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激战1860 第231章 也来凑趣
热门推荐:
重生1839?我进化为神龙
飒爽后娘,携崽拽夫杀进暴富圈!
被名门父母抛弃之后,觉醒了系统
王妃生存手策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超神:从冷核聚变开始
周少别再虐,夫人带球出逃啦
天门神幻
九命九修
德国本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来既无大规模的海军,也没有建设此方面的需求。
只是在其实现统一之后,为了保护自家的海岸,才逐渐发展起了一支,以近岸铁甲舰为核心的中等规模的海军。
尽管威廉二世在即位之后,为了德国的“世界政策”,和满足皇帝本人的虚荣心,执意要建起一支规模庞大的远洋舰队——此举挑战了大英帝国的底线,最终将德国推到了危险的悬崖边。
但新任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刚刚上任不久,由他主导的旨在组建一支“大舰队”的首个《舰队法案》,也只是从1897至1898财年才正式开始实施。
因此,1897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上力量,可以说仍然是那支传统的,以执行近岸防御任务为主的德国海军。
若按排水量进行排名的话,这年的德国海军,总排水量约为28万吨,位居英、法和沙俄之后,位列世界第四。
同年的两江防卫军海军,在役舰船的总排水量则近16万吨,排在意大利和美国之后,处在世界海军的第七位。
从数据对比上看,德国海军的实力似乎明显强过两江,但其很大一部分舰只都比较老旧,较新的战舰也多在设计上存在相对保守的问题。
胶州湾外德国东亚分舰队的情况就是如此,虽然其中已包含了德国在役的最新式巡洋舰,但在性能上却要落后于两江的新锐舰只。
反观防卫军海军,一贯师从英国的最新技战术理念,舰队在总量上虽然相对较小,但舰只更新换代较快,阵中各舰的舰龄都比较短。
最关键的一点是,德国舰队是不可能置自家沿海于不顾,倾主力远涉重洋,来远东与两江海军进行决战,以争夺一个小小的胶州湾的。
因此,双方间发生在山东沿海的这场对峙,德国人终是占不到优势的。
所以尽管威廉二世依旧叫嚣着要强硬,但在权衡一番之后,德国海军最后还是放弃了从本土派出舰队的计划——即使派来了也改变不了实力的对比,反而更会让自家难以收场。
于是,结束僵持的最后办法,就只剩下外交途径了。
而此时,在经过观望之后,列国的态度也已经逐渐明朗。
率先发声的,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作为友好伙伴,自然要对两江进行声援,同时对德国的危险举动进行了谴责。
法国很快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法德之间深刻的矛盾,是法国做出这种选择的本因。
同时,两江海军编队不久前对布列斯特和土伦的访问,使得江法关系正在向好发展,当然会影响到法国此时的态度。
接下来,重量级的大英帝国也表达了对两江的支持,并且英国政府还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给德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此时的英国,已经是两江的盟友。同时近年来德国采取的种种外交政策和举动,越发引得英国的敌视。
特别是1896年1月时,威廉二世给南非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发电报,祝贺布尔人击退了英国殖民地武装的入侵,更是激起了英国国内广泛的愤怒。
在英德关系已经极度恶化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在胶州湾事件中,英国人会给出什么样的脸色了。
那么剩下还未表态的大国,就只剩下沙俄了,而该国采取的举动则更是令人震惊。
若说对于胶州湾之事,德国是在事先与沙俄通过气的,只不过沙俄当时给出的,是模棱两可的答复。
其实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臣子们,也是很想从大清那里,占得一个温水不冻港的——这也是历代沙皇和其权贵们的夙愿。
对此,沙俄方面有两个备选的目标。其一是旅顺,另一个就是胶州湾。
而且他们还从大清那里得到过保证,绝不将胶州湾让与外国,否则沙俄必享有优先权。
所以,对于德国出兵胶州湾之事,沙俄方面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很是出乎沙俄的意料,一向强悍的德国竟然在胶州湾那里碰了钉子,而且还很难堪。
和德国人一样,沙俄也没能想到两江会如此强硬,竟敢与欧洲强国进行这般对抗。在惊诧之余,贪婪的沙俄熊也同时嗅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1897年12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沙俄舰队,应迅速从海参崴出击,突袭并占领旅顺和大连湾一带。
接到沙皇的指令后,沙俄远东舰队便依命紧急出动,随即攻占旅顺并继续朝大连方向进军。
同德国在胶州湾的情况相比,沙俄的行动迅速的就取得了成效,这是因为,沙俄在旅顺和大连一带面对的,都是大清的军队。
由于自感力量尚不充足,同时也是存在策略上的考量,两江在向全国迈进的过程中,始终刻意的将范围限制在了长城以里的地区。
因此,与紧邻江苏的山东不同,两江在辽东并无一兵一卒驻扎。
而且,因为德国突然在胶州湾挑事,为了应付这西方强国,两江也把主要的力量进行了相应的集中,使得一些地区更呈现出真空的状态。
陈济怀等人着实没能想到,沙俄会在此时来“凑趣”,行趁火打劫之举,竟被其钻了空子。
对此突发情况,他们紧急商讨对策。在反复讨论之下他们觉得,眼下的两江同时与两个西方强国对抗,着实没有胜算。
即使有盟友提供支持,但这种事毕竟也得自己先走到前面扛着,在此后走向难料的情况下,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冒险。
因此经过权衡之后,陈济怀决定,继续在胶州问题上与德国对抗直至事情终了,而对旅顺和大连以及沙俄那边暂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做出这样无奈抉择的原因是,胶州这边不宜半途而废,否则既前功尽弃,更让德国这个新对手在自家身边得到了立足之地,后患无穷。
