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西嘉到第四罗马 第二百八十章 为民请命
海尔森社长心情激动地攥紧拳头,全神贯注地看着劳伦斯,不准备错过这位阁下口中吐出的每一个词句。
观测者日报社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订阅量不输于那些老牌报纸的新兴报社,除了劳伦斯不计成本地投资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尔森社长先前从劳伦斯这里得到的那些独家一手消息。
不管是科西嘉国家白银公司上市之前的那些独家秘闻,还是关于凡尔赛宫廷内部的八卦绯闻,甚至是王储殿下本身的经历故事,这些可都不是那些老牌报社有渠道获取的消息。
上流社会的绅士们为了不再错过这些独家消息,自然而然地会将观测者日报加入到他们的邮订清单中去,而底层的市民们也因为观测者日报低廉的售价和杰出的可读性而青睐于这份新兴的报纸。
劳伦斯看着海尔森社长,也不再继续卖关子,直接说道:
“杜巴利夫人购置这条项链的资金来源于王室拨款,而这笔拨款本应用于赈济巴黎的贫民。”
“什么?!您的意思是,那串项链是用冬日补贴的资金购买的?”
话音一落,海尔森社长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眉头也瞬间皱紧了起来。
早在他创立观测者日报社之初,海尔森社长就立下了一条十分具有正义感的宗旨——要为这社会上的种种不公而发声。
因此,尽管海尔森社长也算是一位生活富足的小市民,但他对于底层贫民的生活还是具有相当深刻的了解。
冬日补贴,这是用来在冬天赈济那些贫民窟里为温饱挣扎的市民而特意设立的一笔资金。
早在十几年前,当路易十五发现自己的重农主义政策会导致冬天粮价上涨之后,为了安抚民心,他便在财政大臣的建议下设立了这个救助政策。
海尔森社长当然是了解这个政策的,在报社濒临倒闭、他也落魄地负债累累的那段时间,他甚至也领取过几次冬日补贴。
尽管每次发放的只有一块四磅重的发霉黑面包和一小袋木柴,但这对于那些衣不蔽体的底层贫民来说,他们许多人能活到现在绝对少不了这份补贴的帮助。
“我想是的。”劳伦斯耸了耸肩,肯定地说道:
“杜巴利夫人从王室的一位财政主管手里要走了这笔资金用来支付项链的款项,至于王室还能不能抽调出另一笔资金填补上这个漏洞...我觉得基本是不可能了。”
尽管王室的生活作风向来都是极致的奢华,但这可不意味着法兰西的财政状况十分健康,恰恰相反,法兰西的财政赤字已经持续恶化了数十年。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政府和王室不能做到对贵族和教士的税收改革,这巨大的财政赤字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悖论,并且会一直延续恶化到路易十六继位之后。
因此,用于今年冬日补贴的这笔资金是几乎不可能从其他部门的预算中挪用过来的,政府的高层们恐怕也不准备对此进行什么处理了,毕竟莫普大法官在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只是表达了遗憾和惋惜,而不是想办法去救济那些即将因饥寒而惨死的贫民。
“这简直太过分了!”
海尔森社长忍不住在面前的茶几上用力锤了一拳,在想起来这里是劳伦斯的会客厅之后才连忙道歉说:
“哦,对不起!阁下,我只是觉得...那个女人太过分了,冬日补贴的资金不只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还有不少善心市民们的捐助;我的妻子就曾经把他们的传单带回过家里,我当时还捐了五个利弗尔呢!”
