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穿越七十年代小知青 第126章 防拐小tips
热门推荐:
夺我命格?重生后工具人她掀翻天了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点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
我,神明,救赎者
剑出太平
战神箓
通古今后,我被战神王爷富养了
误嫁豪门,闪婚大叔宠爆了
看到记者停下笔来,宋颂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是开口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感觉宣扬打击人贩子的同时,防拐的知识也是要普及的。”
记者挑眉,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把重点放在人贩子的身上时,自身防拐这个意识还不是那么重视,一个十六岁小姑娘能提出这个观点,真是让人意外。
记者示意宋颂继续说。
宋颂理了理自己的思绪,才慢慢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
“人贩子很可恶,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现在拐卖犯罪的猖獗。
儿童、妇女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更容易被拐的人群。如果要说防备人贩子,更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宣传普及防拐意识。
就拿儿童来做举例,父母长辈们需要耳提命面告诉自己的小孩,不要接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跑到不认识的地方;去家门以外的地方最好有个大人跟着;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放学不要轻信什么爸妈的朋友来接;还有小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爸妈不在家的时候,不要让陌生人进家门。
爸爸妈妈们也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们记住,自己家住哪里,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叫什么名字,外人问你家里的情况是,千万不要什么都说出去。”
“还有妇女们也很危险,之前我就有听说过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有一个女孩子在车站被一个陌生大婶拉住,说是自己离家出走的女儿。女孩儿当即就说自己不认识人家,并且向在场众人寻求帮助,结果那个婶子一句女儿不听话闹脾气之类的话,就让大家变了阵脚,都在旁边跟着劝女孩儿要听话懂事。最后这个女孩儿被那个婶子就这么拐走了,女孩儿的爸妈找了好几年才找到。但是那个女孩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现实故事,是原主记忆里爸爸妈妈告诉她的真实案件。那个女孩儿的结局非常惨。拐她的大婶把她卖到了隔壁市的一座大山里,卖给了一家兄弟三人做了共妻,女孩儿十六七的年纪开始接连怀孕,最后生下三个孩子以后整个人都疯了。
在父母找到她的时候,抱着三个孩子直接从山崖上跳了下去,最后找到的尸骨面目全非血肉模糊,已经分不清那块肉是女孩儿的,那块肉是孩子的。
爸妈告诉她这件事情,本意上就是为了教她防备陌生人。
诸如此类的新闻,在后世已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放在现在却是能震惊很多人。
听到宋颂的描述,记者渐渐放下笔来,这件事情他是有印象的,当时甚至都登报了,只要是从事新闻行业的都知道这个事情。
虽然对于那三个拿女孩儿当共妻的男人都被送到了劳改场,但是女孩儿的命没了就是没了,一个家庭毁了就是毁了。最可恨的还是那个拐卖人的女的没有被抓到,据说还是个团伙儿,最后只抓到了两个小喽啰。
女孩儿的父母最后怎么样了,大家不得而知,但总归不会太好就是了。
记者问:“这件事情,当时闹的很大,各地的报社也有报道过这件事情。”
江主任:“对,当时我也看过这份报纸,为此还特地召开了女知青培训,下乡来的都是背井离乡的孩子们,人生地不熟的危险性更大。”
记者看了看江主任,说:“江主任用心的。”
宋颂也跟着点点头,继续说:“我父亲当时跟我说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也曾经讨论过。
那个女孩儿当时属于孤立无援的的处境,如果在最开始就多做一个动作,那就能扭转形势。”
记者和江主任好奇,齐声问:“什么动作?”
宋颂:“破坏他人财物!!”
