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骨三两 > 第106章 大婚前

逆骨三两 第106章 大婚前

    五月五日,立夏。

    有诗赞曰:

    槐树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古来江左多佳句,下欠胜春最可人。

    ……

    五月二十日,小满。

    有诗赞曰: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

    黄昏日落,小县恬静。

    青石铺就的衙前街上,飘荡着几缕淡淡的烟火气息。

    归家的乡民,肩挑着生活的扁担;打烊的商铺,合上了一页页的门板;河边洗涤的农妇,一手抓着洗衣盆,一手拖拽着还在淘气贪玩的孩童。

    好一幕平淡祥和的唯美画卷。

    林婉儿枯坐在石阶上,手拄着脑袋,无聊地望着人流。

    这时,一个人影悄悄地走到她的身后,轻轻地捂住了她的双眼,故意尖着嗓音嬉笑问:“先生,猜猜我是谁?”

    “莫问,别闹。”

    “唉,又让你猜着了,没意思。”

    莫问悻悻地松开了手掌,坐在林婉儿的身边,也手拄着脸腮,陪她一起看着衙前街上归家的路人。

    “先生,莫哥,你们在看什么呢?”铁柱走过来憨声询问。

    “啥也没看。”莫问回道。

    “我不信,说说,有啥好玩的?”

    “真没有。”

    “那你们看啥呢?”

    “我陪先生呢。”

    “哦,那我也陪先生。”

    铁柱便也便坐在了石阶上,还学着他们的样子拄起了小脸庞,可惜他右手已残,拄的小脑袋也是歪歪的,还流出来了一道清鼻涕。

    三人就这般一直呆坐着,望着路人一动也不动。

    兴许是太过无聊,铁柱忍不住轻声哼唱起了一首童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林婉儿听得一愣,问:“铁柱,这歌谁教你的?”

    铁柱骄傲回道:“师父!”

    “啊,啥时候教的?”

    “出征前。”

    “挺好听的,再唱一遍。”

    “好。”

    铁柱依言又唱了起来,歌曲音律简单,歌词又朗朗上口,待唱过一遍后,林婉儿和莫问也便跟着一起轻声哼唱起来。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随着夜色逐渐弥漫,路上行人也渐渐稀少,肃穆的县衙大门口,一曲优美欢快的童谣,一遍又一遍的在回荡。

    贾老和徐老听着曲声,不由得咧嘴笑了。

    看得出来,三人这是想陈三两了,自他率军出征,先击溃了南荣大军,又夺下了广陵府城,后来又忙着整修内政、改革军制,已有一个半月不曾回江流县了。

    不过,算着时间,陈三两也该回来准备了。

    上游府已经派了好几拨的礼官,一直在跟二老商酌着大婚的事宜。

    苏家乃是大夏国顶尖的世族门阀,其祖苏青阳又是当今威名显赫的八庭柱之一,嫡女出嫁,自然不能仓促行事。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此为婚嫁六礼,缺一不可。

    还有媒婆、仪仗、喜服、乐手、妆奁、酒宴、迎宾……事无巨细,也得都要面面俱到,不可有一丝马虎。

    反正过程很繁琐,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陈三两的父母不在,只能由二老和舅舅来帮着筹办,他们知道陈三两很忙,但再忙也得把婚先结了不是?

    此番能夺下广陵府城,可全赖苏长河的鼎力相助,于情于理,江流县都得十分隆重地操办婚礼,以示对女方尊重之意。

    ……

    广陵府城。

    陈三两看着催婚的信件,一脸无奈苦笑。

    自苏若和白姑娘离去以后,他几乎都快忘了那一纸婚约,虽一直称呼苏长河为“泰山大人”,但那也是缘由他乃苏若之生父。

    至于苏二小姐嘛……

    印象很浅。

    仅那日在天海阁里,透过一面镂空的珠帘,隐约看到了一抹风姿绰约的倩影,却一直没曾得见她的真容。

    苏若信中说:“我妹苏衿,国色无双……”

    这话应该还是可信的。

    毕竟姐姐已是倾国倾城,一母同胞的妹妹,定然也是仙姿玉色,虽说可能慧府有点缺陷,但想来应该不是个傻子。

    人得重诺方能立世。

    既然赢得了招亲榜,也已定下了婚约,即使哪怕真是个傻子,陈三两都得遵循诺言明媒正娶,这方才是大丈夫之所为。

    只是……

    他心中最为牵挂的,还是苏若。

    尤其是自攻下广陵府城后,封地内没了内忧外患,陈三两开始越发思念起苏若来,当然,也会顺嘴骂上两句白姑娘。

    那个小狐狸明知道陈三两时刻担忧着二人的安危,可是这都过去快三个月了,她却连一封信笺都没送来,让陈三两无一日不牵肠挂肚。

    假如苏若真有了身孕,推算着日子,估计快要显怀了。

    皇宫内苑不比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还关系着未来国主的继承之权,可以说到处尽是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世人又尽知少司琅不好女色,若是一旦被人瞧破了孕肚,随便奏报上一桩欺君之罪,二女都将是凶多吉少。

    等大婚结束吧……

    陈三两暗暗打定主意。

    无论如何,那皇宫都得提前去一趟,不然只凭着小狐狸的手段,恐怕无法完美应付皇宫里的明争暗斗。

    而且,陈三两也想回归洛水郡了。

    十年之期已过八载,母亲的归灵地也已整肃干净,再加上掌握有一府三县之地,足够他依循誓言将洛水郡天翻地覆。

    而少司王城正与洛水郡相邻,两事正好可以一同协办!

    母亲,等我!

    ……

    “小芊!”

    陈三两收起信件,冲着门外唤了一声。

    “公子,何事?”

    唐小芊急匆匆地跑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十二名小队员。

    如今梧桐县已趋于安稳,圣女教正式取代了所有的红莲分教,再加上佣师工会的稳定发展,已无需唐氏小队再继续坐镇,便又全部回到了陈三两的身边。

    这一十三人作为陈三两最初始的班底,可以算是真正嫡系中的嫡系,在本次军制改革中,陈三两也没亏待他们,个个封了个“牙门将军”的军职。

    不过,只是个虚职,仅领个俸禄而已。

    唐氏小队最主要的职责,还是作为陈三两的亲卫兵,正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用得顺手了嘛。

    “前日我交给你的礼单,汝等可曾采购齐全了?”

    “俱已齐全!”

    “很好,即刻装船吧,随我送去上游府!”

    “喏!”

    唐小芊领命,然后当即率领着唐氏小队,将所购置的一大宗聘礼装上了船舱。

    金银玉器、古玩字画、绫罗绸缎……可谓是极为丰厚。

    众人皆知,六月初六,芒种,乃是公子爷与苏家的大婚之日,个个无不兴高采烈,相约着婚宴时定要豪饮一坛喜酒。

    唯有唐小芊,眸中略有几分失意。

    话说,她刚过完了十八岁的生日,依照女子古礼,当行笄礼了,可她却还不知该如何捅破那层女扮男装的窗户纸。

    唉,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