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72章 既生瑜,何生亮
热门推荐:
天赋异禀,就是硬气
绝对死亡选项
位面争霸之黑山羊繁育父神
铁甲兽大军来袭,马弓手请求出战
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
云灵传
四合院:从签到获得烤猪蹄开始
重返1981,从分家开始
一把大狙闯大明
在三国时期众多的谋士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谋士,那就是周瑜。
有关周瑜的文学作品中,以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最为广泛。
小说为了塑造刘备阵营的正面形象,凸显诸葛亮的智慧。
将周瑜描写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反面人物,对许多史实进行了再加工。
如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等东吴将领的功劳,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小说中却将孔明借东风的情节作为火攻成功的关键。
草船借箭正史上是孙权的事迹,小说中处理成因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引发。
正史中刘备眼中的周瑜是心胸开阔,小说中的周瑜却是器量狭小,时刻不忘对刘备的阴谋算计。
最后周瑜甚至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致使后世流传下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典故。
实际从赤壁之战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和周瑜并没有什么交集。
至于周瑜死后,前来吊唁的也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正史中并没有卧龙吊孝一事。
小说诸如此类的诸多情节,是为了情节和主题需要的艺术加工,与史实不符。
要说三国中谁被黑得最惨,那必然就是周瑜了。
硬是从一个伟光正的正面形象,被抹黑成一个善妒的小人形象。
苏晨对于周瑜被严重诋毁,也是忿忿不平。
“公元175年,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其家庭为世家大族。”
“高祖周荣曾任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尚书令。”
“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
“周瑜长大后,身材高大、容貌英俊,且精通乐律。”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专权,众多州郡起兵讨伐。”
“吴郡豪族孙坚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联军,临行前将家眷安置到舒县,周瑜因此结识了孙坚的长子孙策。”
“周瑜与孙策同年,两人当时都是十四岁,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谊。”
“周瑜让出了家里的路南大宅给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之间交往密切。”
李白:周瑜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却被编排成那样,确实有些过分了。
对于周瑜的为人做事,他是非常钦佩的。
周瑜少年时期生活在富春江边,喜好文学和音乐。
周瑜的父亲周景是当地的士族,对其教育非常注重,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最敬佩的,是周瑜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擅长诗词和音乐。
尤其是琴艺超群,常常弹奏《高山流水》等名曲,被誉为江表之虎。
后来,周瑜跟随父亲周景担任过富春县令的助手,为人正直廉洁,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重。
还曾经在家乡担任过当地的学官,传授经书和礼仪等知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周瑜的家庭背景比较显赫,是当时的东吴名门望族周氏家族的后代。
周瑜在军事上的成就让其被称为赤壁上的名将,但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而且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曾经主持编纂过经典文学作品。
同时还推广了儒家思想和文化,深受民众喜爱。
后来在东吴军事和政治领域中,也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领袖魅力,为东吴建国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周瑜的英雄气概让他敬佩,丝毫不弱于三国时期的其他谋士。
“公元191年,孙坚与刘表作战时身亡,年方十六岁的孙策成为继承人。”
“公元195年,周瑜前去探望担任丹杨太守的叔父周尚。”
“此时孙策正决定脱离袁术,借兵三千欲返回故土江东发展,方要进入安徽和县东渡长江。”
“于是写信给周瑜,邀请他共下江东。”
“周瑜收到信后,马上带领部下家兵数千人奔赴和县,同时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草。”
“孙策大喜过望,对周瑜说,我得到了你相助,大事就顺利了。”
“于是,周瑜与江东名士程普、张昭等人共同协助孙策。”
“军事行动进展非常顺利,连续攻克和县东南、和县东、南京江宁秣陵关等地。”
“打败了笮融、薛礼,进而攻占南京江宁湖熟镇,进入江苏丹阳,扬州刺史因此逃走。”
“当时孙策的军队已经发展到数万人,在继续东进之前。”
“孙策认为以当前的军事实力,去平定江苏苏州、浙江绍兴、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已经足够,便请周瑜回去镇守丹杨。”
李世民:周瑜投奔孙策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周瑜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
之所以会看中当时还没有势力的孙策,在他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孙策名气大,因此周瑜就特意去拜访孙策了。
周瑜虽然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但是却没有什么名气。
可此时孙策在江淮很有名气,于是周瑜就主动去见孙策了。
周瑜和孙策两人见面后,犹如亲人。
孙策虽然名气大,但是居无定所,于是周瑜将自己家的房子让给孙策及其家人居住。
也正因如此,两人结交为朋友,这为周瑜投奔孙策打下了友谊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策邀请周瑜一起去江东。
那时周瑜正在寻找出路,有了事业发展的方向,于是就立即去投奔了孙策。
不过周瑜和孙策虽然成为朋友,但是他们的前途当时并不明朗。
孙策在接任他父亲位置后,决定去江东发展。
可是孙策此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扩充他的势力,因此他想到了周瑜。
而周瑜也在此时考虑去哪发展,受到孙策的邀请后,当然就同意了。
