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特种兵 第七十四章 农耕为本
热门推荐:
苟在巫族写日记,后土杀疯了
神秘古碑与林风的天命
无敌神医王者
开局:刁蛮公主降临到我身边
斩神:写轮眼,待我开须佐斩神
投资返利,我族儿郎人人如龙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闺蜜齐穿书:嫁兽夫,你生我也生
牛二狗的妖孽人生
? 河朔蒙古的首脑人物回到永清,巴根台立即下令清乐军占领良乡,范阳,新城,保定。黑军占领安次,武清,威胁潞水。信安萧家军进军清州,占领直沽寨,窝子口,清州,兴济等运河要隘。彻底控制御河一部,刘李河,卢沟河,拒马河中段,威胁潞水航道,完全把中都变成孤岛。
这样,在金国的心脏部位形成了一个蒙古控制区,包括霸州,大兴府南部,清州西部,涿州和雄州东部,14个县,2个州城,百万人口。时间,只用了3个月,动用的兵力,只有20个特种兵。
金军已经撤退,军事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是更大的麻烦来了:粮食危机。
金国的粮食一直都不充裕,只能勉强自给。章宗末年开始,水旱频仍,官府盘剥日甚,百姓逃亡,盗匪遍地,粮食开始供给不足。蒙金开战,大批青壮被签军,土地撂荒,官府征粮可是一斗米不能少,物力钱,户调,各种苛捐杂税纷至沓来。又大量滥发桑皮纸钱,套购农民的粮食,粮价腾贵,饥荒已经不可避免。
特种部队在河朔地区的大肆破坏,至少毁掉了金国百万石存量,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金国的经济彻底崩溃了。但是这意味着蒙古统治区,也陷入了粮荒。
巴根台把10几个县的户籍资料集中起来一统计,总共20万户左右,按每户5口人算,就是100万人口。离夏粮收获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至少需要110万石粮食,可是市场上能够买卖的粮食不过60万石,即使是加上私人存粮,也不会超过80万石,粮食缺口太大了。虽然有不少百姓逃亡,但是逃入蒙古统治区的难民同样数量巨大。按巴根台的估计,现在蒙古控制区域内的实际人口,只会比户籍上的更多。
更可怕的是,按这些户籍资料来看,这14个县的耕地只有不到7百万亩。以当时的农耕水平,一个5口之家,至少需要60亩地才能温饱,保证官府赋税杂课。如果按这20万户人口计算,就需要1200万亩耕地,而实际耕地只有一半。巴根台真不知道金人是怎么统治的,他们怎么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征集到大量的粮食物资,这点耕地连百姓都养不活啊!
即使是熬过春荒,下一年呢?再下一年呢?巴根台长叹一声,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啊,怎么能不天下大乱。他太爱成吉思汗了,在蒙古,百只羊才有一只羊交税,不足百只羊的无税。相对于成吉思汗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对蒙古人民的爱护,金国皇帝真是残暴不仁啊。
必须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保住这块蒙古的领土,必须要推翻金人的腐朽统治,否则,人民就没有活路。巴根台,渴望大汗的扎撒通行天下,也许这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改变吧。
他反复思考,决定还是先解决眼前。他把各县劣迹较少的老吏集中起来,和因伤残退役的有文化老兵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蒙古都粮监,由史天泽统一负责。在14个县内实行配给制,把所有能掌控的粮食集中收购,统一分配,凭票证购买,无钱买粮的可以凭票赊买。胆敢不卖粮者,一律武力解决。而买粮的,也一律控制起来,每5口之户,日最多购粮10斤。起码保证贫富一致,共度难关。
河朔蒙古控制区水源还算丰沛,巴根台改造渔船,制作大型拖网,组织了几只大型的捕鱼队,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在各个县都建立了渔业加工场,腌制鱼干。甚至鱼骨头都高温烘干处理后磨成鱼骨粉,掺杂在谷物里制成军粮。鱼骨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能节约不少粮食。
军队的训练增加了大规模围猎科目,即可以接近实战,又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大量的肉食,可以增强军队体质,肚子里有了油水,还可以节省下大量的谷物粮食。
都粮监还要负责丈量田亩,摸清耕地的实际情况。14个县一部分是官田,原来是由各地方管理,招募佃户耕种。现在官府瓦解,巴根台派人接管了这部分土地。当然还有大量的私田,包括女真猛安谋克的田地,大量官绅田地,真正的自耕农很少了。
