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激战1860 第343章 大英的算盘
华夏海军的《大舰队计划》一经推出,其进程就很快得到了推进。
1908年10月,一艘名为“共和”号的战列舰,开始了建造工作。
这是四艘“共和”级战舰的首舰,其他三艘姊妹舰为“华夏”号、“国民”号和“主权”号,四舰由雷州和胶州两海军造船厂各承建两艘,单舰造价突破了千万,为1,055.7万华元。
国防军在“共和”级的设计上,深度总结了前面建造的无畏式战舰的经验,十分注重整体的均衡性。
同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二批次无畏式战列舰,此时其他海军强国在设计上,大多走上了“多炮塔神教”的路数,常出现拥有六个主炮塔的方案,极端的甚至达到七炮塔之多。
而华夏海军虽然也坚持应该尽可能的增加主炮的数量,却从“北海”级一等巡洋舰的经验中尝到了甜头,对三联装主炮塔情有独钟。
于是,四座三联装炮塔共十二门主炮的配置,就成了“共和”级最终的火力方案,而且这个思路还被保持了下去,成为华夏以后各型战列舰的首选标配。
“共和”级在各方面的性能,都较前型有了全面的提升,体型自然也更为庞大。
舰体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船型,全长176.2米,宽26.2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21,370吨,全舰官兵编制为1,056人。
舰艏为垂直型,舱面布局继续保持着华夏主力战舰一贯的风格,两座桅杆皆为柱状并与前后指挥塔相融合,中间是两座纵向排列的巨大烟囱。
“共和”级的动力系统,采用四套直接传动式蒸汽轮机,四轴四桨,十八座煤油混烧型水管锅炉,输出功率32,000马力,设计航速22.1节,10节航速下的最大续航为6,500海里。
主炮仍为1907年型50倍径305毫米炮,四座三联装主炮塔沿中轴线采取两两背负的方式,布置在舰艏艉的上甲板,其中两座艉炮塔的间距较大。
处于高位的三、四号炮塔拥有主炮平台,平台与舯部上层建筑的基座平台相结合,融成一体。
主炮塔四周和炮座的装甲皆是300毫米厚,炮塔顶部装甲为110毫米。
“共和”级的副炮仍为十二门1904年型45倍径100毫米炮,以单装的方式安放在舯部两舷上甲板的副炮廓内,炮廓的最大装甲厚度为110毫米。
其他武器为六门1904年型50倍径57毫米炮,两舷各安装一座双联装18英寸鱼雷发射管。
“共和”级的防护布局与“柏舟”级如出一辙,但多个部位的装甲厚度得到了加强。
其中主装甲带覆盖了一号至四号主炮塔之间的侧舷,水线以上的装甲厚度为300毫米,水线以下逐渐降低至220毫米。
前后两端的横向装甲主舱壁,厚度均为150毫米。
上装甲带的厚度是220毫米,前后装甲带的最大厚度皆为150毫米,并向艏艉方向递减。
在承担水平防御的双层装甲甲板之中,主甲板的最大装甲厚度为35毫米,下甲板则为70毫米。
前指挥塔的侧面装甲厚350毫米,后指挥塔侧面装甲厚180毫米,二者的顶盖装甲皆为80毫米厚,通道装甲则为200毫米。
舰体水下拥有防雷隔舱,纵向隔壁的装甲厚度最大为50毫米。
随着四艘“共和”级战列舰的相继开工建造,使得华夏在建的无畏式战舰,不算两艘主炮口径过小的“北海”级,数量已经达到了十艘。
若只是比较在役或在建的无畏舰数量,这个规模在短时期内,仅次于拥有十六艘的英国和十一艘的德国,暂居世界第三位。
华夏海军的实力迅速蹿升,也成为整个国家发展势头的缩影,除了令国人无比振奋,自然会引得外人的关注,其中还不乏一些对之感到忧心忡忡的人。
让人费解的是,对于华夏飞速发展的最大担忧者,竟然是华夏的同盟,英国。
英国人之所以会有此感触,主要是出于对世界战略平衡的考虑,和受到当前欧洲越来越走向对抗的局势的影响。
此时的英国,虽然国力已有渐微的趋势,但仍以头号强国自居,其势力也依旧遍及整个世界。
在东方,随着一场华俄之间的战争,结束了英国与沙俄之间在这一地区长达百年的大博弈。
然而从战争的灰烬中崛起的华夏,却让英国人感到其在东方的利益,遭受到新的威胁。
欧洲的局势,则是英国通过不断的利益协调,终于组成了以英法俄三国为核心的协议国集团,与最主要的对手德国及其所在的同盟国集团,展开了激烈竞争。
可是当1907年,英俄两个曾经的宿敌,终于达成谅解结成协约之后,英国却陷入到一个矛盾之中。
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便是华英之间原有的同盟关系。
华英之间的盟约,虽然从表面上看,内容似乎很广泛,但双方主要的契合点就是要共同针对沙俄。
可如今削弱沙俄的目的已然实现,英俄之间也已结成了同盟,曾经的华英盟约就变得不合时宜,也令英国在华俄之间发生新冲突时,将变得难以自处。
于是,协调华俄之间的关系,并且牵制崛起中的华夏,就变成眼下英国在东方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于前者,最好的办法就拉拢华夏与沙俄达成妥协,还可以借此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实力。
然而华俄两国之间有着严重的领土纠纷等矛盾,英国人当然知道在其中调和的难度有多大,在进行过几次无果的尝试后便基本放弃。
至于后者,善于玩弄制衡手段的英国,则发掘出了一个新的可以利用来牵制华夏的目标,日本。
