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119章 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针方

中医李憬 第119章 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针方

    第一个病人,霍然是三天前,不相信他的那个疑似中风病人倪辰洁。

    今天满脸笑容主动自述,语气中满是感动和感慨。

    李憬微笑道:“虽然你的病很严重,但只要你配合,康复只是迟早的事情。来,我给你脉诊下。”

    脉诊后,又给病人做了全身触诊,问道:“现在手足紧硬感已经不是很明显,最明显的是肩背部吧?”

    倪辰洁连连点头:“不错,你看我的手脚,现在活动自如,肩颈部感觉硬邦邦的、拉扯感明显,头也还有点痛。

    不过,比三天前好太多了。”

    李憬问道:“遇风遇冷可会加重?是否伴有口渴?”

    “是的,现在头痛明显,能不能帮我扎几针?”

    李憬点头答应:“可以,顾青,你给倪先生检查下,再做下针灸。”

    顾青给病人检查一番,问道:“院长,我给倪先生针刺风府,身柱,风门,外关,合谷,申脉,可否?”

    “为什么?”

    顾青解释道:“取风府以治项强,头痛,恶风,身柱治项背强,发热,风门治几几背强,以上之穴皆直接疏通该部之血行与组织之挛急。

    取外关,合谷,申脉,则以诱导与反射两种作用,使其部之凝滞与头痛发热之气血解散,以达病愈之目的。”

    “好,不管用什么组方,必须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至于用什么组方,因人而异,符合:简、便、效、廉......”

    李憬没有要求顾青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走,更没有规定只可以用八卦针还是某组针法,只是希望给顾青等人灌注纯中医思维。

    十分钟后,顾青来到李憬身边,疑惑的说:“院长,倪先生的脉证症,脉浮缓偏数、恶风寒、口渴、项背几几反汗濡,完全适合桂枝加葛根汤,可又好像缺了些什么。”

    李憬解释道:“偏数是有微热,表证有汗恶风脉浮缓(桂枝汤)且项强口渴(葛根)的,项背这个地方肌肉发痉挛,它痉挛的厉害,就是痉病,快要背弓反张。

    项背强几几,脖子绷得很紧,绷得很紧,表示此处的代谢循环系统不是很正常。

    肌肉里面有一定的水,不正常的水在肌肉,就会硬绑绑,感觉背后到项部冰冷冷的,这时靠葛根把水提升上来,后靠桂枝把水排出去变成汗,这样肌肉中的水就能正常代谢出去,于是项背强几几就解除掉了。

    轻者就是几几然,就是脑袋别扭,脖子伸着运转不自然。这是肌肉的关系,肌肉发痉挛。

    葛根这个药,本草写葛根可以通痹,肌肉麻痹没有感觉,用葛根让肌肤活络起来,把肌肉抒解开来。主消渴,身大热,是个清凉性的解肌药。

    葛根有升引水气,解散凝滞之力,故葛根有通痹,解毒,排脓,破血诸功。

    葛根可升水,除了把肌肉的水提升到表面上发汗发掉以外,最重要的是葛根可以从肠胃里面一路通出来,还有喉咙很干燥的时候,葛根也可以生津,让下面的津液往上走,上到喉部来。

    用桂枝加葛根汤调和营卫,疏利经脉。

    外感表证无汗恶寒(麻黄汤或葛根汤)且项强口渴(葛根)的用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两者都有太阳经输不利,但桂枝加葛根汤证是表虚证,葛根汤是表实证,其区别在于一汗出恶风,一无汗恶风。

    葛根汤也可以记为桂枝加葛根汤加麻黄。太阳表证项强且口渴,对应的是葛根.....

    这个大方向是没错的。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五》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此病人虽然并非中风半身不遂,但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倾向。

    一般来说,脉象偏数时,不仅仅是代表热,也代表有风在身体里面......

    所以,剂量与加减,对于此病人至关重要。

    葛根用的比较轻,葛根就无法发到背部,会被桂枝芍药带到四肢上去了,用量可以适当加重。

    病人头痛,一般可以加什么?”

    顾青脱口而出:“血瘀头痛加川芎。”

    李憬道:“不错,他这种头痛可以加川芎,但出现其它反应,加川芎并非最合适的,反而可以考虑与吴茱萸汤合方。”

    顾青想了想道:“《伤寒论》并没有针对此病人的方证,《金匮要略》17.9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可此病人并无干呕或呕吐,也无吐涎沫,难道,单凭一个头痛,就可以加吴茱萸汤?”

    李憬解释道:“当然不是,你再回想下,病人刚才最为异常的是什么?”

    顾青恍然大悟:“时不时的用纸巾放在嘴边接什么,我以为是他感冒表证,这可以理解为吐口水,或吐涎沫?”

    李憬笑道:“不错,细节决定成败,中医更是如此,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含括了用药的方向。

    此外,生姜多用于止呕,干姜多用于胃寒,胃里面有水的时候是生姜,胃寒的时候用干姜。

    你觉得此病人适合哪种?”

    顾青稍作思考道:“此病人舌苔中段脾胃区苔白厚腻,加之其寸脉弱,关脉大,这都是胃家的寒证。还有,口渴喜欢喝热的,胃都比较冷,比较寒。

    所以,此病人桂枝加葛根汤中的生姜,可以改用干姜......”

    李憬嘱咐几句,回到3号诊室继续坐诊。

    半个小时后,倪辰洁再次坐到李憬接诊桌前,感叹道:“中医有你,是病人之大幸啊。

    你不知道,这大半年,我在无尽的病痛中,曾感到绝望和无助。

    然而,你的出现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我康复的道路。

    你的望闻问切,每一味草药方剂,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深邃智慧和神奇疗效。

    你的耐心倾听和细致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心。

    你不仅治疗我的身体,更关注我的内心。你的建议和指导,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促进健康。

    中医的治疗过程,宛如一场奇妙的旅程。针灸的针感中蕴含着生机,草药的苦涩中散发着希望的芬芳。

    我目睹着自己的身体逐渐好转,力量一点点回归,病邪一点点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