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133章 李煜
热门推荐:
开局万倍修炼,掌控天道
三年后,他灭了全宗门楚云楚啸天
楚啸天楚云
小兵张易
僵尸:茅山修行剑道,九叔直呼猛
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
港色正浓
我的傲娇总裁老婆
萌宝别画符了,阎王都被你招来了
十号幸运观众计长光也是贞观朝人,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害人的玩意儿最后都怎么样了。
【“49年我们国家成立以后,就开始扫清以前糟粕,鸦片这些都没了。”
想了想,小小还是补充道:“不过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外面别的东西取代鸦片了,外面其他的毒品还是很多,而且依旧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的禁毒工作一直都没停过。
后面晚上我们可以一起看看相关影视作品。”】
孩子们撅起嘴,他们还是想看三太子,已经好几天没看了。
朱厚熜不停心里点头,就看点这个吧,别老放他大明的电视剧。那个清已经是面子里子都被扒的差不多了,再这么说下去,他们大明迟早也要步入后尘。
原本放心了些的计长光又是心头一紧。
所以清末一直到49年,还一直有人深受鸦片的毒害,这么多年里,多少人,多少家庭毁在这上面?
而且它居然不是没了,而是产品迭代了,外面人还一直想用这个来残害后世人!
那些人到底是为什么,一点都不怕这样的东西毁到自己头上是吗?
李治时期的祝知韶本想问点别的,但是听了计长光的问题,他也又想起了昨天晚上的噩梦——孔子像前抽大烟。
他问:“染上这个东西后,就真的没有能戒掉的可能了吗?”
【“以前那些质量粗糙,品质不纯的鸦片,染上的话还能有戒掉的可能。但是我们现在的……很难很难。”
小小找出禁毒宣传的资料给他们看, 她自己也跟着又加强一遍。】
生理、心理、社会家庭……
看着这篇文章,孙思邈也在自己分析。
戒毒场所隔绝他们和毒品往来,这很对,最主要的还是身体脱敏后心理依旧没脱敏。
但是想想这些东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人的脑神经已经被大量刺激了,就算刚戒掉一段时间,久了还是会回想起来。
那能不能有什么药可以修复这些被破坏的身体部分,帮他们重回正常的生活呢?
想归想,但他也庆幸大唐还没有这种害人玩意儿,他不需要现在就为这种病犯愁。
同是李治时期的十二号幸运观众姚直以前是谢灵运的粉,这两天看了曹植的新作品,算是知道什么叫才高八斗。
于是他发上来一篇自己做的骈文,毫不委婉的夸赞曹植的文采。
曹植:谢谢,但有没有可能,文采是我们家最不看重的东西。
曹丕:他曹子建才华独占八斗?那个姓谢的想夸自己直说,不要这么捧人!
十三号幸运观众伍笙杨早就有八卦想问了:“《洛神赋》是不是原名《感甄赋》,你写给甄皇后的?”
这个问题出来,三国以后的人纷纷双眼泛光,他们也好奇很多年了。
小小也很好奇,贴心的给曹植开了一条弹幕权限。
三国时期的人纷纷侧目,什么意思,曹家两兄弟都喜欢甄氏?后人是觉得曹丕赐死甄氏是因为她和曹植有什么?
曹丕还好,他知道甄氏和曹植都是什么人,这种后人牵强附会拉的线他毫不在意,他只在意如果后人这么牵才子佳人,那夹在中间的他是什么形象?
曹叡是出奇愤怒,没想到自己母亲居然被后人这么编排。磨着牙,他想叔叔最好赶紧解释,不然他就算现在落魄了,也会记着,以后想办法杀过去收拾人。
曹植也很震惊,没想到后人会给他和甄皇后扯上这种八卦。
他立刻现身辟谣:没有、不是,别瞎说。长嫂如母,只熟到这里了,谁造的谣!
三国的故事戏曲极为流行的朝代,不少曾经也磕过这对才子佳人的cp粉心碎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碰上先人自己拆cp。
所以你的《洛神赋》到底写的谁啊?
曹植:一条弹幕权限已经用完,看文学就够了,背后的人、事,不需要知道的那么事无巨细,背就完事!