金朝初期,土地分配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随着水旱交征,课税日甚,豪门大户凭借特权,侵夺严重,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官绅手里。蒙古人来了以后,那些豪门官宦逃亡甚多,大量土地荒芜。巴根台毫不客气的下令都粮监接管了这批土地,没有逃亡的金国官僚地主一律逮捕,查抄家产。
一部分归附蒙古人的地主,土地田宅暂时不动,财产也可以保留。但是他们手里的粮食,必须在都粮监的统一管理下,除了留下自己的口粮,全部卖给都粮监,再由都粮监统一发卖。有敢于黑市买卖者,一律斩首。
巴根台重新统计了户籍,把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佃户流民,按每户5口之家60亩的标准分配,最高不超过80亩,家里4丁以上的必须分家。
但是还是有大量贫民没有土地可分,巴根台的办法只有一个:开荒!军队的人力畜力,都必须帮助百姓开垦荒地。军队的铁匠铺子,工兵部队,除了修理军械,不再打造军用产品,全部用来制造农具。
巴根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延缓了饥荒蔓延。但是以当时的农业水平,旱地亩产上等田不过1石2斗,中田1石,下等田才8斗,养活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是不可能的。巴根台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大道上却人流如织,家家户户都在挑水浇地。军队的马匹,也套车拉水,有的甚至要到2、30里之外的河渠取水。
两个骑马的客人由远而来,白马上是一个黑袍轻纱的美貌女人,黑马上是一个绑着左臂的冷漠少年,正是巴根台和玛蒂法。巴根台伤重,但是他要到庄稼地里去,和农民们谈一谈,切实掌握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玛蒂法也只能陪着他,防止伤口在炎热的季节发炎。
巴根台下了马,蹲在地头抓起一把土又闻又看,还算细腻,说明这是深翻细耕过的。这是一片麦田,舔一舔,土质明显含盐碱过多,这样的土地是不可能有很高的产量的。根本原因,还是缺水啊,水浇地之后很快蒸发,把水中微量的盐碱留在土地里。而这个时代的农民,还没有掌握完善的堆肥技术,造成土地肥力急剧下降,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盐碱地,没法产粮了。巴根台叹了口气,这才是造成土地开垦困难的根本原因啊,如果不解决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开出荒地,粮食问题还是无法根本解决。
正好一个老农挑水而过,巴根台抬手招呼:“这位老丈,歇一歇吧,日头太毒了。”那老丈说道:“不行啊客官,你看这庄稼,都晒的打蔫了,缺水缺的厉害。还有10几里地呐,耽误不得啊。”巴根台说道:“不耽误这一会儿,待会儿我们用牲口帮你挑水如何?”
老丈哈哈笑道:“也好,那就歇口气。”说罢,放下水挑,蹲在巴根台身边。
巴根台问道:“老汉,我从保州来。我看拒马河南岸从保州一直到沧州,都有水田的痕迹,说明咱们这里可以有水浇地。可是为什么后来都荒废了呢?为什么我们这里只能种粟、豆、苎麻、麦什么的旱作呐?如果是种稻,这产量可以达到2石到3石,可比旱作高多了。”
老汉长叹一声,说道:“听祖上说,这还是大宋真宗年间的事情,当时沧州临津令是闽人黄公,看见拒马河南岸塘泊池淀甚多,类似闽粤之地,因此建议朝廷种稻。后来真宗皇帝派何公承矩主持种稻,大获成功,从保州一直到沧州,500里沿河都是水田啊。可惜后来战乱不休,水旱频仍,这水稻就种不下去了,现在也就没人会种了。”
巴根台哦了一声,说道:“原来是这样。可是咱们虽然有水,终究不能和江南相比,什么样的稻种能在这里成活啊。我真想回到100年前,问问黄公和何公啊。”
老汉呵呵笑了,说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听说那是一种很耐旱的稻种,叫做占城稻,好像是从安南之地引进,现在南边的大宋所以粮食无忧,就是因为这种稻种啊。”
巴根台重重的点了点头。老汉站起身,说道:“好了小哥,老汉要走了。”眼睛却看着他们的马。玛蒂法笑了,说道:“放心吧,我们说话算话。”
巴根台也笑了,帮着老汉把水桶悬系在马鞍上,牵马而行,和老汉聊的不亦乐乎。送到老汉地头,拱手作别。玛蒂法看到老汉走远了,笑着说道:“我们草原男儿也要做农夫么?”
巴根台说道:“百万百姓,不把粮食问题彻底解决,我们能在这里立足么?”
玛蒂法笑着说道:“我们打通河道,从宋国买粮就是,费这个力气干嘛?苏湖熟,天下足,宋国的粮食便宜的很。”
巴根台问道:“如果宋人不卖呢?”
玛蒂法笑容一敛,严肃的说道:“那就只能用我们的骏马弯弓,好好劝一劝他们了。”
巴根台却笑了,说道:“你一个女人,动不动就动刀动枪,将来谁敢娶你为妻啊。无论如何,粮食是安定的根本,手里有粮食,到底心里踏实。”
玛蒂法说道:“道理我何尝不知。只不过就是看不惯我们的草原英雄,手里不拿弯刀利箭,却去拿锄头,难道真要变成卑贱的农夫么?”
