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二百一十六章 进入长安
热门推荐:
买女奴被女王退婚,寡人系统来了
第七传人
不能修仙,我就造机甲
快穿:糟糕女配是个邪修
小甜心孕吐后,夜少捡回家里宠
穿书之黛玉倒拔垂杨柳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
小说诗词两手抓,漂亮女友带回家
??
打进了长安,稳定了关中的局势,李渊觉得很容易,立了杨侑当皇帝,李渊也感觉这件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难。是的,很多人都是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先否定了自己。那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想做什么事,就竭尽全力的去做,遇见了问题,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杞人忧天、望洋兴叹。李渊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
对于现在的李渊,一般人认为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自己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终于打到了长安,皇帝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现在不得意,什么时候得意?
不过,李渊不这样想,虽然位极人臣很风光、很气派。无论怎样的风光,怎样的气派都不如自己当皇帝,李渊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做事情总喜欢找最轻松的办法,达到最实惠的目的。
李渊一直没有一天敢于忘记自己的梦想,因为造反这个活动风险性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有很优秀的人才辅佐自己,即使经过风险评估,自己获胜的机会很大。
但是李渊还是很担心,担心某一天起来,自己的人头被别人砍去,担心听到打败仗的消息,担心刘武周和突厥人偷袭自己的老巢……他担心的事很多,他的压力很大,在这么大压力的情况下,李渊依旧坚持着,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无论追逐梦想的道路多么充满荆棘,无论前方有多少坎坷,他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他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梦想的彼岸。
梦想支持着李渊一直走下去,直到权利的终点。李渊的梦想我们不妨称之为“野心”。这样你会更加熟悉。梦想和野心有着什么关系吗?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大。在西方野心和梦想是一个单词(ambition)。在中国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代表褒义,一个表示贬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只能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来回答,因为我找不到其他的答案了。
现在的李渊离他的梦想只差一步,只要这一步迈过去,李渊就获得了胜利,他之前所受的苦难与折磨,都是值得的;在他身上押宝的人,也是成功的。这一步之遥虽然看着不远。却很难迈过去。
因为有一个东西挡在那里——理由。给大家,给全天下百姓一个你当皇帝的理由。李渊现在正缺少这种理由。也许有些人会不懂,为什么一定要理由呢?把杨侑从龙椅上拉下来,然后李渊坐上去不就得了吗?如果你这样问,说明你不懂政治。
政治是需要理由的,也就是借口。打一个比方,你去一个人家里面拿东西,你得对他说,你是来借东西或者说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你的。这就是借口,虽然是假的,也得说,要不然你就是强盗。论技术程度。当皇帝可比当强盗高多了,当然要有个很好的借口,越完美越好。
当然了。如果你不想自己建立的国家得已长久正常发展的话,也不需要多么好的借口。毕竟你只是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朝代。
如果想过一把瘾的话。只要你手里有人,有家伙,有地盘,同时你也有当皇帝的野心就可以,再挑一个黄道吉日登基为帝,顺便再封自己的老子也当皇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把你生出来养这么大,容易吗),老婆当皇帝(跟自己风雨同舟这么多年,一直不离不弃的就只有她了),儿子当太子(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传位给他,总比外人当皇帝要好),总之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我想,这样的皇帝不会长久,往正面了说,你是割据为王。
往反面了说,你就是个反贼。天下这么大,什么职业都好干,就反贼这行不好干,风险大不说,一不小心,政治借口弄差了,就可能成为全天下的敌人,自己的部将还有可能投降,然后请求宽大处理,对于自己除了在世上永远消失以外,另外一条路就是去和阎王爷谈判。
之前说过,李渊是一个聪明人,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在他那个时代,能够被称为政治家的人真的很少,太多人的都是自认为是个很优秀的政治家,然后悄无声息的被政敌打的趴在地上,自言自语说,是老天要亡我,并不是我的错。
聪明人的表现就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卓越政治家的行为就是要老谋深算。李渊算来算去,现在当皇帝,无论怎样自己都不合适,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一个机会的来临,用这个机会为自己换一个很好的借口,用来忽悠天下人的借口,自己能够借此当皇帝的借口。
