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348章 天下勤王
热门推荐:
被全网喷懦弱?我复出后灭万族
我在异界有座城
憨怂爷万里追凶
恶婆婆不洗白,只虐渣儿女
御兽:异界西游妖魔录
全员败家子?无所谓我有神豪系统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迷航方舟
全员恶人?靠读心术养废他们
第348章 天下勤王
多尔衮攻入青山口后,迅速做出了作战部署,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豪格随即率兵一万绕道攻下蓟州镇城,守将洪日升经过奋战之后,壮烈殉国。
阿巴泰率兵四千向东猛攻迁安城,迁安守将京营参将王之富见敌军势大,不顾全城百姓的安危,直接带领亲兵三百人撤往永平府城,迁安随即陷落。
多尔衮紧接着以叶臣和瓜尔佳图赖为主将,率领精兵7000人一路向西追击从蓟州镇城溃败的明军,杀向了遵化城。
遵化城守将游击王武纬倒是一个敢战的汉子,一面派人通报给通州的吴阿衡,一面率领大军出城列阵,严阵以待。
只是阵势刚刚列好,图赖带着飞驰的铁骑就杀到了,明军被敌军的气势吓到了,纷纷向后方撤去。王武纬无论如何呵斥,都制止不住。
无奈之下,王武纬只得率领少量亲兵杀出重围,仓皇向通州城方向撤退。
叶臣则是率领三千清军尾随其后,一路上无论是蓟州州城(州城与镇城不在一个地方),还是镇朔卫城,竟然都是不战而降。
叶臣得以顺利的在三河县追上王武纬,王武纬不得已之下,退往三河县城内进行坚守,叶臣随后切断了三河县与通州之间的联络。
与此同时,杜度继续率兵游弋在京师城外,右翼军主力三万人马,则在尼堪的率领下,直接向东逼近了通州城。
巴布泰和喀尔济赫先是率军在郑村坝击败大明总兵鲁宗文的大军,汉将孔有德率兵攻下高丽庄和张家湾,彻底截断通州城和京师之间的联系。耿仲明所部则向南攻下通州南面的漷县和香河两城,使得通州北、西、南三面被围。
关键时刻,多尔衮又命令豪格率领主力三万人绕过三河城,攻下泥洼铺和夏店铺,彻底将通州城完全包围。
多尔衮经过与岳讬商议后,以尼堪为通州前线总指挥,指挥各路清军对通州的明军发动了空前绝后的进攻。
对于誓死不降的三河城,多尔衮则下令尚可喜率领张存仁、刘天禄对三河城发动进攻,限定三日内攻破。
尚可喜对于大明的战绩一向非常出色,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三河城,游击王武纬宁死不降,在巷战中阵亡。
出于震慑人心的想法,尚可喜等三部人马对三河县进行了血腥大屠杀,除了青壮男女外,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都免不了挨上一刀。
三河陷落后,清军立刻发动了对通州的全面进攻。
至此京师城内的崇祯皇帝和他的内阁大臣们才开始彻底慌了起来,通州不光是北方的钱粮集散地,更是京师的重要补给地,失去了通州就意味着京师很可能会失去补给,对于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来说,无疑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于是乎,大明中央朝廷做出决定,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天下勤王的诏书。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大臣的汇报,觉得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了一道诏书,派出太监郑希诏前往通州城,充任吴阿衡的监军,加强对明军的监视和控制,务必要确保通州的军民要战斗到底。
对于天下勤王的诏书的传播,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南直隶、湖广首当其冲,朝廷尤其点名让洪承畴率领“洪军”、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新秦军飞速来援。
对于突然派遣太监郑希诏去吴阿衡军中监军,令吴阿衡心中不开心,没有人喜欢被怀疑的感觉,况且自己还是一直在毫无保留地尽全力奋战,几天来打退了清军数十次的轮番进攻。
可以说朝廷派遣监军这个问题,时机选的非常不合适。
更为不合适的是,难道就没有人怀疑?为何清军重重围困之下,郑希诏能够率领少数的锦衣卫就能冲破清军的防线?