一想到自己的捐款竟然变成了杜巴利夫人脖颈上项链里的一条金丝,再想到今年的巴黎会在一场雪夜后冻死饿死多少贫民,海尔森社长顿时坐不住了,无奈的叹息也接连不断地从口中吐出。
劳伦斯只是平淡地点了点头,这种丑闻在他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别说是在十八世纪末,哪怕是在后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能够完全清楚他们上缴的血汗到底都化成了些什么东西。
“总而言之,社长先生,我相信这会是一条大新闻——杜巴利伯爵夫人挪用赈济资金购置奢华珠宝,我想巴黎的报纸上可不会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劳伦斯靠在沙发里,缓声说道。
“的确是这样的,阁下。”海尔森社长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沉重地点了下头。
关于王室的花边新闻本就是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内容,毕竟小市民们都对这个凌驾于他们头顶的统治集团充满了好奇,他们很乐意于花上几个铜子去窥探一番神秘的王室成员的奢华生活。
尤其是对于杜巴利夫人这样受尽国王陛下宠爱的女人来说,她的丑闻无疑会招致市民们,特别是女士们的瞩目与关注。
劳伦斯看着海尔森社长,以柔和但不可拒绝的语气轻声问道:
“我希望这条消息尽快出现在观测者日报的头版上,应该没有问题吧?”
在这条劲爆的独家消息面前,海尔森社长却没有立刻应下来,而是紧紧咬着嘴唇,一副纠结模样。
他当然知道,报道这条消息能够为自己的报社带来又一阵的销量的狂欢。
但是相对应的,这也意味着自己将会完完全全得罪死杜巴利伯爵夫人。
尽管作为中产市民的海尔森社长并不了解杜巴利夫人的政治影响力,但他也清楚,国王陛下的官方情妇想要对自己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小报社社长下手,简直称得上是易如反掌。
“我还有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为了家人们,或许应该拒绝波拿巴阁下...”
海尔森社长偷偷瞄了一眼劳伦斯的表情,面前的波拿巴阁下嘴角仍然挂着浅浅的微笑,并没有继续出言逼迫自己做出决定。
早冬时节,巴黎的空气已经有些寒凉,但此刻的海尔森社长眉头还是渗出来一层细密的热汗。
掀开光鲜亮丽的帷幕,揭露其下隐藏的黑暗,他当然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危险,尤其是那张帷幕上还印有王室的徽标。
“但是...如果我不发声的话,贫民窟的那些人,下水道的那些人,他们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呢...”
海尔森社长的脑海里闪过一幕幕景象,包括眼前的波拿巴阁下,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那些至今都在隐隐刺痛他内心的那些衣不蔽体的底层贫民们。
想到他们那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样子,想到他们衣不蔽体地在三尺深的积雪里挖田鼠吃,海尔森社长再次攥紧拳头,回想起了他创办报纸的初衷,旋即咬牙说道:
“我理解您的意思,您会在明早的晨报上见到这条消息的...那么,时间紧迫,我得赶回报社去做编辑排版了,请允许我向您告辞。”
说罢,海尔森社长便毅然决然地站起身向劳伦斯鞠躬告辞,好似是生怕自己反悔一样。
劳伦斯轻轻点头,看着海尔森社长动作有些僵硬地走出会客厅,由衷地赞叹道
“真是个正直勇敢的人。”
他当然能看出来海尔森社长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自己的要求,杜巴利夫人的报复可不是这样一个报社社长能够吃得消的。
不过,让劳伦斯有些意外的是,海尔森社长竟然在自己许诺庇护之前就决定要站在杜巴利夫人的对立面了,这确实需要十足的勇气。
毕竟对于海尔森这样的普通市民来说,哪怕他得到了其中一方的庇护承诺,卷进这样大人物之间的斗争之中还是会万分危险。
如果是在某些冷酷无情的决策者面前,恐怕他们会在利用海尔森社长攻击完杜巴利夫人之后,就直接将这个小人物当作一颗无用的棋子直接抛弃掉。
当然,劳伦斯对这位社长还是十分的欣赏,自然会出面为其挡下杜巴利夫人的报复。
...
随着海尔森社长的快步离开,府邸的老管家也再次走进来通报道:
“阁下,我已经派人送海尔森先生回去了,另外,您要见的拉瓦锡院士也已经到了等候室,您要现在接见他吗?”