北宋人席殷是原南唐人,在唐亡后的乱世中,他们已经是还算不动荡的地方政权了,普遍大家对李煜也还是有很感情。
尽管李煜登基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曾经做皇子很聪明的人,不是雄才大略之主,但南唐这时候已经比不过柴荣了,不是他的责任。
做皇帝的他尽管还是沉迷文艺,但是一没有末期搜刮底层,二对刑狱亲自过问反对酷刑,自己不怎么管朝政那也同样不胡乱插手朝政,已经是个还可以,值得他们怀念的君王了。
所以之前就对宋放低姿态,后面还主动投了的他,为什么宋连个善终都不给他?
这话问的现在也在宋做官的南唐人心里了,连李煜也没想到故国的人还记得他。
而赵匡胤被问的就是脾气上头,想揍弟弟了。
他对李煜什么都没干,就因为赵光义这混蛋以后的两杯毒酒传闻,现在整个大宋都风评被害。
连上次老兄弟们找他喝酒,都是自己带着酒壶酒杯过来的!
【小小看完都觉得有点感动了,她沉吟片刻,决定给他们点安慰。
“虽然都是爱好文艺的亡国之君,但是李煜的名声是真的比赵佶好很多的。
瘦金体有名那是因为下面人拍马屁强推,李煜,以卷帛为笔的‘撮襟书’也很有名,只是存世的书法只有一副《入国知教帖》,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是无价之宝。
我个人比起瘦金体,还是更喜欢‘金错刀’的。
他被誉为千古词帝,好几首词也都是我们课本必背的,赵佶就一首没有。
宋人虽然一边政治正确骂他,但是私底下都是偷偷抄他的作品的。”】
嬴政、刘彻:又见到了后面皇帝的多样性,你们这些人这么喜欢搞创作,那就不要当皇帝啊!
嬴政开始庆幸,扶苏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后面那些个词宗、木匠之类的皇帝,每一个都让身为第一个皇帝的他恨不得换个称号。
李煜眼睛动了动,没想到自己这种荒废朝政的末代君主居然没被主播骂,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无价之宝什么的,过誉了,都是他随手写的,不值一提。
喜欢金错刀是吧,要不,写点新作品送给主播?
李煜才进东京几天啊,也没出什么作品的时间,宋的官员们齐齐摇头,不吧,我们不至于吧。
原南唐的人觉得这很正常,以前在南唐的时候,李煜有什么作品,也是很快就能从宫伟传到外面,大家都爱传抄,宫女手上的原稿那更是人人想要。
而哲宗时期的宋朝官员们沉默了。
的确,喷李煜是他们大宋的政治正确,但是这家伙文采好那也是真的好,谁私下里写词的时候不看看他的作品呢,这个《入国知教帖》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李是大姓,就算是姓李,还是南唐后主,那也不一定就是他们李唐皇室的后代。
至少李渊一点都不希望是。
别管他艺术成就有多高,开国君主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不会治国会才艺的后代,想想都能血压瞬间飙高的那种。
有着时间和聪明劲儿,管管国家多好!
反正不是自己后代,爱好书法的李世民有点心痒痒,卷帛为笔,主播,别光说啊,能不能放出来看看啊。
艺术成就输给李煜什么的,赵煦毫不在意,他恨不得赵佶这家伙的艺术成就早点被人忘干净。
现在因为赵佶的事迹,宋的威信在地方简直低到可怕,东京都有不少人南迁了。
他给自己灌口茶,对着天幕发了一小篇文字。
大概意思就是:他,赵煦,现任皇帝,已经把赵佶开除宗籍赐死了,他自己争取好好活,也选好了其他备用继承人,赵佶一脉未来发生的事情绝无可能再发生。
现在朝廷已经在研究各种火器和科技,目标是保卫大宋,欢迎有抱负有才华的各种人前来东京。
虽然他考虑到所有百姓,写的都是大白话,但不少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熟悉。
嬴政:学我呢?
李斯:抄我呢?
赵匡胤舒服很多,这个赵煦不知道是赵光义多少代子孙,总算是个正经干活的皇帝。
但是又一看,赵佶是他弟弟,所以这压根都没多少时间金兵就要南下了是吗?
