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春秋战国 第64章 晋齐鞌之战(上)
齐国一直想恢复霸业,但为了打压鲁国,主动跟晋国结了盟,两国关系看上去还算融洽,其实齐国投向晋国是没有诚意的。这种不可靠的关系,终于因一场外交上的意外事件而恶化了。
鲁宣公十七年的春天,晋景公想要召集诸侯们举行一次盟会,大概想看一看邲之战之后,还有多少诸侯站在自己这边,同时也是向楚国的霸主地位挑战。
来齐国召请齐顷公去参加盟会的是晋国的卿郤克,郤克是个跛足的残疾人,事有凑巧,郤克来到临淄时,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和卫国的正卿孙良夫也正好来齐国访问。当这三个人一同走进齐国朝堂拜见齐顷公时,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正躲在朝堂后面的帷幕后偷看,一看到这三人,她就笑了。为什么要笑?因为实在太巧了!郤克是跛足,卫良夫呢是个独眼龙,季孙行父是个秃子(这在古代可是形象上的大缺陷),三人凑到一块,萧同叔子实在忍不住,笑了,而且不是吃吃地小笑,而是哈哈大笑!
她这一笑,郤克那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就被伤到了,顿时大怒,退出朝堂就发誓:“不报复这次耻辱,就别让我渡过黄河!”
可是他的外交使命还没有完成,齐顷公还没有答应参加盟会呢,他顾不得了,决定立即回晋国,让副手栾京庐留在临淄,交待他说:“如果不能办成要办的事(请齐君赴会),你就别回国了!”
郤克回到晋国后,立即就向晋景公请求出兵攻打齐国。
晋景公不同意,说:“你私人的恩怨,怎能劳动国家的军队?”
郤克不死心,又请求让他带着他郤氏家族的家族兵去打齐国,晋景公也不同意。
由于出了这意外事,齐顷公估计晋国人会在盟会上报复自己,没敢来参加盟会,只派了四个大臣代替他来,他们是执政大臣高固,还有三位大夫:蔡朝、南郭偃、晏弱——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名臣晏婴(晏子)之父。
高固走到半路,越想越不妙,就找了个借口逃回了齐国,晏弱等三大夫则来参加了盟会。
国君亲自主持的盟会,来参加的也必须是国君,至少也得是太子,派大夫来,那是对盟会主持者的不敬,是失礼的。所以,晋景公一怒之下拘捕了晏弱等三大夫。
晋国大夫苗贲皇是楚国斗椒之子,斗椒作乱失败,楚庄王对斗氏家族进行大清洗时,他逃到了晋国,晋国封给他的食邑是苗地,所以他现在以苗为氏了。他得知晏弱等人被抓后,就来劝告晋景公:“晏先生他们有什么罪啊?从前诸侯们事奉我们的先君,都是争先恐后的,可现在,他们都说晋国君臣不讲信用(给宋国挖那么大一坑,还有何信用可言?),所以都有二心。齐国怕不能得到礼遇,所以没敢来,派四个大臣前来。齐君左右近臣有人劝阻他说,‘国君不去,一定会拘捕我们的使者。’所以高固半路上逃了回去。这三个人却说,‘我们宁愿死在晋国也不能断绝了国君的友好!’因此他们冒险前来,我们正应该好好接待他们,现在拘捕了他们,只会使诸侯害怕,而不会信任我们。”
晋景公接受了苗贲皇的意见,但是公开释放这三人又好象是晋国忌惮齐国似的,于是就叫看管三大夫的人故意放松监禁,这三大夫就趁机逃走了。
