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第459章 龙入大海
热门推荐:
我居然有一万枚比特币
地球游戏生存指南
HP:终有花开
四十岁,不结婚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都离婚了,我还装什么正人君子?
崩铁:从格拉默公主开始星间旅行
直播捉妖:我靠山是蛟龙
三生石上与君诺
诸葛瑾微微颔首,继续道:“当时,我们兄弟二人相聚一堂,相谈甚欢。话题围绕着家中两位妹妹的近况以及三弟的发展情况展开。我们互诉衷肠,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了傍晚时分,两人围坐在餐桌前共进晚餐。那顿丰盛的饭菜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而与二弟一同用餐的时光更是让我倍感温馨愉悦,心情格外舒畅。只是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一晚竟会成为我与他共同享用的最后一餐。”
诸葛瑾稍作停顿,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随后接着讲述:“之后,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回陛下所在之处,向陛下如实转达了孔明的想法和意愿。我言辞恳切地对陛下言道:‘孔明对待刘玄德之心坚定不移,如同我对主公您一般忠心耿耿、不离不弃。’陛下闻之,不禁为之动容,眼中闪过一抹感慨之色。
然而,尽管刘备当年曾不辞辛劳三次亲临茅庐恳请孔明出山相助,可依我之见,刘备似乎并未将孔明的满腹经纶和绝世才华尽数发挥利用。换句话讲,我总感觉刘备对于孔明的信任程度仍存有一定的保留空间。”
听到这里,一旁的诸葛恪面露惊愕之色,忍不住追问道:“父亲,您为何会有如此看法呢?”
诸葛瑾轻轻地放下手中那精致的茶杯,然后缓缓地起身,再次走到炉火旁,开始精心烹制新的一壶香茗。只见他熟练地摆弄着茶具,动作优雅而从容。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边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边轻声道:“你且看看,自从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啊,孔明虽承蒙刘备厚爱,获封军师中郎将一职,但他所从事的大多只是些后勤方面的事务罢了。
而后呢,当刘备决定进军益州之际,其所携带的主要谋士竟然并非孔明,而是庞统此人呐!当时,孔明则被委以重任,留在荆州负责坚守城池以及为出征的大军筹备和保障后勤物资等重要工作。
一直等到后来,刘备在益州的势力发展遇到阻碍,兵力不足之时,这才不得不下达命令,让孔明与张飞、赵云等人各自统领一支精锐之师,火速进入益州予以增援。
也正是在此番增援行动之中,孔明方才算是初露锋芒,稍稍展示出了那么一点儿自身的军事才华。只可惜呀,这点儿表现实在太过微不足道啦,根本就未能充分发挥出他真正的实力水平来哟!”
当他们踏入益州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之后,孔明因其卓越的才智与谋略被擢升为军师将军。然而,尽管职位有所提升,但他所负责统领管理的依旧是刘备集团内部纷繁复杂的政务事宜。
这其中就包括对重要律法文件《蜀科》的精心修订工作。这项任务不仅需要对原有的法律条文进行仔细梳理与斟酌,还需结合当下社会形势以及统治需求作出合理调整与完善;此外,还有关乎民生大计的货币制度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时光荏苒,局势变幻莫测。不久之后,刘备毅然决定亲率雄师北上,与强大的曹操展开激烈争夺汉中之地的鏖战。在此番征程之中,伴随其左右出谋划策的主要参谋乃是法正。至于孔明,则继续坚守大后方,坐镇指挥,确保根基稳固。
岁月如梭,终于迎来了刘备称帝的历史性时刻。此时的孔明虽获封为丞相,并兼任录尚书事之职,但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并未允许他设立专属的丞相府,也就是说,他并不具备开府治事这般至关重要的权力。要知道,对于一名丞相而言,是否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力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此后,又一件震惊天下之事发生——刘备为报我方袭取荆州之仇,同时也欲重新夺回这块战略要地,再次亲自统率庞大军队自益州出征,挥师东进直指荆州。此次随驾出征的主要参谋则换成了益州归降将领黄权。而孔明呢?一如往昔般稳稳地留守于后方,默默守护着蜀汉政权的稳定与安宁。
夷陵之战后,刘备率领残部一路败退至白帝城。此时的他身心俱疲,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开始着手安排后事。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两位重臣——孔明和李严。
刘备的构想十分明确:由孔明主管政务,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治国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而李严则负责统领军事,以其出色的军事素养守护蜀汉的疆土安全。然而,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最终改变这一遗嘱的人竟是他的继承人——如今已登上皇位的汉皇刘禅。