“女孩儿当时所在的位置是人流量很大的车站,在被那个婶子拉住的时候,周边有很多人围观。
坐车的基本上手上背上都会带一些东西,如果女孩儿当时反应够快,随意损坏一个陌生人的东西,不论是砸碎鸡蛋或者是扯坏人家的衣服,或者是掀翻人家的背篓,都是拖延时间的办法。
现在物资珍贵,什么东西都值钱,一旦自己的东西被人弄坏了,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让人赔偿。”
“举个例子:就比如当时我被陌生人拉住了,说我是她家离家出走的女儿或者是逃跑的媳妇。我会第一时间大喊拐卖,然后随机破坏身边一个陌生人的东西,并且越贵重越好。
如果是记者先生你和摄像大哥当时在旁边围观,我会第一时间抢走你胸口口袋里的钢笔、手腕上的手表或者是摄像大哥脖子上挂着的相机。
这些都是贵重的物品,抢到手以后要么当场损坏,要么死死拽在手里不放。我更倾向于损坏它们。
因为东西坏了就会涉及到赔偿问题,只要我咬死了不赔,要赔就找拉住我的那个人。应该所有的人贩子都不会愿意为一个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的人付出一大笔赔偿。
那么结果就剩下一种,那个人贩子会放弃拐卖我,并且当场反口说不认识我,然后转身就走。
人贩子走后,我就能跟你讨论赔偿问题。
还有,如果我有能力,我会拉住那个人,把这件事情闹到公安那里,这样的话或许还能反抓住一个人贩子。”
宋颂说的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在场人听的连连点头。
这些其实都是后世网友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宋颂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只能套用网上其他人的总结。
记者:“这倒也是个办法,虽有些自损八百,但只要人安全就行,钱财比起人命来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记者:“宋知青的想法倒是给我们另外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个虚长你几岁的成年人,我还是想要告诉你,如果将来真的遇到这种事情,希望你还是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首要考虑,千万别因为一时热血反而让自己陷入险境。”
记者实在是看宋颂太小了,这次解救被拐儿童事件,在记者看来多少都是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刚好那个女人贩子没有同伙儿,刚好那个女人贩子没有什么武力值。
而在宋颂描述里,她仅仅凭借那一点怪异的感觉,就在人家离开后去掀小孩儿的被子,这是多冒险的事情,万一人家杀个回马枪回来了,刚好看见宋颂撞破自己的秘密,万一作出什么激烈的举动,后果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对于记者的好意,宋颂当场就点头应下了。接下来记者又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双方最后握了手就离开了。
记者也比较忙,拒绝了主任和大队长邀饭,他们还要赶车回去,这次的采访也着急写成稿子刊登到报纸上。
记者:“那我们就先离开了,回头报纸出来了,会送一份给你的。”这话是对着宋颂说的。
宋颂笑了笑,说:“不用特地寄给我,我直接去定一年份的,就当是支持咱们报社的工作了。”
记者:“也不是特地,每一个被采访的当事人,都会得到一份当期的报纸,这是我们报社的惯例了。不过你愿意订报纸支持我们工作,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离开了这个地方,谁又能知道她到底订不订,毕竟一年份的报纸钱可不是小钱,不过好话谁不会说。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女知青当真是很有钱,根本不在意订报纸这点小钱。
送走了报社记者和摄像师,大队长也带着宋颂告辞离开了。
其实同大队其他知青早就已经走了,只是宋颂被单独留下来了,所以六人帮其他几个人也跟着留下来等她。
他们出了礼堂,直接在知青办门卫那里借了两条长凳子,在知青办院子里的大树下坐着等宋颂。
宋颂出来以后,直接跟着大家一起走了。
他们也没在公社停留很久,去供销社消费掉了一些快过期的票据就打道回村了。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回村以后大队长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全村大会,就为了特地再表扬宋颂一次。
这下好了,宋颂又一次在村里大大出名了一回。
以至于接下来好长时间,宋颂只要出门,就会被遇见的村民们拉着夸。
————————
服装厂那边的毛线活儿,随着天气的回暖,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任务量了。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很惋惜,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天气问题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春秋冬衣物主打保暖,但是春天开始服装厂就要开始把重点任务放在单薄适合夏天的衣物了。
大队长为此还特意来找宋颂,宋颂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不过对于大队长的求助,宋颂也没有一口回绝,只说看下半年。
毕竟这是人家厂子里的生产要求,她也没有能力让人家没需求,还硬性产生需求。
