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穿越七十年代小知青 第134章 婚事
热门推荐:
斗罗:唐门大小姐她飒爆全场
轮回:卡牌之主
九州龙王
末日:一秒涨一吨物资,为所欲为
和闺蜜嫁八零糙汉兄弟,被宠爆了
闺蜜齐穿书,嫁年代糙汉被宠哭了
开局自创面板,我的火法举世无双
大小姐,我真的不能娶你啊
全民领主,开局召唤无敌魔将
这话不是瞎说的,宋颂还真是昨天撕日历的时候看到的。
年后去赶过一次大集,刚好听到人说家里日历忘记换了,宋颂好奇老日历长什么样子,也跟着买了一本。
厚厚的一本日历,但是每一页纸都很薄,宋颂买回来还仔细的翻看过,一本只印一年的日月,每页纸都是一天的日期,除了年月日,还有农历日期,星期几,今日的风水预测。
听说有些人家会用撕下来的日历纸上厕所用,宋颂接受不了,但是每一张撕下来的都会折纸折成一朵花什么的,有时候送给路过的小孩子,有的时候就在家里随意找个地方插上。
为了佐证自己的话,宋颂连被单都没心思踩,套上拖鞋就跑回房间拿日历。
大家也跟着一起凑过来看,还真的是宜嫁娶,往后再翻了翻,如果错过明天,再想挑一个黄道吉日,就得等一个月之后了。
宋颂说:“看,这就是天意呀,明天去领证,然后开始准备办酒席要用的东西,一个月以后直接办酒,时间刚刚好。”
宋颂都替他们打算好了,他们几个都是小年轻,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婚庆公司可以帮忙。
所幸这个年代婚礼流程并不繁琐,尤其是乡下婚礼,最重要的就是酒席和接亲。
他们同为知青,接亲步骤几乎可以省略不计,最多就是知青院接到他们家这百来米的距离。
酒席也好办,她跟李桃都是有手艺的,到时候请村里几个相熟的婶子大娘一起来帮衬。
刘正南:“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我都准备好了,就等月华点头了。”
刘正南早就已经悄悄摸摸准备好了一切,甚至办酒席要用到的钱和票他也已经准备妥当了。
白月华直接羞红了张脸,感觉长这么大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害羞的时候了。
宋颂:“那你们要不要请叔叔阿姨过来呀?”
刘正南他们一直没有提过家里,但是宋颂觉得这种大喜事儿,有家人在场是最好的。
虽然宋颂不太清楚他们为什么不回去办,他们两个都不是本地人,结果却要再下乡地结婚。
人家也有人家的想法,这一点宋颂并不能左右。
宋颂想,这要换做是她,她肯定想回自己老家结婚办酒。
刘正南:“我们准备过年回家探亲的时候再办一次,这段时间我们两家长辈都不方便,到时候可能会过来两个兄弟姐妹见证一下。”
关于这个事情,刘正南和白月华也是商量过的,家里来信说是现在平安了,但他们也不敢让爸妈都过来,所以说好了回去再补办一场。
补办的专门邀请两家的亲戚,这边的就对边办一办,把事情过了明路,也方便他们俩,毕竟他们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拖着。
白月华:“那就明天去领证吧,领完证咱们去邮局给家里打个电话说一下。”
刘正南看着白月华,目光热烈笑的温柔。
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很小的时候两家就开玩笑说要结娃娃亲。
两个人长大以后也没有辜负家里的期望,相互喜欢。所以在知道刘正南需要下乡的时候,白月华不顾家里反对,也跟着一起报名下乡。
刘正南很感动白月华主动陪伴的情谊,在知道她也报名下乡的那刻起,他就暗自发誓,这辈子都会把白月华放在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天,白月华和刘正南两个人牵着手一起去了公社。
既然都决定要去领证了,那也就不需要像平时一样遮遮掩掩,也不用顾及外人的眼光。
宋颂他们四个也没有闲着。
他们六个人的关系很好,三观相合让他们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就像是没有血缘的亲兄弟姐妹一样。
所以对于他俩的婚姻,四个人都非常看好。
而他们四个人,作为兄弟姐妹,自家哥哥姐姐结婚,必定不能没有表示。
眼看着这对新人出门走远了,李桃把大门一关,四个人围坐在堂屋商量,商量着要送什么当作给人家的新婚礼物。
宋颂说:“昨天正南哥说了,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都准备好了,咱们要送,就得从别的方面下手了。”
四大件在这个年代,是指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半导体收音机。这四样也被俗称为‘三转一响’。
三十六条腿则是指一整套家具,其中包含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张写字台、橱柜一个,一共有三十六条腿。
这是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结婚必备品了。
而在乡下地方,结婚能有‘三转一响’里的其中一样,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彩礼了。
赵军说:“那咱们能送点什么?要不咱们凑点钱?”