或许是因为自幼便与孔明、赵云关系密切,刘禅即位之后,对孔明表现出了极度的尊崇之情。这种尊崇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首先,刘禅下令为孔明设立丞相府,使其拥有独立处理政务的权力和场所。紧接着,又任命孔明兼任益州牧一职。要知道,当时大汉的领土实际上仅剩下益州这片狭小之地,让孔明出任益州牧,无疑大大增强了他对于全国范围内事务的管理权限。不仅如此,刘禅还册封孔明为武乡县侯,并尊称其为“相父”。这样崇高的待遇和礼遇,即便是周武王对待姜子牙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就在此时此刻,孔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耀眼光芒。他就像那蛟龙入水一般,自由自在地畅游于天地之间,尽情施展着自身卓越的才华与智慧。然而,与此同时,大汉却深陷重重危机之中,仿佛一艘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的巨轮。
连续几场重大战役的失败,给大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国家实力急速衰退,就连兵力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昔日英勇善战的将士们纷纷倒下,曾经威震天下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一代名将皆已与世长辞,如今能够担当重任的将领只剩下赵云、魏延等寥寥数人而已。而在智谋之士方面,除了孔明这位绝世奇才之外,似乎再也难以寻觅到其他足以力挽狂澜之人。
在外交关系上,大汉与曹魏可谓是水火不容,双方之间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彼此都视对方为死敌。尽管大汉与东吴暂时恢复了联盟之谊,但由于大汉新君刚刚即位,根基未稳,这种同盟关系究竟能否长久维系下去,实在令人心生疑虑。
更为糟糕的是,大汉内部也是矛盾丛生。没过多久,南方的三个郡竟然相继起兵反叛,一时间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面对如此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艰难局面,即便是足智多谋如孔明者,恐怕也要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才能想出应对之策吧!
然而,事实确凿无疑地表明,刘备临终前将蜀汉政权托付给孔明这一决策堪称英明之举。而刘禅对孔明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的支持,同样也展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若非如此,仅凭年仅十七岁的刘禅,又怎能扛起当时已然摇摇欲坠、支离破碎的大汉江山呢?
不得不说,孔明实乃世间少有的奇才!他首先派遣邓芝出使东吴,通过巧妙周旋与不懈努力,成功地与我方重新缔结盟约。如此一来,益州以东便再无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与威胁,蜀汉得以获得一段相对安宁的发展时期。
此后,孔明采取闭关自守之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增强国家实力之上。他精心治理内政,大力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经过长达两年有余的苦心经营与默默积累,蜀汉国力逐渐恢复并有所增强。
紧接着,孔明果断亲率大军出征,迅速平定了长期困扰蜀汉南部地区的叛乱势力。这场平叛之战,前后仅耗时短短半年,但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充分彰显出孔明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蜀军强大的战斗力。
待局势稍稳之后,孔明让军民休养生息,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终于,在建兴六年那个关键节点,孔明看准时机,毅然决然地举全国之力挥师北伐中原。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此次北伐行动竟取得巨大成功——汉军顺利收复长安,并以此为据点逐步向外拓展疆土。至此,曾经濒临绝境的大汉王朝,终于迎来曙光,踏上艰难但充满希望的复兴征程。”
诸葛恪目光中流露出对父亲话语的认同之色,缓声道:“父亲所言极是,二叔父无论是在政治谋略还是军事指挥方面皆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能力,实乃令人钦佩之至。”说罢,诸葛恪嘴角含笑地望向诸葛瑾。
诸葛瑾闻听此言,亦是微微一笑,轻捋胡须道:“世人皆言刘备善识人才,然而于我看来,他却是看走眼了我那二弟。众人皆知刘备仅将我二弟视作萧何一般的治国能臣,殊不知我二弟亦具备如韩信那般纵横沙场、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帅之才。”言语之间,难掩对其弟诸葛亮的赞赏之意。
诸葛恪端起一杯刚刚沏好的香茗,轻轻抿了一口,待清香在口中散开之后,方才开口接着道:“诚然,父亲。世间诸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依儿所见,大汉能够取得现今这般辉煌的成就,二叔父固然功勋卓着、居功至伟,但这其中汉皇刘禅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
诸葛瑾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儿子的观点,随后继续言道:“正应如此。接下来我所要谈及的便是这位汉皇刘禅。此人着实出乎吾等意料之外,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英明之主!
