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56章 三个部落的眼中都充满了怒意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56章 三个部落的眼中都充满了怒意

    “秦逵。”朱元璋表情变得严肃。

    “臣在。”

    “将士们过冬棉衣,粮草辎重,还有各类所需,全部都给咱备好了没有?”

    “请皇上放心。”

    “户部早就准备好了,如今已经向大宁府运去,入冬之前,必交到每一个大宁府将 士的手中。”

    “将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咱不希望他们还要裹着单衣,在寒冬受冻, 总之,此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臣绝不让皇上失望。”秦逵恭敬道。

    “如此就好。”

    朱元璋脸上也终于有了一抹笑容,格外轻松了下来。

    “对了皇上。”

    “宁王殿下的奏报之中,还有关于朱雄将军为麾下五万大军取得名字。”秦逵道。

    “他取了一个什么军号?”朱元璋来了兴趣。

    “镇寇军。”

    “镇敌寇,杀敌寇,保家卫国。”秦逵立刻回道。

    朱元璋眼前一亮,听到这名号,也燃起了一种别样风采:“好,不错,好一个镇寇 军,镇杀敌寇,这个军号可以。”

    秦逵在一旁笑着。

    “此次朱雄再次为国立功,给咱记下来,他日等彻底平叛之后,咱再行一起封赏。”

    “还有,朵颜三卫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我大明也需要这一场大胜来告诉子民。”

    “以朝廷之名拟告示,各个州府昭告。”朱元璋正色说道。

    这些战功可都是自己孙儿用兵拼来的,朱元璋一定要让兵部记得清清楚楚。

    等到了他日朱雄认祖归宗的时候,朱元璋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孙儿不仅仅是有皇 族血脉,身份尊贵,他所获得的一切荣耀,权柄,都是他用命拼来的,都是用战功得到 的,没有任何猫腻。

    这更是让天下百姓知道,朱雄作为皇族嫡孙,他配得上身上的血脉,皇族儿郎,也 与普通人家的将士一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这足可让所有百姓振奋。

    当然。

    关键也是给自己的孙儿扬名。

    “臣会让兵部侍郎记下朱将军还有大宁府将士的战功。”秦逵立刻道。

    “好了,退下吧。”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秦逵也是缓缓退了下去。

    这一刻。

    知道了自己孙儿的消息,朱元璋是彻底的放心了。

    “皇爷这一次可以安心了。”

    “皇孙殿下的勇力和统兵之能,当真无愧于民间称之为战神。”王景弘恭敬道。

    “呵呵,咱的孙儿,自然是如此出彩。”朱元璋也得意的笑了起来。

    可随着他缓过神来,老脸上的担忧还是明显:“不过,这小子虽然厉害,可终究是 太莽撞了,咱可是生怕他遇到什么事啊。”

    “请皇爷放心,皇孙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不会有事的。”王景弘立刻安慰道。

    燕王府!

    朱棣正手持弓箭,对着箭靶练箭,但看着他脸上的样子,显然也是有些心不在焉。

    “夫君。”

    “回应天不高兴吗?”

    “这些日子一直都心不在焉?”

    风韵的徐妙云从一旁走了出来,身边还跟着三个小家伙,最大的一个小胖子,看起 来很有福气,年龄大概才十岁左右,另外两个则是小了许多,大概都是相差一两岁。

    这自然是朱棣的三个儿子。

    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三个小家伙也是有名的存在。

    只不过现在还小。

    “父王。”

    三个小家伙来到朱棣面前,恭敬的喊了一句。

    朱棣回过头,微微一笑:“能够回都休沐,这可是父皇恩泽,本王又怎会不高兴。”

    “那你这些为何心不在焉?”

    “别以为臣妾不知道,你是想着大宁的战事吧。”徐妙云淡淡一笑,直接看破了朱 棣。

    “知本王者,唯有王妃。”朱棣一笑。

    “朱雄奉命去大宁平叛了,五万兵力,说多不多,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平息这三卫 叛军啊。”

    “如若不能,本王就向父皇请命,前去大宁增援。”朱棣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父皇之所以只派了五万大军去大宁,自有深意,如今将要入冬了,大宁守军有朝 廷调拨的御寒之物,还有粮草后继,可叛军没有,这一战,打得并非兵锋,而是坚守, 只要将战况拖到冬季,三卫就会不攻自破了。”

    “所以夫君你想要去大宁,只怕不会如愿,而且就算战事真的吃紧了,父皇也会另 做定夺。”徐妙云带着几分睿智的道。

    “唉,本王也只是心中带着侥幸罢了,王妃直接就给本王戳破了。”朱棣无奈的看了 徐妙云一眼。

    他的王妃,可是少有的聪明人。

    “那个老和尚呢?”