周瑜能够投奔孙策,说明了孙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也证明了周瑜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这也证实了英雄惜英雄这句话。
周瑜怀揣抱负,自然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孙策。
这让他明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志同道合才能互相扶持。
“周瑜回到丹杨不久,袁术不愿孙策势力发展过大,就派遣其弟袁胤取代了周尚担任丹杨太守。”
“见此情形,周瑜只好跟随叔父一起来到安徽寿县。”
“公元198年,袁术赏识周瑜的才干,想任命他为手下将领。”
“此时周瑜已在袁术帐下三年,对袁术的眼光和性格非常了解,认为他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于是请求去离长江不远的安徽桐城南做县长,以寻找机会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担任县长的时候,周瑜结识了安徽定远的豪族鲁肃。”
“当时周瑜带兵拜访鲁肃借粮,鲁肃家有两谷仓米,各三千斛,便当即指了一谷仓相送。”
“周瑜因此认为鲁肃非同常人,于是与鲁肃结交,两人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袁术想任命鲁肃为东城长,鲁肃也认为袁术不能成事。”
“于是放弃了官职,携带家属及豪侠一百多人,来到居巢,与周瑜结伴东渡。”
雍正:纵观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词堪称是他的主旋律,可惜慢慢被抹黑成了负面形象。
指周瑜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
十五年间作战多次,从未失败,堪称三国罕见的常胜将军。
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更是罕见的经典战例。
周瑜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的胜利,促成了三分鼎立历史格局的初步形成。
从辉煌战功、重大影响来看,他可以推选周瑜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
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第一人。
一开始对周瑜的正面评价中,有一大部分来自文人诗词。
尤其唐宋时期,众多著名诗人的都在作品中歌颂周瑜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
但可惜的是,后来不少朝代对周瑜的评价大加抹黑。
东晋由于偏安江左,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开始宣扬正统论。
于是奉同样偏安一隅的蜀汉为正,贬低曹魏和东吴,这时就有人开始称周瑜为小人。
唐宋之间,正统之争的影响也反映在了文学中。
如唐代杜牧诗中称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认为周瑜赤壁取胜有东风的侥幸因素。
宋代朱熹理学大兴之后,蜀汉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周瑜的评价也进一步受到打压。
宋元之际出现的小说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不再心胸广阔,而是嫉贤妒能。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更加强了周瑜善妒的形象,进一步影响到了大家对周瑜的负面评价。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江东。”
“孙策非常高兴,亲自出城欢迎,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的官职,还拨给两千名步兵、五十名骑兵。”
“当时周瑜年方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孙策一开始命周瑜镇守安徽马鞍山,不久又改派为芜湖。”
“牛渚、春谷与周瑜家乡庐江一水之隔,孙策的这两次任命是考虑到周瑜家族在当地有影响力。”
“周瑜本人也有威信,想要以此来帮助自己招兵买马、扩大力量。”
“一年后,袁术病死,军队大多归顺了占据皖城的庐江太守刘勋。”
“孙策忧心刘勋成为第二个袁术,决定起兵攻打。”
“于是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
“十二月,孙策军攻破皖城,俘获刘勋家人及其部下的男女亲族,其中桥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都是国色美人。”
“于是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攻下皖城后,周瑜跟随孙策接着进攻寻阳等地。”
“打败回师救皖的刘勋以及赶来救援的黄祖,平定豫章、庐陵等地,实力大增。”
“战争结束后,孙策命周瑜镇守巴丘,防范占据荆州的刘表东侵。”
李隆基:听闻大小乔倾国倾城,也不知和朕的杨贵妃谁更胜一筹。
相比于对小乔貌美的好奇,他对周瑜和小乔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加动容。
周瑜和小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对夫妻,其事迹广为流传。
小乔是东吴大将周瑜的妻子,据传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
在记载中,小乔在周瑜的帮助下成功解救了其父亲,被周瑜深深地吸引,最终二人结为夫妻。
周瑜和小乔之间的感情深厚,传说周瑜曾因小乔之事而激发了无穷的智慧,帮助东吴打败曹魏。
在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曾计划在火攻之前先放走小乔,以确保她的安全。
在孙权南征时,小乔也曾劝周瑜不要随孙权南征,但周瑜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孙权一起南征。
然而,在南征途中,周瑜因病去世,
小乔十分悲痛,她选择了跳江自尽,与周瑜相伴在一起,成为了一段不朽的爱情传说。
“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成为继承人。”
“当时孙氏政权尚未巩固,阵营中人心不定。”
“周瑜带兵赶来吴郡奔丧,担任中护军,和长史张昭一起把很多行程事务分管起来,全力辅助孙权。”
“当时孙权只有将军的封号,众人对他的礼节大都很简单。”
“只有周瑜采用君臣的礼节,以示对孙权的支持。”
“当时鲁肃因为来江东以后没有得到重用,也想要投奔别处。”
“周瑜引用东汉马援的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来告诫鲁肃,认为孙权会是很有作为的领袖人物。”
“在周瑜的劝告下,鲁肃打消了离开江东的念头。”
“不久之后,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
“交谈之后,孙权对鲁肃的见识十分赞赏,由此开始重用。”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下书命令孙权送人质入朝。”
“孙权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坚决反对向曹操屈服,他认为,江东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兵精粮多,具备割据条件,完全不应该向曹操低头。”