“当然,请将那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带来吧。”
一小会儿的功夫后,和劳伦斯许久不见的拉瓦锡院士便坐在了会客厅对侧的沙发里。
他显然来的很匆忙,估计是接到劳伦斯的邀请便直接动身赶了过来。
与第一次前来拜访时的精心打扮不同,拉瓦锡这次只穿了件白衬衣,外面套了一件朴素的棕色马甲,下身是一条普通的黑色套裤,上面还有许多不知道是不是被化学药品腐蚀留下的小洞。
“真...真高兴再见到您,阁下,今天...呃,天气真不错。”
拉瓦锡语无伦次地和劳伦斯打了个招呼,即使坐到沙发里后也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就好像他身处的不是香榭丽舍大街十号的会客厅,而是在巴黎高等法院的监狱里一样。
劳伦斯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仔细地看了看拉瓦锡那杂乱的头发和憔悴的眼角,随后才笑着招呼道:
“确实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拉瓦锡先生,你看起来憔悴了许多,最近的实验很辛苦?”
“不,阁下,不是研究上的事...”看到劳伦斯和善的笑容,拉瓦锡才终于从嘴角里挤出一丝苦笑,自责而忧虑地说道:
“是科学院里有一些烦心事。”
劳伦斯瞥了一眼拉瓦锡那忧心忡忡而焦虑无穷的表情,轻笑着道:
“让我猜猜,应该是和我有关的吧?”
“是...波拿巴阁下,关于您和杜巴利夫人的。”拉瓦锡小心地看着劳伦斯,点头承认道。
稍稍换位思考一下,劳伦斯也能猜到拉瓦锡这两天为何会如此的憔悴且自责,特别是在见到自己的第一面之后就流露出了惶恐的表情。
毕竟当初是拉瓦锡帮助劳伦斯进入的法兰西科学院,可如今杜巴利夫人却对劳伦斯的院士身份提起了质疑和弹劾,还为此设下了一场几乎让劳伦斯必败的赌局,这更是让拉瓦锡感到很是自责。
尤其是在见到劳伦斯之后,拉瓦锡更是担心,眼前这位权势滔天的波拿巴阁下会不会将这一切都怪罪到自己头上,是因为自己的办事不力才导致了波拿巴阁下陷入如此窘境。
而且,除了劳伦斯方面的压力外,拉瓦锡也在法兰西科学院内部遭到了不少白眼和鄙夷,他的同僚们都借此向他发起了攻击,甚至某些与他向来不对付的同僚还扬言要将拉瓦锡也一并弹劾,赶出法兰西科学院去。
虽然拉瓦锡当时确实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包税区才和劳伦斯进行了这个交易,但他也的确在那天和劳伦斯的交流中见识到了这位波拿巴阁下在化学上高瞻远瞩的见识。
因此拉瓦锡一再声明,他是在与波拿巴阁下进行学术交流,认为劳伦斯具有相应的渊博学识之后才进行的推荐。
但这无力的声明到最后也只能沦为笑柄而已,没有人相信二十岁的科西嘉王国首相还具有成为院士的自然哲学知识。
“看来我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这点我需要向你道歉。”劳伦斯柔声说道。
听到劳伦斯反而向自己道歉,拉瓦锡连忙惊慌失措地站起身,连声说道:
“不不不,我怎么能接受您的道歉呢,阁下,这都是我的问题,如果我当时谨慎一些,说不准就不会拖累您给您留下这些把柄了。”
“请坐下吧,拉瓦锡先生。”劳伦斯笑了笑,耐心地安慰道:
“事已至此,去纠结之前的行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该把注意力放在那场学术答辩本身上了...卢浮宫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拉瓦锡点点头,脸色有些难看:
“科学院委员会已经将答辩的时间确定了,就定在新年之后的三四天。”
“新年后?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吗?”劳伦斯也没有特别惊讶,这个时间尽管有些紧迫,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够用了。
“是的,委员会不打算给您太多的准备时间,他们觉得如果您真有能力通过的话,即使是明天答辩也都无所谓。”拉瓦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而且...有个坏消息要告诉您,因为国王陛下亲自派人监管整场答辩的全部流程,委员会的评定标准比正常情况下还要高出不少,您如果继续使用我递交上去的那份论文参加答辩,恐怕...非常难以通过。”
虽然拉瓦锡的确从劳伦斯口中听到过不少启发性的知识,但他也和绝大多数市民一样,完全不觉得波拿巴阁下能够通过那场高标准的答辩,尤其是在时间如此紧迫,还要重新上交一份学术论文的情况下。
拉瓦锡甚至觉得,如果以这样的条件和标准作为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考核,恐怕现有的院士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无法通过。
然而,劳伦斯听了却是完全不放心上地摆摆手,毫不在意道:
“重新递交一份论文?这倒无妨,我本来就有这个打算,这两天我连大纲都已经构思好了。”
“您说什么?”拉瓦锡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惊讶无比道:
“您要自己写一份学术论文,还是在两周时间内?还要用它去参加法兰西科学院的学术答辩?!”
