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第180章 混乱的藩镇(2)振荡的昭义军
热门推荐:
小智重生:重走旅途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精灵:重回高中我成为宝可梦大师
四合院:娶妻秦淮茹,你们眼红啥
人在高武:我真没想炸鱼啊!
九龙夺嫡:疯批皇子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靠珠子获得异能
娱乐:一部小成本电影,席卷全球
昭义军前身为相卫节度使,原属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安史之乱平定后,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肃宗加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
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辖相州、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磁州(今河北磁县)。
代宗时,将相卫节度使改称昭义军节度使!
大历十年(775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趁薛嵩病故,悍然起兵,一举夺占了相、卫、洺、贝四州。后来朝廷出兵平乱,收复了洺州,但其余三州则归入魏博版图。
大历十二年(777年),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兼领昭义军,自此泽潞与昭义军合并为一镇,移治潞州(山西晋城),统称昭义军节度使,辖泽、潞(今山西长治潞城区)、邢、洺、磁五州。
李抱真是中唐时期堪比李晟、马燧、浑瑊的名将,本姓安,开唐名将安修仁的玄孙。在他的领导下,昭义步兵成为那个年代几乎无敌的存在!
德宗上位后的“四镇之乱”期间,他率军击败魏博叛藩田悦,成功策反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与其联手大破卢龙叛藩朱滔,因功获封检校司空。
晚年热衷修道,贞元十年(794年)六月,不幸因丹毒离世。
他儿子殿中侍御史李缄有心继位,伙同表哥元仲经暗中谋划,秘不发丧,以李抱真名义上疏朝廷,请求将节帅授予李缄。然后又伪造父亲书信,派裨将陈荣前往恒州(河北正定),拜访父亲的故交王武俊,向他借钱借粮。
王武俊作为曾与朝廷对抗过的老牌藩镇节帅,对李缄的想法心知肚明,大怒道:“我和你父亲交情深厚,曾发誓共同为朝廷尽力,怎会与你为非作歹!听闻令尊亡故,你怎敢不等朝廷任命就自称节帅,居然还敢向我借贷。”
陈荣灰溜溜跑回潞州,将王武俊的话如实禀报给了李缄。
昭义步军都虞侯王延贵是汝州人,在军中以义勇着称。德宗知道李抱真已死,派中使第五守进前往打探,顺便将昭义兵权托付王延贵。
第五守进来到上党,李缄仍在强撑着隐瞒真相,诈称李抱真身体有恙,不便相见。第五守进等了三天,李缄才带着护卫前往拜见。
第五守进虽是宦官,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看着全副武装面露杀气的李缄并不畏惧,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朝廷已经知道令尊仙逝,圣上的意思是让王延贵暂代军务,侍御您应马上替父发丧!”
李缄一下愣住了,沉默了半天掉头走出,垂头丧气的对众将道:“朝廷不让我管事,诸位有什么高见?”
无人应声!