“送去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不如静观其变,以待天命。”
“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孙权的母亲还叮嘱孙权说。”
“周瑜只比孙策小一个月,自己像看待儿子一样看待周瑜,也希望孙权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孙权对周瑜一直非常信任,寒暑赏赐周瑜的衣服都有百件之多,为众将所不及。”
“周瑜的表现也非常忠诚,曹操曾经派蒋干前去游说周瑜,想让周瑜背孙投曹,但周瑜坚决进行了回绝。”
“回去之后,蒋干称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辞所能打动的。”
“周瑜一直为孙权出谋划策,主持军事行动。”
“206年,周瑜亲自征讨麻、保二屯的山越部落。”
“取胜后将俘虏的部落首领一律枭首示众,同时还把一万多人强行迁徙到江东政权的腹心地区。”
“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兵出击,俘虏了邓龙。”
“两年后,黄祖的部将甘宁归降,周瑜向孙权举荐了甘宁。”
“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进军夏口,周瑜亦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
“经过激烈水战,孙权军终于攻陷夏口,杀死了黄祖。”
武则天:孙策死后,周瑜带兵赴丧的真正意图恐怕不简单。
孙策在临死前给孙权留下了的遗言,言明托孤之臣只有张昭,从来没有托孤于周瑜。
而当时周瑜正领军镇守巴丘,孙策生前和周瑜关系很好,但在自己死去的时候却没有托孤于周瑜。
周瑜听说孙策死后,自己却先坐不住了,便领军前往东吴奔丧,一下子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而这段历史疑案的疑点就在这里,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着周瑜来东吴给孙策奔丧是带着兵马来的,这也成为整个三国历史上的奇闻。
如果周瑜只是单纯的来奔丧的话,根本不可能带兵前往。
而周瑜带兵赴丧这件事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周瑜从一个镇守边疆的外人一下子进入了江东权力的中心。
要知道孙策托孤的重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昭。
而周瑜率兵奔丧的结果,就是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进入东吴的权力中心。
所以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猜测周瑜带兵赴丧的目的很可能是一场政治投机。
至于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她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周瑜是为了夺权。
作为最早跟随孙策起兵的元戎老臣,眼看孙策死后自己却被排挤出了核心圈子。
不免心有不甘,而周瑜手上唯一的底牌就是镇守边疆的兵马。
所以周瑜索性决定搏上一搏,领兵奔丧。
在孙策死后的江东政治团体中狠狠秀了一把肌肉,压迫张昭等人不得不承认其地位。
第二种可能,孙权密令周瑜领兵前来。
孙策托孤时以张昭为核心,可以说当时整个江东的势力都被张昭一人所掌控。
这让刚刚即位而又年轻的孙权心有不安,担心自己被张昭架空。
所以秘密给周瑜发了一道命令,让周瑜领兵前来,防止张昭架空自己把持江东,让二人相互制衡。
虽然历史的疑案难以分辨事情的真相,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周瑜带兵赴丧绝不可能只是为了给孙策奔丧去的。
至于到底是周瑜自己进行的政治投机,还是孙权采取的制衡之策,现在看来也只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不管真相是怎么样的,也正是因为周瑜进入了权力核心,才有赤壁之战周瑜率军迎战曹操的机会。
那么到底真想如何,也许就不那么的重要了。
“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江东。”
“九月,孙权亲临荆州前线。”
“刘备谋臣诸葛亮也赶到拜见孙权,劝说孙刘联合抗曹。”
“面对曹操的威胁,江东人心恐慌,张昭等人认为应该投降。”
“周瑜反对投降,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认为曹操说是汉相,实为汉贼。”
“而且有一系列的致命弱点,比如马超、韩遂是一大后患。”
“北方军队不擅水战,容易因水土不服而生疾病等。”
“而且曹操号称拥兵八十万,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
“再加久战已疲乏,战斗力不会很强。”
“因此周瑜认为,只要拨给他精兵五万,就足以打败曹操。”
“这一系列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他砍去桌案一角,警告说谁再敢说投降的话,下场就和桌子一样。”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兵与刘备合力抗曹。”
“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果然水土不服,战斗力受到影响。”
“两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到江北的乌林。”
“曹操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特点,采用铁索连接战船的方式,使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针对这一特点,周瑜采纳了部将黄盖的诈降计,决定采用火攻。”
“命其将数十艘战船装满柴草,灌上膏油,再用帷幕和旗帜伪装好,谎称投降,向北岸的曹营进发。”
“当船队来到曹营附近时,黄盖命各船同时点火。”
“当时东南风正急,火势猛烈,火船点燃了曹军战舰。”
“火势很快蔓延到岸上的营垒,整个曹军营地陷入火海之中。”
“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曹操猝不及防,只能率残部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撤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的胜利,挫败了曹操的南下图谋。”
“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经此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苏轼:说起赤壁之战,周瑜的英姿与功业让我艳羡。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那段时光,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那里壮丽的风景使他感触良多。
更是让他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他众多诗词中最具有英雄气概的作品,堪称千古绝唱。
他当时作这首词虽然官场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也正是在这种复杂心情下,创作了这首词。