宋颂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考虑到,事情发展到这样,就已经没有宋颂可以插手的地方了,除非是等下半年,等服装厂又有生产需求了,她手上的其它图纸才有用武之地。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也没有其它事情发生,宋颂维持着上工下工,休息,偶尔骑着自行车去公社逛逛的休闲日子。
这天,大队长专门召集了所有知青,宣布了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之前说过,大队里一共就得到了两个名额,一个分给村里,一个给知青院这边。。
村里的名额,早几天就已经确定了,给一个宋颂不怎么认识的男生,是一个叫杨信瘦弱男生,听说是个寡母带大的,从小身子骨就很差,地里的重活儿都干不了,家里家外都是他妈妈和姐姐一手包办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杨新脑子好,从小读书就厉害,认定了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都很自律,从不肯让自己的成绩落于人后。而且他对妈妈和姐姐都很孝顺,身体弱不能下地干重活,他就把家里那些零碎的小活儿都包了,就为了不让妈妈姐姐多操心。
听说他家养的鸡鸭,也大多都是杨新喂养的,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杨新都会把家里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都做了,包括但不限于洗衣做饭,扫地养鸡。
宋颂对这样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是抱有欣赏的。
知青这边的名额,最后定下来给的是林德忠。
这也算是意料之内的结果了。
林德忠是目前知青院待得最久的一批知青之一,平时为人正派有责任心,知青院在他的管理下一支没出过什么大事儿。而且他在大队里一直风平很好,在几个村里领导面前也是印象很好。
所以对于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落在他头上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意外。
但这只是外人觉得,其他几个没被选上的心里还是有不舒服的。
这些不舒服,在大队长离开以后就直接摆到脸上了。
“林知青,恭喜你了。”
就是平时最和气的王秀知青,这会儿也没心情为林德忠感到高兴了。这会儿她脸上已经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这会儿能恭喜林德忠知青一声,已经是她用尽力气说出的话。
虽然她也有想过这次轮不上自己,她也知道林知青和嫁到村里的那个叶知青比自己有优势。但结果出来的时候,她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心就跟在黄连水里滚了一圈一样。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回城,她只知道,自己又一次错过了离开的机会。
王秀今年已经不年轻了,她下乡这么多年,年年都错过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有的时候是大队没分到名额,有的时候是名额只有一个抓阄给了村里孩子,还有一次,分了两个名额给知青院,大家抓阄分配。当时知青院人少,一共就五个人,五分之二的机会,她都给错过了。
今年又提起了工农兵大学,她想就算是论资历也该到自己了,可是她高兴到忘记了,林德忠比自己更有优势。
“其实,我感觉宣扬打击人贩子的同时,防拐的知识也是要普及的。”
记者挑眉,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把重点放在人贩子的身上时,自身防拐这个意识还不是那么重视,一个十六岁小姑娘能提出这个观点,真是让人意外。
记者示意宋颂继续说。
宋颂理了理自己的思绪,才慢慢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
“人贩子很可恶,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现在拐卖犯罪的猖獗。
儿童、妇女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更容易被拐的人群。如果要说防备人贩子,更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宣传普及防拐意识。
就拿儿童来做举例,父母长辈们需要耳提命面告诉自己的小孩,不要接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跑到不认识的地方;去家门以外的地方最好有个大人跟着;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放学不要轻信什么爸妈的朋友来接;还有小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爸妈不在家的时候,不要让陌生人进家门。
爸爸妈妈们也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们记住,自己家住哪里,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叫什么名字,外人问你家里的情况是,千万不要什么都说出去。”