李缄看到人心不附,原本嚣张狂妄的劲头一扫而空,急忙回转帅府宣布父亲死讯,并将节帅大印、府库钥匙交予监军。
第五守进召来王延贵,宣布了德宗口谕,让他即刻到任,并催促李缄离开潞州,前往东都洛阳府第。
王延贵把这一切归罪于元仲经,将其收捕斩杀。不久朝廷正式命令下达,任命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王虔休。
昭义行军司马兼洺州刺史元谊,官阶比王虔休要高,听说王虔休做了留后深感不平。
一怒之下,他向朝廷上表,奏请将位于太行山以东的磁、邢、洺三州另外组建一个藩镇,由他出任节度使。
昭义军的精兵大多驻扎在这三个州里,元谊花重金笼络他们,以求支持自己。德宗多次派中使前往斡旋,元谊均不听命。
临洺(今河北永年西)守将夏侯仲宣支持王虔休,临洺毗邻洺州,王虔休有了进攻桥头堡,随即指派磁州刺史马正卿,督促裨将石定蕃出兵五千进击洺州。
没想到石定蕃阵前倒戈,带着两千人归降了元谊,马正卿撤军回返。
朝廷这边也没闲着,将元谊调整为饶州(江西上饶)刺史,想将他调出昭义,元谊铁了心的就是不听。
元谊这副软硬不吃的态度让王虔休很是恼火,亲自率军攻打,掘开洺水灌入城内。
九月份,王虔休击败元谊所部,攻陷鸡泽(今邯郸属县)。
十二月的一天清晨,王虔休趁河水冻结渡过护城河,向洺州城发起猛攻。元谊率众死战,双方激战一天,日暮时分王虔休撤军离去。此时河面坚冰消融,王虔休所部士卒掉落冰河死伤惨重。
贞元十一年(795年)闰八月,元谊诈降,王虔休派两千人前来接收。他们刚一入城,便遭到洺州守军的凶狠围攻,毫无防范之下全军覆没。
王虔休在战场上虽未占到什么优势,但他毕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节度使,代表着法理与秩序,背后有朝廷支持。而元谊的地位则比较尴尬,虽未公开宣布造反,但行为已无异于叛乱。经过长时间的对抗消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元谊有些吃不消了!
贞元十二月(796年)正月初七,元谊、石定蕃带着五千洺州兵,以及一万多家属逃奔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德宗见他让出洺州,也不再深究,交代魏博节度使田绪好生安置。
历经三个年头的对抗,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和了稀泥,谁对谁错不知道!
如果说元谊代表非正义,那么他违背朝廷的罪行无人过问,岂不说明只要手头有兵,就可以和朝廷叫板!
一次次的破窗效应,让整个大唐都充斥在是非颠倒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下,是非对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刀有枪有军队!
贞元十五年(799年)三月,王虔休病故。
诏令河阳、怀州节度使李元淳继任昭义军节度使。
李元淳原名李长荣,既是皇室宗亲,也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他曾跟随名将李光弼剿灭浙东乱匪袁晃,又因建中年间与李希烈作战有功,获封祁连郡王,赐名李元淳,可以说是出身好、能力强、威信高。以他的资历,昭义将士自然无人不服。在他治下的近五年时间里,先后开垦屯田八十多处,昭义军军心稳定、生活富足。
贞元二十年(804年)六月,李元淳病故。
此时的德宗更加懈于政务,他不相信群臣眼光,自己也懒得去挑合适人选,索性派一名宦官使者带着空白任命书前往潞州。让昭义军自行推荐人选,只要全体同意即刻颁授命令。
大将来希皓在军中一直很得人心,使者把任命书交给他,他却不愿当,对着众人道:“从我昭义军中挑选,按资历应当是我,但我自感能力欠缺,实在不能胜任。朝廷即使任命一束草为节度使,我也坚决听命。”
这种主动让贤的局面在当时实属少见,使者有些为难的说:“我当面接受陛下圣旨,只让从本军中选拔大将担任节帅,不从其他地方派人过来。”
这时兵马使卢从史站了出来,毛遂自荐道:“如果来大夫不肯受诏,从史恳求暂时管理昭义军。”
卢从史出自名门,进士及第,精于骑射,因文武兼具得到李元淳的欣赏,将他一手提拔为大将。他情商很高,与监军宦官关系很好,前来颁诏的使者和他也有交情。而且以官阶来论,他在昭义军中位列第四,具备做节度使的资格。
他这一自我推荐,让大家都陷入了沉默。监军看了看左右,起身道:“卢中丞能这样很好,非常符合圣上意图,诸位谁还有意见!”
监军名义上排在节度使后面,实际上直接代表朝廷,他的表态等同于定下了调子,众人再不言语。使者从怀中取出任命书交与卢从史,卢从史双手高捧舞蹈再拜。
不久,朝廷诏令下达,正式任命卢从史为昭义军节度使!
