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烬仙途 第203章 时间之力
在几个月后,依浩在与乾定部黄子庆等人再三商议后,决定于两年半后在赤炼宗举行宗门的成立大典。
此消息一出,赤炼宗上下人等顿时欢呼雀跃。大家卯着劲做事,希望在开宗时赤炼宗能有更大的变化。
期间,乾定部制定了弟子晋升、资源兑换、部门考核积分等诸多制度。
赤炼阁的第三层炼元楼,开始对弟子开放。
一大批的优秀功法,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提供给弟子选择、修炼。
当弟子进入炼元楼的闭关室修炼,才发现其内的元气浓郁程度居然是外面的十倍不止。更有一名炼元境弟子发现,闭关室的时间竟然比外界时间流逝更慢。
外界时间三十天,炼元楼闭关室内则过去三十一天。
此消息一出,就连闭关的依浩都闻讯出关。
依浩吩咐,立即封锁消息。
他让乾定部,立刻开启开元楼。
果不其然,在一月后开元楼也传来好消息。
开元楼闭关室的时间流逝也比外界慢。据乾定部测算,外界时间三十天,开元楼闭关室的时间则过去了三十五天!
这让依浩等赤炼宗高层,高兴得合不拢嘴。
修真者闭关,动辄就会数年。特别是修为高深的,闭关时间甚至达到十年、百年之久。虽然两楼在一月时间里改变短,但如果长年累月加起来数量还是令人期待的。
时间和空间是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且改变时间的流逝速度,那是具有时间之力的高阶法宝才拥有的神秘力量。
依浩告诉众人,改变时间这一切都是赤炼宗的大长老蝉祖在暗中操作施为。
大家都知道赤炼阁有一个大长老,修为高深,神秘莫测。众人听闻依浩如此一说,又无不期盼蝉祖早日出关,对他们指点一二。
依浩心内暗笑。想蝉祖一出关,见赤炼宗内如此多的人缠着他听那玄乎故事,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又过数月后,袁尚出关。
突破开元境中期的袁尚,浑身的元力变得更加浑厚。他双目中蕴含着智慧光芒,似乎灵智在随着他修为提升而自动增加。
这让依浩已是羡慕不已。如果袁尚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岂不是他的智慧超过一般的人类,智慧如妖啊!
袁尚主动向依浩和赤炼宗议事团提出,代任大修罗。
依浩等人欣然同意。
袁尚于是立刻开始对赤炼宗的弟子,分批进行了训练。
说是训练,实则是从修罗部弟子中挑选出六百名身强力壮的,没日没夜地疯狂挖掘湖泊。看到袁尚的训练方式,众人无不侧目。
……
时间飞逝,距离依浩从功良州返回,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如今,赤炼宗已初具规模。
宛如白纱的护宗大阵,将红石山紧紧地守护着。红石山巅,巍峨的赤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红石山的八方,无数红色宫殿按照八卦方位依次排布。在阳光照耀下,赤炼宗如同一个身披红铠的武士傲然屹立。
山前,玄武湖面随风而起涟漪阵阵。清澈的湖水中,无数稀罕的水族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半夜月明之时,湖中还会响起优美的歌声。
听说,在湖中深处居住着引自荒泽平原外大江的美人鱼一族。美人鱼是水中妖兽一族,它们上半身形似人类,下半身为鱼尾。它们性情温婉,歌声无比甜柔美妙。
荒泽平原的凡俗人中,有部分就是冲着它们吸引而来的。
据说当初为引美人鱼入住玄武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依浩宗主亲自出面,与美人鱼一族谈了许久,它们方才同意。
从红石山高处俯视,两条大江直通玄武湖,如同一白一黄的两根细绳将它紧紧地系挂在赤炼宗。那两江,一江的水流浑浊湍急、浩浩荡荡;一江的水流婉柔明亮,水温冰凉,清澈能见底。
