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56章 桂枝汤与栀子干姜汤

中医李憬 第56章 桂枝汤与栀子干姜汤

    “为什么?”

    李憬微微皱眉,这次大方向都搞错,算得上诊断无错,却误治了。

    顾青解释道:“栀子干姜汤歌云: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伤寒论》80条云: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对哦,脉浮数,就是有热未退,我也觉得这个方子合适。”

    正不知道用什么方剂的刘美亚与陈雅雯,眼前一亮,出声附和。

    李憬道:“首先,我们要明白,病人为何会心烦,该病人自述,服药后,并未出大汗而心烦。

    热,确实能让人烦。

    谁背一下《伤寒论》57条。”

    顾青恍然大悟:“《伤寒论》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我知道了,此病人应当用桂枝汤去解。

    本来他是太阳伤寒,发汗已解,但半日许复烦,烦就是有热才烦,也就是热没祛除干净,这时如果脉还浮数,继续发微汗就好,宜桂枝汤,不能用麻黄汤,也不能用栀子干姜汤。”

    李憬点点头道:“不错,遣方用药,主证消余证灭,除了抓病因病机病理,还需要对方剂的理解,对相关中草药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控。

    每一次临证,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多想想为什么,是不是方证脉证症真正已经完全吻合。

    也要明白经方的药理作用,用药,君臣佐使至关重要。

    比如,桂枝汤,君药为桂枝........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其治疗范围不仅局限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亦可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阴阳不和所致之病证。

    《金匮要略论注》云: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阴阳并调。

    所以,此病人,再服桂枝汤,应当一剂可解。若一服汗出病愈则停药,不必全部服用完未服之药。

    有些严重者,必须一日一夜随时查看,若一剂药三次服完,病症犹在,可继续煎煮服用,仍不出汗者,可连服三剂(一剂药分为三次),即隔4小时连续不断各服一次。”

    顾青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稍后道:“我懂了,谢谢院长解惑。剂量是否可以适当加重。

    比如:桂枝去皮15g、芍药15g、炙甘草12g、生姜15(切)g、大枣4枚(擘)。”

    李憬再次赞赏:“不错,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此病人体格比较强壮,且病情容易反复,但病情较轻,可以适当加量,就按照这个开方。”

    病人还是有点犹疑:“李院长,我真的不用去大医院检查吗?”

    李憬解释道:“放心吧,不会有事,实在不放心,如果服用一天药还是无效,再去检查也不迟。”

    陈雅雯狐疑的问道:“院长,为何我觉得,栀子干姜汤也适合此病人呢?

    都是有汗、发热、心烦。”

    李憬解释道:“此病人脉浮数心烦,只是表证余热未解,并无其它症状。

    而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中为主。

    多有上热下寒,虚实错杂,如伴有:身热,心烦、焦虑、口苦、苔黄(栀子,心有火)、舌淡暗、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干姜,脾有寒)、腹痛,肠鸣下利,脉弦数等等,当然,不会所有症状都有。”

    顾青道:“我想起来了,恶心用生姜,干姜用来温中,微烦也可用干姜。

    但用到干姜,就代表里虚了,而此病人只是表虚,并无里虚的表现,只能用桂枝汤。”

    李憬道:“不错,所以,中医治病,方向不对努力白,细节也非常重要。

    栀子干姜汤,栀子证是烦得最厉害的,80条的微烦,有干姜,由于大下伤中气、伤胃,同时寒也生了,这个方剂,在这一段没明白地说明,恐怕这种病人有下利,呕逆这种情况。

    这个方,既有栀子证,又有干姜证。

    这个干姜证我们知道,呕逆,胃虚于寒,或者有下利,干姜都可以治疗。

    栀子当然治烦,烦热。

    经过误治后,寒热错综,这个药也是寒热并用。

    同样伴有心烦,有太多的治疗方法。

    比如,猪肤汤:此亦为治心烦兼下利之方,但重点在滋润方面。

    猪苓汤:此亦为治心烦兼下利之方,但重点在利水方面。”

    ........

    下午只有几个病人非要等李憬诊治,一边教学一边处理,花了一个小时诊治完毕,有部分人尚在留针、艾灸。

    此时,胡博走了过来:“李兄,晚上我们一起聚一聚,大家有事想找你聊聊。”

    “大家?都有谁?”李憬脱下白大褂,看了一眼胡博。

    “昨晚酒吧几人,胡静、何千鑫、王鼎康、卢贵奇,还有宋定邦,都是很有能力、心比天高、不服管教,家里钱多得用不完的家伙,晚上六点明海饭店见。”

    胡博说完,转身就走。

    “叮铃铃!”

    李憬掏出手机接通:“憬儿,你能不能马上回家?”

    听到电话中,传来母亲胡文兰有点着急的声音,李憬连忙道:“妈,什么事?”

    胡文兰快速的说:“具体你回来再说。”

    “那好,我20分钟左右就能到家。”

    挂掉电话,李憬脱掉白大褂,来到苏云办公室门口,正准备敲门,门从里面打开。

    一个约20多岁的女子道:“李院长,你好,我是苏云苏院长的同学兼闺蜜,暂任苏南院务办主任。

    苏院长有事开车回省城,明天才能回来,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