因为李渊不想只是过一把当皇帝的瘾,而是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朝代,哪怕是怎么的伟大自己并不清楚,也要将皇位一直传承下去,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
我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应该并不只是有谋略、利益与权位,也应有着对于天下人的一种责任,即所谓的以天下为己任。只有有心胸的人才能想到天下,没有心胸的人是无法想到天下的,更不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进而统一天下,建立帝国。
我一直相信,李唐王朝的建立,李渊是第一功臣,以前相信,现在相信,明天还会相信。在阅读史书时,我在李渊身上看见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别人所不具有的,包括李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薛举、李轨、杜伏威、刘武周,当然也包括,刘文静、李建成、李世民(现在的李世民和李渊还不是一个档次)。
我实在不敢抹杀李世民的功绩,但是我更加不敢抹杀李渊在建立唐王朝以及唐朝初年所做的贡献。我相信,历史是由眼睛的。有些事情史书上不会写,或是写了。然后被删除了;史书上也有很多错误的记录,用来困扰和忽悠后来人。
但是历史的真相可以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中寻找。有些事情往往是欲盖弥彰,他越盖,我们越清楚,这就是历史的眼睛。历史的眼睛不会主动被我们看到,我们只有自己去找寻。
李渊知道机会早晚会来的。这个机会是什么,李渊并不知道,他也不清楚这个机会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知道,做为一个政治家自己有着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只要机会出现,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李渊都相信自己能够把握的住。这不是自负,而是一种遍观沧海桑田,历经世事变迁后的自信。
李渊现在已不再年轻,自己的儿子都已成长为少年英雄,年过半百,对于今人来说,是正当年。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之前的三十年,李渊一直在隋朝的官场上摸爬滚打,什么人都遇见过。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以前当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也冲动过;以前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他也气愤过;以前愈来愈感到现实的无奈时。他也悲伤过。
后来,他不再冲动。他不在气愤,也不在悲伤。因为在经历了很多。受了很多的挫折,吃了很多的苦痛之后,他知道了,冲动、气愤、悲伤都是没有用的。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渐渐地他学会了改变自己。
自那以后他有了城府,有了心机,有了别人不懂的一面,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种东西靠近,那种东西——所谓的“成熟”。又过了很多年,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不怎么多说话,却心里比谁都明白。
别人没有想到的,他能想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能看到;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别人,越来越能了解社会,难道这就是成熟——所谓的成熟。
李渊在官场三十年锻炼出来的东西,正是李世民缺少的。李世民现在正处于冲动、气愤、悲伤的阶段,更进一步,也不过是对其有着思索,根本就达不到李渊的水平。所以不是李世民领导李渊,而是李渊领导李世民。
也许后来的李世民要比李渊优秀的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也一样优秀。对于这一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李渊和李世民虽为父子,相差不过几十年,亦是如此。我只能这样说。
在江都,杨广被宇文士及等人谋害,这位多姿多彩的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他死前不久,曾对着镜子,摸着脖子问自己的皇后:“这么好的脑袋,不知道谁来砍它。”
因此杨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死于非命,杨广很聪明,他的预料没有错。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的年号)三月十一日凌晨,杨广结束了他的生命。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所等的那个机会。李渊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
当皇帝并不是遥远的事了,不过在当皇帝之前李渊还得演两出戏。有时候我认为中国的高层政治就是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戏剧,有喜剧,有悲剧,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成功的一方演的是喜剧,失败的一方演的是悲剧。
成功的人大赚一笔,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李渊,当了皇帝);失败的人赔的倾家荡产,也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杨侑,由皇帝变成了阶下囚,当然了,对于这种变化,他很无奈)。