而对于沙俄,反正已确定了早晚要与之决一死战,如今两江的力量尚在积蓄之中,过早与之发生冲突并非上策,就先由得他去折腾,等日后再一并算总账。
两江作此抉择,可是谁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容忍得了沙俄的行动。
只是在其实现统一之后,为了保护自家的海岸,才逐渐发展起了一支,以近岸铁甲舰为核心的中等规模的海军。
尽管威廉二世在即位之后,为了德国的“世界政策”,和满足皇帝本人的虚荣心,执意要建起一支规模庞大的远洋舰队——此举挑战了大英帝国的底线,最终将德国推到了危险的悬崖边。
但新任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刚刚上任不久,由他主导的旨在组建一支“大舰队”的首个《舰队法案》,也只是从1897至1898财年才正式开始实施。
因此,1897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上力量,可以说仍然是那支传统的,以执行近岸防御任务为主的德国海军。
若按排水量进行排名的话,这年的德国海军,总排水量约为28万吨,位居英、法和沙俄之后,位列世界第四。
同年的两江防卫军海军,在役舰船的总排水量则近16万吨,排在意大利和美国之后,处在世界海军的第七位。
从数据对比上看,德国海军的实力似乎明显强过两江,但其很大一部分舰只都比较老旧,较新的战舰也多在设计上存在相对保守的问题。
胶州湾外德国东亚分舰队的情况就是如此,虽然其中已包含了德国在役的最新式巡洋舰,但在性能上却要落后于两江的新锐舰只。
反观防卫军海军,一贯师从英国的最新技战术理念,舰队在总量上虽然相对较小,但舰只更新换代较快,阵中各舰的舰龄都比较短。
最关键的一点是,德国舰队是不可能置自家沿海于不顾,倾主力远涉重洋,来远东与两江海军进行决战,以争夺一个小小的胶州湾的。
因此,双方间发生在山东沿海的这场对峙,德国人终是占不到优势的。
所以尽管威廉二世依旧叫嚣着要强硬,但在权衡一番之后,德国海军最后还是放弃了从本土派出舰队的计划——即使派来了也改变不了实力的对比,反而更会让自家难以收场。
于是,结束僵持的最后办法,就只剩下外交途径了。
而此时,在经过观望之后,列国的态度也已经逐渐明朗。
率先发声的,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作为友好伙伴,自然要对两江进行声援,同时对德国的危险举动进行了谴责。
法国很快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法德之间深刻的矛盾,是法国做出这种选择的本因。
同时,两江海军编队不久前对布列斯特和土伦的访问,使得江法关系正在向好发展,当然会影响到法国此时的态度。
接下来,重量级的大英帝国也表达了对两江的支持,并且英国政府还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给德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此时的英国,已经是两江的盟友。同时近年来德国采取的种种外交政策和举动,越发引得英国的敌视。
特别是1896年1月时,威廉二世给南非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发电报,祝贺布尔人击退了英国殖民地武装的入侵,更是激起了英国国内广泛的愤怒。
在英德关系已经极度恶化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在胶州湾事件中,英国人会给出什么样的脸色了。
那么剩下还未表态的大国,就只剩下沙俄了,而该国采取的举动则更是令人震惊。
若说对于胶州湾之事,德国是在事先与沙俄通过气的,只不过沙俄当时给出的,是模棱两可的答复。
其实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臣子们,也是很想从大清那里,占得一个温水不冻港的——这也是历代沙皇和其权贵们的夙愿。
对此,沙俄方面有两个备选的目标。其一是旅顺,另一个就是胶州湾。
而且他们还从大清那里得到过保证,绝不将胶州湾让与外国,否则沙俄必享有优先权。
所以,对于德国出兵胶州湾之事,沙俄方面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很是出乎沙俄的意料,一向强悍的德国竟然在胶州湾那里碰了钉子,而且还很难堪。
和德国人一样,沙俄也没能想到两江会如此强硬,竟敢与欧洲强国进行这般对抗。在惊诧之余,贪婪的沙俄熊也同时嗅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1897年12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沙俄舰队,应迅速从海参崴出击,突袭并占领旅顺和大连湾一带。
接到沙皇的指令后,沙俄远东舰队便依命紧急出动,随即攻占旅顺并继续朝大连方向进军。
同德国在胶州湾的情况相比,沙俄的行动迅速的就取得了成效,这是因为,沙俄在旅顺和大连一带面对的,都是大清的军队。
由于自感力量尚不充足,同时也是存在策略上的考量,两江在向全国迈进的过程中,始终刻意的将范围限制在了长城以里的地区。
因此,与紧邻江苏的山东不同,两江在辽东并无一兵一卒驻扎。
而且,因为德国突然在胶州湾挑事,为了应付这西方强国,两江也把主要的力量进行了相应的集中,使得一些地区更呈现出真空的状态。
陈济怀等人着实没能想到,沙俄会在此时来“凑趣”,行趁火打劫之举,竟被其钻了空子。
对此突发情况,他们紧急商讨对策。在反复讨论之下他们觉得,眼下的两江同时与两个西方强国对抗,着实没有胜算。
即使有盟友提供支持,但这种事毕竟也得自己先走到前面扛着,在此后走向难料的情况下,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冒险。
因此经过权衡之后,陈济怀决定,继续在胶州问题上与德国对抗直至事情终了,而对旅顺和大连以及沙俄那边暂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做出这样无奈抉择的原因是,胶州这边不宜半途而废,否则既前功尽弃,更让德国这个新对手在自家身边得到了立足之地,后患无穷。
而对于沙俄,反正已确定了早晚要与之决一死战,如今两江的力量尚在积蓄之中,过早与之发生冲突并非上策,就先由得他去折腾,等日后再一并算总账。
两江作此抉择,可是谁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容忍得了沙俄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