李桃白了他一眼,语气里带着明晃晃的嫌弃说:“礼金本来就是要送的,但是礼物也是要准备的。”
李桃想了想,继续说:“要不咱们给他们俩一人买一套衣服?我老家表姐结婚的时候,我大姐就给她送了套衣服。”
赵依依说:“我姑妈家的姐姐结婚的时候,我们家送过两床新被子。”
宋颂在旁边捧着脸苦恼,她没有这个年代的送礼经验,之前爸妈还在的时候她还小,这些事情都轮不到她插手。
而且他们家没有什么亲戚,所以送礼一般都是给个礼金什么的。而且这会儿跟后世不一样,穿越前的那些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
宋颂想了想说:“那你们就定好了送衣服和被子,我还没想到送什么好呢。”
他们在讨论送礼的时候,那边刘正南他们正在往公社走去。
今天他们起的晚了,没赶上去公社的牛车,所以只能自己走着过去,还好路程不算太远,按照他们的速度,也就二十分钟就到了。
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认识到村民,看到他俩手牵手的模样,也都善意的笑了笑。
最多调侃问一句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刘正南:“我们今天就要领证了,回头办酒还请婶子赏脸过来呀。”
这个婶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好相处,对知青们也没有偏见,刘正南当然也愿意跟人好好说话。
到了公社,他们两个目标明确直接去了婚姻登记处。
登记过个人信息,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信息给办事员看过以后,办事员动作很快的给他们办好了结婚证。
拿着这个年代独有的结婚证,两个还不满二十的少年少女,难得没有了平时都冷静理智,站在婚姻登记处门口,笑的跟个傻子似的。
两个人又有了邮局,各自给家里都打了电话,说了他们领证的事情。
两家父母都欢喜的不行,在电话里就连连交代结婚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话打了快二十来分钟,付了‘高昂’的电话费,两个人才松了口气走出邮局。
刘家,刘妈妈挂了电话,激动不已。当即就拿上家里的存折和钱票出了门。
她要出门给儿子和儿媳妇买东西去了。
跟她有同样举动的,还有白月华的妈妈。
白家和刘家是世交,住的也近。所以两位妈妈毫不意外的在小区门口遇到了。
一看到对方,她们就知道对方的想法,本来就要好的闺蜜俩,当即就手挽手去了百货大楼。
好东西都在百货大楼才买的到,供销社能买到的都是家常的,这些不值得她们特地去买。
当下流行的布拉吉,男士西装、皮鞋,外国进口的糖果,护肤品... ...
两位妈妈可以说是只要合适,看到什么就买什么。等她们俩买完东西大包小包回到家的时候,其他下班回来的人都惊呆了。
“你们这是打劫人百货大楼了?”
刘爸爸已经震惊到口不择言了。
他妻子往常虽然说不上多勤俭,但是也从来不会像今天一样这么疯狂地购物,这满地的东西,可是不少花钱呀。
钱不钱的无所谓,但这不年不节的,这么大手笔可就奇怪了。
刘妈妈和白妈妈对视一眼,哦吼,忘记跟大家说了。
她们两个都不用上班,接到电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不在家,一听到这个好消息,都迫不及待出门了,完全忘记跟家里说一声了。
“阿南和月华打电话回来了,说是今天已经去把证领了,我跟月华妈就想给他们买点东西寄过去。”
消息像是炸弹一样在他们之间炸开了锅。
刘正南大哥:“正南月华领证了?好事儿呀,可太好了。”
刘正南大嫂:“对对对,这可是大喜事儿,就该多买点东西给寄过去。”
... ...