傍依着两江,已然居住有十万的人口。据地龙部说,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地、不断地增长着。
……
天威大殿古朴、巍峨,端坐落于红石山的正面。
它高逾一百六十丈,若单论建筑的高度都超过了赤炼阁,是赤炼宗内最高的建筑。且在天威殿的后方,其他宫殿绵延数十里,共同组成了天威部。
天威大殿前,有着一座十里地大小,红石铺就的宽阔广场。
广场两侧,十六根百丈巨柱巍然耸立。
柱子上,刻有金鳞巨龙。它们如同活龙般蠢蠢欲动,由柱子向上盘绕游动,仿佛随时都会冲出去遨游天际。它们口吐的炽烈火焰,将广场映照得更加明亮。
广场正中央,屹立着一座高达五十丈的三阳宗创派祖师三阳真君的塑像。
真君红脸赤髯,身着黑袍,长发被黑绳轻束。他右手持剑,左手掌心处元火飘浮。他的面庞清冷,衣衫似随风轻飘,脚踩白色祥云,双眼斜视着天穹。
今天,是赤炼宗开宗典礼。
赤炼宗大开宗门,全宗人员身着崭新的灰、黄、青、蓝、绿、红、黑、紫、靛九色火焰长袍,恭迎八方宾客。
赤霞州的各方势力,纷纷派人到场来贺。
其实,赤炼宗仅仅是邀请了附近几个宗门观礼。但赤霞州在近百年没有新的势力产生,虽然赤炼宗并没有广发请帖他们,但还是闻讯主动前来观礼。
来人中,也不乏一些散修。他们中大多为开元境,还有数名气息浑厚,乔装打扮隐藏在人群中的腾元境。这些人目光闪烁,眼中不屑地望着台上开元境中期的依浩。
依浩身着靛色长袍,上绣有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火焰中一轮赤日腾起高悬,仿若要驱除尽世间的所有黑暗。
依浩淡淡地瞥了一眼这些人,其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一张红色的地毯从广场的入口,绵延铺到天威大殿前的赤红色巨大座椅前。无数身影在广场入口处从天降落,缓缓步行在地毯上,来到殿前的红色座椅上端坐。
“天造宗宗主田纾到!”一道洪亮的唱礼声,从司仪黄子庆口中传出。
此消息一出,赤炼宗上下人等顿时欢呼雀跃。大家卯着劲做事,希望在开宗时赤炼宗能有更大的变化。
期间,乾定部制定了弟子晋升、资源兑换、部门考核积分等诸多制度。
赤炼阁的第三层炼元楼,开始对弟子开放。
一大批的优秀功法,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提供给弟子选择、修炼。
当弟子进入炼元楼的闭关室修炼,才发现其内的元气浓郁程度居然是外面的十倍不止。更有一名炼元境弟子发现,闭关室的时间竟然比外界时间流逝更慢。
外界时间三十天,炼元楼闭关室内则过去三十一天。
此消息一出,就连闭关的依浩都闻讯出关。
依浩吩咐,立即封锁消息。
他让乾定部,立刻开启开元楼。
果不其然,在一月后开元楼也传来好消息。
开元楼闭关室的时间流逝也比外界慢。据乾定部测算,外界时间三十天,开元楼闭关室的时间则过去了三十五天!
这让依浩等赤炼宗高层,高兴得合不拢嘴。
修真者闭关,动辄就会数年。特别是修为高深的,闭关时间甚至达到十年、百年之久。虽然两楼在一月时间里改变短,但如果长年累月加起来数量还是令人期待的。
时间和空间是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且改变时间的流逝速度,那是具有时间之力的高阶法宝才拥有的神秘力量。
依浩告诉众人,改变时间这一切都是赤炼宗的大长老蝉祖在暗中操作施为。
大家都知道赤炼阁有一个大长老,修为高深,神秘莫测。众人听闻依浩如此一说,又无不期盼蝉祖早日出关,对他们指点一二。
依浩心内暗笑。想蝉祖一出关,见赤炼宗内如此多的人缠着他听那玄乎故事,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又过数月后,袁尚出关。
突破开元境中期的袁尚,浑身的元力变得更加浑厚。他双目中蕴含着智慧光芒,似乎灵智在随着他修为提升而自动增加。
这让依浩已是羡慕不已。如果袁尚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岂不是他的智慧超过一般的人类,智慧如妖啊!