过往众人皆认为他不过是个无所作为、凡事依赖孔明处理的庸碌之君,然实则不然。此子非但不是那种遇事便撒手不管、将大汉诸般事务尽数交予孔明处置的甩手皇帝,反倒是极具主见且充满智慧之人呐。”
据我的了解,当年孔明南征南中的时候,刘禅就暗中下达了一道绝密指令给霍弋,让他带领一支部队在南中平定战乱之后,不要班师回朝,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对外宣称的理由呢,则是让这支军队就地开展军垦活动,以解决军需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然而,实际上这里面暗藏玄机啊!刘禅真正的意图是要让霍弋率军继续向南开拓疆土,扩大大汉的版图。
就这样,经过一番征战和经营,大汉的版图较之前确实扩张了不少,人口数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可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系列行动竟然一直被瞒得死死的,连足智多谋的孔明都被蒙在了鼓里。
诸葛恪表示赞同地道:“不得不说,刘禅此举着实高明啊!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被称作南州的地方,就是当初霍弋成功扩张出来的那片领土。据说那里的气候异常炎热,但却特别适宜种植稻谷,而且产量极其丰厚,为整个大汉王朝的粮食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诸葛瑾道:“这还不止,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借此契机大肆扩充军备,招兵买马,使得军队规模得以迅速壮大。
待到后来北伐之时,更是兵分三路,各有奇谋。其一路由智勇双全的赵云将军统领,他亲率一部兵马佯装成主力部队,大张旗鼓地行动,以此来迷惑曹魏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曹真所部主力,成功将其牵制住。
其二路则是由孔明亲自挂帅,统率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气势如虹地从祁山出兵,直逼敌军腹地。
至于那第三路嘛,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招妙棋——由大汉皇帝刘禅亲自率领一支奇兵出征。此军成员大多来自于新近招募自南州之地的英勇军士。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向武都、阴平二郡进发,旨在出其不意地夺取这两处要地,随后与孔明大军胜利会师,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给予曹魏以沉重打击。”
诸葛瑾稍作停顿,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随后接着讲述:“之后,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回陛下所在之处,向陛下如实转达了孔明的想法和意愿。我言辞恳切地对陛下言道:‘孔明对待刘玄德之心坚定不移,如同我对主公您一般忠心耿耿、不离不弃。’陛下闻之,不禁为之动容,眼中闪过一抹感慨之色。
然而,尽管刘备当年曾不辞辛劳三次亲临茅庐恳请孔明出山相助,可依我之见,刘备似乎并未将孔明的满腹经纶和绝世才华尽数发挥利用。换句话讲,我总感觉刘备对于孔明的信任程度仍存有一定的保留空间。”
听到这里,一旁的诸葛恪面露惊愕之色,忍不住追问道:“父亲,您为何会有如此看法呢?”
诸葛瑾轻轻地放下手中那精致的茶杯,然后缓缓地起身,再次走到炉火旁,开始精心烹制新的一壶香茗。只见他熟练地摆弄着茶具,动作优雅而从容。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边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边轻声道:“你且看看,自从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啊,孔明虽承蒙刘备厚爱,获封军师中郎将一职,但他所从事的大多只是些后勤方面的事务罢了。
而后呢,当刘备决定进军益州之际,其所携带的主要谋士竟然并非孔明,而是庞统此人呐!当时,孔明则被委以重任,留在荆州负责坚守城池以及为出征的大军筹备和保障后勤物资等重要工作。
一直等到后来,刘备在益州的势力发展遇到阻碍,兵力不足之时,这才不得不下达命令,让孔明与张飞、赵云等人各自统领一支精锐之师,火速进入益州予以增援。
也正是在此番增援行动之中,孔明方才算是初露锋芒,稍稍展示出了那么一点儿自身的军事才华。只可惜呀,这点儿表现实在太过微不足道啦,根本就未能充分发挥出他真正的实力水平来哟!”
