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 第487章 王权特命,御史包拯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第487章 王权特命,御史包拯

    快至天明。

    汝南城内挖地三尺的行动才算结束。

    整个城主府内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

    这些都是具有灵魂寄托能力的器具,汝南城数百万人倒也找出了不少。

    只是这些器具却是毫无作用。

    苍古乃是大乘境的修士,一般的魂器根本承载不了其强大的灵魂。

    饶是四大家族搬空了宝库,也并未找到能够完美契合苍古灵魂的器物。

    苍古游魂在器物上方流转。

    众人每见器物闪光一次,心便是跟着跳动一次。

    特别是专程而来的各大家族当家人,那更是心提到了嗓子眼。

    如今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苍古能够寄存在这些魂器之上。

    如此一来,也不枉他们大动干戈。

    只是现实往往是骨感的。

    苍古不断的尝试之下,却是无一件器物能够满足其要求。

    当尝试完最后一件器物。

    苍古的魂魄无奈的飘起:“这都是命!老夫在此谢过诸位,有心了!”

    听到此。

    在场众人皆是心头涌现出失落感。

    到底是没有满足要求。

    也是!

    能够寄存大乘境魂魄的器物,那必然也非是凡俗之物。

    若汝南城就能找到,这东西也太不值钱了。

    “苍剑仙,或许还有别的法子!我已经上报大夏了,届时应该会有应对之法!”谢玄安慰道。

    苍古露出一抹难看的笑意,摆了摆手:“时也命也!不强求了。这一次老夫能够以这种状态归来已经是幸事,又如何能够奢求太多?

    谢将军!

    老夫这些事都是小事,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境外来人的威胁。

    如今的紫阳界域没了僵尸族的存在,击败其他势力也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只不过老夫与师弟不才,如今成了这番模样。

    后续之事还需要劳烦谢将军了。”

    闻言。

    谢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凝重。

    苍古说的话倒是极为现实。

    原本这东境战线还有苍古、净明二人坐镇,至少大乘期修士这样的高端战力能够应付一二。

    依照东西两境的普遍战力,此二人对于其他势力高端战力就是碾压的存在。

    然而现在二人一个成了魂体,一个重伤。

    缺少了两大高端战力的支援,这对于紫阳界域战斗的进展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然了。

    他也有一战之力。

    只是...他需要负责指挥北府军对敌,而且其自身本就身系全军安危,并不能如同苍古等人这般非军方高手一样自由。

    在处理一些非大规模战斗事件,倒是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

    “苍剑仙无需忧虑!此事谢某已有计较。如今北府军收拢,集合全军之力,我们倒也能够自保!就是不知道那境外势力来的人是何等境界。

    不过不管来人是何等势力,何等修为。

    我北府军定不会退让一步。

    此为我大夏的战略计划,容不得任何人破坏。”谢玄说道。

    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心中也打鼓了起来。

    以前大夏未来之时。

    汝南城的头号大敌就是紫阳界域的僵尸族。

    然而好不容易迎来了大夏的驰援,将僵尸族打跑了,眼看就要整合紫阳界域,成为东境大势力之时,却是来了这些境外之人。

    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而且如今苍古、净明两大高端战力相继重伤。

    如此形势之下,所有人心里也都没了底。

    在场之人中,就属袁绍心情最为复杂。

    他好不容易坐上了汝南城城主的位置,眼看着就要成为带领袁氏重新崛起的大功臣。

    如今竟然遇上了这档子事。

    大夏在东西两境的势力他是知道的。

    虽不能说霸绝两境,但处于前茅却是毫无问题。

    然而如今对上了这些境外势力,这又让袁绍心里多了一份担忧。

    这么些年了,他也多多少少了解过无尽海周边的形势。

    在周边所有的境之中,就属东西两境最为贫瘠落后。

    这里甚至于就像是被人遗忘的地域。

    少有外界游商能够巡游至此。

    而纵观与无尽东境接壤的乾元境,那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就拿东西两境最为强大的巨灵阙来说。

    这样的势力在乾元境内也不过只是一个稍微好点的中等势力罢了。

    如此差距之大,如何不让人心里打鼓?

