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49章 落入了死路,还自觉高兴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49章 落入了死路,还自觉高兴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朝堂上的群臣你看我,我看你。

    都是带着几分震惊之色,许多人没有想到孔纳竟然会直接启奏此事。

    “臣附议。”

    “为我大明万世之本。”

    “请皇上议立皇太孙,如若在万邦来朝之时议定皇太孙之位,想必则可更为震慑万 邦,让万邦知我大明后世继承之君可秉承皇上武德。”赵瑁站出来,大声附和。

    “臣附议。”

    “请皇上早议皇太孙。”郁新也站起来,大声附和。

    随着这两个尚书站出来附和。

    朝堂上不少朝臣也是纷纷站了出来。

    吕本,还有一些支持朱允收的朝臣纷纷开口:“为我大明千秋万世传承,还请皇上 早立皇太孙,请皇上遵循定下皇明祖训,立长。

    “有备而来啊。”

    “朝堂几乎四分之一的朝臣都站出来附议,支持朱允收的人不在少数啊。”朱雄看着 眼前一幕,平静的一笑。

    对于现在有着宗师实力,也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死士底蕴的情况下,朱雄还真的不带 怕的,如果以后真的是朱允收登基,真的要对付自己,那就鱼死网破。

    朱雄可不怕。

    当然。

    现在老朱身体还十分硬朗,而且还有朱雄给的灵玉滋养身体,应该会比历史上活得 要长一点,朱雄根本就不急什么.……

    还有这么长的时间。

    朱雄都不知可以培养多少死士了。

    而且。

    也可以借助沈家的商队在境外衍生自己的势力了,为以后做铺垫。

    所以不管以后是朱允收还是朱允炀当位。

    朱雄根本就不带怕的。

    因为他已经有了掀桌子的本钱。

    大不了掀桌子之后就逃。

    保管以后的朱允收会很难受,而且会无可奈何。

    看着这么多朝臣站出来。

    原本还有些徘徊不定的朝臣也纷纷站出来附议。

    在这一刻。

    支持朱允收为皇长孙的人竟然达到了几乎朝堂群臣的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

    吕氏这娘们也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竟然在暗中笼络了这么多人支持朱允收。

    “可笑。”

    蓝玉看着这些朝臣的启奏, 脸上露出了一抹嘲讽的冷笑。

    如果是以往。

    他还不知道朱雄的身份前,不知道皇上早就在圣旨上写下了雄英的名字前,对于这 一刻他肯定会非常的慌,甚至会方寸大乱,毕竟如果没有朱雄英,他唯一能够支持的人 也就是朱允 ,因为那就是唯一的生路。

    如果是朱允收为皇太孙,他,还有淮西一脉都不会有好下场。

    但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

    看着孔纳他们的启奏,还有这么多人附和,蓝玉心底一点都不慌。

    作为一个开卷考试的人,他会担心吗?

    显而易见。

    现在他只是在嘲弄这些人,压错了宝了。

    “这些人以后都是雄英要清理的,得记着。”蓝玉目光扫视,将这些支持朱允收的朝 臣默默记在了心底,这些人以后都将是后继之君的清理对象。

    一朝天子一朝臣。

    总是要对一些人下手的。

    不过随后。

    蓝玉目光又看向了朱雄。

    “雄英这小子竟然一点都不担心,难道他不知道吕氏那个贱人已经盯上他了?”看着 朱雄的平淡,蓝玉也是略微惊讶。

    这么多朝臣支持,如果是不知道答案,蓝玉肯定会出声阻止。

    “大哥。”

    蓝玉不慌。

    可是其他人慌了。

    武臣一列。

    不少淮西勋贵的目光都投向了蓝玉,脸上也都带着一种急迫之意。

    显然。

    他们是慌了,担心就此一次让朱允收真的被封为皇太孙了。

    那就坏事了。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蓝玉默默的摇了摇头,并且给予了他们一道安心的目光。

    看着蓝玉的眼神。

    众淮西勋贵带着诧异,但本着相信蓝玉,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龙椅之上。

    朱元璋目光平静的看着朝堂上跪倒的三十多个人,心中却是浮起了一种冷笑之意。

    “看来咱还是小看了允收啊,竟然有这么多大臣支持他。”

    “两个尚书,还有国公,朝堂三分之一的臣子都支持允收。”

    “呵呵。”

    朱元璋心底冷笑着,看着这些朝臣,眼底深处都是杀意。

    没有哪一个皇帝会喜欢看到朝堂这等争储,更不想看到这等党争之局,这是皇帝内 心深处的禁忌。

    可是此刻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十分平静。

    “咱定下的皇明祖训,咱自然会遵守。”

    “未来。”

    “我大明必然会立长立嫡。”