当他们踏入益州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之后,孔明因其卓越的才智与谋略被擢升为军师将军。然而,尽管职位有所提升,但他所负责统领管理的依旧是刘备集团内部纷繁复杂的政务事宜。
这其中就包括对重要律法文件《蜀科》的精心修订工作。这项任务不仅需要对原有的法律条文进行仔细梳理与斟酌,还需结合当下社会形势以及统治需求作出合理调整与完善;此外,还有关乎民生大计的货币制度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时光荏苒,局势变幻莫测。不久之后,刘备毅然决定亲率雄师北上,与强大的曹操展开激烈争夺汉中之地的鏖战。在此番征程之中,伴随其左右出谋划策的主要参谋乃是法正。至于孔明,则继续坚守大后方,坐镇指挥,确保根基稳固。
岁月如梭,终于迎来了刘备称帝的历史性时刻。此时的孔明虽获封为丞相,并兼任录尚书事之职,但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并未允许他设立专属的丞相府,也就是说,他并不具备开府治事这般至关重要的权力。要知道,对于一名丞相而言,是否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力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此后,又一件震惊天下之事发生——刘备为报我方袭取荆州之仇,同时也欲重新夺回这块战略要地,再次亲自统率庞大军队自益州出征,挥师东进直指荆州。此次随驾出征的主要参谋则换成了益州归降将领黄权。而孔明呢?一如往昔般稳稳地留守于后方,默默守护着蜀汉政权的稳定与安宁。
夷陵之战后,刘备率领残部一路败退至白帝城。此时的他身心俱疲,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开始着手安排后事。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两位重臣——孔明和李严。
刘备的构想十分明确:由孔明主管政务,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治国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而李严则负责统领军事,以其出色的军事素养守护蜀汉的疆土安全。然而,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最终改变这一遗嘱的人竟是他的继承人——如今已登上皇位的汉皇刘禅。
或许是因为自幼便与孔明、赵云关系密切,刘禅即位之后,对孔明表现出了极度的尊崇之情。这种尊崇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首先,刘禅下令为孔明设立丞相府,使其拥有独立处理政务的权力和场所。紧接着,又任命孔明兼任益州牧一职。要知道,当时大汉的领土实际上仅剩下益州这片狭小之地,让孔明出任益州牧,无疑大大增强了他对于全国范围内事务的管理权限。不仅如此,刘禅还册封孔明为武乡县侯,并尊称其为“相父”。这样崇高的待遇和礼遇,即便是周武王对待姜子牙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就在此时此刻,孔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耀眼光芒。他就像那蛟龙入水一般,自由自在地畅游于天地之间,尽情施展着自身卓越的才华与智慧。然而,与此同时,大汉却深陷重重危机之中,仿佛一艘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的巨轮。
连续几场重大战役的失败,给大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国家实力急速衰退,就连兵力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昔日英勇善战的将士们纷纷倒下,曾经威震天下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一代名将皆已与世长辞,如今能够担当重任的将领只剩下赵云、魏延等寥寥数人而已。而在智谋之士方面,除了孔明这位绝世奇才之外,似乎再也难以寻觅到其他足以力挽狂澜之人。
在外交关系上,大汉与曹魏可谓是水火不容,双方之间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彼此都视对方为死敌。尽管大汉与东吴暂时恢复了联盟之谊,但由于大汉新君刚刚即位,根基未稳,这种同盟关系究竟能否长久维系下去,实在令人心生疑虑。
更为糟糕的是,大汉内部也是矛盾丛生。没过多久,南方的三个郡竟然相继起兵反叛,一时间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面对如此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艰难局面,即便是足智多谋如孔明者,恐怕也要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才能想出应对之策吧!
然而,事实确凿无疑地表明,刘备临终前将蜀汉政权托付给孔明这一决策堪称英明之举。而刘禅对孔明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的支持,同样也展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若非如此,仅凭年仅十七岁的刘禅,又怎能扛起当时已然摇摇欲坠、支离破碎的大汉江山呢?