袁尚主动向依浩和赤炼宗议事团提出,代任大修罗。
依浩等人欣然同意。
袁尚于是立刻开始对赤炼宗的弟子,分批进行了训练。
说是训练,实则是从修罗部弟子中挑选出六百名身强力壮的,没日没夜地疯狂挖掘湖泊。看到袁尚的训练方式,众人无不侧目。
……
时间飞逝,距离依浩从功良州返回,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如今,赤炼宗已初具规模。
宛如白纱的护宗大阵,将红石山紧紧地守护着。红石山巅,巍峨的赤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红石山的八方,无数红色宫殿按照八卦方位依次排布。在阳光照耀下,赤炼宗如同一个身披红铠的武士傲然屹立。
山前,玄武湖面随风而起涟漪阵阵。清澈的湖水中,无数稀罕的水族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半夜月明之时,湖中还会响起优美的歌声。
听说,在湖中深处居住着引自荒泽平原外大江的美人鱼一族。美人鱼是水中妖兽一族,它们上半身形似人类,下半身为鱼尾。它们性情温婉,歌声无比甜柔美妙。
荒泽平原的凡俗人中,有部分就是冲着它们吸引而来的。
据说当初为引美人鱼入住玄武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依浩宗主亲自出面,与美人鱼一族谈了许久,它们方才同意。
从红石山高处俯视,两条大江直通玄武湖,如同一白一黄的两根细绳将它紧紧地系挂在赤炼宗。那两江,一江的水流浑浊湍急、浩浩荡荡;一江的水流婉柔明亮,水温冰凉,清澈能见底。
傍依着两江,已然居住有十万的人口。据地龙部说,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地、不断地增长着。
……
天威大殿古朴、巍峨,端坐落于红石山的正面。
它高逾一百六十丈,若单论建筑的高度都超过了赤炼阁,是赤炼宗内最高的建筑。且在天威殿的后方,其他宫殿绵延数十里,共同组成了天威部。
天威大殿前,有着一座十里地大小,红石铺就的宽阔广场。
广场两侧,十六根百丈巨柱巍然耸立。
柱子上,刻有金鳞巨龙。它们如同活龙般蠢蠢欲动,由柱子向上盘绕游动,仿佛随时都会冲出去遨游天际。它们口吐的炽烈火焰,将广场映照得更加明亮。
广场正中央,屹立着一座高达五十丈的三阳宗创派祖师三阳真君的塑像。
真君红脸赤髯,身着黑袍,长发被黑绳轻束。他右手持剑,左手掌心处元火飘浮。他的面庞清冷,衣衫似随风轻飘,脚踩白色祥云,双眼斜视着天穹。
今天,是赤炼宗开宗典礼。
赤炼宗大开宗门,全宗人员身着崭新的灰、黄、青、蓝、绿、红、黑、紫、靛九色火焰长袍,恭迎八方宾客。
赤霞州的各方势力,纷纷派人到场来贺。
其实,赤炼宗仅仅是邀请了附近几个宗门观礼。但赤霞州在近百年没有新的势力产生,虽然赤炼宗并没有广发请帖他们,但还是闻讯主动前来观礼。
来人中,也不乏一些散修。他们中大多为开元境,还有数名气息浑厚,乔装打扮隐藏在人群中的腾元境。这些人目光闪烁,眼中不屑地望着台上开元境中期的依浩。
依浩身着靛色长袍,上绣有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火焰中一轮赤日腾起高悬,仿若要驱除尽世间的所有黑暗。
依浩淡淡地瞥了一眼这些人,其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一张红色的地毯从广场的入口,绵延铺到天威大殿前的赤红色巨大座椅前。无数身影在广场入口处从天降落,缓缓步行在地毯上,来到殿前的红色座椅上端坐。
“天造宗宗主田纾到!”一道洪亮的唱礼声,从司仪黄子庆口中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