乱,亦定得寿春一带安宁。益州牧刘焉则联合益州大族,将益州境内的黄巾叛乱之众大破之,甚至以南中的夷人,亦多归附……
地方之战情,得入京师,朝臣自是欢喜。
但真正让人感慨的,却是青州之地的平乱。
短短数月间,渤海国相刘祈,不仅是安定了渤海国,后见临近郡县危急,领部而下,以做救援。
十月之后,其部众以一往无前之势,使叛军溃退。等到卢县之战,渤海国相刘祈亲临之,指挥大战,再破叛军。
后大部人马,北上东平陵,解临淄之危……直到昨日,北海国二十万黄巾军归附投降消息传来,从朝堂到雒阳城内,得闻消息的所有人,莫不震惊。
在隔日的朝议中,尚书令江沛等人,大议此事,并展示了青州州府,含青州别驾刘谙在内的百名州府要员,另有万众地方官吏与百姓所按指印之书——以请渤海国相,而入主青州州府。
在此事上,江沛自是全力支持。于昨夜间,他甚至与一应朝中要员聚会,暗自透漏了今日之朝议。
而在看到长长的卷书,另有州府众员上书后,卢植等人皆是安静下来。大汉立国,数百年来,以州望所归,少有此中人,能得此民意。
考虑到青州地方实情,朝廷经过三日的辩论,最终肯定了青州所呈之事,委任刘祈为青州牧,并兼顾渤海国相。
消息传出,朝野皆有哗然。
刘祈以青年之姿,不足而立,当是大汉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府主官!
天子诏书,向青州而去时,刘祈以妻兄陈登,大将夏侯兰,继续留守营陵。臧霸、许桉之部,则顺势退回琅琊国,其本人则返回到了寿光。
在寿光停留仅仅两日,刘祈便再度回到了益国城,与荀攸得以会面。
青州的两处大叛军得定,而挑选收归的青州军,合计将近四万,也成了刘祈帐下之主力人马。
但他没有忘记同曹操前番诺言,以解老家泰山郡的危急,遂在安青州之事后,结合曹操从兖州来信,下一个战事,便要放在泰山郡。
于此,刘祈的想法,即是分两路行进,一路为本部人马所往,另一路,则为臧霸所领的徐州军而行,进而同曹操一道平之,避免泰山郡的叛军,再度袭扰而上。为了防止相邻的东海郡为叛军南下来犯,许桉等部,当归往徐州,协助好今正戍守与东海郡的方真人马,以做卫之……
每行战事,可谓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营陵时,刘祈同妻兄陈登,即有过大体打探,这次归来,则是同荀攸行更详细的布置。
荀攸对军事,有非常高的敏感,益国城的当夜军议中,他以刘祈所言为大方向,指出了一些问题,后做调整,另有幕僚的补充完善,面向泰山郡,而南下的战事安排,即有了雏形。
整体战略上,诚也需要同曹操之部打好配合。是故在曹操来信道言,以祝贺刘祈得平北海国,安定青州之时,其中书信,也一道送往曹营之内。
待随后收到曹操的回信,并行协同进军之间,雒阳的诏书,终是送到了刘祈手中。
时正好是刘祈带着魏真等人马,北下广县的路上。
于军中得接过诏书,于部将们喜悦的眼神中,刘祈再度阅览了一遍。
青州州府所请,百姓所愿,今再有朝中所任命,又有上次刘谙来信时的婉拒,今次再度推辞的话,便是三次!
常言事不过三,刘祈也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在收到诏令后,他双目闪着泪光,手持诏书,面向雒阳方向,遥遥一拜,叹道:“全赖天子信任,即于朝中所任,为安青州百姓,以其中职责,我刘祈,何以能再度退却之?我必不负天子朝中信任,不负青州官吏信任,更将不负百姓信任,以身作则,于任上,必将竭力施为……”
道完这句话后,同行之部将兵士们,全都欢呼起来,而以送来诏令的官吏,亦多感叹。
正式接受朝廷任命后,以青州政务和军务诸事繁多,更以地区大局,刘祈自不可能再亲往泰山作战,他全权任命魏真领部负责,解乡地之危,同为妻兄陈登,大将臧霸,另有返回徐州的许桉等人去信言明。
同时,召尚留于益国料理军事的荀攸,另在北海国的荀或、田丰等人,而来州府处事,至于太史慈等人,则继续留守渤海国,以处北方诸事。
在途中安排完这些事后,刘祈领亲军人马,归往西北方向州治临淄。
临淄城内的州府要员,实以雒阳诏令时,即知此事,得晓刘祈归来后,以刘谙为首,百余名府员,另有地方大族代表、名士之属,合计千众,出五十里而迎之。
齐国地方百姓,于郡县宣传下,每于刘祈所过之处,亦是自发地夹道欢迎之!
两日后,刘祈携众,再度归来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