不得不说,孔明实乃世间少有的奇才!他首先派遣邓芝出使东吴,通过巧妙周旋与不懈努力,成功地与我方重新缔结盟约。如此一来,益州以东便再无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与威胁,蜀汉得以获得一段相对安宁的发展时期。
此后,孔明采取闭关自守之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增强国家实力之上。他精心治理内政,大力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经过长达两年有余的苦心经营与默默积累,蜀汉国力逐渐恢复并有所增强。
紧接着,孔明果断亲率大军出征,迅速平定了长期困扰蜀汉南部地区的叛乱势力。这场平叛之战,前后仅耗时短短半年,但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充分彰显出孔明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蜀军强大的战斗力。
待局势稍稳之后,孔明让军民休养生息,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终于,在建兴六年那个关键节点,孔明看准时机,毅然决然地举全国之力挥师北伐中原。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此次北伐行动竟取得巨大成功——汉军顺利收复长安,并以此为据点逐步向外拓展疆土。至此,曾经濒临绝境的大汉王朝,终于迎来曙光,踏上艰难但充满希望的复兴征程。”
诸葛恪目光中流露出对父亲话语的认同之色,缓声道:“父亲所言极是,二叔父无论是在政治谋略还是军事指挥方面皆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能力,实乃令人钦佩之至。”说罢,诸葛恪嘴角含笑地望向诸葛瑾。
诸葛瑾闻听此言,亦是微微一笑,轻捋胡须道:“世人皆言刘备善识人才,然而于我看来,他却是看走眼了我那二弟。众人皆知刘备仅将我二弟视作萧何一般的治国能臣,殊不知我二弟亦具备如韩信那般纵横沙场、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帅之才。”言语之间,难掩对其弟诸葛亮的赞赏之意。
诸葛恪端起一杯刚刚沏好的香茗,轻轻抿了一口,待清香在口中散开之后,方才开口接着道:“诚然,父亲。世间诸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依儿所见,大汉能够取得现今这般辉煌的成就,二叔父固然功勋卓着、居功至伟,但这其中汉皇刘禅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
诸葛瑾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儿子的观点,随后继续言道:“正应如此。接下来我所要谈及的便是这位汉皇刘禅。此人着实出乎吾等意料之外,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英明之主!
过往众人皆认为他不过是个无所作为、凡事依赖孔明处理的庸碌之君,然实则不然。此子非但不是那种遇事便撒手不管、将大汉诸般事务尽数交予孔明处置的甩手皇帝,反倒是极具主见且充满智慧之人呐。”
据我的了解,当年孔明南征南中的时候,刘禅就暗中下达了一道绝密指令给霍弋,让他带领一支部队在南中平定战乱之后,不要班师回朝,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对外宣称的理由呢,则是让这支军队就地开展军垦活动,以解决军需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然而,实际上这里面暗藏玄机啊!刘禅真正的意图是要让霍弋率军继续向南开拓疆土,扩大大汉的版图。
就这样,经过一番征战和经营,大汉的版图较之前确实扩张了不少,人口数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可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系列行动竟然一直被瞒得死死的,连足智多谋的孔明都被蒙在了鼓里。
诸葛恪表示赞同地道:“不得不说,刘禅此举着实高明啊!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被称作南州的地方,就是当初霍弋成功扩张出来的那片领土。据说那里的气候异常炎热,但却特别适宜种植稻谷,而且产量极其丰厚,为整个大汉王朝的粮食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诸葛瑾道:“这还不止,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借此契机大肆扩充军备,招兵买马,使得军队规模得以迅速壮大。
待到后来北伐之时,更是兵分三路,各有奇谋。其一路由智勇双全的赵云将军统领,他亲率一部兵马佯装成主力部队,大张旗鼓地行动,以此来迷惑曹魏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曹真所部主力,成功将其牵制住。
其二路则是由孔明亲自挂帅,统率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气势如虹地从祁山出兵,直逼敌军腹地。
至于那第三路嘛,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招妙棋——由大汉皇帝刘禅亲自率领一支奇兵出征。此军成员大多来自于新近招募自南州之地的英勇军士。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向武都、阴平二郡进发,旨在出其不意地夺取这两处要地,随后与孔明大军胜利会师,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给予曹魏以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