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 第11章 朕亲自教你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第11章 朕亲自教你

    “大明开国之初,太祖制定了几个重要的政策,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卫所制度、三是宗室制度。”

    “先说户籍制度,太祖皇帝制定的户籍制度一开始确实不错。

    彼时大明百业凋敝,太祖将百姓编户入籍。

    一来可以知道百姓户数,二来,也能知道天下土地亩数。

    百姓各安其业,这才让初定的天下,渐渐的复苏。

    可是随着人口繁衍,子孙后代都被限制住了户籍!

    子孙后代难以脱籍,宣德年后便有很多军户、匠户逃跑,虽然抓了一些,可是还有很多人隐匿在各地。

    他们不但不用缴税,很多人甚至落草为寇为祸地方。

    即便是他们不逃籍,很多人没有了上进了出路,也不再好好干活。”

    “再说宗室问题,太祖朝时大兴藩王。

    成祖继位,虽然剥夺了藩王的兵权,可是经济上更加优待。

    我朝实行的也不是降爵继承,而是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降爵继承。

    宗室之后不事生产,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国中尉。

    每年俸禄200石,四分本色粮,六分宝钞。

    现在宝钞如同废纸,一年八十石粮食听起来不多,可架不住人数多,现在每年朝廷供养宗室所耗不下六百万!

    朕前些年便允许宗室可以自谋生路,可响应者寥寥无几。

    反倒是一些宗室,借此机会兼并土地,宗室的庄田不必纳税,因此也有刁民将自己的土地投献宗室。”

    “还有就是卫所制度,所谓卫所类似以前的屯田制度。

    太祖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百万大军就地屯田,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可是时间一长逃籍严重不说,卫所官员也是世袭。

    年长日久,他们将军户变成了自己的佃农。

    开国之初的百万可战之兵,如今可用之兵怕是十分之一都没有。

    无可奈何之下,朝廷只能改成募兵制,所谓不费百姓一粒米也成了虚言。”

    朝廷税收主要来自田地,商税少的可怜。

    宋时每年商税550万贯,本朝不过32万贯,朕每年多收几十万,大臣们便说朕与民争利!

    宋酒水每年近千万贯,本朝5万贯。

    宋茶税330万,本朝8万。

    单单此三项,每年少收一千七百余万,加上其他盐税、矿税,每年少收两千余万!

    还有海贸,隆庆年间虽然开关,可是每年税收不过几万两。

    自朕继位以来,虽然有所增加,也不过几十万,宋时已有数百万。”

    “更不用说士绅无须纳税,宗室无须纳税,本就不多的田税也是一减再减。”

    “这些问题,你要怎么解决?”

    朱翊钧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可对于大明朝存在的问题,看的清清楚楚。

    “孙儿不知。”

    朱由校确实不知道,哪怕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可毕竟对于大明真实情况了解的太少。

    哪怕是后世知道的一些东西,有多少真多少假,他也不清楚。

    他看的许多东西,都是从百度、自媒体得来,真正的史书并没有看过。

    更不用说,史书还是后来清朝编写的。

    其实朱翊钧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只有两个字就是银子。

    其实明朝之所以灭亡,也是因为银子。

    后世网上有个段子,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从天启年间开始,朝廷就开始欠饷。

    到手饷银本就不多的士兵,动不动一两年拿不到钱,替你姓朱的卖命,想什么呢?

    临阵放两枪,就算是对得起你了。

    如何解决银子的问题,前世他也看过很多穿越明朝的小说。

    穿越过去之后,一个个杀伐果断,动不动就抄家灭族。

    他记得看过最过分的一本,穿越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都快打到北京了。

    皇帝圣旨一下,顿时人头滚滚,杀了贪官获得大量财产。

    可现实不是小说,别说是崇祯了,现在的万历也不敢这么玩。

    别看崇祯动不动杀首辅、杀大臣,可那也是事出有因,别人说不出什么。

    你要是真的一下子干掉几十个重臣,今天圣旨下了,明天他们就敢杀昏君迎闯王。

    “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朕也是登基二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

    “朕岁数大了,年轻的时候有心无力,现在既无心也无力。”

    “既然你愿意做愚公,那朕成全你。以后你上午听师傅们讲课,下午朕亲自教你。”

    “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朱翊钧见朱由校没有侃侃而谈,不但没有失望,反而觉得这小子很诚实。

    说出了对朱由校的安排,便让他离开了。

    从乾清宫出来,朱由校前往文华殿。

    拜见完了皇帝,自然也是要拜见太子的。

    父子两个一番见礼,朱常洛看着这个身穿冕服的儿子,眼泪直在眼眶打转。

    仔细询问了朱由校一番刚才见驾的事情,朱由校自然也不会完全说出,毕竟还有那么多大臣在,只是捡能说的说了出来。

    “看得出来,父皇对你很是重视,有这样的好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得知以后朱翊钧每天要抽出半天来教导朱由校,朱常洛心中高兴之余,还隐约有些嫉妒。

    要知道,这么多年朱翊钧别说亲自教导他,每天的请安朱翊钧也是能不见就不见。

    反倒是詹事府那些大臣们,得知此事彼此看了一眼,互相都看到了心中的担忧。

    皇帝不待见文臣,他们心中都是知道的。

    这么好的皇太孙,给皇帝教育,万一教歪了怎么办?

    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这么说。

    一番勉励之后,朱常洛便让朱由校回去了。

    现在的朱由校已经不再住慈庆宫了,而是住进了十几年前朱常洛当太子时住的迎禧宫。

    “小爷,该用膳了。”

    魏朝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自从朱由校进了迎禧宫,便在书房住着,也不看书,也不写字,魏朝有点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可作为刚被太子调来服侍的他,也不敢多问。

    “知道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

    来到餐厅,看着桌子上十几个菜,朱由校忍不住感慨,现在的伙食比之前在慈庆宫吃的还要好。

    只是这味道,不提也罢。

    现在北京城流行的谚语“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都是样子货,看着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