别说是劳伦斯了,连拉瓦锡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在两周时间内写出一篇足够水平通过答辩的学术论文,更别提还要进行繁琐的实验和数据收集了。
“当然,我连实验装置都设计好了,正委托一位...呃,工匠帮我打造呢。”
劳伦斯看着拉瓦锡那惊讶的神色,笑着说道:
“不过,我还需要一位得力的助手,不知拉瓦锡先生愿不愿意...?”
拉瓦锡似乎还没有从这个荒唐的想法中回过神来,愣了一下才连忙问道:
“我当然愿意为您提供一切帮助,只是...请恕我发问,您研究的对象是...?”
“很难用只言片语和您解释清楚,拉瓦锡先生。”劳伦斯想了一会儿,缓声说道:
“简单来说,那是一种全新的力量,能够照亮整个世界的力量,它的强大甚至能让那些轰鸣的蒸汽机有朝一日退出历史的舞台。”
观测者日报社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订阅量不输于那些老牌报纸的新兴报社,除了劳伦斯不计成本地投资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尔森社长先前从劳伦斯这里得到的那些独家一手消息。
不管是科西嘉国家白银公司上市之前的那些独家秘闻,还是关于凡尔赛宫廷内部的八卦绯闻,甚至是王储殿下本身的经历故事,这些可都不是那些老牌报社有渠道获取的消息。
上流社会的绅士们为了不再错过这些独家消息,自然而然地会将观测者日报加入到他们的邮订清单中去,而底层的市民们也因为观测者日报低廉的售价和杰出的可读性而青睐于这份新兴的报纸。
劳伦斯看着海尔森社长,也不再继续卖关子,直接说道:
“杜巴利夫人购置这条项链的资金来源于王室拨款,而这笔拨款本应用于赈济巴黎的贫民。”
“什么?!您的意思是,那串项链是用冬日补贴的资金购买的?”