作为一次都没抽中的皇帝,李世民很嫉妒,他可以不要别的,但也很想用这种机会跟全大唐广播一下,他的长安也在建设各种学校,长安也很缺人。
十六号幸运观众,洪武朝的郎志明是岳王爷铁杆粉丝,他想了想,这么好机会,得帮偶像宣传一下。
于是也发了个小短文,说了下岳王爷、岳家军的事迹,还有这么一员猛将是怎么被南宋干下去的。
虽然离岳飞出生还有十年,但是没时间的北宋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莫须有的罪名也给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是,装都不装一下的吗?
秦朝的将军们对比了一下,从未发现他们陛下是这么讲理磊落的好皇帝。
百家和各国贵族们也回忆了一下那些记忆中的荒唐国君,发现谁也没干过这个赵构干过的事情,难怪那个写《宋论》的王夫之恨不得岳飞自己造反。
赵煦也不懂那个已经不可能有的侄子是什么操作,人家愿意和你和谈就是因为怕岳飞,结果你真的无所谓,把人卸磨杀驴还卖了?
这以后大宋哪里还会有忠臣良将!
脑子一热,他差点气得倒了下去,好在旁边的宫人都已经熟练了,赶紧上来安抚他:说好的要好好活呢官家,您可不能出事啊!
百来年前的赵匡胤也没比赵煦好多少。
他自己就是武将出身,本以为赵光义那家伙重文轻武、将从中御已经够过分的了,没想到还后面还能有岳飞这出事。
深吸一口气,他让赵廷美去联络几个老部下,没事,就是大家喝酒叙旧。
为了收拾赵光义和他后人的烂摊子,他已经对酒都快过敏了,但没办法,咬咬牙,这酒还得继续喝。
十七号幸运观众江奉是朱厚照身边的小宫人,他看了眼对他点头的皇帝,鼓起勇气问道:“主播,那个万历皇帝的头骨……你们是开掘皇陵了吗?”
皇帝们:明朝的江奉是吧,问得好!
这问题他们也压在心里很久了,万历皇帝的头骨一直在心头挥之不去,但是也没谁真敢问,生怕就听见关于自己的不幸消息。
虽然主要原因是抽不到。
坟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事,皇帝老爷的坟,那话题就更加有了。
除了明朝,其他王朝的人都很有兴趣来讨论讨论这个。
就连清朝人,大家也聚在一起讨论。
“明孝陵那边,朝廷也是有人看着的,他们也没对万历皇帝的陵墓干什么呢。”
“后人不敬皇帝也就算了,开掘帝陵还开棺验骨,这也未免太过分了。”
“万历皇帝吧……”
朱厚熜一点都没有什么心疼孙子的想法,他就想知道他和其他几个重要的祖宗陵墓还好不。
【“定陵的发掘好像是个意外来着,开始好像是为了挖掘永乐大帝的陵墓。”
这个话题不怎么重要,小小边说边拆了包零食。】
朱厚照、朱厚熜:看出来你压根都不在意这些了,也没去记,太宗\/成祖那是长陵。
朱棣:你们后人一边叫我大帝一边挖我的坟啊?
【“盗墓者是为了金银财宝,但考古学家不是的。
当时选中永乐的陵墓,主要是大家觉得,可能他就会把《永乐大典》放进去陪葬。”
小蛋糕嚼吧嚼吧咽下去,小小叹气。
“作为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明末的时候,《永乐大典》已经遗失很多了。
《永乐大典》全书共卷,册。
嘉靖三十六年大火,“永乐正本”因为火灾又被从文楼中抢救出来,由109位善书人历时六年抄录复制的《永乐大典》被称为“嘉靖副本”,正本再也没有消息。
清政府分别与不同列强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后,列强们纷纷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距离翰林院衙门所在地极近,作为文物至宝的翰林院巨量藏书进入了洋人的视野。
外人拿钱诱惑,翰林院内部围绕古籍的监守自盗现象层出不穷,官吏们将《永乐大典》的书册偷出来之后,多以十两银子一册的价格卖给他们的洋主顾。”】
本以为吃个明朝瓜,没想到还能吃到自己头上。康熙听得脸色阴沉。
他不在乎汉人士大夫的风骨在不在,他在乎的是那个又多出来的两个条约,清末紊乱的吏治管理,还有那些洋人在大清拿钱什么都干的猖狂。
书是放在皇宫的文楼里的,也就是说几十年后皇宫会有烧到那里的大火。
朱厚熜做好决定,皇宫不安全,还是早点搬出去,当然,他会盯着提前就把书抄一遍再搬的。
【“49年我们国家成立以后,就开始扫清以前糟粕,鸦片这些都没了。”
想了想,小小还是补充道:“不过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外面别的东西取代鸦片了,外面其他的毒品还是很多,而且依旧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的禁毒工作一直都没停过。
后面晚上我们可以一起看看相关影视作品。”】
孩子们撅起嘴,他们还是想看三太子,已经好几天没看了。
朱厚熜不停心里点头,就看点这个吧,别老放他大明的电视剧。那个清已经是面子里子都被扒的差不多了,再这么说下去,他们大明迟早也要步入后尘。
原本放心了些的计长光又是心头一紧。
所以清末一直到49年,还一直有人深受鸦片的毒害,这么多年里,多少人,多少家庭毁在这上面?
