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48章 万邦来朝,此乃我大明风华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48章 万邦来朝,此乃我大明风华

    “没有为什么。”

    “因为如今的局面是我们输了。”

    “所以他就不惜一切的针对我们。”

    “可如果我们赢了,那就不是如此了。”

    “允收,这就是娘让你必须去争的根本,如果没有争到,我们全家都要死,你,还 有你两个弟弟,还有娘。”吕氏冷冷的说道。

    议政殿内!

    朱元璋抱着小文贤,十分开心。

    朱雄则一脸无奈的坐在了面前。

    “小子,看什么?”

    “还不批阅奏折?”

    “今天奏折比昨天都要多一点。”

    “快些处置的话,说不定还能回去吃晚饭。”朱元璋笑呵呵的道。

    看着朱雄这样子那叫一个畅快。

    “爹,怎么感觉你要哭了?”

    “不哭,不哭。”

    小文贤看着自己爹的表情,立刻安慰道。

    “算你这小子有些良心。”朱雄稍感到安慰的道。

    “皇爷爷,干脆就让爹爹一个人在这里,你带我出去玩。”

    但下一刻,小文贤就表现了真实的意图。

    朱雄一瞪眼:“你这没良心的臭小子。”

    “快批阅奏折,别吓到咱曾孙了。”朱元璋一瞪眼。

    没办法,朱雄怕了,只能拿着奏折批阅起来。

    “祖爷爷。”

    “我上次给你的丹药呢?”小文贤好奇的问道。。

    “在这呢。”

    朱元璋笑了笑,直接从桌子的一旁拿出了一个小盒子。

    里面正是自己曾孙给带来的那几颗丹药。

    朱雄一愣。

    “臭小子,你偷你爹的丹?”朱雄一瞪眼,没好气的道。

    “爹又吓我。”

    小文贤委屈巴巴的道。

    “闭嘴。”

    “不就是拿了你几颗假丹药吗?”朱元璋没好气的道。

    “假丹药?”

    “呵呵。”

    “皇上,你可真的是暴遣天物。”

    朱雄笑了一声,直接从盒子里拿了一颗提神丹吃了下去。

    这一幕自然是看的朱元璋目瞪口呆。

    “臭小子,你真的想学秦始皇吃丹中毒死啊?”朱元璋诧异道。

    “真没毒。”朱雄都懒得解释了。

    毕竟在这时代,炼丹术士可是真正的地位不高,还不如算命先生,只要是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吃丹有毒,除了那些还一心想要追求长生成仙的人。

    “小子,看来咱还真的要管管你了。”

    朱元璋一瞪眼,还真的担心朱雄会一直吃丹损耗身体。

    “将这几颗丹药交给戴元礼,让他看看有没有毒。”朱元璋把盒子一收,对着王景弘 一递。

    “老奴领旨。”

    王景弘接过后,立刻就转身离开了大殿。

    “如果有毒,你小子可要老实一点,别再吃了,咱可不想看着你年纪轻轻的就入 土。”朱元璋凝视着朱雄,十分严肃的道。

    “真没毒。”朱雄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然。

    这句话说出去,是真的很难有人信。

    “今天的奏折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你自己看着批阅吧,如果觉得有问题,牵扯很 大,“零五零”你就放在一边。”

    “咱带文贤出去玩一玩。”朱元璋笑着道。

    朱雄看了一眼,都懒得说了。

    人家一个皇帝都放心,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

    看着朱元璋抱着文贤离开大殿的身影,朱雄的心底也是有些古怪。

    “难道说,老朱是真的想要招我为孙女婿?所以才对我这么好?”

    “又或者说,难道是因为看到我名字和他死去的大孙子朱雄英只有一字之差,而且 年龄也差不多,这才让他更为亲切,就和朱标一样?”

    想着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那格外的容忍,那格外的恩宠,朱雄如果感受不到就假 了。

    就比如当日弃官袍而走,以朱元璋那暴脾气,如果是别人的话,最好的结果都是要 屁股打开花了,坏的结果只怕会他直接赐死。

    “管他呢。”

    “我反正是尽人臣之责,老朱信任我,我总不能让他失望。”

    “趁着老朱现在还活着吧。”

    “有这样一个皇帝庇护,感觉还真好。”朱雄暗想道,心中也有着一种莫名的温心。

    从朱雄所了解的历史来看。

    随着太子朱标的重病而亡,明太祖在洪武三十一年时寿终正寝。

    如今已经洪武二十五年了,如果还是如历史一样,只有六年了。

    眨眼间。

    又是两天后。

    朝会开启。

    “参见皇上。”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全部跪倒,齐声高呼道。

    “诸卿平身。”

    朱元璋笑了笑,对着满朝文武一摆手。

    这几日来。

    有了朱雄帮忙批阅处置奏折,朱元璋的气色也好了很多,不用每天都熬到很晚了,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可以睡得很早,所以气色看看都好。