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怀古抒情,写他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全词可分上下两阕。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他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周瑜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他自己的年老无为。
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他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进军南郡,围攻江陵城。”
“由于守将曹仁防守严备,城内粮草充足,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以使曹仁分兵。”
“甘宁占领夷陵后,曹仁果然分兵数千人来救。”
“甘宁告急,周瑜便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率军相救。”
“行至半路,周瑜发现一处险要的必经之路,便派兵砍伐树木,将道路堵塞。”
“赶到夷陵后,周瑜与曹仁在城下激战。”
“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连夜撤往江陵。”
“半路上发现道路已被树木堵塞,只好丢掉马匹,步行逃跑。”
“这一仗,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此后,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攻战不断,各有胜负。”
“每次战斗,周瑜都要身先士卒,深入前线。”
“在一次混战中,周瑜被射中右侧肋骨,受了重伤。”
“曹仁听说后,以为有机可乘,率军前来进攻。”
“周瑜忍着伤痛,起身巡视各营,鼓励将士,曹仁只好退兵。”
“209年十二月,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曹仁部队损失很大,只好弃城而走。”
“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
“领南郡太守,屯兵于江陵,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周瑜的奉邑。”
王安石:周瑜在占据优势的情形下,还用了一年时间才击败曹仁,多少和他的英勇气概有些不相符。
周瑜虽然是东吴大都督,但是因为英年早逝去世过早,所以亲自指挥的大战却是不多。
除了令世人瞩目的赤壁之战外,南郡之战也值得一说。
不过相对于赤壁之战以数万人大败曹操二十多万的辉煌战果来看,南郡之战周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兵力上的优势,却耗时一年才拿下南郡显然算不上大胜。
不过他随即转念一想,考虑到当时周瑜和曹仁双方的情况,周瑜能够一年时间击败曹仁也非常了不起了。
毕竟从兵力对比上来看周瑜的优势并不大,生死存亡的赤壁之战孙权短时间内只能凑数万人马给周瑜。
可见此时东吴兵力并不多,所以在南郡之战中,周瑜手中最多也就两三万人。
而当时曹仁手中兵力也有一两万人,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
何况周瑜主攻,曹仁主守,曹仁明显占据了优势。
再有就是周瑜虽然厉害,曹仁也不差,两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曹仁攻守俱备,论综合能力在曹操麾下众多名将中,可与张辽并驾齐驱。
在部下骁将被围之时,曹仁悍然率数十骑出击杀入重围救出,可见其也是勇猛之人。
况且曹仁更是在双方决战于江陵之时,射伤了周瑜,可见曹仁并不比周瑜差。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仁在援军迟迟未到,孤军奋战的情形下不得不弃守江陵,周瑜想要拿下南郡可能还要耗费更多时间。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
“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并提出借南郡的要求。”
“周瑜不同意鲁肃借南郡给刘备的意见,还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
“孙权认为江东仍然需要孙刘联盟以对抗曹操,就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
“210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面见孙权,提出兼并益州,进而统一北方,夺取天下的战略。”
“周瑜认为,如果夺取益州以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马超结盟,可以形成反曹的包围圈。”
“夺取益州之后,自己再回来镇守襄阳对抗曹操。”
“如果计划能得以实现,就有机会统一北方。”
“孙权认可了这一战略,周瑜便启程返回江陵,准备筹备进攻益州。”
“走到巴丘的时候,染上重病,突然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临终之前,周瑜不忘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并告诫孙权不仅要警惕北方的曹操,还要提防占据荆州的刘备。”
“得知周瑜突然去世的消息,孙权大为悲痛,亲自穿上素服主持丧礼。”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亲自到吴郡迎接,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朱棣:依朕看,周瑜死得蹊跷,很可能和孙权脱不了关系。
他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并非空虚来风。
孙策死时定下的托孤大臣是张昭,并没有周瑜。
而孙策只让张昭一人当托孤大臣,可见对张昭的信任,并不会担心张昭会架空孙权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可能在兄长丧事期间召回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周瑜是私自带兵回来奔丧的,这一举动必然会在孙权心中留下阴影。
而孙权其人,最善于权术。
从其为东吴利益左右逢源来看,孙权能够忍辱负重,弯腰称臣。
并且孙权也经常这么做,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孙权向曹丕称臣,为了利益经常向曹刘两家互动。
而且孙权是个控制欲较强的君主,这样的君主是不太可能希望身边有个非常能干、声名远扬的属下。
而周瑜在赤壁之战声名雀起,又要远征益州。
不管成功与否,与他孙权都并无太多关系。
成功了周瑜功高盖主,失败了孙权损失惨重。
而且周瑜偏偏死在准备出征这个节骨眼,时间上又恰到好处。
虽然周瑜的死是否与孙权有关,历史没有记载,也没有证据,无从知晓。
但要说和孙权没有关系,恐怕也很难解释得通周瑜突然去世的蹊跷。
况且他还发现一个疑点,孙权选择鲁肃的战略必然要放弃周瑜,否则自相矛盾无法说的过去。
从当事人周瑜在临死前留给孙权的书信中,他也只能看到周瑜说,自已病的突然,将要死去,请鲁肃做接班人。
而鲁肃正是与周瑜战略完全不同的,自已去世然后推一个和自已战略思想完全相反的人接班,这不合逻辑。
所以他猜测,周瑜一定是明白了什么,但不能明说。
唯一的解释,周瑜在临死前,明白了孙权的安排。
只能推荐鲁肃做自已的接班人,而不是选一个能继承自已遗志的人接班。