巴根台说道:“谁说农夫卑贱?我不过是一个巴尔虎牧人,我没觉得我比农夫高贵。”
玛蒂法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巴根台,这还是那个狼性少年么?她又想起了范桥镇他说起的那个梦,他不会真信了那个梦吧!
这样,在金国的心脏部位形成了一个蒙古控制区,包括霸州,大兴府南部,清州西部,涿州和雄州东部,14个县,2个州城,百万人口。时间,只用了3个月,动用的兵力,只有20个特种兵。
金军已经撤退,军事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是更大的麻烦来了:粮食危机。
金国的粮食一直都不充裕,只能勉强自给。章宗末年开始,水旱频仍,官府盘剥日甚,百姓逃亡,盗匪遍地,粮食开始供给不足。蒙金开战,大批青壮被签军,土地撂荒,官府征粮可是一斗米不能少,物力钱,户调,各种苛捐杂税纷至沓来。又大量滥发桑皮纸钱,套购农民的粮食,粮价腾贵,饥荒已经不可避免。
特种部队在河朔地区的大肆破坏,至少毁掉了金国百万石存量,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金国的经济彻底崩溃了。但是这意味着蒙古统治区,也陷入了粮荒。
巴根台把10几个县的户籍资料集中起来一统计,总共20万户左右,按每户5口人算,就是100万人口。离夏粮收获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至少需要110万石粮食,可是市场上能够买卖的粮食不过60万石,即使是加上私人存粮,也不会超过80万石,粮食缺口太大了。虽然有不少百姓逃亡,但是逃入蒙古统治区的难民同样数量巨大。按巴根台的估计,现在蒙古控制区域内的实际人口,只会比户籍上的更多。
更可怕的是,按这些户籍资料来看,这14个县的耕地只有不到7百万亩。以当时的农耕水平,一个5口之家,至少需要60亩地才能温饱,保证官府赋税杂课。如果按这20万户人口计算,就需要1200万亩耕地,而实际耕地只有一半。巴根台真不知道金人是怎么统治的,他们怎么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征集到大量的粮食物资,这点耕地连百姓都养不活啊!
即使是熬过春荒,下一年呢?再下一年呢?巴根台长叹一声,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啊,怎么能不天下大乱。他太爱成吉思汗了,在蒙古,百只羊才有一只羊交税,不足百只羊的无税。相对于成吉思汗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对蒙古人民的爱护,金国皇帝真是残暴不仁啊。
必须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保住这块蒙古的领土,必须要推翻金人的腐朽统治,否则,人民就没有活路。巴根台,渴望大汗的扎撒通行天下,也许这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改变吧。
他反复思考,决定还是先解决眼前。他把各县劣迹较少的老吏集中起来,和因伤残退役的有文化老兵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蒙古都粮监,由史天泽统一负责。在14个县内实行配给制,把所有能掌控的粮食集中收购,统一分配,凭票证购买,无钱买粮的可以凭票赊买。胆敢不卖粮者,一律武力解决。而买粮的,也一律控制起来,每5口之户,日最多购粮10斤。起码保证贫富一致,共度难关。
河朔蒙古控制区水源还算丰沛,巴根台改造渔船,制作大型拖网,组织了几只大型的捕鱼队,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在各个县都建立了渔业加工场,腌制鱼干。甚至鱼骨头都高温烘干处理后磨成鱼骨粉,掺杂在谷物里制成军粮。鱼骨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能节约不少粮食。
军队的训练增加了大规模围猎科目,即可以接近实战,又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大量的肉食,可以增强军队体质,肚子里有了油水,还可以节省下大量的谷物粮食。
都粮监还要负责丈量田亩,摸清耕地的实际情况。14个县一部分是官田,原来是由各地方管理,招募佃户耕种。现在官府瓦解,巴根台派人接管了这部分土地。当然还有大量的私田,包括女真猛安谋克的田地,大量官绅田地,真正的自耕农很少了。
金朝初期,土地分配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随着水旱交征,课税日甚,豪门大户凭借特权,侵夺严重,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官绅手里。蒙古人来了以后,那些豪门官宦逃亡甚多,大量土地荒芜。巴根台毫不客气的下令都粮监接管了这批土地,没有逃亡的金国官僚地主一律逮捕,查抄家产。