    若是这些势力真找上了汝南城的茬,那又如何能够度过难关呢?

    想到此。

    袁绍心里便是多了一丝愁色。

    作为四世三公豪族子弟,他自然也非是那什么都不懂的庸才。

    那些境外势力找上汝南城的机率至少七成。

    毕竟血月出现之时,大夏这边便是已经派人进入了尸域。

    而如今僵尸族消失了。

    这若是说与大夏一点干系也没有,谁人又会信呢?

    届时一旦上门逼问,少不了大动干戈。

    到时候汝南袁氏又该如何自处呢?

    昨日夜里袁家实际上已经召开了内部族议。

    家族内的老人都知道接下来汝南城要面对什么。

    山雨欲来风满楼!

    摆在袁家面前的要么是一条路走到黑,要么就是当墙头草,转投境外势力。

    一旦大夏与境外势力发生矛盾。

    届时他袁家也能从中渔利,最不济也能保住传承不灭。

    这一点上他们甚为得心应手。

    当年东汉朝堂他们就是如此,才逐渐成为大汉顶级世家的。

    然而夜里的族议他却是坚决否决了家族长者的建议。

    他现在是袁氏族长,也是一名华夏人,要让他转投异族,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他袁绍前世就背上了污名。

    这一世,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让自己和袁家蒙羞!

    他也已经想清楚了。

    若是真到了艰难抉择的时候,他也要为袁家留下最后一段脊梁骨。

    “谢军帅,我袁氏听候差遣!”袁绍看向谢玄。

    有了袁绍表态。

    在场的一些世家也都纷纷出了声。

    “我诸葛家也是!”

    “我黄家同样!”

    “我荀家一样!”

    ......

    东汉世家最善于两头押注,见风使舵。

    这一点从当年东汉政局就能看出来。

    魏蜀吴三国,皆有着各大家族的人,不管是谁最后夺了天下,倒也能保住家族不灭。

    然而今日袁绍的决定却是让在场众人有了一些别样的想法。

    若是其他诸葛家和黄家倒是让人能够想通。

    毕竟诸葛亮如今可是大夏丞相。

    就算是汝南灭了。

    作为北府军统帅的谢玄也决然不会让诸葛两家受到半分损害。

    然而袁氏竟然带头表态,这一点让谢玄都略微有了些诧异。

    “袁城主大义!今日之事,谢某会如实禀报王上。”谢玄对着袁绍拱了拱手。

    “谢军帅客气了!我袁家也是大夏的一员,自然无条件服从大夏的指挥。”袁绍回应了一句,继续道:“就是不知谢军帅下一步有何应对之法?”

    “我...”

    谢玄正想回应袁绍之言,却是感觉到一股气息从西边极速而来。

    谢玄一个腾空,便是凌空立于汝南城上空。

    见此。

    众人皆是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纷纷跟了上去。

    待众人站稳。

    只见一道身穿绯色官服,身负白玉带,点缀花犀,服绣仙鹤,头戴獬豸冠的黑面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仙鹤绯服,一品大员!

    白玉花犀带,从一品官阶!

    獬豸冠,象征铁面无私之执法者!

    大夏能有如此装束的也恐怕只有身为开国东海侯、御史大夫包拯了。

    见此。

    在场众人皆是见礼道:“恭迎包大人莅临汝南!”

    汝南世家俯首。

    北府军行执器礼。

    这等场面之下,包拯方才昂首示意众人免礼。

    作为王权特使,大夏三公之一。

    他代表的就是大夏的权威。

    不管是总督紫阳界域的谢玄也好,还是准备入大夏的袁氏也罢。

    所有人也都必须表明态度。

    而且这样的态度,也必须要有,饶是包拯自己也不能擅自更改。

    这是王权的象征。

    众人直起身,看向包拯。

    而包拯的目光却是投向了谢玄:“谢军帅,包某奉王上之命,前来督办紫阳界域整合事宜。紫阳界域之事包某已经知晓,接下来不如同包某讲讲汝南城的情况?”

