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38章 真热假寒大实(2)

中医李憬 第38章 真热假寒大实(2)

    李憬解释道:“其手足厥冷,应当是热深厥深之变;神识昏蒙乃浊气上干神明,头汗粘手,亦属腑实熏蒸。

    种种见证,皆为热闭阳明之腑,而非亡阳厥脱,真寒证绝无口臭熏人之象。”

    顾明德又问:“可是,寸关尺六脉皆弱,作何解释?”

    高海山欲言又止,他想提醒李憬,但又怕抢了对方风头。

    李憬解释道:“证情突变之际,寸口脉乱难凭,可用三部九侯下部脉为主,病人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皆沉实有力,一息六至有余,与病人脉证症完全符合。

    所以,我敢肯定,病人并非所谓的伤寒少阴亡阳,也就是说,根本不适合用参附汤。

    此外,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人体非常复杂,脉象也是如此,除了正常脉,还有异常脉。

    比如反关脉,寸关尺都不在正常的脉位上,按照常规把脉,是摸不到脉位的。

    还有六阴脉,反过来,当然就有六阳脉。”

    顾明德继续问:“反关脉我知道,也遇到过,什么是六阴脉,什么是六阳脉?”

    高海山捋须汗颜,为这个问话的家伙汗颜,中医教授,问出如此愚蠢的话,竟然不知道何为六阴脉、何为六阳脉。

    李憬解释道:“顾名思义,六阳脉,寸关尺六部脉皆强,脉象终生洪大数实,虽有虚证,其脉不变。

    就算病人属少阴亡阳,寸关尺六部脉,可能依然是阳脉。

    六阴脉刚好相反。

    此病人,可能就是罕见的六阴脉,哪怕现在是热闭阳明之腑,寸关尺脉象,依然犹如少阴亡阳、脉微欲绝之脉象。

    中医治病,必须注重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脉诊排到最后,因为,脉诊不可能完全精准。

    人之体质禀赋千差万异,虚实真假绝非一目了然,尤其是这种危急重证,至虚而有盛候,大实反见羸状。

    稍一不慎,即可能出现误诊,出现误诊,误治之祸就无可避免,顷刻之间,就可能生死立判。”

    李憬说完才想到,他面对的都是医界大拿,还有未来的国医大师,连忙道歉:“对不起,小子我一下子兴起,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让前辈们见笑了。”

    顾明德却毫不在意:“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

    李医生,受教了。

    我检查时,见病人牙关紧闭,却并未多思考。忘记了前人训导:亡阳虚脱,多见手撒尿遗,口开目闭;而“牙关紧”却是实、热、闭证所独有。

    谢谢李医生解惑。”

    【嘀,获得中医前辈特殊感谢,功德点+15。】

    李憬见对方虽然是大医院名专家、学校的教授,却虚怀若谷,他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人一丈。

    李憬客气的摆摆手:“前辈谬赞,小子愧不敢当。刚才小子只是侥幸,小子刚好看过一个类似的医案,所以,才灵机一动想到试试看。

    还好,病人运气好,竟然得了前辈医案中类似的病,又恰好被我遇到。”

    高海山笑道:“博闻强记,读古通今,且能综合运用于临场而不失方寸,小友无需自我菲薄,既然如此,请小友开方吧。”

    李憬连忙推辞:“这里都是长辈专家教授,我刚才只是抛砖引玉,哪里轮得到小子我来开方,还是请前辈们继续诊断与治疗。”

    高海山捋须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此病人本来就是你发现了病因病机,当然是能者多劳、帮人帮到底,大家说是不是?”

    周代邯点点头:“高教授说得对,小友无需过于自谦,有能力,就应当站出来承担更大的责任。急救方面,老夫自愧不如。”

    其他几名中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几名西医根本没看懂,只知道,好像、大概,这个小年轻折服了那几位中医大佬。

    李憬连忙客气的道:“周教授,你这话,可是折煞我了,小子何德何能,敢与周教授比啊,那就是萤火虫与日月争辉,小子我就是那只小小的萤火虫。”

    周教授摆摆手:“小友不妨大胆些,不用怕,我们这些老头子,还可以给你们小年轻挡挡风雨,未来的中医界,得靠你们这些人成长起来,去挑顶梁柱。”

    高海山道:“小友,放心大胆的去做,一切有我们。”

    李憬见状道:“那小子我再次抛砖引玉,写出我认为合适的方剂,请各位前辈指导。”

    提笔在处方笺上写出:大黄、芒硝(分冲)、枳实、厚朴、元参或北沙参、麦冬、生地黄。

    顾明德看了看道:“是否可适当加点开窍之药?”

    高海山道:“小友之方甚好,急下存阴,疏通腑实,上闭自开,无需画蛇添足、再加开窍之品,妙极、极妙。”

    李憬道:“谢谢前辈夸赞。建议分两次煎服,每次间隔三小时左右,”

    高海山在处方笺上签署他的姓名,安排人去抓药煎煮,众人继续讨论,直到看着病人服药成功,众人才松了一口气,最怕的是服药即吐,那会很麻烦。

    高海山看了看病人道:“小友,你估计,病人何时能醒来?”

    李憬再次给病人做了一个三部九侯脉诊,十分钟后道:“这个不好说,可能,可能2-3小时左右会有转机,但也许明天早上才会出现转机。”

    邓志恺心中微动,看了看时间道:“今天辛苦大家了,耽搁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到现在还没有吃晚餐,我已在明月楼预定好小包间,还请大家赏脸去填填肚子。”

    高海山捋须微笑:“我今天是重在参与,并没出力,不过看到小友,感觉中医有望,老头子今天高兴,借邓先生场地,去与小友小酌几杯。”

    周代邯笑道:“老夫好久未曾参与过这种场合,今天也去凑个热闹。”

    顾明德道:“我是受之有愧,但想借花献佛,敬高老、周老、李医生几杯。”

    邓奎拍了拍李憬的肩膀:“一个个那么文绉绉的干嘛,小子,走,今天不醉不归!”

    李憬不好拒绝:“那小子恭敬不如从命,末位相陪。”

    刘彩敏几个西医对望一眼,有心想拒绝,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最后都默默跟着。

    明月楼是家五星级酒店,离附一走路不到十分钟,就在医院斜对面。

    来到三楼文星阁包间。

    众人洗手落座,十二人刚好坐满一个大圆桌。

    邓志恺不知道父亲这次能不能平安无事,见到高海山、周代邯、顾明德等人,对李憬称赞有加,心中也稍稍放了点心。

    “今天辛苦大家了,请大家看看菜单,如果菜单上没有喜欢吃的,直接告诉服务员你的需要。”

    高海山道:“邓书记,还是你看着办吧,清谈点即可。”

    “对对对,邓书记你决定就好,我们对于吃的比较随意。”

    邓志恺见众人不愿意点菜,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知道大家喜欢吃什么,又怕浪费大家太多时间,就点些大众化的酒菜,如果不喜欢,请不要客气,可随时告诉服务员.......”

    邓志恺说完,吩咐服务员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