没有证据表明郑希诏此时已经降清,但是根据原有的历史,郑希诏因为通敌于崇祯十二年被诛杀。
历史扑朔迷离,只能管中窥豹。
这是后话,暂且休提。
与此同时,兵部连下数道命令催促卢象升尽快赶来京师勤王。
卢象升接到旨意后也是非常担忧,一来自己是丁忧之身,领军出战恐怕有不祥之兆;二来朝廷的要求实在是过于仓促,因为无论是宣府、大同还是山西镇出兵,都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将分散驻扎的兵马聚集到一起,安家费用的筹集和发放、粮饷的筹集和发放、武器装备的补充和加强、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可是朝廷似乎如同快要拉肚子的人急着找茅房一样,连续不断地派出使臣持续性催促。
九月底,大明朝廷正式发出诏命:正式任命宣大总督卢象升为天下援兵兵马统帅,以内官高起潜为监军,统领尚在关内的关宁军、尚在路上的大同军、宣府军和山西镇军等,进京勤王。
这就由不得卢象升自己的想法了,只能贸然带着准备严重不充分的总督标营中营副总兵李重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率领人马立刻出兵延庆州,明军前锋在昌平州城外的天寿山与硕讬所部相遇,双方立刻发生了大战。
由于清军士气正盛,战斗力因而爆表;反观明军则是行色匆匆,将士们出征连安家银子都没有落到,后勤补给更是少的可怜,本来士气就不高,完全凭着卢象升个人超高的个人魅力,才勉强参战。
但是即使如此,明军杨国柱部和李重镇部也给与硕讬所部重创,得到硕讬求救禀报的岳讬,紧急下令自己的十一叔巴布海和十三叔赖慕布分出精兵一万前往支援硕讬,继续执行拦截任务。
可是神勇的卢象升令王朴率兵护住后路,带领李重镇和杨国柱二将,冲破硕讬的阻击后,再次直面士气正旺的巴布海和赖慕布两军,只是这两位公子哥,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很明显是属于非常弱鸡的那一种。
巴布海和赖慕布面对着迅猛冲杀过来的卢象升军,虽然也是勇敢地迎上去,但是双方刚一交战,整个军队大阵就被卢象升带兵直接冲垮,巴布海带残兵退往昌平州方向,赖慕布带兵则退向了顺义城。
卢象升带领的大军则是连续攻破清军的虹桥、小榆河、大榆河阵地,最终到达京师西北的清河店,打通了清河店与京师之间的联络。
(本章完)
多尔衮攻入青山口后,迅速做出了作战部署,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豪格随即率兵一万绕道攻下蓟州镇城,守将洪日升经过奋战之后,壮烈殉国。
阿巴泰率兵四千向东猛攻迁安城,迁安守将京营参将王之富见敌军势大,不顾全城百姓的安危,直接带领亲兵三百人撤往永平府城,迁安随即陷落。
多尔衮紧接着以叶臣和瓜尔佳图赖为主将,率领精兵7000人一路向西追击从蓟州镇城溃败的明军,杀向了遵化城。
遵化城守将游击王武纬倒是一个敢战的汉子,一面派人通报给通州的吴阿衡,一面率领大军出城列阵,严阵以待。
只是阵势刚刚列好,图赖带着飞驰的铁骑就杀到了,明军被敌军的气势吓到了,纷纷向后方撤去。王武纬无论如何呵斥,都制止不住。
无奈之下,王武纬只得率领少量亲兵杀出重围,仓皇向通州城方向撤退。
叶臣则是率领三千清军尾随其后,一路上无论是蓟州州城(州城与镇城不在一个地方),还是镇朔卫城,竟然都是不战而降。
叶臣得以顺利的在三河县追上王武纬,王武纬不得已之下,退往三河县城内进行坚守,叶臣随后切断了三河县与通州之间的联络。
与此同时,杜度继续率兵游弋在京师城外,右翼军主力三万人马,则在尼堪的率领下,直接向东逼近了通州城。
巴布泰和喀尔济赫先是率军在郑村坝击败大明总兵鲁宗文的大军,汉将孔有德率兵攻下高丽庄和张家湾,彻底截断通州城和京师之间的联系。耿仲明所部则向南攻下通州南面的漷县和香河两城,使得通州北、西、南三面被围。
关键时刻,多尔衮又命令豪格率领主力三万人绕过三河城,攻下泥洼铺和夏店铺,彻底将通州城完全包围。
多尔衮经过与岳讬商议后,以尼堪为通州前线总指挥,指挥各路清军对通州的明军发动了空前绝后的进攻。
对于誓死不降的三河城,多尔衮则下令尚可喜率领张存仁、刘天禄对三河城发动进攻,限定三日内攻破。
尚可喜对于大明的战绩一向非常出色,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三河城,游击王武纬宁死不降,在巷战中阵亡。