看看诸葛亮选的接班人就明白了,继承自已遗志的人才会选为接班人。
所以从这些不合逻辑的疑点来看,他猜测孙权和周瑜的死脱不了关系。
但这也仅仅是他的猜测而已,周瑜的死终究是一个谜,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
(本章完)
有关周瑜的文学作品中,以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最为广泛。
小说为了塑造刘备阵营的正面形象,凸显诸葛亮的智慧。
将周瑜描写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反面人物,对许多史实进行了再加工。
如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等东吴将领的功劳,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小说中却将孔明借东风的情节作为火攻成功的关键。
草船借箭正史上是孙权的事迹,小说中处理成因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引发。
正史中刘备眼中的周瑜是心胸开阔,小说中的周瑜却是器量狭小,时刻不忘对刘备的阴谋算计。
最后周瑜甚至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致使后世流传下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典故。
实际从赤壁之战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和周瑜并没有什么交集。
至于周瑜死后,前来吊唁的也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正史中并没有卧龙吊孝一事。
小说诸如此类的诸多情节,是为了情节和主题需要的艺术加工,与史实不符。
要说三国中谁被黑得最惨,那必然就是周瑜了。
硬是从一个伟光正的正面形象,被抹黑成一个善妒的小人形象。
苏晨对于周瑜被严重诋毁,也是忿忿不平。
“公元175年,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其家庭为世家大族。”
“高祖周荣曾任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尚书令。”
“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
“周瑜长大后,身材高大、容貌英俊,且精通乐律。”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专权,众多州郡起兵讨伐。”
“吴郡豪族孙坚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联军,临行前将家眷安置到舒县,周瑜因此结识了孙坚的长子孙策。”
“周瑜与孙策同年,两人当时都是十四岁,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谊。”
“周瑜让出了家里的路南大宅给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之间交往密切。”
李白:周瑜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却被编排成那样,确实有些过分了。
对于周瑜的为人做事,他是非常钦佩的。
周瑜少年时期生活在富春江边,喜好文学和音乐。
周瑜的父亲周景是当地的士族,对其教育非常注重,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最敬佩的,是周瑜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擅长诗词和音乐。
尤其是琴艺超群,常常弹奏《高山流水》等名曲,被誉为江表之虎。
后来,周瑜跟随父亲周景担任过富春县令的助手,为人正直廉洁,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重。
还曾经在家乡担任过当地的学官,传授经书和礼仪等知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周瑜的家庭背景比较显赫,是当时的东吴名门望族周氏家族的后代。
周瑜在军事上的成就让其被称为赤壁上的名将,但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而且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曾经主持编纂过经典文学作品。
同时还推广了儒家思想和文化,深受民众喜爱。
后来在东吴军事和政治领域中,也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领袖魅力,为东吴建国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周瑜的英雄气概让他敬佩,丝毫不弱于三国时期的其他谋士。
“公元191年,孙坚与刘表作战时身亡,年方十六岁的孙策成为继承人。”
“公元195年,周瑜前去探望担任丹杨太守的叔父周尚。”
“此时孙策正决定脱离袁术,借兵三千欲返回故土江东发展,方要进入安徽和县东渡长江。”
“于是写信给周瑜,邀请他共下江东。”
“周瑜收到信后,马上带领部下家兵数千人奔赴和县,同时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草。”
“孙策大喜过望,对周瑜说,我得到了你相助,大事就顺利了。”
“于是,周瑜与江东名士程普、张昭等人共同协助孙策。”
“军事行动进展非常顺利,连续攻克和县东南、和县东、南京江宁秣陵关等地。”
“打败了笮融、薛礼,进而攻占南京江宁湖熟镇,进入江苏丹阳,扬州刺史因此逃走。”
“当时孙策的军队已经发展到数万人,在继续东进之前。”
“孙策认为以当前的军事实力,去平定江苏苏州、浙江绍兴、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已经足够,便请周瑜回去镇守丹杨。”
李世民:周瑜投奔孙策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周瑜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
之所以会看中当时还没有势力的孙策,在他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孙策名气大,因此周瑜就特意去拜访孙策了。
周瑜虽然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但是却没有什么名气。
可此时孙策在江淮很有名气,于是周瑜就主动去见孙策了。
周瑜和孙策两人见面后,犹如亲人。
孙策虽然名气大,但是居无定所,于是周瑜将自己家的房子让给孙策及其家人居住。
也正因如此,两人结交为朋友,这为周瑜投奔孙策打下了友谊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策邀请周瑜一起去江东。
那时周瑜正在寻找出路,有了事业发展的方向,于是就立即去投奔了孙策。
不过周瑜和孙策虽然成为朋友,但是他们的前途当时并不明朗。
孙策在接任他父亲位置后,决定去江东发展。
可是孙策此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扩充他的势力,因此他想到了周瑜。
而周瑜也在此时考虑去哪发展,受到孙策的邀请后,当然就同意了。
周瑜能够投奔孙策,说明了孙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也证明了周瑜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这也证实了英雄惜英雄这句话。