    “你们一向形影不离,这次怎么没有跟着夫君你来应天?”徐妙云问道。

    “他出去云游去了。”朱棣回道。

    “臣妾看来,这老和尚可不是什么好人,夫君你可千万要小心,不要被他蛊惑了。” 徐妙云十分严肃的道。

    听到这话。

    朱棣眉头一皱,他自然明白徐妙云话里的意思。

    “本王又岂会受他蛊惑。”

    “无事的。”朱棣摆了摆手。

    而这时。

    徐增寿快步走入了燕王府内。

    “姐夫。”

    “姐。”

    徐增寿一脸激动的跑了过来。

    “四弟,怎么了?这么高兴?”

    徐妙云转过头,笑着问道。

    “我是来告诉你们好消息的。”徐增寿笑呵呵的道。

    “有什么好消息啊?”朱棣也来了兴趣。

    “妙锦,她又有身孕了。”徐增寿笑呵呵的道。

    “真的?”

    徐妙云一愣,然后也面带笑容:“这倒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朱雄那出征去 了,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在妙锦生产时回来吧。”

    “朱雄这小子还真的是有福气。”朱棣也有些感慨的道。

    “不过,四弟。”

    “你和你二哥可终于懂事了,知道关心妙锦了,以前的蠢事可不能再做了。”朱棣带 着教诲的语气道。

    “姐夫。”

    “我和二哥早就认错了,妙锦也都原谅了我们了。”

    “这事可别提了。”

    “现在想起来,我们都臊得慌。”

    “而且有一次皇上也很是奇怪的派人来训斥了我和二哥一顿,就在三天前,就是因 为当初我和二哥对朱雄做的事。”徐增寿一脸无奈的道。

    一听这话。

    朱棣倒是有些惊讶:“父皇对朱雄还真的是看重啊。”

    “对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

    “我刚刚从兵部看到的,等下就会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寿回过神来,眼中也有敬佩。

    “大宁的战事?”朱棣顿时来了兴趣。

    “朱雄领兵大破叛军,解临城被围城之危,大破叛军,斩敌超过两万,自身折不过 数百,伤不过两千,大胜!”徐增寿语气也十分骇然的说道。

    朱棣一听,也愣住了。

    “真的假的,他怎么做到的??”朱棣追问道。

    这战况,与他想着的完全不同啊。

    他想着朱雄领兵到了后,会先行固守,等待冬季。

    可如今怎么直接大破敌军了?

    “细细给本王说来。”朱棣又道。

    “是这样的……”

    徐增寿也立刻说了战果。

    听到后。

    朱棣和徐妙云都是一脸惊讶。

    “朱雄,当真是一个天生的统帅啊。”

    “本王不如他。”

    朱棣一脸感慨的道。

    “小妹真的是找了一个好男人啊。”徐妙云也是一脸感慨。

    “我刚刚还听说了,皇上知道这战果后可是大悦,当即就下旨要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寿无比羡慕的道。

    “父皇昭告这战果并无意外。”

    “如今朵颜三卫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让不少百姓都是群情激奋,如今朱雄领兵 大胜,自然是要大肆宣扬以平息民愤。”朱棣十分平静的说道。

    “这一次要是真的将叛军彻底击溃,我这妹夫归朝之日,必然又是很大的封赏啊。” 徐妙云说道。

    “可惜了。”

    “这一次本王想要领兵去大宁就更无可能了。”

    “朱雄带领五万大军,足以。”朱棣又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朱雄知道我以一万步卒换了一万骑兵,会不会上奏,如果让父皇知道 了,这可就是大事了。”

    转而,朱棣心中又有了几分不安来。

    圣旨上是让朱雄麾下五万军全部迁移大宁府镇守,其中三万骑兵,两万步卒,但朱 棣却私自扣下了一万骑兵,换成了一万步卒。。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妙云。”

    “朱雄立功这么大的事你等下要去告诉妙锦一下,也省得她担心。”朱棣回过头,对 着徐妙云道。

    “恩。”

    “等下臣妾就去。”徐妙云点了点头。

    大宁府!

    青城境内。

    距青城不过十余里之距。

    冷冽的寒风之下,两军列阵以待。

    朵颜三卫剩下的兵力全部汇聚于此。

    而在他们相隔不过数百丈的对面,朱雄一身血污的紫花鳞甲,右手提刀,策马立于 五万大军阵前。

    在身后。

    五万镇寇军将士眼中都涌现着杀气和战意。

    张辅负责统领的三万步卒也列阵以待,弓箭手在前,而在之后,两万骑兵呈现三 排,横跨了这一方战场。

    “该死的明军杂碎。”

    叛军阵前。

    三个部落的眼中都充满了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