士会觉得郤克对齐国的仇怨太深了,不报复齐国他是不会罢休的,但晋景公却想联齐抗楚,不想跟齐国兵戎相见。士会身居首席执政之位,夹在国君和郤克之间,站到任何一边都会得罪另一边。虽然士会的家族在晋国也算是有根蒂的,他的祖上是杜国的国君杜伯,周宣王时期,耿直的杜伯因为劝谏周宣王而被冤杀,他的儿子隰叔逃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士师(执掌刑狱和禁令的大法官),其家族因此以士为氏。隰叔的儿子士蒍继承父职为晋国士师,他为晋国创立的法律条例成为后世刑法的典范,士蒍本身还是晋献公的重要谋士,后来因功被献公提拔为大司空。晋襄公曾欲任命士蒍的次子士毂(士会的叔叔)为中军帅,因追随晋文公的新兴贵族的子弟们反对而作罢,后来士毂竟伙同蒯得、梁益耳等人作乱,为赵盾所杀。士会深知晋国政坛虽然表面平静,其实内里几大家族早已不再像晋文公时期那么团结和睦,都在暗中角力,想要谋取更大的权利。他生性极其谨慎,当初因为拥立公子雍被赵盾放了一把鸽子,后来流亡秦国时,在秦国整整三年,竟然没跟同样流亡秦国的先蔑见过一次面,就是为了避免被晋国人误认为他跟先蔑结党。现在这种两边都可能得罪的形势对他是很不利的,郤克发动不了战争,很可能会想办法谋取首席执政之位,那样的话,就要发生很不愉快的事情了。想想自己也差不多到退休年龄了,不如退了,让郤克去折腾。因此,跟随晋景公去举办了盟会回来,他马上就告老退休。于是,郤克接替他当了中军帅。
士会的儿子士燮接替士会在朝中当卿,士会告诫士燮,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要合于礼法,郤克怒气很盛,早晚要向齐国开战,到时候不要跳出来阻挠,随大流就好。
儿子年轻,士会不放心,时刻要警醒着他。有一天,士燮退朝回来,忻忻得意地告诉士会,今天来了个秦国使者,在朝堂上讲隐语(类似于今之谜语),刁难我晋国的卿大夫,满朝卿大夫居然没有人能猜出他的隐语,只有我一个人猜出了其中的三条。
士会一听这话就勃然大怒:“大夫们怎么可能都猜不出?人家是出于对父兄的谦让故意不说出来罢了!你小子竟然在朝中三次抢先,盖了别人的风头。你这么张扬,这个家族早晚要灭亡在你手里呀!”说着举起手杖就打,把士燮玄冠上的簪子都打断了。
鲁宣公十七年的春天,晋景公想要召集诸侯们举行一次盟会,大概想看一看邲之战之后,还有多少诸侯站在自己这边,同时也是向楚国的霸主地位挑战。
来齐国召请齐顷公去参加盟会的是晋国的卿郤克,郤克是个跛足的残疾人,事有凑巧,郤克来到临淄时,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和卫国的正卿孙良夫也正好来齐国访问。当这三个人一同走进齐国朝堂拜见齐顷公时,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正躲在朝堂后面的帷幕后偷看,一看到这三人,她就笑了。为什么要笑?因为实在太巧了!郤克是跛足,卫良夫呢是个独眼龙,季孙行父是个秃子(这在古代可是形象上的大缺陷),三人凑到一块,萧同叔子实在忍不住,笑了,而且不是吃吃地小笑,而是哈哈大笑!
她这一笑,郤克那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就被伤到了,顿时大怒,退出朝堂就发誓:“不报复这次耻辱,就别让我渡过黄河!”
可是他的外交使命还没有完成,齐顷公还没有答应参加盟会呢,他顾不得了,决定立即回晋国,让副手栾京庐留在临淄,交待他说:“如果不能办成要办的事(请齐君赴会),你就别回国了!”
郤克回到晋国后,立即就向晋景公请求出兵攻打齐国。
晋景公不同意,说:“你私人的恩怨,怎能劳动国家的军队?”