尽管如此,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高层政治的戏还得演,不演还不行,谁让有些人就相信这一套呢?第一场戏,李渊嚎啕大哭,涕泗横流,伤心欲绝,表示对杨广的哀悼、同情、不舍。
我相信这不是李渊内心的真实想法,哀悼和同情是没有的,不舍更是用来骗人的。要不怎么能说是演戏呢。
对于李渊不过是哭了一场,顺便嚎几句丧。也没什么损失的,顶天损失点眼泪。嗓子哭哑了,这对于专业演员李渊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谁让咱是演戏的呢,就得演到位。反过来,李渊却得到了不少的东西,远远比他损失的要多得多,要不咋说,李渊是聪明人呢,从来不干亏本的买卖。
全天下的百姓都说,唐王哭杨广。唐王是忠臣啊,唐王的忠心可昭日月,唐王仁义啊,唐王会善待百姓的,唐王的部队从来不抢百姓……就这样,李渊的声誉在他为杨广哭过之后,达到了最高点。趁火打劫,在中国一直有着优良传统。趁热打铁,在中国也很有市场。演完了第一出戏。李渊马上导演了第二出戏。
不得不佩服李渊的演技和才华,一场接一场的连续作战,怕是就连北电的高材生都不得不说一句,景仰李前辈。我们对李前辈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第二场戏。最先出场的不是李渊,而是李渊的好搭档,好哥们。我们的老朋友——裴寂先生。打仗裴寂不在行,出谋划策裴寂也不在行。但是裴寂也不是那种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草包。事实证明,在顺水推舟这方面裴寂还是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天赋的。
最初在太原,推李渊造反的,有裴寂,现在在长安,裴寂还将完成一个伟大的任务,这个任务足以使他进入史册——推李渊当皇帝。而且,裴寂因此得享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别人难以匹敌,裴寂用事实说明了,顺水推舟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一门很有用的学问。裴寂这哥们不止是顺水推舟的高手,拉人也是一把好手。
裴寂拉了两千多人一起上疏劝李渊当皇帝,毕竟杨广都死了,杨侑还是个孩子,你老人家不出面当皇帝,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呀?李渊的反应呢?当下李渊把大臣们上疏的奏章都退了回去,并且说:“我知道你们要干什么”。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既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这倒给大臣出了一个难题,明天我们该怎么办呀,是继续劝,还是拉倒,回家睡觉,这唐王到底想干什么呀?明明是想当皇帝,自己还不好意思。
既然知道唐王自己不好意思,就得继续上疏,上到唐王不好意思拒绝为止。别人也许不明白怎么回事,裴寂肯定是明白的,如果李渊是这出戏的导演加男一号,裴寂则当仁不让的是副导演加男二号。
(杨侑呢?说句不太客气的话,这哥们现在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勉强算个配角吧)第二天,裴寂率人继续跟进,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你老人家要是不当皇帝,我们就集体撂挑子,都不干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渊很欣慰的笑了,不就是演场戏吗?你们还真投入,明天再来最后一次,咱这戏就杀青,红包少不了你们的。
第三天,裴寂又领着人来了,一进门,李渊都能猜到他们说什么,又是什么你老人家众望所归,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你去拯救呢,你老人家不当皇帝我们可怎么办呀?天下的百姓可怎么办呀?
你就是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得为全天下的百姓们考虑啊。说的李渊就像是那几千年才出一位的圣人一样,他要不当皇帝,大臣们都得自杀。最后,李渊看在老百姓的份上,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注意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的所有老百姓,是为了你们这些大臣能够为政府继续工作下去。
戏终于演完了,杀青。李渊很得意的笑着,大臣们也很猥琐的笑着,其他诸侯咬牙切齿的瞪着,老百姓们很无语的看着。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太极殿登基为帝,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年号武德。
大唐王朝正式建立。李渊不会想到,自己建立的唐朝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李渊不会想到,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民族会与“唐”这个字结下密不可分的联系;李渊不会想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人民一代代的繁衍,而“唐”这个字永远印在他们的心中。
“唐”,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繁华、盛世、强大、威武、仁德、宽厚……凛凛大国再一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李渊开始。
李渊虽然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做了他想做的事,成功的完成了他当皇帝的梦想。不过普通人家过日子总得和邻居磕磕碰碰,更何况摊上一个不老实的邻居呢,没事双方就得切磋切磋(打上一架,看看谁是老大),李渊摊上的就是一个不怎么老实的邻居——薛举。(未完待续。。)
...