不提远在丽城的家人们都是怎么样的高兴,就是向阳大队里,跟知青们交好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跟着高兴。
他们两个手牵手去公社领证的消息,已经传回了村里。
一时间众人都在讨论两个知青的酒席会办成什么样。
以前也有知青在村里办酒,但是因为都是跟村里人结婚,酒席婚礼就都是按照这边的习俗来办的。
再加上能在村里婚嫁的知青,一般都是回城无望,家里也没办法安排婚事的,说白了就是没什么钱支撑自己单身去等那无望的回城消息的。
没钱又想要生活质量好一点,最快的办法就是融入当地人的家庭,有了当地人的扶持,日子当然就比自己单打独斗好过很多。
大半个月后,丽城来人了。
来的是刘正楠的大哥和大嫂,还有白月华的一个堂哥。
三个人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这些哥哥嫂子们来的时候,宋颂他们还在地里,人都到家门口了,才被两个小孩子跑来提醒说是家里亲戚来了。
他们几个还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小孩子传话传的不清不楚,也没说是谁的亲戚。
宋颂从口袋里拿出两块奶糖,一人给了一个就叫他们去玩儿了。
宋颂说:“估计是月华姐和正南哥你们家的亲戚吧,咱们家最近的大事儿就是你俩结婚了,老家来人也是可能的。”
李桃他们也跟着点点头。
白月华和刘正南对视一眼,心里也猜是自己家来人了,于是找了大队长请了最后这两个小时的假回去看看。
大队长也知道他们两个要办酒的消息,时间就定在了几天之后,所以很爽快的同意了。
等宋颂她们下工回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已经做好的丰盛饭菜。
这个时候距离刘正南和白月华的结婚酒席已经不足五天了。
刘家大哥大嫂还有白家堂哥这个时候来,一是为了帮忙操办,二是为了撑腰。
为了不让村里人说他们小年轻没人管。
两家点父母们因为一些原因来不了,这个时候兄长就成了正儿八经的长辈。
因为老家来人,晚上的饭菜格外丰盛。
腊肉排骨炒香干、板栗炖鸡、蒸野菜团子、韭菜炒蛋、炒青菜,主食是焖饭和玉米面馒头。
他们几个的老家,还是主食还是比较喜欢吃米饭的,玉米面馒头也就是预备着,要是谁不够吃就可以拿。
他们几个吃饭的模式,跟知青院里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们从来不会固定分出谁吃多少,只要吃饱就行,并不会斤斤计较。
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基本都是合着吃的,买粮食的时候也都是一起买的,不会分出来谁几斤几两。
对于白月华拿出公用物资出来,做了这么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刘家大嫂还担心同住的其他知青会不会有意见。
虽然按照刘正南之前寄回家的信上说,其他四人都是丽城老乡,而且性格很好家境条件都不错,并不会在意这些东西。
但是粮食在这个时代可是珍贵物资,他们晚上这一顿可是比在城里家里吃的都好了,其他人不高兴才是正常反应。
刘家大嫂抱着一种心虚的想法,看到宋颂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看到她们回来了,刘正南给他们打了水来洗手。
刘正南:“大家快洗洗手,饭已经做好了,我们老家来人了,一会儿给大家介绍介绍。”
她们其实一进来就看见了院子里有三个陌生人,想来应该就是白月华和刘正南的家里人,看着很年轻,估计就是哥哥姐姐之类的。
年后去赶过一次大集,刚好听到人说家里日历忘记换了,宋颂好奇老日历长什么样子,也跟着买了一本。
厚厚的一本日历,但是每一页纸都很薄,宋颂买回来还仔细的翻看过,一本只印一年的日月,每页纸都是一天的日期,除了年月日,还有农历日期,星期几,今日的风水预测。
听说有些人家会用撕下来的日历纸上厕所用,宋颂接受不了,但是每一张撕下来的都会折纸折成一朵花什么的,有时候送给路过的小孩子,有的时候就在家里随意找个地方插上。
为了佐证自己的话,宋颂连被单都没心思踩,套上拖鞋就跑回房间拿日历。
大家也跟着一起凑过来看,还真的是宜嫁娶,往后再翻了翻,如果错过明天,再想挑一个黄道吉日,就得等一个月之后了。
宋颂说:“看,这就是天意呀,明天去领证,然后开始准备办酒席要用的东西,一个月以后直接办酒,时间刚刚好。”
宋颂都替他们打算好了,他们几个都是小年轻,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婚庆公司可以帮忙。
所幸这个年代婚礼流程并不繁琐,尤其是乡下婚礼,最重要的就是酒席和接亲。
他们同为知青,接亲步骤几乎可以省略不计,最多就是知青院接到他们家这百来米的距离。
酒席也好办,她跟李桃都是有手艺的,到时候请村里几个相熟的婶子大娘一起来帮衬。
刘正南:“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我都准备好了,就等月华点头了。”
刘正南早就已经悄悄摸摸准备好了一切,甚至办酒席要用到的钱和票他也已经准备妥当了。
白月华直接羞红了张脸,感觉长这么大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害羞的时候了。
宋颂:“那你们要不要请叔叔阿姨过来呀?”