一部分归附蒙古人的地主,土地田宅暂时不动,财产也可以保留。但是他们手里的粮食,必须在都粮监的统一管理下,除了留下自己的口粮,全部卖给都粮监,再由都粮监统一发卖。有敢于黑市买卖者,一律斩首。
巴根台重新统计了户籍,把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佃户流民,按每户5口之家60亩的标准分配,最高不超过80亩,家里4丁以上的必须分家。
但是还是有大量贫民没有土地可分,巴根台的办法只有一个:开荒!军队的人力畜力,都必须帮助百姓开垦荒地。军队的铁匠铺子,工兵部队,除了修理军械,不再打造军用产品,全部用来制造农具。
巴根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延缓了饥荒蔓延。但是以当时的农业水平,旱地亩产上等田不过1石2斗,中田1石,下等田才8斗,养活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是不可能的。巴根台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大道上却人流如织,家家户户都在挑水浇地。军队的马匹,也套车拉水,有的甚至要到2、30里之外的河渠取水。
两个骑马的客人由远而来,白马上是一个黑袍轻纱的美貌女人,黑马上是一个绑着左臂的冷漠少年,正是巴根台和玛蒂法。巴根台伤重,但是他要到庄稼地里去,和农民们谈一谈,切实掌握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玛蒂法也只能陪着他,防止伤口在炎热的季节发炎。
巴根台下了马,蹲在地头抓起一把土又闻又看,还算细腻,说明这是深翻细耕过的。这是一片麦田,舔一舔,土质明显含盐碱过多,这样的土地是不可能有很高的产量的。根本原因,还是缺水啊,水浇地之后很快蒸发,把水中微量的盐碱留在土地里。而这个时代的农民,还没有掌握完善的堆肥技术,造成土地肥力急剧下降,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盐碱地,没法产粮了。巴根台叹了口气,这才是造成土地开垦困难的根本原因啊,如果不解决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开出荒地,粮食问题还是无法根本解决。
正好一个老农挑水而过,巴根台抬手招呼:“这位老丈,歇一歇吧,日头太毒了。”那老丈说道:“不行啊客官,你看这庄稼,都晒的打蔫了,缺水缺的厉害。还有10几里地呐,耽误不得啊。”巴根台说道:“不耽误这一会儿,待会儿我们用牲口帮你挑水如何?”
老丈哈哈笑道:“也好,那就歇口气。”说罢,放下水挑,蹲在巴根台身边。
巴根台问道:“老汉,我从保州来。我看拒马河南岸从保州一直到沧州,都有水田的痕迹,说明咱们这里可以有水浇地。可是为什么后来都荒废了呢?为什么我们这里只能种粟、豆、苎麻、麦什么的旱作呐?如果是种稻,这产量可以达到2石到3石,可比旱作高多了。”
老汉长叹一声,说道:“听祖上说,这还是大宋真宗年间的事情,当时沧州临津令是闽人黄公,看见拒马河南岸塘泊池淀甚多,类似闽粤之地,因此建议朝廷种稻。后来真宗皇帝派何公承矩主持种稻,大获成功,从保州一直到沧州,500里沿河都是水田啊。可惜后来战乱不休,水旱频仍,这水稻就种不下去了,现在也就没人会种了。”
巴根台哦了一声,说道:“原来是这样。可是咱们虽然有水,终究不能和江南相比,什么样的稻种能在这里成活啊。我真想回到100年前,问问黄公和何公啊。”
老汉呵呵笑了,说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听说那是一种很耐旱的稻种,叫做占城稻,好像是从安南之地引进,现在南边的大宋所以粮食无忧,就是因为这种稻种啊。”
巴根台重重的点了点头。老汉站起身,说道:“好了小哥,老汉要走了。”眼睛却看着他们的马。玛蒂法笑了,说道:“放心吧,我们说话算话。”
巴根台也笑了,帮着老汉把水桶悬系在马鞍上,牵马而行,和老汉聊的不亦乐乎。送到老汉地头,拱手作别。玛蒂法看到老汉走远了,笑着说道:“我们草原男儿也要做农夫么?”
巴根台说道:“百万百姓,不把粮食问题彻底解决,我们能在这里立足么?”
玛蒂法笑着说道:“我们打通河道,从宋国买粮就是,费这个力气干嘛?苏湖熟,天下足,宋国的粮食便宜的很。”
巴根台问道:“如果宋人不卖呢?”
玛蒂法笑容一敛,严肃的说道:“那就只能用我们的骏马弯弓,好好劝一劝他们了。”
巴根台却笑了,说道:“你一个女人,动不动就动刀动枪,将来谁敢娶你为妻啊。无论如何,粮食是安定的根本,手里有粮食,到底心里踏实。”
玛蒂法说道:“道理我何尝不知。只不过就是看不惯我们的草原英雄,手里不拿弯刀利箭,却去拿锄头,难道真要变成卑贱的农夫么?”
巴根台说道:“谁说农夫卑贱?我不过是一个巴尔虎牧人,我没觉得我比农夫高贵。”
玛蒂法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巴根台,这还是那个狼性少年么?她又想起了范桥镇他说起的那个梦,他不会真信了那个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