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儒雅随和的我怼人成圣? > 第十四章 好戏开演!

儒雅随和的我怼人成圣? 第十四章 好戏开演!

    第二日。

    晌午刚过了一阵儿,奉阳府里人气儿就旺了起来。

    大乾每月有两次值休,一回月初,一回月中。

    这值休,那些小厮小二是赶不上的,铁匠木匠瓦匠那类做活儿的也没这讲究。

    主要的,还是官府当差那些差人。

    其中有不少人,平日里攒下些钱财,赶上值休就要出来耍玩一番。

    因此。

    每逢值休,像酒楼茶楼,乃至于戏班,甚至风月场,都要热闹上不少。

    就如李观棋前身,虽然典吏工作并没有太过繁重,但每日下了差也都晚了。

    他去教坊司游玩,平日的零碎时间是其次,主要就是逮着每个月值休那两天。

    而今天的教坊司,更是格外热闹。

    光是教坊司门外,车驾就落了十多座,拉车的马早都有专人请到专门的马厩里伺候着。

    此外,门口更是站了两个小厮,膀大腰圆,面皮却是白净,在看守。

    而教坊司外,则是已经聚满了人。

    有的是闲着没活儿的脚夫车夫,没生意的小商小贩,聚在外面呆着。

    今日,是教坊司大戏——《秦香莲》头台的日子!

    这些人兜里没几个子儿,自然不舍得进教坊司听戏。

    事实上,就算他们舍得,这种头台戏的大日子,也不是谁掏钱了就能进去教坊司里的。

    像他们这些人,也就在门外听个乐呵,凑个热闹和其他人闲唠两句。

    教坊司门口附近三丈是不让呆的,他们得远远站着,不能挡了达官贵人的路。

    不过站得远些,教坊司就不管了,还显得生意火爆。

    “今个这《秦香莲》,你们听说了?怕不得又是一台好戏!”

    “那是自然!没看那教坊司的小厮街头巷尾的吆喝,上回这么卖力气那还是搁去年。捞不回本钱,他们舍得弄这么大排场?”

    “就光看门口那些座驾就知道了,那车上有素云头青带,青缦,怕不是有官品在身的朝廷大老爷!”

    “嘁!车驾算什么,那边停着两顶轿子没看见吗?那都得是大老爷中的大老爷,才有资格坐轿子!”

    “………………”

    门外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着。

    他们之中,有不少卖力气的脚夫车夫,还有些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消息灵通得很。

    哪些是大人物,哪些人看见要下拜,他们再清楚不过。

    事实上,大乾朝刚立国之时,律令森严更甚,当朝官员,唯有一至三品的大员方可乘官轿。

    到了如今,律令已经放宽许多,但能在这奉阳府中乘车乘轿的,一样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其中那座素云头青带的车驾,恰是属于詹事府司经局的杜凭杜校书。

    而杜校书本人,如今就在教坊司中。

    教坊司大门进去,过了屏风分两边。

    左边就是平日常年开着的风月场,进去是如酒楼茶楼一般,大堂摆着许多方桌,里面更有雅间厢房。

    右边不是时时开着,是专门唱戏唱曲儿开台的地儿。

    平常一些的戏儿曲儿,在左边大堂就顺便唱了,唯有每日唱大戏时才开放。

    戏台有十丈长五丈宽,宽敞得很,戏台下面是一排一排桌椅,越往前面的越精致。

    照常理来讲,那前三张桌子,都是给富商大贾坐的,离得近,看得最舒服。

    可要是赶上大戏,头台戏,前三号就没这些富商的事了。

    遇到这种情况,前三张桌子都是给官老爷坐,还有是那些世家豪强,轮到那些富商,都得是第五张往后去了。

    教坊司开了几百年,这些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

    有地位更高的人来了,低点儿的就自觉往后挪座儿。

    可现在。

    杜校书看了看前面几张桌子,又往后瞅了几眼,咂了咂嘴,默默坐到第十四张桌子旁边。

    虽然还是在前三排,但落座之后,杜校书还在那纳闷。

    虽然他只是个小小的九品官,如今也已经赋闲了。

    但平日里来,怎么也是坐前三桌。

    毕竟一来,虽然他只是九品官,但九品官之间也有差距,他这校书就属于有点小权力那种,笼络了不少人脉。

    二来则是,找乐子的法子多了去了,喜欢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的什么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来听戏。

    再说,那些大人物平日都忙得很,也不常光顾教坊司。

    可今天……

    “这场《秦香莲》,请的都是什么人啊??”

    杜校书嘟囔了一句,声音很低。

    “杜大人,今天这戏,怕是有看头了!”

    有一人凑过来搭话。

    杜校书看了一眼,是熟人。

    “哦?方大人,此话怎讲?”

    来人是国子监的杨凌安,是从八品的典簿,也是之前薛九娘亲自邀请的几人之一。

    两人平日里都爱听戏,没少出入这教坊司,互相都熟悉,可以坐一张桌子。

    “您看这戏请的人,和咱平日听戏,出入可大了!”

    杨典簿落座,喝了口茶水,神神秘秘说道。

    杜校书闻言,不着痕迹地扫视一圈,看到一半就明白过来。

    “方大人好眼力。”

    杜校书敷衍夸赞一句,心头却不太平静。

    对方这么一提醒,他也察觉出不对了!

    平日里,总坐在头几张桌子听戏的,来来去去就那么些人,一来二去互相不说熟悉,至少彼此认识。

    以及平日排在他后面那些,虽然地位不及他,但也不是普通人家。出来进去打个照面,也能有个脸熟。

    但今天,除开常来听戏那些人,却是多了许多生面孔!

    “督察院的荆守荆司狱,这位是总来的,户部的李匡李照磨,也是常客了……这位,吏部的典狱,好像姓吕,平日从没见过……”

    杜校书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嘟囔着。

    落座这些人,虽然不少他也知道。

    但那都是公差往来,朝廷上知道的,要说在教坊司里见着,那可是真没几回!

    “这些人,今日怎么都来听戏了……”

    杜校书越看越心惊。

    他是在朝廷上混迹几十年的人精,一眼就看出其中门道来。

    这些坐在他前面的,官品各不相同,有八品七品的,也有六品的五品的,所属的部门也五花八门,六部五寺各种各样的都有。

    但有一点,就是这些人,无一不是性子刚直,刚正不阿!

    这也是杜校书暂时能找到唯一的共同点了。

    毕竟,朝廷庞大,官吏不知有多少,也就他是詹事府的,平日专与官员打交道,认识的人多。

    不然,换做平常的小官小吏,见面不相识都是常有的事。

    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在性情上了!

    想到这,杜校书瞬间冷汗就下来了。

    虽然他不在朝堂之中了,这点敏锐还是有的。

    天子脚下,不由得他不多想!

    “他们……难道说,是上面的意思?”

    杜校书看向杨典簿,声音有一丝颤抖。

    可杨典簿的声音比他还抖。

    “……苏临渊??这位怎么来了???”

    这时,几座巨大的烛台点起火光,戏台上明亮起来。

    有小厮高声报幕,嗓门嘹亮。

    “诸位老爷,教坊司头台大戏——《秦香莲》,马上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