...
打进了长安,稳定了关中的局势,李渊觉得很容易,立了杨侑当皇帝,李渊也感觉这件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难。是的,很多人都是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先否定了自己。那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想做什么事,就竭尽全力的去做,遇见了问题,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杞人忧天、望洋兴叹。李渊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
对于现在的李渊,一般人认为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自己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终于打到了长安,皇帝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现在不得意,什么时候得意?
不过,李渊不这样想,虽然位极人臣很风光、很气派。无论怎样的风光,怎样的气派都不如自己当皇帝,李渊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做事情总喜欢找最轻松的办法,达到最实惠的目的。
李渊一直没有一天敢于忘记自己的梦想,因为造反这个活动风险性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有很优秀的人才辅佐自己,即使经过风险评估,自己获胜的机会很大。
但是李渊还是很担心,担心某一天起来,自己的人头被别人砍去,担心听到打败仗的消息,担心刘武周和突厥人偷袭自己的老巢……他担心的事很多,他的压力很大,在这么大压力的情况下,李渊依旧坚持着,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无论追逐梦想的道路多么充满荆棘,无论前方有多少坎坷,他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他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梦想的彼岸。
梦想支持着李渊一直走下去,直到权利的终点。李渊的梦想我们不妨称之为“野心”。这样你会更加熟悉。梦想和野心有着什么关系吗?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大。在西方野心和梦想是一个单词(ambition)。在中国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代表褒义,一个表示贬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只能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来回答,因为我找不到其他的答案了。
现在的李渊离他的梦想只差一步,只要这一步迈过去,李渊就获得了胜利,他之前所受的苦难与折磨,都是值得的;在他身上押宝的人,也是成功的。这一步之遥虽然看着不远。却很难迈过去。
因为有一个东西挡在那里——理由。给大家,给全天下百姓一个你当皇帝的理由。李渊现在正缺少这种理由。也许有些人会不懂,为什么一定要理由呢?把杨侑从龙椅上拉下来,然后李渊坐上去不就得了吗?如果你这样问,说明你不懂政治。
政治是需要理由的,也就是借口。打一个比方,你去一个人家里面拿东西,你得对他说,你是来借东西或者说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你的。这就是借口,虽然是假的,也得说,要不然你就是强盗。论技术程度。当皇帝可比当强盗高多了,当然要有个很好的借口,越完美越好。
当然了。如果你不想自己建立的国家得已长久正常发展的话,也不需要多么好的借口。毕竟你只是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朝代。
如果想过一把瘾的话。只要你手里有人,有家伙,有地盘,同时你也有当皇帝的野心就可以,再挑一个黄道吉日登基为帝,顺便再封自己的老子也当皇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把你生出来养这么大,容易吗),老婆当皇帝(跟自己风雨同舟这么多年,一直不离不弃的就只有她了),儿子当太子(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传位给他,总比外人当皇帝要好),总之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我想,这样的皇帝不会长久,往正面了说,你是割据为王。
往反面了说,你就是个反贼。天下这么大,什么职业都好干,就反贼这行不好干,风险大不说,一不小心,政治借口弄差了,就可能成为全天下的敌人,自己的部将还有可能投降,然后请求宽大处理,对于自己除了在世上永远消失以外,另外一条路就是去和阎王爷谈判。
之前说过,李渊是一个聪明人,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在他那个时代,能够被称为政治家的人真的很少,太多人的都是自认为是个很优秀的政治家,然后悄无声息的被政敌打的趴在地上,自言自语说,是老天要亡我,并不是我的错。
聪明人的表现就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卓越政治家的行为就是要老谋深算。李渊算来算去,现在当皇帝,无论怎样自己都不合适,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一个机会的来临,用这个机会为自己换一个很好的借口,用来忽悠天下人的借口,自己能够借此当皇帝的借口。
因为李渊不想只是过一把当皇帝的瘾,而是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朝代,哪怕是怎么的伟大自己并不清楚,也要将皇位一直传承下去,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