周瑜怀揣抱负,自然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孙策。
这让他明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志同道合才能互相扶持。
“周瑜回到丹杨不久,袁术不愿孙策势力发展过大,就派遣其弟袁胤取代了周尚担任丹杨太守。”
“见此情形,周瑜只好跟随叔父一起来到安徽寿县。”
“公元198年,袁术赏识周瑜的才干,想任命他为手下将领。”
“此时周瑜已在袁术帐下三年,对袁术的眼光和性格非常了解,认为他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于是请求去离长江不远的安徽桐城南做县长,以寻找机会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担任县长的时候,周瑜结识了安徽定远的豪族鲁肃。”
“当时周瑜带兵拜访鲁肃借粮,鲁肃家有两谷仓米,各三千斛,便当即指了一谷仓相送。”
“周瑜因此认为鲁肃非同常人,于是与鲁肃结交,两人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袁术想任命鲁肃为东城长,鲁肃也认为袁术不能成事。”
“于是放弃了官职,携带家属及豪侠一百多人,来到居巢,与周瑜结伴东渡。”
雍正:纵观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词堪称是他的主旋律,可惜慢慢被抹黑成了负面形象。
指周瑜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
十五年间作战多次,从未失败,堪称三国罕见的常胜将军。
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更是罕见的经典战例。
周瑜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的胜利,促成了三分鼎立历史格局的初步形成。
从辉煌战功、重大影响来看,他可以推选周瑜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
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第一人。
一开始对周瑜的正面评价中,有一大部分来自文人诗词。
尤其唐宋时期,众多著名诗人的都在作品中歌颂周瑜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
但可惜的是,后来不少朝代对周瑜的评价大加抹黑。
东晋由于偏安江左,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开始宣扬正统论。
于是奉同样偏安一隅的蜀汉为正,贬低曹魏和东吴,这时就有人开始称周瑜为小人。
唐宋之间,正统之争的影响也反映在了文学中。
如唐代杜牧诗中称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认为周瑜赤壁取胜有东风的侥幸因素。
宋代朱熹理学大兴之后,蜀汉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周瑜的评价也进一步受到打压。
宋元之际出现的小说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不再心胸广阔,而是嫉贤妒能。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更加强了周瑜善妒的形象,进一步影响到了大家对周瑜的负面评价。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江东。”
“孙策非常高兴,亲自出城欢迎,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的官职,还拨给两千名步兵、五十名骑兵。”
“当时周瑜年方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孙策一开始命周瑜镇守安徽马鞍山,不久又改派为芜湖。”
“牛渚、春谷与周瑜家乡庐江一水之隔,孙策的这两次任命是考虑到周瑜家族在当地有影响力。”
“周瑜本人也有威信,想要以此来帮助自己招兵买马、扩大力量。”
“一年后,袁术病死,军队大多归顺了占据皖城的庐江太守刘勋。”
“孙策忧心刘勋成为第二个袁术,决定起兵攻打。”
“于是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
“十二月,孙策军攻破皖城,俘获刘勋家人及其部下的男女亲族,其中桥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都是国色美人。”
“于是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攻下皖城后,周瑜跟随孙策接着进攻寻阳等地。”
“打败回师救皖的刘勋以及赶来救援的黄祖,平定豫章、庐陵等地,实力大增。”
“战争结束后,孙策命周瑜镇守巴丘,防范占据荆州的刘表东侵。”
李隆基:听闻大小乔倾国倾城,也不知和朕的杨贵妃谁更胜一筹。
相比于对小乔貌美的好奇,他对周瑜和小乔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加动容。
周瑜和小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对夫妻,其事迹广为流传。
小乔是东吴大将周瑜的妻子,据传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
在记载中,小乔在周瑜的帮助下成功解救了其父亲,被周瑜深深地吸引,最终二人结为夫妻。
周瑜和小乔之间的感情深厚,传说周瑜曾因小乔之事而激发了无穷的智慧,帮助东吴打败曹魏。
在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曾计划在火攻之前先放走小乔,以确保她的安全。
在孙权南征时,小乔也曾劝周瑜不要随孙权南征,但周瑜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孙权一起南征。
然而,在南征途中,周瑜因病去世,
小乔十分悲痛,她选择了跳江自尽,与周瑜相伴在一起,成为了一段不朽的爱情传说。
“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成为继承人。”
“当时孙氏政权尚未巩固,阵营中人心不定。”
“周瑜带兵赶来吴郡奔丧,担任中护军,和长史张昭一起把很多行程事务分管起来,全力辅助孙权。”
“当时孙权只有将军的封号,众人对他的礼节大都很简单。”
“只有周瑜采用君臣的礼节,以示对孙权的支持。”
“当时鲁肃因为来江东以后没有得到重用,也想要投奔别处。”
“周瑜引用东汉马援的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来告诫鲁肃,认为孙权会是很有作为的领袖人物。”
“在周瑜的劝告下,鲁肃打消了离开江东的念头。”
“不久之后,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
“交谈之后,孙权对鲁肃的见识十分赞赏,由此开始重用。”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下书命令孙权送人质入朝。”
“孙权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坚决反对向曹操屈服,他认为,江东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兵精粮多,具备割据条件,完全不应该向曹操低头。”
“送去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不如静观其变,以待天命。”