郤克不死心,又请求让他带着他郤氏家族的家族兵去打齐国,晋景公也不同意。
由于出了这意外事,齐顷公估计晋国人会在盟会上报复自己,没敢来参加盟会,只派了四个大臣代替他来,他们是执政大臣高固,还有三位大夫:蔡朝、南郭偃、晏弱——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名臣晏婴(晏子)之父。
高固走到半路,越想越不妙,就找了个借口逃回了齐国,晏弱等三大夫则来参加了盟会。
国君亲自主持的盟会,来参加的也必须是国君,至少也得是太子,派大夫来,那是对盟会主持者的不敬,是失礼的。所以,晋景公一怒之下拘捕了晏弱等三大夫。
晋国大夫苗贲皇是楚国斗椒之子,斗椒作乱失败,楚庄王对斗氏家族进行大清洗时,他逃到了晋国,晋国封给他的食邑是苗地,所以他现在以苗为氏了。他得知晏弱等人被抓后,就来劝告晋景公:“晏先生他们有什么罪啊?从前诸侯们事奉我们的先君,都是争先恐后的,可现在,他们都说晋国君臣不讲信用(给宋国挖那么大一坑,还有何信用可言?),所以都有二心。齐国怕不能得到礼遇,所以没敢来,派四个大臣前来。齐君左右近臣有人劝阻他说,‘国君不去,一定会拘捕我们的使者。’所以高固半路上逃了回去。这三个人却说,‘我们宁愿死在晋国也不能断绝了国君的友好!’因此他们冒险前来,我们正应该好好接待他们,现在拘捕了他们,只会使诸侯害怕,而不会信任我们。”
晋景公接受了苗贲皇的意见,但是公开释放这三人又好象是晋国忌惮齐国似的,于是就叫看管三大夫的人故意放松监禁,这三大夫就趁机逃走了。
士会觉得郤克对齐国的仇怨太深了,不报复齐国他是不会罢休的,但晋景公却想联齐抗楚,不想跟齐国兵戎相见。士会身居首席执政之位,夹在国君和郤克之间,站到任何一边都会得罪另一边。虽然士会的家族在晋国也算是有根蒂的,他的祖上是杜国的国君杜伯,周宣王时期,耿直的杜伯因为劝谏周宣王而被冤杀,他的儿子隰叔逃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士师(执掌刑狱和禁令的大法官),其家族因此以士为氏。隰叔的儿子士蒍继承父职为晋国士师,他为晋国创立的法律条例成为后世刑法的典范,士蒍本身还是晋献公的重要谋士,后来因功被献公提拔为大司空。晋襄公曾欲任命士蒍的次子士毂(士会的叔叔)为中军帅,因追随晋文公的新兴贵族的子弟们反对而作罢,后来士毂竟伙同蒯得、梁益耳等人作乱,为赵盾所杀。士会深知晋国政坛虽然表面平静,其实内里几大家族早已不再像晋文公时期那么团结和睦,都在暗中角力,想要谋取更大的权利。他生性极其谨慎,当初因为拥立公子雍被赵盾放了一把鸽子,后来流亡秦国时,在秦国整整三年,竟然没跟同样流亡秦国的先蔑见过一次面,就是为了避免被晋国人误认为他跟先蔑结党。现在这种两边都可能得罪的形势对他是很不利的,郤克发动不了战争,很可能会想办法谋取首席执政之位,那样的话,就要发生很不愉快的事情了。想想自己也差不多到退休年龄了,不如退了,让郤克去折腾。因此,跟随晋景公去举办了盟会回来,他马上就告老退休。于是,郤克接替他当了中军帅。
士会的儿子士燮接替士会在朝中当卿,士会告诫士燮,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要合于礼法,郤克怒气很盛,早晚要向齐国开战,到时候不要跳出来阻挠,随大流就好。
儿子年轻,士会不放心,时刻要警醒着他。有一天,士燮退朝回来,忻忻得意地告诉士会,今天来了个秦国使者,在朝堂上讲隐语(类似于今之谜语),刁难我晋国的卿大夫,满朝卿大夫居然没有人能猜出他的隐语,只有我一个人猜出了其中的三条。
士会一听这话就勃然大怒:“大夫们怎么可能都猜不出?人家是出于对父兄的谦让故意不说出来罢了!你小子竟然在朝中三次抢先,盖了别人的风头。你这么张扬,这个家族早晚要灭亡在你手里呀!”说着举起手杖就打,把士燮玄冠上的簪子都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