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逐北鹿 > 第三十五章 言论

逐北鹿 第三十五章 言论

    听得此处卢辅微微颔首,抚须的同时面露赞许。

    就三互回避之制追根溯源上,张宁的回答已是极尽完善,其中种种非熟读汉史典故而不可知。

    这当然得益于张宁穿越两载以来的勤读,见卢辅如此神色,他心中更定,也有了计较。

    方才这番对答内容卢辅自是知晓,然而张宁仍娓娓道来,所为的是给予自己足够时间思索对策,并以学识拉近两人间的认同感。

    南北乱世起先是各族胡人寇边,纷乱间衣冠南渡,无数士族百姓惨死刀下。时至太和年间中原终于大定,遂有孝文帝诏诸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次第为选举格,名曰“方司格”,正式确立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

    张宁此举欲意告知卢辅,我亦是身兼才学的强宗嫡子,远非葛荣那般起于微末的暴虐武夫可比,你我应当互助方能保全宗族于乱世。

    同时张宁亦是明白三互法虽是汉之必然,但光武一朝门阀兴起,各地大族早已通过联姻、故旧、师生等途突破州郡的界限,相互之间建立起错综复杂的家族网络,牵一发即动全身。

    以最易执行的本籍回避而论,若其叠加婚姻回避与对相监临两项,难度变数便会成倍增加。

    就如对相监临,意为若张宁自己是燕州人任安州刺史,那么就不能同时出现安州人当燕州刺史的情况,甚至于还会牵扯到更复杂的三州回避,势必导致回避范围的大幅扩展。

    于是张宁说道:“回避法虽是汉之必然,但实是饮鸩止渴之举。”

    “哦,这是何论?”

    “朝廷选任州郡主官,自当考察拟选者的德行、门第、才能、政绩、年限等诸项因素,能符合者本就寥寥。倘若还需加入回避之法,难免禁忌转密,选用艰难。

    汉末时名臣蔡邕曾言幽冀二州,久缺不补,刺史之选,踰月不定就是如此。

    以致吏人延属,百姓虚悬,万里萧条!

    以籍贯、血亲为考量关键,而忽视德行、门第、才能实乃本末倒置!”

    卢辅情不自禁坐直了身子,目光深处透出一抹难以觉察的炙热。

    汉时竭力推行三互法,为的是打压门阀大族的势力。

    待到汉末大乱,曹魏霸府为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大开方便之门,将三互法渐渐搁置,司马晋本就是世族所建,更是在事实上将之废除。

    惠帝时,州史刘弘上任之初因守宰多阙,求表牙门将军皮初为襄阳太守,长史陶侃为府行司马,参军蒯恒为山都令。

    朝廷接到上表后,同意对陶、删二人的任命,却以“初虽有功,襄阳又是名郡,名器宜慎,不可授初”另择刘弘之婿夏侯陟为襄阳太守,以示优崇。

    由此可见魏晋之世,三互法遭到废弛的事实。

    但也正因如此,晋末大乱八王纷争之时,各地刺史拥兵自重,在事实上加速了晋朝的覆灭,后来者无不以此为戒。

    其后诸胡入主华夏,拓跋鲜卑脱颖而出,建立起雄踞北方的元魏政权。

    道武、明元、太武三朝统治者皆以军事控制为主,倘有叛乱发生,就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以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威慑反叛力量。而在整个河北地区,皆已鲜卑贵族作为地方主官,对当地汉人士族,往往心存戒备。

    甚至一度出现一州三刺史,居首之人必为皇族宗室的奇特情势。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元魏的重心从平城入中原,加之于青齐亦为所占,一时间国之资储,唯藉河北。这才有各世族门阀向元魏靠拢、入仕,孝文帝也丝毫不吝,多以本州刺史、本郡太守酬之。

    不过这样的现象仅持续了一朝,随后出任本州刺史、郡守的世族子弟就被纷纷调走升迁,州郡主官再度被朝廷掌控,又在事实上重启了三互法。

    简而言之国安时,大行回避,国乱时,反之。

    这其中涉及的乃是皇权与地方世族门阀的争斗。

    如今叛乱仍旧,尔朱氏入主洛阳把持朝政,元魏的统治已然大大削弱。然而其压服北方过百年,威望早已深入人心。谁也不知晓将来是否会有宗室子弟挺身而出,救国于危亡之间。

    这般情势下无论是心怀叵测之辈,还是有志之人都在默默观望,以待时局的继续变化。

    作为北地冠族的卢氏,其自然想要趁机谋取利益,最直接的便是成为一地州郡主官。

    但无论是名义上的洛阳朝廷,还是事实上控制幽平之地的叛贼葛荣,皆没有与其合作之意。

    追其原由,沃野镇兵出身的葛荣对于世家大族天然就没有好感,若非忌惮其实力恐怕早已翻脸。而洛阳元氏朝廷更不可能在本就摇摇欲坠之时,开此先例,毕竟这无疑是在事实上许其割据。

    至于擅权的尔朱荣,他自持拥精兵铁骑,讨灭葛荣等叛逆只在须臾间。正是春风得意之际,何需多此一举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因此放眼北地,能够在名义与事实上许其独掌一州的,唯有跟前的北道都督,安北将军,定北散侯张宁有权开此先例。

    卢氏诸老早有计较,在其看来以张宁为首的安北军定然需得与己方合作,只是少不得一番试探推敲。

    哪怕卢辅自己都未曾想到张宁会如此态度鲜明!

    他侧头望向亭外,阳光明媚,天色正好。

    回过头来,卢辅张口笑道:“这般说来,定北侯以为三互法不可取?”

    张宁欣然颔首:“当然。”

    卢辅正欲开口请茶,不料张宁话锋一转:“显元公,其实晚辈此番冒险前来,实为国事求于卢氏!”

    “可是那乱贼葛荣?”

    “果然瞒不过显元公!

    这葛荣收杜洛周余孽,拥众数万盘踞两州,为祸百姓,荼毒州郡,实当诛杀!只是其把持居庸、军都两关,以天险而据我安北军,还望显元公相助!”

    卢辅轻抖衣袍站起身来,张宁连忙上前搀扶,两人走到池边见水中锦鲤游过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