“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孙权的母亲还叮嘱孙权说。”
“周瑜只比孙策小一个月,自己像看待儿子一样看待周瑜,也希望孙权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孙权对周瑜一直非常信任,寒暑赏赐周瑜的衣服都有百件之多,为众将所不及。”
“周瑜的表现也非常忠诚,曹操曾经派蒋干前去游说周瑜,想让周瑜背孙投曹,但周瑜坚决进行了回绝。”
“回去之后,蒋干称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辞所能打动的。”
“周瑜一直为孙权出谋划策,主持军事行动。”
“206年,周瑜亲自征讨麻、保二屯的山越部落。”
“取胜后将俘虏的部落首领一律枭首示众,同时还把一万多人强行迁徙到江东政权的腹心地区。”
“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兵出击,俘虏了邓龙。”
“两年后,黄祖的部将甘宁归降,周瑜向孙权举荐了甘宁。”
“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进军夏口,周瑜亦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
“经过激烈水战,孙权军终于攻陷夏口,杀死了黄祖。”
武则天:孙策死后,周瑜带兵赴丧的真正意图恐怕不简单。
孙策在临死前给孙权留下了的遗言,言明托孤之臣只有张昭,从来没有托孤于周瑜。
而当时周瑜正领军镇守巴丘,孙策生前和周瑜关系很好,但在自己死去的时候却没有托孤于周瑜。
周瑜听说孙策死后,自己却先坐不住了,便领军前往东吴奔丧,一下子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而这段历史疑案的疑点就在这里,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着周瑜来东吴给孙策奔丧是带着兵马来的,这也成为整个三国历史上的奇闻。
如果周瑜只是单纯的来奔丧的话,根本不可能带兵前往。
而周瑜带兵赴丧这件事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周瑜从一个镇守边疆的外人一下子进入了江东权力的中心。
要知道孙策托孤的重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昭。
而周瑜率兵奔丧的结果,就是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进入东吴的权力中心。
所以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猜测周瑜带兵赴丧的目的很可能是一场政治投机。
至于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她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周瑜是为了夺权。
作为最早跟随孙策起兵的元戎老臣,眼看孙策死后自己却被排挤出了核心圈子。
不免心有不甘,而周瑜手上唯一的底牌就是镇守边疆的兵马。
所以周瑜索性决定搏上一搏,领兵奔丧。
在孙策死后的江东政治团体中狠狠秀了一把肌肉,压迫张昭等人不得不承认其地位。
第二种可能,孙权密令周瑜领兵前来。
孙策托孤时以张昭为核心,可以说当时整个江东的势力都被张昭一人所掌控。
这让刚刚即位而又年轻的孙权心有不安,担心自己被张昭架空。
所以秘密给周瑜发了一道命令,让周瑜领兵前来,防止张昭架空自己把持江东,让二人相互制衡。
虽然历史的疑案难以分辨事情的真相,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周瑜带兵赴丧绝不可能只是为了给孙策奔丧去的。
至于到底是周瑜自己进行的政治投机,还是孙权采取的制衡之策,现在看来也只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不管真相是怎么样的,也正是因为周瑜进入了权力核心,才有赤壁之战周瑜率军迎战曹操的机会。
那么到底真想如何,也许就不那么的重要了。
“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江东。”
“九月,孙权亲临荆州前线。”
“刘备谋臣诸葛亮也赶到拜见孙权,劝说孙刘联合抗曹。”
“面对曹操的威胁,江东人心恐慌,张昭等人认为应该投降。”
“周瑜反对投降,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认为曹操说是汉相,实为汉贼。”
“而且有一系列的致命弱点,比如马超、韩遂是一大后患。”
“北方军队不擅水战,容易因水土不服而生疾病等。”
“而且曹操号称拥兵八十万,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
“再加久战已疲乏,战斗力不会很强。”
“因此周瑜认为,只要拨给他精兵五万,就足以打败曹操。”
“这一系列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他砍去桌案一角,警告说谁再敢说投降的话,下场就和桌子一样。”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兵与刘备合力抗曹。”
“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果然水土不服,战斗力受到影响。”
“两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到江北的乌林。”
“曹操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特点,采用铁索连接战船的方式,使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针对这一特点,周瑜采纳了部将黄盖的诈降计,决定采用火攻。”
“命其将数十艘战船装满柴草,灌上膏油,再用帷幕和旗帜伪装好,谎称投降,向北岸的曹营进发。”
“当船队来到曹营附近时,黄盖命各船同时点火。”
“当时东南风正急,火势猛烈,火船点燃了曹军战舰。”
“火势很快蔓延到岸上的营垒,整个曹军营地陷入火海之中。”
“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曹操猝不及防,只能率残部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撤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的胜利,挫败了曹操的南下图谋。”
“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经此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苏轼:说起赤壁之战,周瑜的英姿与功业让我艳羡。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那段时光,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那里壮丽的风景使他感触良多。
更是让他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他众多诗词中最具有英雄气概的作品,堪称千古绝唱。
他当时作这首词虽然官场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也正是在这种复杂心情下,创作了这首词。
