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94章 气虚型晕厥(1)

中医李憬 第94章 气虚型晕厥(1)

    李憬看了看几人。

    接着说:“第一,注册云憬集团公司,各位所有资金,注入云憬账户,三天内未到者,视为放弃合作。

    组建云憬初期核心团队,由胡博担任第一任董事长,我任顾问,副董事长:胡静、宋定邦、王鼎康、卢贵奇、何千鑫,我们七人,也都是云憬旗下子公司的监管董事。

    核心组员:由律师、财务、督察、各子公司总经理组成.......

    第二,云静集团正式成立,由胡静担任第一任董事长,其他董事协助。

    云静大酒店项目。隶属于云静集团,下午签约由胡静带队,酒店无需装修,只需采购与招聘,大家分工合作,尽快让酒店开业。

    第三,收购星之月传媒,隶属于云静集团,具体价格你们协商。

    星之月传媒随后,启动与德笋旅游局、省电视台、唱片公司合作,打造第一期娱乐节目《音乐本色.歌声飞扬》。

    年龄16-50岁,喜爱唱歌、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

    总冠军奖金50万,亚军30万,季军20万,第四名到第一百名,都有不同的奖励,最低一万元。

    并且,有机会与星之月传媒签约,一旦签约成功,年薪+分红,保底50万起,年入千万不是梦,公司将提供量身定制一唱成名的歌曲,不定期举办全国巡演......”

    李憬花了两个小时,把记忆中《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的细节详细讲述一遍,同时加入后世更多元素,以及他自己的思路。

    胡静整整的记录了一个笔记本。

    讲完娱乐节目与星之月传媒的发展规划,接着分析部分未来要做的。

    如:憬云投资、药业、科技链与电器、瓶装水、贝壳置业模式,吩咐去注册相关公司、注册相关品牌商标。

    最重要的是,不计成本,找到并高薪聘请歌曲原唱者、记忆中那些可靠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

    ......

    “叮铃铃!”

    下午5点,正在解说中的李憬电话响起,接通:“陈姐你好。”

    陈琳的声音:“李医生你好,又要麻烦你了,我大舅今天来德笋考察,忽然发病,生命垂危......”

    李憬连忙打断;“陈姐,你告诉我,病人在哪,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李憬看向众人道:“先做好能做到的事情,宁缺毋滥,有不懂可随时给我电话,需要我协助的,都没问题。

    我还有事,先走了。”

    胡静道:“救人如救火,你快去吧,有了憬哥给的大方向,肯定能做好。”

    李憬转身快步走向苏南医院,同时给顾青打电话,吩咐送医用箱到汽车旁。

    这两天高建海的心很乱很乱。

    被一个破医院的小医生训斥,又被急诊科刘伟呵斥,他却一个也无法反驳。

    昨晚,一下子想到李憬说的话,一下子想到学校导师的话,一下子想到病人失望至极的眼神......

    直到天色将亮,才迷迷糊糊地睡着,好像刚入睡,就被闹钟吵醒,一天都没什么精神。

    “叮铃铃!”正准备下班的高建海,慢吞吞的拿起桌面上的手机,见是院长打来的,连忙接通。

    “郭院长您好,好的,我马上去脑外科参与会诊。”

    挂断电话,高建海心中很是不满,这个病人他刚才就听说过,已经达到手术指征、且生命垂危,要他一个中医去会诊,有何意义?

    高建海磨磨蹭蹭的起身,叫住身材魁梧的规培医吴小明,他不想一个人,去见那个神经质的刘伟。

    “好的。”吴小明跟在高建海身后,并未多问。

    5楼脑外科办公室。

    正副院长、神经内科、脑外科、急诊科等一众科室主任,悉数在场。

    走到门外不远的高建海吓了一跳,连忙装出快跑过来的样子,跑入办公室。

    院长郭卫国道:“大家各抒己见,尽快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必须全力以赴,保证病人的安全与健康。”

    “有手术指征,我建议尽快手术。”

    “可病人家属要求保守治疗,不同意手术。”

    室内在讨论。

    室外,眉头紧锁的陈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陈姐,病人什么情况?”急速赶来的李憬,身后跟着顾青。

    “呀,李医生,你来得好快,我大舅现在人事不省,正在脑外科病房。”

    “已经做了手术了?”李憬有点头痛,如果做了手术,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调整的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无法调整破坏性的结构。

    “没有没有,医生正在里面讨论,如果不是相信你,我都想让我大舅转去省医院。”陈琳推开脑外科办公室的大门。

    “秦夫人,现在我们还在会诊,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郭院长见到推门而入的陈琳,以为陈琳等不及,小声解释。

    “我请的中医专家来了,请大家给李专家介绍下病情。”陈琳带着李憬,来到办公桌旁。

    郭院长看了看刘伟,正想说话。

    刘伟已经出声:“病人57岁,下午四点,因昏厥送来医院,仪器检查显示,管腔狭窄程度超过65%,经过心肺复苏术、血管导入、尿激酶等药物静脉溶栓......

    入院已1小时,病人依然昏迷不醒,半身不遂、口眼?斜、口角流涎、小便频数且遗尿失禁.......”

    刘伟说完,合上病历本,放在桌子上。

    “我觉得不用再讨论,病情如此严重,已经不是中医适应症,建议尽快手术。”康复科主任毛志超第一个出声。

    “高主任,你的意思呢?”高建海看向新来的、神经内科主任高鑫。

    高鑫语气肯定:“确实已经达到手术指征,我建议尽快手术,否则,只怕越拖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脑外科主任何银龙道:“我觉得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