华夏方面也很快就察觉到了,英国正在打的这些算盘,而引起他们警觉的,正是英国在华英盟约续订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态度。
1908年10月,一艘名为“共和”号的战列舰,开始了建造工作。
这是四艘“共和”级战舰的首舰,其他三艘姊妹舰为“华夏”号、“国民”号和“主权”号,四舰由雷州和胶州两海军造船厂各承建两艘,单舰造价突破了千万,为1,055.7万华元。
国防军在“共和”级的设计上,深度总结了前面建造的无畏式战舰的经验,十分注重整体的均衡性。
同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二批次无畏式战列舰,此时其他海军强国在设计上,大多走上了“多炮塔神教”的路数,常出现拥有六个主炮塔的方案,极端的甚至达到七炮塔之多。
而华夏海军虽然也坚持应该尽可能的增加主炮的数量,却从“北海”级一等巡洋舰的经验中尝到了甜头,对三联装主炮塔情有独钟。
于是,四座三联装炮塔共十二门主炮的配置,就成了“共和”级最终的火力方案,而且这个思路还被保持了下去,成为华夏以后各型战列舰的首选标配。
“共和”级在各方面的性能,都较前型有了全面的提升,体型自然也更为庞大。
舰体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船型,全长176.2米,宽26.2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21,370吨,全舰官兵编制为1,056人。
舰艏为垂直型,舱面布局继续保持着华夏主力战舰一贯的风格,两座桅杆皆为柱状并与前后指挥塔相融合,中间是两座纵向排列的巨大烟囱。
“共和”级的动力系统,采用四套直接传动式蒸汽轮机,四轴四桨,十八座煤油混烧型水管锅炉,输出功率32,000马力,设计航速22.1节,10节航速下的最大续航为6,500海里。
主炮仍为1907年型50倍径305毫米炮,四座三联装主炮塔沿中轴线采取两两背负的方式,布置在舰艏艉的上甲板,其中两座艉炮塔的间距较大。
处于高位的三、四号炮塔拥有主炮平台,平台与舯部上层建筑的基座平台相结合,融成一体。
主炮塔四周和炮座的装甲皆是300毫米厚,炮塔顶部装甲为110毫米。
“共和”级的副炮仍为十二门1904年型45倍径100毫米炮,以单装的方式安放在舯部两舷上甲板的副炮廓内,炮廓的最大装甲厚度为110毫米。
其他武器为六门1904年型50倍径57毫米炮,两舷各安装一座双联装18英寸鱼雷发射管。
“共和”级的防护布局与“柏舟”级如出一辙,但多个部位的装甲厚度得到了加强。
其中主装甲带覆盖了一号至四号主炮塔之间的侧舷,水线以上的装甲厚度为300毫米,水线以下逐渐降低至220毫米。
前后两端的横向装甲主舱壁,厚度均为150毫米。
上装甲带的厚度是220毫米,前后装甲带的最大厚度皆为150毫米,并向艏艉方向递减。
在承担水平防御的双层装甲甲板之中,主甲板的最大装甲厚度为35毫米,下甲板则为70毫米。
前指挥塔的侧面装甲厚350毫米,后指挥塔侧面装甲厚180毫米,二者的顶盖装甲皆为80毫米厚,通道装甲则为200毫米。
舰体水下拥有防雷隔舱,纵向隔壁的装甲厚度最大为50毫米。
随着四艘“共和”级战列舰的相继开工建造,使得华夏在建的无畏式战舰,不算两艘主炮口径过小的“北海”级,数量已经达到了十艘。
若只是比较在役或在建的无畏舰数量,这个规模在短时期内,仅次于拥有十六艘的英国和十一艘的德国,暂居世界第三位。
华夏海军的实力迅速蹿升,也成为整个国家发展势头的缩影,除了令国人无比振奋,自然会引得外人的关注,其中还不乏一些对之感到忧心忡忡的人。
让人费解的是,对于华夏飞速发展的最大担忧者,竟然是华夏的同盟,英国。
英国人之所以会有此感触,主要是出于对世界战略平衡的考虑,和受到当前欧洲越来越走向对抗的局势的影响。
此时的英国,虽然国力已有渐微的趋势,但仍以头号强国自居,其势力也依旧遍及整个世界。
在东方,随着一场华俄之间的战争,结束了英国与沙俄之间在这一地区长达百年的大博弈。
然而从战争的灰烬中崛起的华夏,却让英国人感到其在东方的利益,遭受到新的威胁。
欧洲的局势,则是英国通过不断的利益协调,终于组成了以英法俄三国为核心的协议国集团,与最主要的对手德国及其所在的同盟国集团,展开了激烈竞争。
可是当1907年,英俄两个曾经的宿敌,终于达成谅解结成协约之后,英国却陷入到一个矛盾之中。
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便是华英之间原有的同盟关系。
华英之间的盟约,虽然从表面上看,内容似乎很广泛,但双方主要的契合点就是要共同针对沙俄。
可如今削弱沙俄的目的已然实现,英俄之间也已结成了同盟,曾经的华英盟约就变得不合时宜,也令英国在华俄之间发生新冲突时,将变得难以自处。
于是,协调华俄之间的关系,并且牵制崛起中的华夏,就变成眼下英国在东方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于前者,最好的办法就拉拢华夏与沙俄达成妥协,还可以借此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实力。
然而华俄两国之间有着严重的领土纠纷等矛盾,英国人当然知道在其中调和的难度有多大,在进行过几次无果的尝试后便基本放弃。
至于后者,善于玩弄制衡手段的英国,则发掘出了一个新的可以利用来牵制华夏的目标,日本。
华夏方面也很快就察觉到了,英国正在打的这些算盘,而引起他们警觉的,正是英国在华英盟约续订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