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怀古抒情,写他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全词可分上下两阕。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他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周瑜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他自己的年老无为。
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他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进军南郡,围攻江陵城。”
“由于守将曹仁防守严备,城内粮草充足,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以使曹仁分兵。”
“甘宁占领夷陵后,曹仁果然分兵数千人来救。”
“甘宁告急,周瑜便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率军相救。”
“行至半路,周瑜发现一处险要的必经之路,便派兵砍伐树木,将道路堵塞。”
“赶到夷陵后,周瑜与曹仁在城下激战。”
“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连夜撤往江陵。”
“半路上发现道路已被树木堵塞,只好丢掉马匹,步行逃跑。”
“这一仗,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此后,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攻战不断,各有胜负。”
“每次战斗,周瑜都要身先士卒,深入前线。”
“在一次混战中,周瑜被射中右侧肋骨,受了重伤。”
“曹仁听说后,以为有机可乘,率军前来进攻。”
“周瑜忍着伤痛,起身巡视各营,鼓励将士,曹仁只好退兵。”
“209年十二月,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曹仁部队损失很大,只好弃城而走。”
“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
“领南郡太守,屯兵于江陵,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周瑜的奉邑。”
王安石:周瑜在占据优势的情形下,还用了一年时间才击败曹仁,多少和他的英勇气概有些不相符。
周瑜虽然是东吴大都督,但是因为英年早逝去世过早,所以亲自指挥的大战却是不多。
除了令世人瞩目的赤壁之战外,南郡之战也值得一说。
不过相对于赤壁之战以数万人大败曹操二十多万的辉煌战果来看,南郡之战周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兵力上的优势,却耗时一年才拿下南郡显然算不上大胜。
不过他随即转念一想,考虑到当时周瑜和曹仁双方的情况,周瑜能够一年时间击败曹仁也非常了不起了。
毕竟从兵力对比上来看周瑜的优势并不大,生死存亡的赤壁之战孙权短时间内只能凑数万人马给周瑜。
可见此时东吴兵力并不多,所以在南郡之战中,周瑜手中最多也就两三万人。
而当时曹仁手中兵力也有一两万人,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
何况周瑜主攻,曹仁主守,曹仁明显占据了优势。
再有就是周瑜虽然厉害,曹仁也不差,两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曹仁攻守俱备,论综合能力在曹操麾下众多名将中,可与张辽并驾齐驱。
在部下骁将被围之时,曹仁悍然率数十骑出击杀入重围救出,可见其也是勇猛之人。
况且曹仁更是在双方决战于江陵之时,射伤了周瑜,可见曹仁并不比周瑜差。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仁在援军迟迟未到,孤军奋战的情形下不得不弃守江陵,周瑜想要拿下南郡可能还要耗费更多时间。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
“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并提出借南郡的要求。”
“周瑜不同意鲁肃借南郡给刘备的意见,还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
“孙权认为江东仍然需要孙刘联盟以对抗曹操,就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
“210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面见孙权,提出兼并益州,进而统一北方,夺取天下的战略。”
“周瑜认为,如果夺取益州以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马超结盟,可以形成反曹的包围圈。”
“夺取益州之后,自己再回来镇守襄阳对抗曹操。”
“如果计划能得以实现,就有机会统一北方。”
“孙权认可了这一战略,周瑜便启程返回江陵,准备筹备进攻益州。”
“走到巴丘的时候,染上重病,突然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临终之前,周瑜不忘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并告诫孙权不仅要警惕北方的曹操,还要提防占据荆州的刘备。”
“得知周瑜突然去世的消息,孙权大为悲痛,亲自穿上素服主持丧礼。”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亲自到吴郡迎接,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朱棣:依朕看,周瑜死得蹊跷,很可能和孙权脱不了关系。
他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并非空虚来风。
孙策死时定下的托孤大臣是张昭,并没有周瑜。
而孙策只让张昭一人当托孤大臣,可见对张昭的信任,并不会担心张昭会架空孙权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可能在兄长丧事期间召回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周瑜是私自带兵回来奔丧的,这一举动必然会在孙权心中留下阴影。
而孙权其人,最善于权术。
从其为东吴利益左右逢源来看,孙权能够忍辱负重,弯腰称臣。
并且孙权也经常这么做,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孙权向曹丕称臣,为了利益经常向曹刘两家互动。
而且孙权是个控制欲较强的君主,这样的君主是不太可能希望身边有个非常能干、声名远扬的属下。
而周瑜在赤壁之战声名雀起,又要远征益州。
不管成功与否,与他孙权都并无太多关系。
成功了周瑜功高盖主,失败了孙权损失惨重。
而且周瑜偏偏死在准备出征这个节骨眼,时间上又恰到好处。
虽然周瑜的死是否与孙权有关,历史没有记载,也没有证据,无从知晓。
但要说和孙权没有关系,恐怕也很难解释得通周瑜突然去世的蹊跷。
况且他还发现一个疑点,孙权选择鲁肃的战略必然要放弃周瑜,否则自相矛盾无法说的过去。
从当事人周瑜在临死前留给孙权的书信中,他也只能看到周瑜说,自已病的突然,将要死去,请鲁肃做接班人。
而鲁肃正是与周瑜战略完全不同的,自已去世然后推一个和自已战略思想完全相反的人接班,这不合逻辑。
所以他猜测,周瑜一定是明白了什么,但不能明说。
唯一的解释,周瑜在临死前,明白了孙权的安排。
只能推荐鲁肃做自已的接班人,而不是选一个能继承自已遗志的人接班。
看看诸葛亮选的接班人就明白了,继承自已遗志的人才会选为接班人。
所以从这些不合逻辑的疑点来看,他猜测孙权和周瑜的死脱不了关系。
但这也仅仅是他的猜测而已,周瑜的死终究是一个谜,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