而且它居然不是没了,而是产品迭代了,外面人还一直想用这个来残害后世人!
那些人到底是为什么,一点都不怕这样的东西毁到自己头上是吗?
李治时期的祝知韶本想问点别的,但是听了计长光的问题,他也又想起了昨天晚上的噩梦——孔子像前抽大烟。
他问:“染上这个东西后,就真的没有能戒掉的可能了吗?”
【“以前那些质量粗糙,品质不纯的鸦片,染上的话还能有戒掉的可能。但是我们现在的……很难很难。”
小小找出禁毒宣传的资料给他们看, 她自己也跟着又加强一遍。】
生理、心理、社会家庭……
看着这篇文章,孙思邈也在自己分析。
戒毒场所隔绝他们和毒品往来,这很对,最主要的还是身体脱敏后心理依旧没脱敏。
但是想想这些东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人的脑神经已经被大量刺激了,就算刚戒掉一段时间,久了还是会回想起来。
那能不能有什么药可以修复这些被破坏的身体部分,帮他们重回正常的生活呢?
想归想,但他也庆幸大唐还没有这种害人玩意儿,他不需要现在就为这种病犯愁。
同是李治时期的十二号幸运观众姚直以前是谢灵运的粉,这两天看了曹植的新作品,算是知道什么叫才高八斗。
于是他发上来一篇自己做的骈文,毫不委婉的夸赞曹植的文采。
曹植:谢谢,但有没有可能,文采是我们家最不看重的东西。
曹丕:他曹子建才华独占八斗?那个姓谢的想夸自己直说,不要这么捧人!
十三号幸运观众伍笙杨早就有八卦想问了:“《洛神赋》是不是原名《感甄赋》,你写给甄皇后的?”
这个问题出来,三国以后的人纷纷双眼泛光,他们也好奇很多年了。
小小也很好奇,贴心的给曹植开了一条弹幕权限。
三国时期的人纷纷侧目,什么意思,曹家两兄弟都喜欢甄氏?后人是觉得曹丕赐死甄氏是因为她和曹植有什么?
曹丕还好,他知道甄氏和曹植都是什么人,这种后人牵强附会拉的线他毫不在意,他只在意如果后人这么牵才子佳人,那夹在中间的他是什么形象?
曹叡是出奇愤怒,没想到自己母亲居然被后人这么编排。磨着牙,他想叔叔最好赶紧解释,不然他就算现在落魄了,也会记着,以后想办法杀过去收拾人。
曹植也很震惊,没想到后人会给他和甄皇后扯上这种八卦。
他立刻现身辟谣:没有、不是,别瞎说。长嫂如母,只熟到这里了,谁造的谣!
三国的故事戏曲极为流行的朝代,不少曾经也磕过这对才子佳人的cp粉心碎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碰上先人自己拆cp。
所以你的《洛神赋》到底写的谁啊?
曹植:一条弹幕权限已经用完,看文学就够了,背后的人、事,不需要知道的那么事无巨细,背就完事!