刘正南他们一直没有提过家里,但是宋颂觉得这种大喜事儿,有家人在场是最好的。
虽然宋颂不太清楚他们为什么不回去办,他们两个都不是本地人,结果却要再下乡地结婚。
人家也有人家的想法,这一点宋颂并不能左右。
宋颂想,这要换做是她,她肯定想回自己老家结婚办酒。
刘正南:“我们准备过年回家探亲的时候再办一次,这段时间我们两家长辈都不方便,到时候可能会过来两个兄弟姐妹见证一下。”
关于这个事情,刘正南和白月华也是商量过的,家里来信说是现在平安了,但他们也不敢让爸妈都过来,所以说好了回去再补办一场。
补办的专门邀请两家的亲戚,这边的就对边办一办,把事情过了明路,也方便他们俩,毕竟他们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拖着。
白月华:“那就明天去领证吧,领完证咱们去邮局给家里打个电话说一下。”
刘正南看着白月华,目光热烈笑的温柔。
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很小的时候两家就开玩笑说要结娃娃亲。
两个人长大以后也没有辜负家里的期望,相互喜欢。所以在知道刘正南需要下乡的时候,白月华不顾家里反对,也跟着一起报名下乡。
刘正南很感动白月华主动陪伴的情谊,在知道她也报名下乡的那刻起,他就暗自发誓,这辈子都会把白月华放在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天,白月华和刘正南两个人牵着手一起去了公社。
既然都决定要去领证了,那也就不需要像平时一样遮遮掩掩,也不用顾及外人的眼光。
宋颂他们四个也没有闲着。
他们六个人的关系很好,三观相合让他们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就像是没有血缘的亲兄弟姐妹一样。
所以对于他俩的婚姻,四个人都非常看好。
而他们四个人,作为兄弟姐妹,自家哥哥姐姐结婚,必定不能没有表示。
眼看着这对新人出门走远了,李桃把大门一关,四个人围坐在堂屋商量,商量着要送什么当作给人家的新婚礼物。
宋颂说:“昨天正南哥说了,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都准备好了,咱们要送,就得从别的方面下手了。”
四大件在这个年代,是指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半导体收音机。这四样也被俗称为‘三转一响’。
三十六条腿则是指一整套家具,其中包含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张写字台、橱柜一个,一共有三十六条腿。
这是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结婚必备品了。
而在乡下地方,结婚能有‘三转一响’里的其中一样,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彩礼了。
赵军说:“那咱们能送点什么?要不咱们凑点钱?”
李桃白了他一眼,语气里带着明晃晃的嫌弃说:“礼金本来就是要送的,但是礼物也是要准备的。”
李桃想了想,继续说:“要不咱们给他们俩一人买一套衣服?我老家表姐结婚的时候,我大姐就给她送了套衣服。”
赵依依说:“我姑妈家的姐姐结婚的时候,我们家送过两床新被子。”
宋颂在旁边捧着脸苦恼,她没有这个年代的送礼经验,之前爸妈还在的时候她还小,这些事情都轮不到她插手。
而且他们家没有什么亲戚,所以送礼一般都是给个礼金什么的。而且这会儿跟后世不一样,穿越前的那些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
宋颂想了想说:“那你们就定好了送衣服和被子,我还没想到送什么好呢。”
他们在讨论送礼的时候,那边刘正南他们正在往公社走去。
今天他们起的晚了,没赶上去公社的牛车,所以只能自己走着过去,还好路程不算太远,按照他们的速度,也就二十分钟就到了。
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认识到村民,看到他俩手牵手的模样,也都善意的笑了笑。
最多调侃问一句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刘正南:“我们今天就要领证了,回头办酒还请婶子赏脸过来呀。”
这个婶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好相处,对知青们也没有偏见,刘正南当然也愿意跟人好好说话。
到了公社,他们两个目标明确直接去了婚姻登记处。
登记过个人信息,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信息给办事员看过以后,办事员动作很快的给他们办好了结婚证。
拿着这个年代独有的结婚证,两个还不满二十的少年少女,难得没有了平时都冷静理智,站在婚姻登记处门口,笑的跟个傻子似的。
两个人又有了邮局,各自给家里都打了电话,说了他们领证的事情。
两家父母都欢喜的不行,在电话里就连连交代结婚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话打了快二十来分钟,付了‘高昂’的电话费,两个人才松了口气走出邮局。
刘家,刘妈妈挂了电话,激动不已。当即就拿上家里的存折和钱票出了门。
她要出门给儿子和儿媳妇买东西去了。
跟她有同样举动的,还有白月华的妈妈。
白家和刘家是世交,住的也近。所以两位妈妈毫不意外的在小区门口遇到了。
一看到对方,她们就知道对方的想法,本来就要好的闺蜜俩,当即就手挽手去了百货大楼。
好东西都在百货大楼才买的到,供销社能买到的都是家常的,这些不值得她们特地去买。
当下流行的布拉吉,男士西装、皮鞋,外国进口的糖果,护肤品... ...