卢从史是个两面人,之前的好学、谦逊种种美德全是装出来的,志得意满之后骄淫放荡、胡作非为,简直如同换了一个人。
而属于德宗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唐以后难得的英主唐宪宗李纯上任,注定了像卢从史这样的佞人势必遭到清算。
关于他以及昭义军的故事,后面再详细介绍!
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辖相州、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磁州(今河北磁县)。
代宗时,将相卫节度使改称昭义军节度使!
大历十年(775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趁薛嵩病故,悍然起兵,一举夺占了相、卫、洺、贝四州。后来朝廷出兵平乱,收复了洺州,但其余三州则归入魏博版图。
大历十二年(777年),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兼领昭义军,自此泽潞与昭义军合并为一镇,移治潞州(山西晋城),统称昭义军节度使,辖泽、潞(今山西长治潞城区)、邢、洺、磁五州。
李抱真是中唐时期堪比李晟、马燧、浑瑊的名将,本姓安,开唐名将安修仁的玄孙。在他的领导下,昭义步兵成为那个年代几乎无敌的存在!
德宗上位后的“四镇之乱”期间,他率军击败魏博叛藩田悦,成功策反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与其联手大破卢龙叛藩朱滔,因功获封检校司空。
晚年热衷修道,贞元十年(794年)六月,不幸因丹毒离世。
他儿子殿中侍御史李缄有心继位,伙同表哥元仲经暗中谋划,秘不发丧,以李抱真名义上疏朝廷,请求将节帅授予李缄。然后又伪造父亲书信,派裨将陈荣前往恒州(河北正定),拜访父亲的故交王武俊,向他借钱借粮。
王武俊作为曾与朝廷对抗过的老牌藩镇节帅,对李缄的想法心知肚明,大怒道:“我和你父亲交情深厚,曾发誓共同为朝廷尽力,怎会与你为非作歹!听闻令尊亡故,你怎敢不等朝廷任命就自称节帅,居然还敢向我借贷。”
陈荣灰溜溜跑回潞州,将王武俊的话如实禀报给了李缄。
昭义步军都虞侯王延贵是汝州人,在军中以义勇着称。德宗知道李抱真已死,派中使第五守进前往打探,顺便将昭义兵权托付王延贵。
第五守进来到上党,李缄仍在强撑着隐瞒真相,诈称李抱真身体有恙,不便相见。第五守进等了三天,李缄才带着护卫前往拜见。
第五守进虽是宦官,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看着全副武装面露杀气的李缄并不畏惧,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朝廷已经知道令尊仙逝,圣上的意思是让王延贵暂代军务,侍御您应马上替父发丧!”
李缄一下愣住了,沉默了半天掉头走出,垂头丧气的对众将道:“朝廷不让我管事,诸位有什么高见?”
无人应声!
李缄看到人心不附,原本嚣张狂妄的劲头一扫而空,急忙回转帅府宣布父亲死讯,并将节帅大印、府库钥匙交予监军。
第五守进召来王延贵,宣布了德宗口谕,让他即刻到任,并催促李缄离开潞州,前往东都洛阳府第。
王延贵把这一切归罪于元仲经,将其收捕斩杀。不久朝廷正式命令下达,任命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王虔休。
昭义行军司马兼洺州刺史元谊,官阶比王虔休要高,听说王虔休做了留后深感不平。
一怒之下,他向朝廷上表,奏请将位于太行山以东的磁、邢、洺三州另外组建一个藩镇,由他出任节度使。
昭义军的精兵大多驻扎在这三个州里,元谊花重金笼络他们,以求支持自己。德宗多次派中使前往斡旋,元谊均不听命。
临洺(今河北永年西)守将夏侯仲宣支持王虔休,临洺毗邻洺州,王虔休有了进攻桥头堡,随即指派磁州刺史马正卿,督促裨将石定蕃出兵五千进击洺州。
没想到石定蕃阵前倒戈,带着两千人归降了元谊,马正卿撤军回返。
朝廷这边也没闲着,将元谊调整为饶州(江西上饶)刺史,想将他调出昭义,元谊铁了心的就是不听。
元谊这副软硬不吃的态度让王虔休很是恼火,亲自率军攻打,掘开洺水灌入城内。
九月份,王虔休击败元谊所部,攻陷鸡泽(今邯郸属县)。
十二月的一天清晨,王虔休趁河水冻结渡过护城河,向洺州城发起猛攻。元谊率众死战,双方激战一天,日暮时分王虔休撤军离去。此时河面坚冰消融,王虔休所部士卒掉落冰河死伤惨重。
贞元十一年(795年)闰八月,元谊诈降,王虔休派两千人前来接收。他们刚一入城,便遭到洺州守军的凶狠围攻,毫无防范之下全军覆没。
王虔休在战场上虽未占到什么优势,但他毕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节度使,代表着法理与秩序,背后有朝廷支持。而元谊的地位则比较尴尬,虽未公开宣布造反,但行为已无异于叛乱。经过长时间的对抗消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元谊有些吃不消了!