我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应该并不只是有谋略、利益与权位,也应有着对于天下人的一种责任,即所谓的以天下为己任。只有有心胸的人才能想到天下,没有心胸的人是无法想到天下的,更不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进而统一天下,建立帝国。
我一直相信,李唐王朝的建立,李渊是第一功臣,以前相信,现在相信,明天还会相信。在阅读史书时,我在李渊身上看见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别人所不具有的,包括李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薛举、李轨、杜伏威、刘武周,当然也包括,刘文静、李建成、李世民(现在的李世民和李渊还不是一个档次)。
我实在不敢抹杀李世民的功绩,但是我更加不敢抹杀李渊在建立唐王朝以及唐朝初年所做的贡献。我相信,历史是由眼睛的。有些事情史书上不会写,或是写了。然后被删除了;史书上也有很多错误的记录,用来困扰和忽悠后来人。
但是历史的真相可以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中寻找。有些事情往往是欲盖弥彰,他越盖,我们越清楚,这就是历史的眼睛。历史的眼睛不会主动被我们看到,我们只有自己去找寻。
李渊知道机会早晚会来的。这个机会是什么,李渊并不知道,他也不清楚这个机会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知道,做为一个政治家自己有着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只要机会出现,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李渊都相信自己能够把握的住。这不是自负,而是一种遍观沧海桑田,历经世事变迁后的自信。
李渊现在已不再年轻,自己的儿子都已成长为少年英雄,年过半百,对于今人来说,是正当年。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之前的三十年,李渊一直在隋朝的官场上摸爬滚打,什么人都遇见过。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以前当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也冲动过;以前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他也气愤过;以前愈来愈感到现实的无奈时。他也悲伤过。
后来,他不再冲动。他不在气愤,也不在悲伤。因为在经历了很多。受了很多的挫折,吃了很多的苦痛之后,他知道了,冲动、气愤、悲伤都是没有用的。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渐渐地他学会了改变自己。
自那以后他有了城府,有了心机,有了别人不懂的一面,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种东西靠近,那种东西——所谓的“成熟”。又过了很多年,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不怎么多说话,却心里比谁都明白。
别人没有想到的,他能想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能看到;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别人,越来越能了解社会,难道这就是成熟——所谓的成熟。
李渊在官场三十年锻炼出来的东西,正是李世民缺少的。李世民现在正处于冲动、气愤、悲伤的阶段,更进一步,也不过是对其有着思索,根本就达不到李渊的水平。所以不是李世民领导李渊,而是李渊领导李世民。
也许后来的李世民要比李渊优秀的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也一样优秀。对于这一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李渊和李世民虽为父子,相差不过几十年,亦是如此。我只能这样说。
在江都,杨广被宇文士及等人谋害,这位多姿多彩的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他死前不久,曾对着镜子,摸着脖子问自己的皇后:“这么好的脑袋,不知道谁来砍它。”
因此杨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死于非命,杨广很聪明,他的预料没有错。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的年号)三月十一日凌晨,杨广结束了他的生命。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所等的那个机会。李渊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
当皇帝并不是遥远的事了,不过在当皇帝之前李渊还得演两出戏。有时候我认为中国的高层政治就是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戏剧,有喜剧,有悲剧,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成功的一方演的是喜剧,失败的一方演的是悲剧。
成功的人大赚一笔,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李渊,当了皇帝);失败的人赔的倾家荡产,也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杨侑,由皇帝变成了阶下囚,当然了,对于这种变化,他很无奈)。
尽管如此,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高层政治的戏还得演,不演还不行,谁让有些人就相信这一套呢?第一场戏,李渊嚎啕大哭,涕泗横流,伤心欲绝,表示对杨广的哀悼、同情、不舍。