话音一落,海尔森社长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眉头也瞬间皱紧了起来。
早在他创立观测者日报社之初,海尔森社长就立下了一条十分具有正义感的宗旨——要为这社会上的种种不公而发声。
因此,尽管海尔森社长也算是一位生活富足的小市民,但他对于底层贫民的生活还是具有相当深刻的了解。
冬日补贴,这是用来在冬天赈济那些贫民窟里为温饱挣扎的市民而特意设立的一笔资金。
早在十几年前,当路易十五发现自己的重农主义政策会导致冬天粮价上涨之后,为了安抚民心,他便在财政大臣的建议下设立了这个救助政策。
海尔森社长当然是了解这个政策的,在报社濒临倒闭、他也落魄地负债累累的那段时间,他甚至也领取过几次冬日补贴。
尽管每次发放的只有一块四磅重的发霉黑面包和一小袋木柴,但这对于那些衣不蔽体的底层贫民来说,他们许多人能活到现在绝对少不了这份补贴的帮助。
“我想是的。”劳伦斯耸了耸肩,肯定地说道:
“杜巴利夫人从王室的一位财政主管手里要走了这笔资金用来支付项链的款项,至于王室还能不能抽调出另一笔资金填补上这个漏洞...我觉得基本是不可能了。”
尽管王室的生活作风向来都是极致的奢华,但这可不意味着法兰西的财政状况十分健康,恰恰相反,法兰西的财政赤字已经持续恶化了数十年。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政府和王室不能做到对贵族和教士的税收改革,这巨大的财政赤字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悖论,并且会一直延续恶化到路易十六继位之后。
因此,用于今年冬日补贴的这笔资金是几乎不可能从其他部门的预算中挪用过来的,政府的高层们恐怕也不准备对此进行什么处理了,毕竟莫普大法官在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只是表达了遗憾和惋惜,而不是想办法去救济那些即将因饥寒而惨死的贫民。
“这简直太过分了!”
海尔森社长忍不住在面前的茶几上用力锤了一拳,在想起来这里是劳伦斯的会客厅之后才连忙道歉说:
“哦,对不起!阁下,我只是觉得...那个女人太过分了,冬日补贴的资金不只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还有不少善心市民们的捐助;我的妻子就曾经把他们的传单带回过家里,我当时还捐了五个利弗尔呢!”
一想到自己的捐款竟然变成了杜巴利夫人脖颈上项链里的一条金丝,再想到今年的巴黎会在一场雪夜后冻死饿死多少贫民,海尔森社长顿时坐不住了,无奈的叹息也接连不断地从口中吐出。
劳伦斯只是平淡地点了点头,这种丑闻在他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别说是在十八世纪末,哪怕是在后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能够完全清楚他们上缴的血汗到底都化成了些什么东西。
“总而言之,社长先生,我相信这会是一条大新闻——杜巴利伯爵夫人挪用赈济资金购置奢华珠宝,我想巴黎的报纸上可不会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劳伦斯靠在沙发里,缓声说道。
“的确是这样的,阁下。”海尔森社长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沉重地点了下头。
关于王室的花边新闻本就是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内容,毕竟小市民们都对这个凌驾于他们头顶的统治集团充满了好奇,他们很乐意于花上几个铜子去窥探一番神秘的王室成员的奢华生活。
尤其是对于杜巴利夫人这样受尽国王陛下宠爱的女人来说,她的丑闻无疑会招致市民们,特别是女士们的瞩目与关注。
劳伦斯看着海尔森社长,以柔和但不可拒绝的语气轻声问道:
“我希望这条消息尽快出现在观测者日报的头版上,应该没有问题吧?”
在这条劲爆的独家消息面前,海尔森社长却没有立刻应下来,而是紧紧咬着嘴唇,一副纠结模样。
他当然知道,报道这条消息能够为自己的报社带来又一阵的销量的狂欢。
但是相对应的,这也意味着自己将会完完全全得罪死杜巴利伯爵夫人。
尽管作为中产市民的海尔森社长并不了解杜巴利夫人的政治影响力,但他也清楚,国王陛下的官方情妇想要对自己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小报社社长下手,简直称得上是易如反掌。
“我还有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为了家人们,或许应该拒绝波拿巴阁下...”
海尔森社长偷偷瞄了一眼劳伦斯的表情,面前的波拿巴阁下嘴角仍然挂着浅浅的微笑,并没有继续出言逼迫自己做出决定。
早冬时节,巴黎的空气已经有些寒凉,但此刻的海尔森社长眉头还是渗出来一层细密的热汗。
掀开光鲜亮丽的帷幕,揭露其下隐藏的黑暗,他当然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危险,尤其是那张帷幕上还印有王室的徽标。
“但是...如果我不发声的话,贫民窟的那些人,下水道的那些人,他们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呢...”