“还有妇女们也很危险,之前我就有听说过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有一个女孩子在车站被一个陌生大婶拉住,说是自己离家出走的女儿。女孩儿当即就说自己不认识人家,并且向在场众人寻求帮助,结果那个婶子一句女儿不听话闹脾气之类的话,就让大家变了阵脚,都在旁边跟着劝女孩儿要听话懂事。最后这个女孩儿被那个婶子就这么拐走了,女孩儿的爸妈找了好几年才找到。但是那个女孩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现实故事,是原主记忆里爸爸妈妈告诉她的真实案件。那个女孩儿的结局非常惨。拐她的大婶把她卖到了隔壁市的一座大山里,卖给了一家兄弟三人做了共妻,女孩儿十六七的年纪开始接连怀孕,最后生下三个孩子以后整个人都疯了。
在父母找到她的时候,抱着三个孩子直接从山崖上跳了下去,最后找到的尸骨面目全非血肉模糊,已经分不清那块肉是女孩儿的,那块肉是孩子的。
爸妈告诉她这件事情,本意上就是为了教她防备陌生人。
诸如此类的新闻,在后世已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放在现在却是能震惊很多人。
听到宋颂的描述,记者渐渐放下笔来,这件事情他是有印象的,当时甚至都登报了,只要是从事新闻行业的都知道这个事情。
虽然对于那三个拿女孩儿当共妻的男人都被送到了劳改场,但是女孩儿的命没了就是没了,一个家庭毁了就是毁了。最可恨的还是那个拐卖人的女的没有被抓到,据说还是个团伙儿,最后只抓到了两个小喽啰。
女孩儿的父母最后怎么样了,大家不得而知,但总归不会太好就是了。
记者问:“这件事情,当时闹的很大,各地的报社也有报道过这件事情。”
江主任:“对,当时我也看过这份报纸,为此还特地召开了女知青培训,下乡来的都是背井离乡的孩子们,人生地不熟的危险性更大。”
记者看了看江主任,说:“江主任用心的。”
宋颂也跟着点点头,继续说:“我父亲当时跟我说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也曾经讨论过。
那个女孩儿当时属于孤立无援的的处境,如果在最开始就多做一个动作,那就能扭转形势。”
记者和江主任好奇,齐声问:“什么动作?”
宋颂:“破坏他人财物!!”
“女孩儿当时所在的位置是人流量很大的车站,在被那个婶子拉住的时候,周边有很多人围观。
坐车的基本上手上背上都会带一些东西,如果女孩儿当时反应够快,随意损坏一个陌生人的东西,不论是砸碎鸡蛋或者是扯坏人家的衣服,或者是掀翻人家的背篓,都是拖延时间的办法。
现在物资珍贵,什么东西都值钱,一旦自己的东西被人弄坏了,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让人赔偿。”
“举个例子:就比如当时我被陌生人拉住了,说我是她家离家出走的女儿或者是逃跑的媳妇。我会第一时间大喊拐卖,然后随机破坏身边一个陌生人的东西,并且越贵重越好。
如果是记者先生你和摄像大哥当时在旁边围观,我会第一时间抢走你胸口口袋里的钢笔、手腕上的手表或者是摄像大哥脖子上挂着的相机。
这些都是贵重的物品,抢到手以后要么当场损坏,要么死死拽在手里不放。我更倾向于损坏它们。
因为东西坏了就会涉及到赔偿问题,只要我咬死了不赔,要赔就找拉住我的那个人。应该所有的人贩子都不会愿意为一个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的人付出一大笔赔偿。
那么结果就剩下一种,那个人贩子会放弃拐卖我,并且当场反口说不认识我,然后转身就走。
人贩子走后,我就能跟你讨论赔偿问题。
还有,如果我有能力,我会拉住那个人,把这件事情闹到公安那里,这样的话或许还能反抓住一个人贩子。”
宋颂说的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在场人听的连连点头。
这些其实都是后世网友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宋颂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只能套用网上其他人的总结。
记者:“这倒也是个办法,虽有些自损八百,但只要人安全就行,钱财比起人命来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记者:“宋知青的想法倒是给我们另外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个虚长你几岁的成年人,我还是想要告诉你,如果将来真的遇到这种事情,希望你还是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首要考虑,千万别因为一时热血反而让自己陷入险境。”
记者实在是看宋颂太小了,这次解救被拐儿童事件,在记者看来多少都是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刚好那个女人贩子没有同伙儿,刚好那个女人贩子没有什么武力值。
而在宋颂描述里,她仅仅凭借那一点怪异的感觉,就在人家离开后去掀小孩儿的被子,这是多冒险的事情,万一人家杀个回马枪回来了,刚好看见宋颂撞破自己的秘密,万一作出什么激烈的举动,后果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对于记者的好意,宋颂当场就点头应下了。接下来记者又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双方最后握了手就离开了。
记者也比较忙,拒绝了主任和大队长邀饭,他们还要赶车回去,这次的采访也着急写成稿子刊登到报纸上。
记者:“那我们就先离开了,回头报纸出来了,会送一份给你的。”这话是对着宋颂说的。
宋颂笑了笑,说:“不用特地寄给我,我直接去定一年份的,就当是支持咱们报社的工作了。”
记者:“也不是特地,每一个被采访的当事人,都会得到一份当期的报纸,这是我们报社的惯例了。不过你愿意订报纸支持我们工作,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离开了这个地方,谁又能知道她到底订不订,毕竟一年份的报纸钱可不是小钱,不过好话谁不会说。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女知青当真是很有钱,根本不在意订报纸这点小钱。