我相信这不是李渊内心的真实想法,哀悼和同情是没有的,不舍更是用来骗人的。要不怎么能说是演戏呢。
对于李渊不过是哭了一场,顺便嚎几句丧。也没什么损失的,顶天损失点眼泪。嗓子哭哑了,这对于专业演员李渊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谁让咱是演戏的呢,就得演到位。反过来,李渊却得到了不少的东西,远远比他损失的要多得多,要不咋说,李渊是聪明人呢,从来不干亏本的买卖。
全天下的百姓都说,唐王哭杨广。唐王是忠臣啊,唐王的忠心可昭日月,唐王仁义啊,唐王会善待百姓的,唐王的部队从来不抢百姓……就这样,李渊的声誉在他为杨广哭过之后,达到了最高点。趁火打劫,在中国一直有着优良传统。趁热打铁,在中国也很有市场。演完了第一出戏。李渊马上导演了第二出戏。
不得不佩服李渊的演技和才华,一场接一场的连续作战,怕是就连北电的高材生都不得不说一句,景仰李前辈。我们对李前辈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第二场戏。最先出场的不是李渊,而是李渊的好搭档,好哥们。我们的老朋友——裴寂先生。打仗裴寂不在行,出谋划策裴寂也不在行。但是裴寂也不是那种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草包。事实证明,在顺水推舟这方面裴寂还是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天赋的。
最初在太原,推李渊造反的,有裴寂,现在在长安,裴寂还将完成一个伟大的任务,这个任务足以使他进入史册——推李渊当皇帝。而且,裴寂因此得享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别人难以匹敌,裴寂用事实说明了,顺水推舟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一门很有用的学问。裴寂这哥们不止是顺水推舟的高手,拉人也是一把好手。
裴寂拉了两千多人一起上疏劝李渊当皇帝,毕竟杨广都死了,杨侑还是个孩子,你老人家不出面当皇帝,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呀?李渊的反应呢?当下李渊把大臣们上疏的奏章都退了回去,并且说:“我知道你们要干什么”。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既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这倒给大臣出了一个难题,明天我们该怎么办呀,是继续劝,还是拉倒,回家睡觉,这唐王到底想干什么呀?明明是想当皇帝,自己还不好意思。
既然知道唐王自己不好意思,就得继续上疏,上到唐王不好意思拒绝为止。别人也许不明白怎么回事,裴寂肯定是明白的,如果李渊是这出戏的导演加男一号,裴寂则当仁不让的是副导演加男二号。
(杨侑呢?说句不太客气的话,这哥们现在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勉强算个配角吧)第二天,裴寂率人继续跟进,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你老人家要是不当皇帝,我们就集体撂挑子,都不干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渊很欣慰的笑了,不就是演场戏吗?你们还真投入,明天再来最后一次,咱这戏就杀青,红包少不了你们的。
第三天,裴寂又领着人来了,一进门,李渊都能猜到他们说什么,又是什么你老人家众望所归,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你去拯救呢,你老人家不当皇帝我们可怎么办呀?天下的百姓可怎么办呀?
你就是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得为全天下的百姓们考虑啊。说的李渊就像是那几千年才出一位的圣人一样,他要不当皇帝,大臣们都得自杀。最后,李渊看在老百姓的份上,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注意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的所有老百姓,是为了你们这些大臣能够为政府继续工作下去。
戏终于演完了,杀青。李渊很得意的笑着,大臣们也很猥琐的笑着,其他诸侯咬牙切齿的瞪着,老百姓们很无语的看着。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太极殿登基为帝,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年号武德。
大唐王朝正式建立。李渊不会想到,自己建立的唐朝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李渊不会想到,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民族会与“唐”这个字结下密不可分的联系;李渊不会想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人民一代代的繁衍,而“唐”这个字永远印在他们的心中。
“唐”,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繁华、盛世、强大、威武、仁德、宽厚……凛凛大国再一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李渊开始。
李渊虽然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做了他想做的事,成功的完成了他当皇帝的梦想。不过普通人家过日子总得和邻居磕磕碰碰,更何况摊上一个不老实的邻居呢,没事双方就得切磋切磋(打上一架,看看谁是老大),李渊摊上的就是一个不怎么老实的邻居——薛举。(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