海尔森社长的脑海里闪过一幕幕景象,包括眼前的波拿巴阁下,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那些至今都在隐隐刺痛他内心的那些衣不蔽体的底层贫民们。
想到他们那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样子,想到他们衣不蔽体地在三尺深的积雪里挖田鼠吃,海尔森社长再次攥紧拳头,回想起了他创办报纸的初衷,旋即咬牙说道:
“我理解您的意思,您会在明早的晨报上见到这条消息的...那么,时间紧迫,我得赶回报社去做编辑排版了,请允许我向您告辞。”
说罢,海尔森社长便毅然决然地站起身向劳伦斯鞠躬告辞,好似是生怕自己反悔一样。
劳伦斯轻轻点头,看着海尔森社长动作有些僵硬地走出会客厅,由衷地赞叹道
“真是个正直勇敢的人。”
他当然能看出来海尔森社长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自己的要求,杜巴利夫人的报复可不是这样一个报社社长能够吃得消的。
不过,让劳伦斯有些意外的是,海尔森社长竟然在自己许诺庇护之前就决定要站在杜巴利夫人的对立面了,这确实需要十足的勇气。
毕竟对于海尔森这样的普通市民来说,哪怕他得到了其中一方的庇护承诺,卷进这样大人物之间的斗争之中还是会万分危险。
如果是在某些冷酷无情的决策者面前,恐怕他们会在利用海尔森社长攻击完杜巴利夫人之后,就直接将这个小人物当作一颗无用的棋子直接抛弃掉。
当然,劳伦斯对这位社长还是十分的欣赏,自然会出面为其挡下杜巴利夫人的报复。
...
随着海尔森社长的快步离开,府邸的老管家也再次走进来通报道:
“阁下,我已经派人送海尔森先生回去了,另外,您要见的拉瓦锡院士也已经到了等候室,您要现在接见他吗?”
“当然,请将那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带来吧。”
一小会儿的功夫后,和劳伦斯许久不见的拉瓦锡院士便坐在了会客厅对侧的沙发里。
他显然来的很匆忙,估计是接到劳伦斯的邀请便直接动身赶了过来。
与第一次前来拜访时的精心打扮不同,拉瓦锡这次只穿了件白衬衣,外面套了一件朴素的棕色马甲,下身是一条普通的黑色套裤,上面还有许多不知道是不是被化学药品腐蚀留下的小洞。
“真...真高兴再见到您,阁下,今天...呃,天气真不错。”
拉瓦锡语无伦次地和劳伦斯打了个招呼,即使坐到沙发里后也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就好像他身处的不是香榭丽舍大街十号的会客厅,而是在巴黎高等法院的监狱里一样。
劳伦斯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仔细地看了看拉瓦锡那杂乱的头发和憔悴的眼角,随后才笑着招呼道:
“确实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拉瓦锡先生,你看起来憔悴了许多,最近的实验很辛苦?”
“不,阁下,不是研究上的事...”看到劳伦斯和善的笑容,拉瓦锡才终于从嘴角里挤出一丝苦笑,自责而忧虑地说道:
“是科学院里有一些烦心事。”
劳伦斯瞥了一眼拉瓦锡那忧心忡忡而焦虑无穷的表情,轻笑着道:
“让我猜猜,应该是和我有关的吧?”