送走了报社记者和摄像师,大队长也带着宋颂告辞离开了。
其实同大队其他知青早就已经走了,只是宋颂被单独留下来了,所以六人帮其他几个人也跟着留下来等她。
他们出了礼堂,直接在知青办门卫那里借了两条长凳子,在知青办院子里的大树下坐着等宋颂。
宋颂出来以后,直接跟着大家一起走了。
他们也没在公社停留很久,去供销社消费掉了一些快过期的票据就打道回村了。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回村以后大队长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全村大会,就为了特地再表扬宋颂一次。
这下好了,宋颂又一次在村里大大出名了一回。
以至于接下来好长时间,宋颂只要出门,就会被遇见的村民们拉着夸。
————————
服装厂那边的毛线活儿,随着天气的回暖,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任务量了。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很惋惜,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天气问题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春秋冬衣物主打保暖,但是春天开始服装厂就要开始把重点任务放在单薄适合夏天的衣物了。
大队长为此还特意来找宋颂,宋颂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不过对于大队长的求助,宋颂也没有一口回绝,只说看下半年。
毕竟这是人家厂子里的生产要求,她也没有能力让人家没需求,还硬性产生需求。
宋颂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考虑到,事情发展到这样,就已经没有宋颂可以插手的地方了,除非是等下半年,等服装厂又有生产需求了,她手上的其它图纸才有用武之地。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也没有其它事情发生,宋颂维持着上工下工,休息,偶尔骑着自行车去公社逛逛的休闲日子。
这天,大队长专门召集了所有知青,宣布了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之前说过,大队里一共就得到了两个名额,一个分给村里,一个给知青院这边。。
村里的名额,早几天就已经确定了,给一个宋颂不怎么认识的男生,是一个叫杨信瘦弱男生,听说是个寡母带大的,从小身子骨就很差,地里的重活儿都干不了,家里家外都是他妈妈和姐姐一手包办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杨新脑子好,从小读书就厉害,认定了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都很自律,从不肯让自己的成绩落于人后。而且他对妈妈和姐姐都很孝顺,身体弱不能下地干重活,他就把家里那些零碎的小活儿都包了,就为了不让妈妈姐姐多操心。
听说他家养的鸡鸭,也大多都是杨新喂养的,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杨新都会把家里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都做了,包括但不限于洗衣做饭,扫地养鸡。
宋颂对这样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是抱有欣赏的。
知青这边的名额,最后定下来给的是林德忠。
这也算是意料之内的结果了。
林德忠是目前知青院待得最久的一批知青之一,平时为人正派有责任心,知青院在他的管理下一支没出过什么大事儿。而且他在大队里一直风平很好,在几个村里领导面前也是印象很好。
所以对于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落在他头上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意外。
但这只是外人觉得,其他几个没被选上的心里还是有不舒服的。
这些不舒服,在大队长离开以后就直接摆到脸上了。
“林知青,恭喜你了。”
就是平时最和气的王秀知青,这会儿也没心情为林德忠感到高兴了。这会儿她脸上已经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这会儿能恭喜林德忠知青一声,已经是她用尽力气说出的话。
虽然她也有想过这次轮不上自己,她也知道林知青和嫁到村里的那个叶知青比自己有优势。但结果出来的时候,她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心就跟在黄连水里滚了一圈一样。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回城,她只知道,自己又一次错过了离开的机会。
王秀今年已经不年轻了,她下乡这么多年,年年都错过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有的时候是大队没分到名额,有的时候是名额只有一个抓阄给了村里孩子,还有一次,分了两个名额给知青院,大家抓阄分配。当时知青院人少,一共就五个人,五分之二的机会,她都给错过了。
今年又提起了工农兵大学,她想就算是论资历也该到自己了,可是她高兴到忘记了,林德忠比自己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