    “自然当如此!不知包大人可否移步?”谢玄转头看向了袁绍。

    袁绍会意,连忙走上前:“包大人,您长途奔波想来是累了,不如先行休憩一番如何?”

    “休憩倒是不用了!包某初来,需要汝南城事宜,直接去城主府议事吧!四大家族主事者皆需到场,不得无故推脱。”包拯直接说道。

    闻言。

    在场众人皆是心头微微一凝。

    很明显!

    包拯就是如同传言中那般不近人情。

    之所以让包拯休憩,那是因为如今的城主府乱成一团,人多眼杂,而且还毫无准备。

    若是冒然领这大夏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前往,多有怠慢之意。

    却没想到包拯竟然毫不在乎。

    袁绍看向了谢玄。

    谢玄对着其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他也是才入大夏,本就不熟悉大夏官吏的作风,如今这包拯倒是给他上了一课。

    得到了谢玄的肯定。

    袁绍连忙示意道:“那某这便去安排!”

    ......

    城主府府堂之内。

    包拯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上位。

    原本这是属于城主的位置,就算是谢玄督紫阳界域军政要务也同样未曾坐上此位。

    然而今日包拯来此就不同了。

    王权特使自然是没有道理坐在客位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算是他包拯想要坐于下位,汝南城的众人也不敢如此安排。

    毕竟包拯代表着秦天纵的权威,汝南众人如何敢怠慢?

    这要是传入大夏。

    到底是耗子舔猫逼,活腻歪了。

    “都落座吧!”包拯端坐于上位示意道。

    闻言。

    众人方才堪堪落座。

    “谢军帅,说说紫阳界域的近况吧!”包拯看向了谢玄。

    谢玄点了点头站起身,便是将这些时日以来紫阳界域的一些全盘说了出来。

    “这么说来如今的汝南城到底是热闹了!”包拯作沉思状。

    “御史大人,情况便是如此!紫阳界域战事问题已经有所安排!至于汝南城的接收事宜还是需要您来主持。”谢玄道。

    包拯昂首。

    “包某此次奉王命来此,本就是来告知王上的意思!”包拯站起身,拿出了一封圣旨,“汝南城众人接旨!”

    听到此,众人连忙站起身,躬身以待。

    “万民承运,王命诏曰:资有人族累世之家袁、黄、荀、诸葛四家,于众敌环视之中,无尽荒野之下筑汝南城,护持人族百姓数百万余,立不世之功绩,护人族之生灵。

    吾之大夏,承先祖始神之遗德,接黎明百姓之意志,续三皇五帝之大统,为我人族正统,理应表之汝南。”

    说到此处。

    包拯微微一顿。

    一时间,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册封!

    原本还以为包拯来此是搞下马威来的,没想到一来便是册封。

    而且依照圣旨内容,似乎册封的还不少。

    更为重要的是。

    这次的圣旨可是贴金轴的,那就说明此次册封甚至可以达到三品大员的地步。

    要知道。

    大夏的圣旨等阶分为四轴和九色。

    目前最高规格的一品乃是玉轴、九色,是属于一品大员的专属圣旨。

    而如今面前的甚至是贴金轴,并裱五色。

    那说明此之圣旨册封的最大官阶到达了三品之高。

    要知道三品官阶在大夏内可已经到达了高官的地步。

    “

    汝南袁氏原家主袁安、荀家荀淑、黄家黄承彦、诸葛家诸葛丰合立汝南城,纳万民以护之,有大功于人族,现封赐如下:

    袁安,封汝南侯!

    荀淑,封颍阴侯!

    黄承彦,封襄阳侯!

    诸葛丰,封琅琊侯!

    钦此!”

    圣旨一出。

    在场众人皆是心头微动。

    一城现四侯?

    虽然这不是开国侯爵,但怎么也是侯爵不是。

    妥妥的正三品果位。

    没想到大夏竟然这般大方。

    这四家的主事者竟然都是这般待遇。

    要知道。

    封侯的人在大夏并不算太多。

    但如今却是出现了一城四侯,这就算是放在大夏之中怕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如此看来,大夏那位王者不可谓不大方啊!

    众人心思各异,皆是陷入了震惊之中,久久不能回过神。

    “诸位接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