    “咱也会为立皇太孙,但咱还需要考校。”朱元璋带着几分含糊的对着满朝说道。

    这一句话。

    一语双关。

    朱元璋说他会遵循自己定下的规矩,立长,但还不是现在。

    但这足以让孔纳,还有赵瑁他们心中激动。

    这就俨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一个承诺,对着满朝文武的承诺。

    未来朱允收就是立为储君的首选,而且还是板上钉钉,不容改变的。

    而且朱元璋说的话是长在第一位,嫡在第二位。

    “皇上圣明。”

    孔纳大声的高呼道。

    “皇上圣明。”

    那些支持朱允收的朝臣纷纷高呼,每一个心中都带着激动。

    似乎是他们的支持会在未来得到回报。

    而得到了朱元璋这个肯定的回答之后,哪怕没有直接议定皇太孙,也足可让他们受 用了,他们也没有再闹腾,而是心安理得的站了起来,归于朝列之序,但每一个人脸上 都带着兴奋的笑容。

    难以掩饰。

    “看来历史不会改变。”

    “未来还是朱允收为储君,继承大位。”

    “毕竟是老朱自己亲口定下的规矩,皇明祖训,以长为先。”

    “可惜了,看样子以后靖难还是会发生。”朱雄心中暗暗想道。

    似乎。

    这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本的历史正轨!

    “看样子,还是要趁着现在老朱还在位,加快死士的培养和布局了。”朱雄心中暗想 道。

    今天老朱这一表态,无异于是将朱允收彻底推上来了,立长在前,立嫡在后,几乎 是不可能变更了。

    而且这一个立长可不同于立老朱自己的那些皇子们。。

    如果是在历史上。

    太子朱标病亡了,随着他一死,虽然他的儿子们还可以称之为皇孙,但更有机会的 则是老朱的那些嫡子们,如果从长立起,秦王朱椟就是第一人选。

    但作为朱元璋的儿子,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老二朱椟,老三朱榈,这两个人性格都不行。

    并非皇帝的人选。

    如果将皇位交给他们,只怕大明会被他们给败了。

    而传给老四朱棣,那就有悖他自己定下的规矩,传长立幼,所以历史上最终朱元璋 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儿子朱标的长子,这样则没有违背他所定下的皇命祖训,再而,也是因为他心中对朱标最为看重的原因。

    “一群傻子。”

    “自以为聪明,的确,皇上说的是立长。”

    “但你们根本不知道,长是雄英,而且还是嫡长,那朱允收也配吗?”

    “落入了死路,还自觉高兴。”

    “以后你们都是雄英收拾的对象。”

    蓝玉十分平静的看着,心底则是冷笑不已。

    这时候。

    孔纳则是转过头,直接看向了蓝玉,那眼神之中有着一种强烈的得意。

    似乎在告诉蓝玉,你支持的朱允炀不可能获得机会,

    “朱雄。”

    “你等着吧。”

    “现在皇上护着你,可等以后允收公子继位,我一定会报仇。”

    “让我孔家如今沦为了应天权贵眼中的笑柄,断我孔家名声,我绝不会放过你。”孔 纳眼中涌现着滔天恨意,死死盯着朱雄。

    他之所以在这朝堂上为国公身份,就是靠着孔家的身份,靠着孔家为儒家之首的名 声,相当于继承了儒家。

    只要拥有这个,他孔家的后世就可以无虑,锦衣玉食, 一切都由朝廷供给,他圣国 公的爵位也可由自己的儿子继承。

    但朱雄那一句世修降表,仅仅是在朝堂上一怼,便让满朝都对他萌生嘲讽。

    而且消息散开了。

    让许多原本以孔家马首是瞻,视之为信仰的儒家学子都对孔家为儒家之首产生了动 摇。

    这让孔纳极具威胁感。

    朱雄也是与他结下了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世修降表!

    孔家!

    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以辩驳的。

    感受到了孔纳仇恨的目光。

    朱雄瞥了一眼:“这狗东西看样子已经恨死我了,不过,你又能奈我何?”

    想着。

    朱雄直接坦然的看着孔纳。

    然后抬起手,直接竖起了十分现代化的一个手势,竖起大拇指,然后向下一倒,嘴 巴也是微动,动了四下。

    这在孔纳看来,原本还有些兴奋的心情顿时怒目喷火。

    他哪里看不到朱雄那嘴型的意思,分明就是四个字,世修降表。

    而且那一个手势也可以清楚领会意思,绝对不是什么好手势,是嘲讽。

    “你咬我?”

    朱雄嘲讽笑着,就是喜欢孔纳这种恨死了自己却又干不掉自己的样子。

    朱雄的小动作,孔纳那喷火的目光,其他人看不到,但是龙椅上的朱元璋却是居高 临下, 一览无余。

    “这臭小子,还真的是。”

    “放心吧。”

    “这家伙以后会交给你收拾的,你当初的话说的没错,孔家,已经不配作为儒家典 范了,世修降表,不配。”

    “当初大明开国之时,需要声望,但如今已经不需要了。”

    “大明朝廷也无需浪费钱财来供养这等无用之人。”

    朱元璋心底暗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