“是...波拿巴阁下,关于您和杜巴利夫人的。”拉瓦锡小心地看着劳伦斯,点头承认道。
稍稍换位思考一下,劳伦斯也能猜到拉瓦锡这两天为何会如此的憔悴且自责,特别是在见到自己的第一面之后就流露出了惶恐的表情。
毕竟当初是拉瓦锡帮助劳伦斯进入的法兰西科学院,可如今杜巴利夫人却对劳伦斯的院士身份提起了质疑和弹劾,还为此设下了一场几乎让劳伦斯必败的赌局,这更是让拉瓦锡感到很是自责。
尤其是在见到劳伦斯之后,拉瓦锡更是担心,眼前这位权势滔天的波拿巴阁下会不会将这一切都怪罪到自己头上,是因为自己的办事不力才导致了波拿巴阁下陷入如此窘境。
而且,除了劳伦斯方面的压力外,拉瓦锡也在法兰西科学院内部遭到了不少白眼和鄙夷,他的同僚们都借此向他发起了攻击,甚至某些与他向来不对付的同僚还扬言要将拉瓦锡也一并弹劾,赶出法兰西科学院去。
虽然拉瓦锡当时确实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包税区才和劳伦斯进行了这个交易,但他也的确在那天和劳伦斯的交流中见识到了这位波拿巴阁下在化学上高瞻远瞩的见识。
因此拉瓦锡一再声明,他是在与波拿巴阁下进行学术交流,认为劳伦斯具有相应的渊博学识之后才进行的推荐。
但这无力的声明到最后也只能沦为笑柄而已,没有人相信二十岁的科西嘉王国首相还具有成为院士的自然哲学知识。
“看来我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这点我需要向你道歉。”劳伦斯柔声说道。
听到劳伦斯反而向自己道歉,拉瓦锡连忙惊慌失措地站起身,连声说道:
“不不不,我怎么能接受您的道歉呢,阁下,这都是我的问题,如果我当时谨慎一些,说不准就不会拖累您给您留下这些把柄了。”
“请坐下吧,拉瓦锡先生。”劳伦斯笑了笑,耐心地安慰道:
“事已至此,去纠结之前的行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该把注意力放在那场学术答辩本身上了...卢浮宫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拉瓦锡点点头,脸色有些难看:
“科学院委员会已经将答辩的时间确定了,就定在新年之后的三四天。”
“新年后?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吗?”劳伦斯也没有特别惊讶,这个时间尽管有些紧迫,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够用了。
“是的,委员会不打算给您太多的准备时间,他们觉得如果您真有能力通过的话,即使是明天答辩也都无所谓。”拉瓦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而且...有个坏消息要告诉您,因为国王陛下亲自派人监管整场答辩的全部流程,委员会的评定标准比正常情况下还要高出不少,您如果继续使用我递交上去的那份论文参加答辩,恐怕...非常难以通过。”
虽然拉瓦锡的确从劳伦斯口中听到过不少启发性的知识,但他也和绝大多数市民一样,完全不觉得波拿巴阁下能够通过那场高标准的答辩,尤其是在时间如此紧迫,还要重新上交一份学术论文的情况下。
拉瓦锡甚至觉得,如果以这样的条件和标准作为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考核,恐怕现有的院士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无法通过。
然而,劳伦斯听了却是完全不放心上地摆摆手,毫不在意道:
“重新递交一份论文?这倒无妨,我本来就有这个打算,这两天我连大纲都已经构思好了。”
“您说什么?”拉瓦锡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惊讶无比道:
“您要自己写一份学术论文,还是在两周时间内?还要用它去参加法兰西科学院的学术答辩?!”
别说是劳伦斯了,连拉瓦锡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在两周时间内写出一篇足够水平通过答辩的学术论文,更别提还要进行繁琐的实验和数据收集了。
“当然,我连实验装置都设计好了,正委托一位...呃,工匠帮我打造呢。”
劳伦斯看着拉瓦锡那惊讶的神色,笑着说道:
“不过,我还需要一位得力的助手,不知拉瓦锡先生愿不愿意...?”
拉瓦锡似乎还没有从这个荒唐的想法中回过神来,愣了一下才连忙问道:
“我当然愿意为您提供一切帮助,只是...请恕我发问,您研究的对象是...?”
“很难用只言片语和您解释清楚,拉瓦锡先生。”劳伦斯想了一会儿,缓声说道:
“简单来说,那是一种全新的力量,能够照亮整个世界的力量,它的强大甚至能让那些轰鸣的蒸汽机有朝一日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