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 > 第38章 纯郡王继礽 9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 第38章 纯郡王继礽 9

    康熙五十五年

    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清溪书屋,上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皇太子胤禛登基称帝,改元雍正。

    先帝遗诏送到蓬莱,众人才知道大清变天了。

    迎诏仪式开始,纯郡王继礽、贝子胤褆、国公胤祉率众文武官员行三跪九叩礼。

    太监尖细着嗓子念道:“……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世祖皇帝之子纯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纯郡王继礽耳边不断重复“……纯亲王之子孙……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他心上仿佛插了一把刀,疼得不能呼吸,嘴里呢喃着:“皇阿玛、皇阿玛,儿子错了。”

    他边用力磕头边痛哭失声,或许是用力过猛,身子摇摇晃晃,几欲昏厥。

    鸿晋边磕头边留意着他,一怕纯郡王礼仪出错被新帝拿来做筏子,

    更怕纯郡王念叨的“皇阿玛”被人听去,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必然是滔天大祸。

    老大胤褆虽也大哭不止,看向纯郡王继礽的眼神却是淬了毒,

    他怎么都不甘心!

    一个废太子,凭什么让皇阿玛到死都惦记着他?

    一样是亲儿子,一样发配到蓬莱岛,凭什么只记得他,却一个字都没留给自己?

    凭什么?到底凭什么?

    他气得脑仁疼,恍惚间想起惠妃很多年前的话:“你皇阿玛心里眼里只有太子。”

    想到这些,他突然替自己感到不值,感到可笑!

    突然之间,之前汹涌的眼泪一下就干了,锥心的痛也瞬间消失,

    仿佛这个国丧只是寻常国丧,死的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三胤祉虽也哀哭不止,心里更多的是彷徨无助。

    他跟紫禁城那位新帝的关系可不咋地,如今对方大权在握,自己的生死全在对方一念之间,他很怕!

    宣诏后,宣旨太监又说:“皇上说蓬莱离京万里,路途迢迢,风高浪急。”

    “皇上不忍三位爷来回奔波,说三位爷在蓬莱守孝也是一样的。”

    老三胤祉悄悄地松一口气,先帝不许他们奔丧那是再好不过。

    他一心躲着新帝,根本不想离开蓬莱。

    老大胤褆正生气呢,他也不想回去。

    在他看来,既然皇阿玛不在乎我,我回不回去也没区别。

    倒是纯郡王继礽很失望,他早已哭哑了嗓子,说话都吃力。

    他哑着嗓子说:“万里迢迢又如何?做……做臣子的总要给先帝磕个头才是。”

    他想说“做儿子的”,到底理智还在,记起自己早已出嗣,

    他现在是宗亲,再不是先帝的儿子,只能说“做臣子的”。

    他觉得力度还不够,又指向胤褆和胤祉,

    “大清以孝治天下,他们是先帝亲子,不奔父丧,于礼不合,何以做天下表率?”

    鸿晋觉得阿玛说的有些过了,好像在指责新帝故意为难他们,这可不好,

    他上前一步,挡住纯郡王,笑着给宣旨太监塞个大红包,“我们王爷实是悲伤过度,有些语无伦次了。”

    宣旨太监收了红包,心里满意,这才装作没听见纯郡王的话,“皇上至孝,如何不知王爷的心意?”

    “其实这也算是先帝爷的遗命了,当时皇上也为三位爷求过,只是,先帝爷不准。”

    “这些话原不该奴才说,是十三爷怕三位爷误会,嘱咐奴才一定要说清楚。”

    鸿晋知道他的“不该说”是不能把宫里的事往外说,示意王府总管再塞一个红包。

    他则紧紧地攥住纯郡王的胳膊,不许他再说话,还不忘言语讨好宣旨太监,

    “公公心慈,公公辛苦!劳烦公公代我等向十三爷致谢,十三爷周到,我等感激不尽。”

    宣旨太监收了两个大红包,又被人高高地捧着,很是满意,立刻说:“世子爷放心,奴才一定转告十三爷!”

    回府后,纯郡王夜不能寐,食不下咽,默写下先帝遗诏,捧着又哭起来。

    纯郡王妃石氏把侍候的人遣走,劝他:“你是废太子,先帝这样也是为了保全你,你该明白的。”

    纯郡王的眼泪流得更凶,捶胸顿足,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

    王府里好一阵忙乱,太医施了针,纯郡王才幽幽转醒。

    老大胤褆和老三胤祉两家都是从外地赶来接旨的,均留宿纯郡王府,两家人也很快听到信。

    老三胤祉一脸晦气道:“还没完了?也不想想以后,真以为有遗诏就万事大吉了?”

    三福晋凝眉不语,她只相信娘家人的判断,只可惜她娘家还没消息信过来,希望没事。

    老大胤褆则狠狠地啐了一口,“这些奴才真是多事,救他干吗?让他哭死得了!”

    弘昱庆幸伺候的人都打发了,门口也是亲信守着,

    亲爹这话要是传出去,岂不成了先帝亲子还不如宗室王爷有孝心?

    成何体统!

    他耐着性子劝了两句,眼见亲爹不听劝,只能退出去,眼不见为净。

    他想了想又去找了鸿晋,“既然先帝有旨意,主子们不回去,那派亲信奴才回去也算尽心了。”

    鸿晋立刻点头,又叫来弘晟,三个人都觉得主意不错,分头回去准备。

    老三胤祉脑子很快,塞了大把银票给贴身太监:“你回京后,想法子把太妃接回来。”

    老大胤褆也有同样的想法,也给了不少银票。

    不几日,宣旨太监回京。

    纯郡王三人的贴身大太监,打着替主子尽孝的名头跟着上了船。

    几个月后,三个贴身太监回蓬莱了。

    两位太妃自然没接回来,一起回来的是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三人又多了一重孝。

    还有一个消息贴身太监们拿不准,因为苏培盛莫名其妙地说了句:先帝在的时候就不大喜欢高丽。

    老三胤祉脑子灵,率先悟出:皇上准备打高丽了。

    很快,纯郡王和老大胤褆也先后醒悟。

    为了讨好皇上,老大胤褆、老三胤祉先后派亲信前往高丽。

    纯郡王继礽却在犹豫,有些拿捏不准。

    鸿晋知道亲爹的顾虑,又怕不甘心就派了自己的亲信去高丽。

    纯郡王也没拦着,跟石氏说:“老大府里打杀两个小妾,皇上都知道,”

    “他的人遍布天下,征高丽这样的大事,怎么会需要我们帮忙呢?”

    石氏却说:“能不能帮忙是一回事,有没有帮忙的心是另一回事。”

    “咱们处境尴尬,爵位又是三家里最高的,他们都做了,咱们可不能落后于人。”

    纯郡王叹一口气,点了两个得力的侍卫派去高丽。

    到了雍正二年,高丽打下来,因为老三胤祉得力获封贝子。

    老大胤褆和纯郡王继礽却什么都没捞到,

    纯郡王觉得这样挺好。

    老大胤褆就不高兴了,之后更是牟足劲讨好皇上,往京城送的四时节礼尤其用心。

    到了雍正三年,他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