出于震慑人心的想法,尚可喜等三部人马对三河县进行了血腥大屠杀,除了青壮男女外,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都免不了挨上一刀。
三河陷落后,清军立刻发动了对通州的全面进攻。
至此京师城内的崇祯皇帝和他的内阁大臣们才开始彻底慌了起来,通州不光是北方的钱粮集散地,更是京师的重要补给地,失去了通州就意味着京师很可能会失去补给,对于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来说,无疑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于是乎,大明中央朝廷做出决定,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天下勤王的诏书。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大臣的汇报,觉得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了一道诏书,派出太监郑希诏前往通州城,充任吴阿衡的监军,加强对明军的监视和控制,务必要确保通州的军民要战斗到底。
对于天下勤王的诏书的传播,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南直隶、湖广首当其冲,朝廷尤其点名让洪承畴率领“洪军”、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新秦军飞速来援。
对于突然派遣太监郑希诏去吴阿衡军中监军,令吴阿衡心中不开心,没有人喜欢被怀疑的感觉,况且自己还是一直在毫无保留地尽全力奋战,几天来打退了清军数十次的轮番进攻。
可以说朝廷派遣监军这个问题,时机选的非常不合适。
更为不合适的是,难道就没有人怀疑?为何清军重重围困之下,郑希诏能够率领少数的锦衣卫就能冲破清军的防线?
没有证据表明郑希诏此时已经降清,但是根据原有的历史,郑希诏因为通敌于崇祯十二年被诛杀。
历史扑朔迷离,只能管中窥豹。
这是后话,暂且休提。
与此同时,兵部连下数道命令催促卢象升尽快赶来京师勤王。
卢象升接到旨意后也是非常担忧,一来自己是丁忧之身,领军出战恐怕有不祥之兆;二来朝廷的要求实在是过于仓促,因为无论是宣府、大同还是山西镇出兵,都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将分散驻扎的兵马聚集到一起,安家费用的筹集和发放、粮饷的筹集和发放、武器装备的补充和加强、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可是朝廷似乎如同快要拉肚子的人急着找茅房一样,连续不断地派出使臣持续性催促。
九月底,大明朝廷正式发出诏命:正式任命宣大总督卢象升为天下援兵兵马统帅,以内官高起潜为监军,统领尚在关内的关宁军、尚在路上的大同军、宣府军和山西镇军等,进京勤王。
这就由不得卢象升自己的想法了,只能贸然带着准备严重不充分的总督标营中营副总兵李重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率领人马立刻出兵延庆州,明军前锋在昌平州城外的天寿山与硕讬所部相遇,双方立刻发生了大战。
由于清军士气正盛,战斗力因而爆表;反观明军则是行色匆匆,将士们出征连安家银子都没有落到,后勤补给更是少的可怜,本来士气就不高,完全凭着卢象升个人超高的个人魅力,才勉强参战。
但是即使如此,明军杨国柱部和李重镇部也给与硕讬所部重创,得到硕讬求救禀报的岳讬,紧急下令自己的十一叔巴布海和十三叔赖慕布分出精兵一万前往支援硕讬,继续执行拦截任务。
可是神勇的卢象升令王朴率兵护住后路,带领李重镇和杨国柱二将,冲破硕讬的阻击后,再次直面士气正旺的巴布海和赖慕布两军,只是这两位公子哥,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很明显是属于非常弱鸡的那一种。
巴布海和赖慕布面对着迅猛冲杀过来的卢象升军,虽然也是勇敢地迎上去,但是双方刚一交战,整个军队大阵就被卢象升带兵直接冲垮,巴布海带残兵退往昌平州方向,赖慕布带兵则退向了顺义城。
卢象升带领的大军则是连续攻破清军的虹桥、小榆河、大榆河阵地,最终到达京师西北的清河店,打通了清河店与京师之间的联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