贞元十二月(796年)正月初七,元谊、石定蕃带着五千洺州兵,以及一万多家属逃奔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德宗见他让出洺州,也不再深究,交代魏博节度使田绪好生安置。
历经三个年头的对抗,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和了稀泥,谁对谁错不知道!
如果说元谊代表非正义,那么他违背朝廷的罪行无人过问,岂不说明只要手头有兵,就可以和朝廷叫板!
一次次的破窗效应,让整个大唐都充斥在是非颠倒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下,是非对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刀有枪有军队!
贞元十五年(799年)三月,王虔休病故。
诏令河阳、怀州节度使李元淳继任昭义军节度使。
李元淳原名李长荣,既是皇室宗亲,也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他曾跟随名将李光弼剿灭浙东乱匪袁晃,又因建中年间与李希烈作战有功,获封祁连郡王,赐名李元淳,可以说是出身好、能力强、威信高。以他的资历,昭义将士自然无人不服。在他治下的近五年时间里,先后开垦屯田八十多处,昭义军军心稳定、生活富足。
贞元二十年(804年)六月,李元淳病故。
此时的德宗更加懈于政务,他不相信群臣眼光,自己也懒得去挑合适人选,索性派一名宦官使者带着空白任命书前往潞州。让昭义军自行推荐人选,只要全体同意即刻颁授命令。
大将来希皓在军中一直很得人心,使者把任命书交给他,他却不愿当,对着众人道:“从我昭义军中挑选,按资历应当是我,但我自感能力欠缺,实在不能胜任。朝廷即使任命一束草为节度使,我也坚决听命。”
这种主动让贤的局面在当时实属少见,使者有些为难的说:“我当面接受陛下圣旨,只让从本军中选拔大将担任节帅,不从其他地方派人过来。”
这时兵马使卢从史站了出来,毛遂自荐道:“如果来大夫不肯受诏,从史恳求暂时管理昭义军。”
卢从史出自名门,进士及第,精于骑射,因文武兼具得到李元淳的欣赏,将他一手提拔为大将。他情商很高,与监军宦官关系很好,前来颁诏的使者和他也有交情。而且以官阶来论,他在昭义军中位列第四,具备做节度使的资格。
他这一自我推荐,让大家都陷入了沉默。监军看了看左右,起身道:“卢中丞能这样很好,非常符合圣上意图,诸位谁还有意见!”
监军名义上排在节度使后面,实际上直接代表朝廷,他的表态等同于定下了调子,众人再不言语。使者从怀中取出任命书交与卢从史,卢从史双手高捧舞蹈再拜。
不久,朝廷诏令下达,正式任命卢从史为昭义军节度使!
卢从史是个两面人,之前的好学、谦逊种种美德全是装出来的,志得意满之后骄淫放荡、胡作非为,简直如同换了一个人。
而属于德宗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唐以后难得的英主唐宪宗李纯上任,注定了像卢从史这样的佞人势必遭到清算。
关于他以及昭义军的故事,后面再详细介绍!