北宋人席殷是原南唐人,在唐亡后的乱世中,他们已经是还算不动荡的地方政权了,普遍大家对李煜也还是有很感情。
尽管李煜登基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曾经做皇子很聪明的人,不是雄才大略之主,但南唐这时候已经比不过柴荣了,不是他的责任。
做皇帝的他尽管还是沉迷文艺,但是一没有末期搜刮底层,二对刑狱亲自过问反对酷刑,自己不怎么管朝政那也同样不胡乱插手朝政,已经是个还可以,值得他们怀念的君王了。
所以之前就对宋放低姿态,后面还主动投了的他,为什么宋连个善终都不给他?
这话问的现在也在宋做官的南唐人心里了,连李煜也没想到故国的人还记得他。
而赵匡胤被问的就是脾气上头,想揍弟弟了。
他对李煜什么都没干,就因为赵光义这混蛋以后的两杯毒酒传闻,现在整个大宋都风评被害。
连上次老兄弟们找他喝酒,都是自己带着酒壶酒杯过来的!
【小小看完都觉得有点感动了,她沉吟片刻,决定给他们点安慰。
“虽然都是爱好文艺的亡国之君,但是李煜的名声是真的比赵佶好很多的。
瘦金体有名那是因为下面人拍马屁强推,李煜,以卷帛为笔的‘撮襟书’也很有名,只是存世的书法只有一副《入国知教帖》,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是无价之宝。
我个人比起瘦金体,还是更喜欢‘金错刀’的。
他被誉为千古词帝,好几首词也都是我们课本必背的,赵佶就一首没有。
宋人虽然一边政治正确骂他,但是私底下都是偷偷抄他的作品的。”】
嬴政、刘彻:又见到了后面皇帝的多样性,你们这些人这么喜欢搞创作,那就不要当皇帝啊!
嬴政开始庆幸,扶苏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后面那些个词宗、木匠之类的皇帝,每一个都让身为第一个皇帝的他恨不得换个称号。
李煜眼睛动了动,没想到自己这种荒废朝政的末代君主居然没被主播骂,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无价之宝什么的,过誉了,都是他随手写的,不值一提。
喜欢金错刀是吧,要不,写点新作品送给主播?
李煜才进东京几天啊,也没出什么作品的时间,宋的官员们齐齐摇头,不吧,我们不至于吧。
原南唐的人觉得这很正常,以前在南唐的时候,李煜有什么作品,也是很快就能从宫伟传到外面,大家都爱传抄,宫女手上的原稿那更是人人想要。
而哲宗时期的宋朝官员们沉默了。
的确,喷李煜是他们大宋的政治正确,但是这家伙文采好那也是真的好,谁私下里写词的时候不看看他的作品呢,这个《入国知教帖》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李是大姓,就算是姓李,还是南唐后主,那也不一定就是他们李唐皇室的后代。
至少李渊一点都不希望是。
别管他艺术成就有多高,开国君主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不会治国会才艺的后代,想想都能血压瞬间飙高的那种。
有着时间和聪明劲儿,管管国家多好!
反正不是自己后代,爱好书法的李世民有点心痒痒,卷帛为笔,主播,别光说啊,能不能放出来看看啊。
艺术成就输给李煜什么的,赵煦毫不在意,他恨不得赵佶这家伙的艺术成就早点被人忘干净。
现在因为赵佶的事迹,宋的威信在地方简直低到可怕,东京都有不少人南迁了。
他给自己灌口茶,对着天幕发了一小篇文字。
大概意思就是:他,赵煦,现任皇帝,已经把赵佶开除宗籍赐死了,他自己争取好好活,也选好了其他备用继承人,赵佶一脉未来发生的事情绝无可能再发生。
现在朝廷已经在研究各种火器和科技,目标是保卫大宋,欢迎有抱负有才华的各种人前来东京。
虽然他考虑到所有百姓,写的都是大白话,但不少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熟悉。
嬴政:学我呢?
李斯:抄我呢?
赵匡胤舒服很多,这个赵煦不知道是赵光义多少代子孙,总算是个正经干活的皇帝。
但是又一看,赵佶是他弟弟,所以这压根都没多少时间金兵就要南下了是吗?
作为一次都没抽中的皇帝,李世民很嫉妒,他可以不要别的,但也很想用这种机会跟全大唐广播一下,他的长安也在建设各种学校,长安也很缺人。
十六号幸运观众,洪武朝的郎志明是岳王爷铁杆粉丝,他想了想,这么好机会,得帮偶像宣传一下。
于是也发了个小短文,说了下岳王爷、岳家军的事迹,还有这么一员猛将是怎么被南宋干下去的。
虽然离岳飞出生还有十年,但是没时间的北宋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莫须有的罪名也给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是,装都不装一下的吗?