    “谢皇上。”

    满朝文武齐声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王景弘看着朝堂大喊道。

    “启秦皇上。 ”

    “山西布政司罪责同诛之律已经由臣牵头施行了下去,相信不久后整个山西都会施 行此株连之策。”钱唐恭敬启奏道。

    “施行同时更要监督。”

    “你刑部挑选几员正直的干吏去山西布政司巡视,奏折之上已经写的很清楚,凡为 我大明朝堂之下的矿场,必须要登记造册方可入工,如若真的发生了矿难也必须在名册 之上的工匠才能获得抚恤。”朱元璋说道。

    “臣明白。”钱唐恭敬回道。

    “启奏皇上。”

    “巩固黄河河堤的一千万白银已经从国库调拨,臣会亲自去督管,确定发放至黄河 流域境内各个知府手中,并且严令各布政司不得插手, 一旦发现敢插手河堤款之事, 一 定重惩。”郁新恭敬启奏。

    “此事户部多多关注。”

    “咱还是那句话。”

    “朝廷之中不仅仅只有六部,咱的锦衣卫遍布天下,谁若是敢贪赃枉法被咱发现 了,咱直接灭了他全族,无论是谁,咱绝不会姑息。”朱元璋大声告诫道,扫视朝堂群 臣。

    在这威势下。

    所有人莫不是心生敬畏。

    每一次有关于朝廷大事,特别是涉及到诸多银两的,朱元璋必会告诫,也为震慑。

    在朱元璋对对贪腐零容忍下,也的确让许多官员有贼心没贼胆。

    “启奏皇上。”

    “番邦觐见之事臣也安排好了。”

    “礼部的使者也已经快马加鞭出发,下个月,我大明就可有一种万邦朝见之景。”

    “大明在皇上掌控下,已经达到了王朝国力最鼎盛。”

    “天威远播,震慑番邦蛮夷,让他们不得不敬。”赵瑁站出来, 一脸激动的说道。

    “万邦来朝。”

    听到这四个字,朱元璋老脸上也带着强烈的动容之色。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能够名留青史,拥有千古明君的称号,这就是作为皇帝的追 求。

    想要达到这一点,万邦来朝就是一种见证的意义。

    史书会记载在大明开国太祖的威势下,万邦朝见,纳贡称臣。

    也的确。

    如今的大明在朱元璋的统领下的确是一个非常强的庞然大物,令周边番邦小国敬畏 害怕的庞然大物。

    “咱,等着这一天。”

    “礼部也好生准备,不可失了我大明的天威之礼,万邦来朝,是让番邦看到咱,看 到咱大明天下的一刻,绝不可掉以轻心。”朱元璋严肃的道。

    “请皇上放心,老臣会竭尽所能,让异族番邦看到我大明真正鼎盛之景。”

    “万邦来朝,此乃我大明风华。”

    赵瑁也是一脸激动的道。

    作为一个礼部尚书,如果真的能够完成这等接待之事,也的确是立了大功。

    毕竟礼部不同于其他五部,相对于其他五部是最为清闲的。

    “如此就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时。

    孔纳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

    “臣有一事启奏,此事关乎我大明国本,更关系我大明千秋万世之传承。”孔纳一脸 正色的道。

    随着他站出来。

    朝堂上的百官纷纷侧目。

    特别是徐辉祖,蓝玉,方孝孺他们都是眉头一皱,看着这孔纳跳出来,他们总感觉

    是要搞事了。

    哪怕朱雄。

    此刻也是一样,带着几分戏谑的看向了孔纳,特别好奇之后这孔纳要做些什么,又 要做出什么可笑之事。

    “说。”

    朱元璋看了孔纳一眼,面无表情道。

    “启奏皇上。”

    “太子殿下已经昏迷快一年了,如今却还未苏醒,虽然太子殿下性命尚且保住,但 不知何时才能苏醒。”

    “国,不可一日无储君,长久以往,必有大患。”

    “臣身为大明臣子,不可眼睁睁看着大明在未来陷入动乱,故而请皇上早立储君。”

    “昔日皇上亲口定下圣言,吾大明后世之君必遵循立长,此点也记入了皇明祖训之 中,永远传承。”

    “太子如今尚在,太子之位自然不可再立,但为大明万世根基,更为太子殿下地位 永固,臣恳请皇上立皇太孙,未来以继大统。”

    “皇长孙朱允收性格仁德,有诸多大师教导,才能出众,品德更是诸皇孙之众典 型,臣恳请遵循皇上亲自定下的皇明祖训,立长孙朱允收为皇太孙,为国之储君。”

    “唯有如此。”

    “我大明才永远不会陷入混乱,后世之君也将开拓万世传承之典。”

    “此乃臣之启奏。”

    孔纳一脸激动, 一脸郑重的启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