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271章 多尔衮太坏了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271章 多尔衮太坏了

    “这个多尔衮也太坏了啊!”

    凤阳城里面,陈永福望着那些个对岸,那些个清军驱赶着,往冬天那刺骨的淮河水里面赶着的白发百姓们,他不由的将手上持着的千里镜给放下,感慨了一声道。

    “父亲,要不要派船去接应一下这些百姓?”

    一旁的陈德犹豫着道。

    “这……”

    一时间,陈永福不由地紧锁起来了眉头,他打量着江对岸,感慨道。

    “这接过来倒不是问题,就是接下来,如何养活这些人?”

    “那就看着他们淹死,冻死在河里?”

    陈德道,一旁的陈永福板起了脸,然后冷笑。

    “这是鞑子的阴招,他们不想养活这些老弱,把这些老弱往咱们大明朝这边赶,咱们要是接收了,那一个月得耗费多少钱粮?这可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啊!”

    陈永福的话音才落,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传了过来,是漕运总督路振飞。

    马士英已经启程往贵州去了,不过,路振飞却仍任漕运总督,他现在的任务是,负责清理淮南的运河,水系,为明军在这一区域内的快速机动,提供便利,同时,负责转运淮南明军所需要的粮草。

    眼下,只见到他走到淮河边,看着那被驱逐到河内的白发百姓,是一阵的不忍,随即,朝一旁下令道。

    “传老夫的命令,派船到北岸去接这个百姓过来,鞑子是想让这些百姓过来吃空我大明朝,不会袭击咱们派过去的船只的……”

    “路总督,万万不可!”

    陈永福连忙上前劝了起来,他说。

    “鞑虏所占境内,老弱少说也有个一两百万,若全被送过来?那得耗费多少粮米?”

    “可太子爷之前不下过旨意,要在黄河边,立下旗帜,接应北来难民南下,如今到了淮河,也应照做,接应北来难民南下!”

    “此一时,彼一时,太子爷当下要的是北人当中的丁壮,而不是老弱啊,那些北人丁壮,只要稍加操练,就是强兵劲旅,便是不能从军,也可以为我大明朝力田纳赋,可这些老弱,又能干什么,空耗国库啊,一年养活他们,得几百万石粮食,这么多粮食,用来养兵能养多少?”

    陈永福连连摇头,可路振飞却猛然间板起了脸。

    “当朝廷的,岂能只算这个账?这如今北岸的百姓,也是我大明的百姓,我大明必须得管,太子那边,若是追究下来,老夫辞官便是……”

    路振飞话音落下,陈永福也不再劝说了。

    ……

    眼瞅着,崇祯十七年的年底到了。

    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

    南京城,已经弥漫起来了年味了。

    在即将过去的崇祯十七年里,大明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下局势,亦是一度扭转,鞑虏入关,流寇坐大,京师沦陷,朝廷南迁,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

    却并没有影响到南京城内的小市民们对新年的期盼。

    随着战线在淮河稳住,大明朝的局势稍安,在这年关将至的时候,南京城,又如往年那般,繁华了起来。

    甚至,比往年显得,更加繁华。

    因为,朱慈烺的行朝南下,从北方带来了大量的勋贵,官员。

    再加上,这几个月来,陆陆续续,数以几十万计,从北方南下的士绅,地主,乃至普通贫民,外加朱慈烺的御前亲军,从山东撤到南京的军眷,如今的南京城,人口增长极快。

    城内四处都能够见到,操着北地口音的北来百姓。

    而这,也无疑使得,这座城市,愈发的繁华,自太祖皇帝始,外城的大片农田,也逐渐被兴建起来的房屋住宅淹没。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

    随着年关将至。

    史可法在开封壮烈殉国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城。

    对于此,朱慈烺早有预料,所以,他并没有在此事上面,投以太多的精心,只是让崇祯皇帝,好生的亲自撰文,祭奠了一下史可法,并且,还给他弄了一个谥号,叫忠靖。

    此时的朱慈烺,正在头疼着的事情。

    是那陆陆续续,在路振飞的指挥下,被接收的那些个北来老弱。

    眼下,只见到朱慈烺紧锁着眉头喃喃道。

    “这个多尔衮,真是给本宫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殿下,朝廷必须要管这些百姓,应该速速的从凤阳大仓内,调粮食,帐篷,来安顿这些百姓……”

    李邦华朝朱慈烺说。

    朱慈烺点了点头。

    “这个路振飞已经在做了,现在问题在于,据路振飞估计,这个接下来,鞑子至少会往朝咱位这,送来百万以上的老弱北人,这可当如何是好?”

    “我朝尊老,敬老,自然不能够置如此多老人于不顾,朝廷应该,妥善安置,供给粮食,住所,医药……”

    范景文张口说道。

    “可这花销……”

    朱慈烺微微皱眉,朱慈烺如今只有浙江,江西,还有南直隶三省地盘,虽然他手下有些存款,但架不住花销大啊。

    而且,朱慈烺花起银子来,跟崇祯皇帝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崇祯皇帝花银子,那是小气到极端,而朱慈烺花银子,那就是大方到一个极端,眼下,光是御前亲军上下,每个月正经的饷银支出,就需要六十余万两(御前亲军新兵也是要发饷的)。

    再算上,粮草花费,一个士兵,一个月,按照朱慈烺制定的标准是,每月兵每月支米面五斗(九十斤)盐一斤八两,油五斤。

    光是这一项,花销就有近七八钱银子,再加上,还需要采办果蔬,肉食所需要的菜金,一个士卒光是伙食支出,就有一两五钱,而全军加一块,就是三十余万两。

    还有隔三岔五的犒赏,要给士兵们发点小钱,或者是举行万人会餐,饱餐一顿酒肉,以及训练时的铅弹药子花费,军服的磨损。

    哪怕是不采办新的武器,不作战,御前亲军一个月,所消耗的银两就有一百六十余万两。

    更甭提,朱慈烺如今还在大肆采办军火,填补军中的火器空缺。

    在钱不够花的情况下,难免的,朱慈烺对于养活如此多数量的老弱,有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