秦朝的将军们对比了一下,从未发现他们陛下是这么讲理磊落的好皇帝。
百家和各国贵族们也回忆了一下那些记忆中的荒唐国君,发现谁也没干过这个赵构干过的事情,难怪那个写《宋论》的王夫之恨不得岳飞自己造反。
赵煦也不懂那个已经不可能有的侄子是什么操作,人家愿意和你和谈就是因为怕岳飞,结果你真的无所谓,把人卸磨杀驴还卖了?
这以后大宋哪里还会有忠臣良将!
脑子一热,他差点气得倒了下去,好在旁边的宫人都已经熟练了,赶紧上来安抚他:说好的要好好活呢官家,您可不能出事啊!
百来年前的赵匡胤也没比赵煦好多少。
他自己就是武将出身,本以为赵光义那家伙重文轻武、将从中御已经够过分的了,没想到还后面还能有岳飞这出事。
深吸一口气,他让赵廷美去联络几个老部下,没事,就是大家喝酒叙旧。
为了收拾赵光义和他后人的烂摊子,他已经对酒都快过敏了,但没办法,咬咬牙,这酒还得继续喝。
十七号幸运观众江奉是朱厚照身边的小宫人,他看了眼对他点头的皇帝,鼓起勇气问道:“主播,那个万历皇帝的头骨……你们是开掘皇陵了吗?”
皇帝们:明朝的江奉是吧,问得好!
这问题他们也压在心里很久了,万历皇帝的头骨一直在心头挥之不去,但是也没谁真敢问,生怕就听见关于自己的不幸消息。
虽然主要原因是抽不到。
坟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事,皇帝老爷的坟,那话题就更加有了。
除了明朝,其他王朝的人都很有兴趣来讨论讨论这个。
就连清朝人,大家也聚在一起讨论。
“明孝陵那边,朝廷也是有人看着的,他们也没对万历皇帝的陵墓干什么呢。”
“后人不敬皇帝也就算了,开掘帝陵还开棺验骨,这也未免太过分了。”
“万历皇帝吧……”
朱厚熜一点都没有什么心疼孙子的想法,他就想知道他和其他几个重要的祖宗陵墓还好不。
【“定陵的发掘好像是个意外来着,开始好像是为了挖掘永乐大帝的陵墓。”
这个话题不怎么重要,小小边说边拆了包零食。】
朱厚照、朱厚熜:看出来你压根都不在意这些了,也没去记,太宗\/成祖那是长陵。
朱棣:你们后人一边叫我大帝一边挖我的坟啊?
【“盗墓者是为了金银财宝,但考古学家不是的。
当时选中永乐的陵墓,主要是大家觉得,可能他就会把《永乐大典》放进去陪葬。”
小蛋糕嚼吧嚼吧咽下去,小小叹气。
“作为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明末的时候,《永乐大典》已经遗失很多了。
《永乐大典》全书共卷,册。
嘉靖三十六年大火,“永乐正本”因为火灾又被从文楼中抢救出来,由109位善书人历时六年抄录复制的《永乐大典》被称为“嘉靖副本”,正本再也没有消息。
清政府分别与不同列强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后,列强们纷纷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距离翰林院衙门所在地极近,作为文物至宝的翰林院巨量藏书进入了洋人的视野。
外人拿钱诱惑,翰林院内部围绕古籍的监守自盗现象层出不穷,官吏们将《永乐大典》的书册偷出来之后,多以十两银子一册的价格卖给他们的洋主顾。”】
本以为吃个明朝瓜,没想到还能吃到自己头上。康熙听得脸色阴沉。
他不在乎汉人士大夫的风骨在不在,他在乎的是那个又多出来的两个条约,清末紊乱的吏治管理,还有那些洋人在大清拿钱什么都干的猖狂。
书是放在皇宫的文楼里的,也就是说几十年后皇宫会有烧到那里的大火。
朱厚熜做好决定,皇宫不安全,还是早点搬出去,当然,他会盯着提前就把书抄一遍再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