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骨三两 > 第105章 不如归去

逆骨三两 第105章 不如归去

    南荣幽茗张开玉臂,将陈三两搂在怀中。

    自两人分离后,这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无不在幻想着这个场景。

    陈三两也贪婪地嗅着那一抹清香,跟飞鸽传书收到的那纸信笺上的味道一模一样,毫无疑问,当真是她写的。

    南荣震怒,清明发兵,望君珍重……

    望君珍重……

    若非是这一纸信笺提前预警,只怕整个江流县早已湮灭在了南荣大军的铁蹄下,或许陈三两会安然无恙,但县中的两万余户百姓,绝对会因他而遭受这无妄之灾。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陈三两都欠她一个人情。

    “你后悔过吗?”陈三两问。

    “后悔什么?”

    “后悔给我写信,让我挥兵反杀了南荣苍天,还夺下了这座广陵府。”

    “现在说这还有何用?陈大城主,你还是安心享受你的战利品吧,我自小不会以色娱人,今夜只能让你自己采摘了,还不快品鉴一番。”

    “……”

    这话说的,让陈三两都有些无语了。

    他也便不再客气,如猪仔贪食一般拱了起来,软糯如刚出锅的大馒头,恰能将脸庞夹在其中。

    “味道如何?”

    “有点咸。”

    “……”

    这次轮到南荣幽茗无语了。

    兴许是太过紧张,她肌肤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汗珠里含着点点盐分,可不是会有点咸嘛。

    她的小心脏也一直在咚咚直跳,陈三两贴在她的胸膛听得分明。

    而她,依旧还在强装镇定。

    陈三两缓缓抬头,突然道:“其实我还是喜欢最初见你时你那桀骜不驯的样子,现在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什么意思?”

    南荣幽茗有些听不懂。

    陈三两脱离了她的怀抱,又将她的衣裙重新穿好,背转身去,沉声道:“你走吧,领着南荣府的家眷一起走吧,越远越好,当你哪一天肯真心为我摘下面纱之时,你再回来做我陈三两的女人!”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去。

    南荣幽茗的神情一呆,痴痴地望着陈三两的背影,两行晶莹的泪珠无声地滚滚滑落,又碾碎在那徐徐的春风中。

    她用力抿紧了嘴角,似乎生怕让人看到她动情的一面。

    蕙如兰芝,却又倔强如牛。

    陈三两走得很快,也不敢回头,因为他怕自己再按捺不住体内的躁动,或许他从不否认自己是个酒色之徒,但他绝对不屑去干乘人之危的事儿。

    爱美之人,人皆有之。

    但若是这份爱,却是在玷污着心底最纯真的美好,还沾染着几分威胁交易的意味,还倒不如大度地放她离去。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当夜。

    她果然走了。

    既没言再见,也没道离别,跟第一次离去时一模一样,领着南荣府的几百家眷,连夜离开了广陵府城。

    谁也不知她将去何处。

    陈三两孤寂地站在城门楼上,一直目送着她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漆黑的夜幕里,连最后一点倩影都寻觅不到。

    不知不觉,陈三两已酸了鼻头。

    净心悄悄走到陈三两的身侧,饱含唏嘘地叹道:“那女子不错,走了可惜。”

    陈三两黯然无言。

    净心又宽慰道:“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会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若你俩真有缘分,此生定能修成正果。”

    “希望如此吧。”

    陈三两苦笑了一声,这时节,他很想自嘲一句:贱人就是矫情。

    明明很喜欢她,明明特别想把她留下,却非要纠结那一层面纱,大度的让她离去吧,可是又满心的不舍,犹如喝下了一杯苦酒,醉了心肠。

    南荣幽茗。

    似乎注定将是陈三两永远都得不到的女人。

    ……

    数日后,苏长河来信。

    老泰山在上游府渡口一举击溃了南荣水军,更是亲自斩杀了南荣浪,还俘虏兵丁近万人,不日将押送回广陵府,全部交由陈三两处置。

    陈三两见信大喜。

    这下,广陵府将再无外患,而且经此一役,麾下兵丁还扩充了近四万余人,使得总体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陈三两也由县主荣升为城主。

    当这个消息传播开来,整个龙元郡和扶风郡都轰动了。

    无人会想到是这个结局,甚至是不敢想象这才几日的时间,兵威气盛的南荣大军,竟被陈三两一个小县主给打败了。

    那张“彪炳正义”的《讨贼檄文》,现在还崭新的张贴在墙头,如今看来,就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

    新城主秋毫无犯,也让举府百姓渐渐收起了惶恐,开始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街市重新喧闹,酒肆顾客盈门,与之前并无差别。

    或许唯一改变的,就是新城主下了新告示:取缔娼妓合法化,查封府内所有的勾栏院、楼缝子、暗门子。

    举城歌姬被强制从良,或转职为绣女,或转投入军营,或给予路费归家,但凡再发现有人私设娼局,轻则充军,重则监禁。

    这条法规,可谓严苛。

    初时,还有几家鸨母抗命不从,陈三两直接让人拉上菜市场砍了脑袋,这才无人再敢违抗。

    此举在城内褒贬不一。

    良家妇人抚掌欢笑,终无需再担心自家男人去寻花问柳了。

    而男人们却是暗自惆怅,如今没了烟花柳巷,这以后又该去哪里排解忧伤?

    还忧伤?

    忧伤你妈呀。

    净心曾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女性自甘堕落,乃是万恶之本源。

    陈三两肃清娼馆,便是借此整顿风气,还清明于世,铸朗朗乾坤,百姓首先得学会文明自律,才能让这个世道更加安定祥和。

    如今一府之治,已不同于一县之地,陈三两必须从宏观着手,外练强兵固防,内修政治御民。

    净心也彻底展现了他的才学。

    若将陈三两誉为“乱世之枭雄”,那净心可被赞颂为“治世之能臣”。

    首先,他恩威并施,先安抚好城内的大小家族,以确保不生内乱。

    其次,开设科举,收读书人之心,招揽人才。

    其三,通商路,减赋税,赢得农户的热烈拥戴。

    其四,废除苛捐杂税,整肃吏治,设定官吏考评制度,严惩贪官污吏。

    其五,修订新律法,乱世用重典,严厉打击任何违法犯罪,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其六……

    如此种种举措,不胜枚举。

    陈三两大力支持,并延伸施用在江流、梧桐和桃源三县,统一交由贾老和徐老提领三县内政,并甄选人才,共同署理县内政务。

    当内政步入正轨,军制也重新改革。

    按照大夏国的军队建制,每五百人为一营,三营为一卫,三卫为一旅,三旅为一军,每军满员13500人,县内再另设有巡检司,招募民兵守卫县境安宁。

    先封长孙无忧为“奋威将军”,统领猛熊军。

    再封辛丑为“虎威将军”,统领虎贲军。

    又封铁牛为“杨武将军”,统领蛤蟆军。

    此为新组建的前、中、后三军,各有三旅九卫二十七营,再以军功和能力简拔各级军官,或为一旅之裨将,或为一卫之校尉,或为一营之都尉。

    另加封红玉为“偏将军”,统领三千娘子军。

    如此,内政和军政皆有条不紊,一府三县之地逐渐政通人和,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荣之气。

    陈三两自信,凭他现在的综合实力,完全可以守护一方平安,若再有胆敢觊觎者,定让他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