两位妈妈可以说是只要合适,看到什么就买什么。等她们俩买完东西大包小包回到家的时候,其他下班回来的人都惊呆了。
“你们这是打劫人百货大楼了?”
刘爸爸已经震惊到口不择言了。
他妻子往常虽然说不上多勤俭,但是也从来不会像今天一样这么疯狂地购物,这满地的东西,可是不少花钱呀。
钱不钱的无所谓,但这不年不节的,这么大手笔可就奇怪了。
刘妈妈和白妈妈对视一眼,哦吼,忘记跟大家说了。
她们两个都不用上班,接到电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不在家,一听到这个好消息,都迫不及待出门了,完全忘记跟家里说一声了。
“阿南和月华打电话回来了,说是今天已经去把证领了,我跟月华妈就想给他们买点东西寄过去。”
消息像是炸弹一样在他们之间炸开了锅。
刘正南大哥:“正南月华领证了?好事儿呀,可太好了。”
刘正南大嫂:“对对对,这可是大喜事儿,就该多买点东西给寄过去。”
... ...
不提远在丽城的家人们都是怎么样的高兴,就是向阳大队里,跟知青们交好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跟着高兴。
他们两个手牵手去公社领证的消息,已经传回了村里。
一时间众人都在讨论两个知青的酒席会办成什么样。
以前也有知青在村里办酒,但是因为都是跟村里人结婚,酒席婚礼就都是按照这边的习俗来办的。
再加上能在村里婚嫁的知青,一般都是回城无望,家里也没办法安排婚事的,说白了就是没什么钱支撑自己单身去等那无望的回城消息的。
没钱又想要生活质量好一点,最快的办法就是融入当地人的家庭,有了当地人的扶持,日子当然就比自己单打独斗好过很多。
大半个月后,丽城来人了。
来的是刘正楠的大哥和大嫂,还有白月华的一个堂哥。
三个人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这些哥哥嫂子们来的时候,宋颂他们还在地里,人都到家门口了,才被两个小孩子跑来提醒说是家里亲戚来了。
他们几个还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小孩子传话传的不清不楚,也没说是谁的亲戚。
宋颂从口袋里拿出两块奶糖,一人给了一个就叫他们去玩儿了。
宋颂说:“估计是月华姐和正南哥你们家的亲戚吧,咱们家最近的大事儿就是你俩结婚了,老家来人也是可能的。”
李桃他们也跟着点点头。
白月华和刘正南对视一眼,心里也猜是自己家来人了,于是找了大队长请了最后这两个小时的假回去看看。
大队长也知道他们两个要办酒的消息,时间就定在了几天之后,所以很爽快的同意了。
等宋颂她们下工回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已经做好的丰盛饭菜。
这个时候距离刘正南和白月华的结婚酒席已经不足五天了。
刘家大哥大嫂还有白家堂哥这个时候来,一是为了帮忙操办,二是为了撑腰。
为了不让村里人说他们小年轻没人管。
两家点父母们因为一些原因来不了,这个时候兄长就成了正儿八经的长辈。
因为老家来人,晚上的饭菜格外丰盛。
腊肉排骨炒香干、板栗炖鸡、蒸野菜团子、韭菜炒蛋、炒青菜,主食是焖饭和玉米面馒头。
他们几个的老家,还是主食还是比较喜欢吃米饭的,玉米面馒头也就是预备着,要是谁不够吃就可以拿。
他们几个吃饭的模式,跟知青院里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们从来不会固定分出谁吃多少,只要吃饱就行,并不会斤斤计较。
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基本都是合着吃的,买粮食的时候也都是一起买的,不会分出来谁几斤几两。
对于白月华拿出公用物资出来,做了这么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刘家大嫂还担心同住的其他知青会不会有意见。
虽然按照刘正南之前寄回家的信上说,其他四人都是丽城老乡,而且性格很好家境条件都不错,并不会在意这些东西。
但是粮食在这个时代可是珍贵物资,他们晚上这一顿可是比在城里家里吃的都好了,其他人不高兴才是正常反应。
刘家大嫂抱着一种心虚的想法,看到宋颂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看到她们回来了,刘正南给他们打了水来洗手。
刘正南:“大家快洗洗手,饭已经做好了,我们老家来人了,一会儿给大家介绍介绍。”
她们其实一进来就看见了院子里有三个陌生人,想来应该就是白月华和刘正南的家里人,看着很年轻,估计就是哥哥姐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